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优质课件.pptx
《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优质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优质课件.pptx(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神经内科一病区神经内科一病区 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 四大生命体征四大生命体征体温体温 Temperature1脉搏脉搏 Pulse2呼吸呼吸 Respiration3血压血压 Blood Pressure4的评估与护理的评估与护理体温体温 体温的评估与护理 体核温度(coretemperature)是身体内部胸腔、腹腔和中枢神经的温度。特点:稳定性好;较皮肤温度高皮肤温度(shell temperature)是体表温度特点:稳定性差;较体核温度低临床常用什么来代替体温呢?测量部位平均温度温度范围口温37.036.3-37.2 腋温36.536.0-37.0 肛温37.536.6-37.7 直
2、肠的温度是最接近人体内部温度直肠的温度是最接近人体内部温度一、体温的形成糖、脂肪、蛋白质氧气氧气氧化二氧化碳、水、二氧化碳、水、含氮化合物含氮化合物能量50%化学能化学能50%热能热能ATP能量利用肌肉收缩肌肉收缩神经兴奋神经兴奋消化吸收消化吸收腺体分泌腺体分泌合成生长合成生长其他其他维持体温维持体温 二、体温的调节调节体温的主要的中枢在哪里?温度感受器的分布和种类分别是什么?1)分布:人体的皮肤、粘膜和内脏器官中2)种类:温度感受器和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下丘脑寒寒 冷冷刺刺激激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传入神经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调节中枢交感神经兴奋交感神经兴奋骨骼肌不
3、自主的骨骼肌不自主的颤栗颤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增加 体温的调节炎热炎热刺刺激激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皮肤温度感受器兴奋传入神经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节中枢 体温的调节昼夜昼夜年龄:儿童?青壮年?老年?年龄:儿童?青壮年?老年?性别性别:女女 男男运动:运动:其他:饮食、情绪、药物、其他:饮食、情绪、药物、环境。环境。清晨清晨2时时-6时体温最低、午后时体温最低、午后1时时-6时时最高最高三、体温的生理变化又称发热,由于各种原因使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产热增加而散热减少导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一)体温过高的评估 临床分度以口腔温度为例 低热中
4、等热 高热 超高热37.338.0 38.139.0 39.141.0 41.0以上 人体最高的耐受热为40.641.4 高达43极少存活(一)体温过高的评估体温上升期体温上升期特特 点点:产热大于散热,: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升高体温升高上升形式上升形式:有骤升和渐升两:有骤升和渐升两种形式种形式临床表现临床表现:疲乏、皮肤苍白:疲乏、皮肤苍白无汗畏寒无汗畏寒 发热过程体温上升期体温上升期 发热过程高热持续期高热持续期 特特 点:点:产热和散热趋于平衡产热和散热趋于平衡 体温持续在较高状态体温持续在较高状态持续时间:持续时间:因病情和治疗效果而异因病情和治疗效果而异临床表现:临床表现:面色潮红、
5、灼热面色潮红、灼热 呼吸和心率加快呼吸和心率加快 头痛头晕甚至惊厥昏迷头痛头晕甚至惊厥昏迷高热持续期高热持续期体温下降期体温下降期体温上升期体温上升期 特特 点:点:散热大于产热散热大于产热 体温恢复正常体温恢复正常退热方式:退热方式:骤降和渐降骤降和渐降临床表现:临床表现:皮肤湿冷皮肤湿冷 血压可轻度血压可轻度 发热过程想一想 女,女,35岁,以持续高热岁,以持续高热1周为主诉入院,体温在周为主诉入院,体温在3940,24小时内体温波动在小时内体温波动在1以内以内,脉搏脉搏108次次/分,呼吸分,呼吸24次次/分,意分,意识清楚,面色潮红,口唇干燥,食欲不振识清楚,面色潮红,口唇干燥,食欲不
6、振 请问:请问:1.入院时的发热程度?入院时的发热程度?2.该患者发热呈何热型?该患者发热呈何热型?热型王某某,男,86岁,因“被发现意识不清40min”入院,急诊头颅CT示脑干出血破入脑室,神志呈浅昏迷状态,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敏感 T:39.3 P:110次/分 R:20次/分 BP:188/98mmHg 中枢性高热想一想病情观察测量体温:测量体温:38.2 7-11-15-19-23-03(Q4h)3天伴随症状伴随症状:全身皮肤干燥、发汗减少、四肢发凉发热的原因:发热的原因:感染?误吸?饮食饮水量、尿量饮食饮水量、尿量 降低体温 药物降温:药物降温:物理降温:物理降温
7、冰袋 冰帽 降温毯 降温毯使用降温毯使用(1 1)先检查先检查水箱是否漏水,水箱内水量适宜,水箱内水应现用现加,水箱是否漏水,水箱内水量适宜,水箱内水应现用现加,检查冰毯是否漏水。检查冰毯是否漏水。(2 2)正确连接电源、导水管及传感器,导水管外有不导电的塑胶管包)正确连接电源、导水管及传感器,导水管外有不导电的塑胶管包裹,以保护安全。裹,以保护安全。界面界面(3 3)使用时冰毯铺于患者肩部到臀部,不要触及)使用时冰毯铺于患者肩部到臀部,不要触及颈部颈部,以免因副交感,以免因副交感神经兴奋而引起心跳过缓。神经兴奋而引起心跳过缓。(4 4)毯上可用单层吸水性强的床单,及时吸除因温差存在产生的水
8、分,)毯上可用单层吸水性强的床单,及时吸除因温差存在产生的水分,床单一旦浸湿,要及时更换,以免引起患者的不适。及时擦干冰毯周围床单一旦浸湿,要及时更换,以免引起患者的不适。及时擦干冰毯周围凝聚的水珠,以免影响机器的正常运转,防止漏电发生。凝聚的水珠,以免影响机器的正常运转,防止漏电发生。(5 5)定时翻身擦背,以每)定时翻身擦背,以每2 2小时翻身小时翻身1 1次为宜,避免低温下皮肤受压,次为宜,避免低温下皮肤受压,血流循环速度减慢,局部循环不良,产生血流循环速度减慢,局部循环不良,产生压疮压疮。发热病人护理 1观察病情观察病情2降低体温降低体温3合理饮食合理饮食4保持清洁和舒适保持清洁和舒适
9、 5安全护理安全护理6心理护理心理护理7卧床休息卧床休息8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四、体温的测量(一)体温计的种类(一)体温计的种类1.1.玻璃汞柱体温计:玻璃汞柱体温计:口表、肛表、腋表口表、肛表、腋表2.2.电子体温计电子体温计 3.3.可弃式体温计可弃式体温计口腔测温法要点口腔测温法要点部位:舌系带两侧的舌下热袋窝部位:舌系带两侧的舌下热袋窝 时间:时间:35min腋下测温法要点腋下测温法要点部位:腋窝深处部位:腋窝深处 时间:时间:10min直肠测温法要点直肠测温法要点部位:肛门内部位:肛门内34cm;时间:时间:3min(二)(二)操作步骤操作步骤(三)注意事项(三)注意事项(1)婴幼儿、昏
10、迷、精神异常、口腔疾患、口鼻手术、)婴幼儿、昏迷、精神异常、口腔疾患、口鼻手术、张口呼吸病人张口呼吸病人不宜测口温不宜测口温;直肠或肛门疾患及手术、腹泻、;直肠或肛门疾患及手术、腹泻、心肌梗死病人心肌梗死病人不宜测肛温不宜测肛温;腋下有创伤、手术或炎症,腋;腋下有创伤、手术或炎症,腋下出汗较多,肩关节受伤或消瘦夹不紧体温计者下出汗较多,肩关节受伤或消瘦夹不紧体温计者不宜测腋不宜测腋温。温。(2)进食、饮水或面颊部热敷、吸烟、坐浴或灌肠、)进食、饮水或面颊部热敷、吸烟、坐浴或灌肠、腋窝局部冷热敷等情况时,应间隔腋窝局部冷热敷等情况时,应间隔30min后再测量相应部后再测量相应部位的体温。位的体温
11、3)测口温时,嘱病人勿用牙咬体温计,若不慎咬)测口温时,嘱病人勿用牙咬体温计,若不慎咬破应立即清除玻璃碎屑;口服蛋清或牛奶;若病情允许,破应立即清除玻璃碎屑;口服蛋清或牛奶;若病情允许,可服粗纤维食物。可服粗纤维食物。(4)测量前一定要检查体温计刻度是否在)测量前一定要检查体温计刻度是否在35度以下度以下的评估与护理的评估与护理脉搏脉搏 p脉搏是怎样形成的?脉搏是怎样形成的?p 评估脉搏应该评估哪些方面?评估脉搏应该评估哪些方面?p 下列病人的脉搏有什么特点?下列病人的脉搏有什么特点?高热、甲亢、心房纤颤、大出血休克、高热、甲亢、心房纤颤、大出血休克、心包积液、心包积液、脉搏的评估与护理一
12、正常脉搏及生理变化(一)脉搏(一)脉搏(pulsepulse)的产生的产生 心室射血心室射血主动脉压力升高主动脉压力升高管壁扩张管壁扩张心脏舒张心脏舒张动脉管壁弹性回缩动脉管壁弹性回缩 动脉管壁随着心脏的舒缩而出现周期性的起动脉管壁随着心脏的舒缩而出现周期性的起伏搏动形成动脉脉搏伏搏动形成动脉脉搏 心脏收缩心脏收缩一、正常脉搏及生理变化(二)正常脉搏特征(二)正常脉搏特征 n 速率(速率(pulse ratepulse rate):):6060100100次次/min/min;脉率与呼吸的比;脉率与呼吸的比例是例是4 4:1 1n 脉律(脉律(pulse rhythmpulse rhythm
13、均匀规则,间隔时间相等):均匀规则,间隔时间相等n 强度强度(pulse forcepulse force):):每搏强弱相同每搏强弱相同n 动脉壁的情况(动脉壁的情况(condition of arterial wallcondition of arterial wall ):光滑、柔软,有一定的弹性光滑、柔软,有一定的弹性(一)(一)脉率异常脉率异常 速速 脉脉(tachycardia)(tachycardia):成人:成人:P 100P 100次次/min/min 见于高热、甲亢、心衰、休克、贫血等见于高热、甲亢、心衰、休克、贫血等 缓缓 脉脉(bradycardia)(bradyc
14、ardia):成人:成人:P P 60 60次次/min/min 见于房室传导阻滞、药物见于房室传导阻滞、药物二、异常脉搏及生理变化 间歇脉间歇脉(intermittent pulse):(intermittent pulse):在一系列正常规在一系列正常规则的脉搏中,出现一次提前而较弱的脉搏,其后有一较则的脉搏中,出现一次提前而较弱的脉搏,其后有一较正常延长的间歇,亦称过早搏动或期前收缩。正常延长的间歇,亦称过早搏动或期前收缩。脉搏短绌脉搏短绌(pulse deficit)(pulse deficit):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其特点为心律完全不规则,心率快慢不一,心音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命 体征 评估 护理 优质 课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