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和草原部门公务员考试(公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行测)第三次月底检测含答案和解析.docx
《林业和草原部门公务员考试(公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行测)第三次月底检测含答案和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业和草原部门公务员考试(公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行测)第三次月底检测含答案和解析.docx(1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林业和草原部门公务员考试(公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行测)第三次月底检测含答案和解析一、单选题1、(1)大量有机物积聚(2)形成石油(3)复杂的化学变化(4)剧烈地质变化(5)古浮游生物残骸沉积海底A、1-5-3-4-2B、5-4-1-2-3C、3-1-2-5-4D、5-1-4-3-2【答案】:D【解析】:古浮游生物尸体的沉积,是石油形成的最前提的条件,所以(5)应该是第一位,由此可以排除A、C,有机物只有经过化学变化之后才能变成石油,所以(3)在(2)之前,所以B也可以排除。2、实施建设工程监理oA、有利于避免发生承建单位的不当建设行为,但不能避免发生建设单位的不当建设行为B、有利于避免发生建
2、设单位的不当建设行为,但不能避免发生承建单位的不当建设行为C、既有利于避免发生承建单位的不当建设行为,又有利于避免发生建设单位的不当建设行为D、既不能避免发生承建单位的不当建设行为,又不能避免发生建设单位的不当建设行为【解析】:略3、新闻媒介是沟通社会与政府的重要桥梁,在政务信息传输系统中具有的作用。但体制转型的压力,加之巨大利益的诱惑及制度缺失,给记者的职业操守带来巨大,各种虚假报道不时见诸报端,成为小道消息的渊薮。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完善新闻从业人员资格准入制度及新闻评估核实制度。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oA、独树一帜影响B、独一无二冲击C、无可厚非挑战D、无与伦比挫折【答案】:B
3、解析】:本题出自2021年17省市联考(安徽/重庆/福建/广西/贵.选词填空题。此题主要通过词语与成语的搭配对象及范围作为切入点进行解答。独树一帜比喻自成一家,不能修饰作用,故排除A项;无可厚非是指不可过分指摘,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原谅,且不可以用作形容词,因此排除C;挫折与记者的职业操守不能搭配,排除D项,因此正确答案为B4、附款行政行为是指除行政法规明确规定外,行政主体根据实际需要在主内容基础上附加从属性内容的行政行为。这里的附款就是附条件,是行政主体规定(而不是行政法规规定)的某种将来不确定事实或行为,该条件是否符合将决定法律行为的效力。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附款行政行为的是O:A、
4、某省物价局在关于小儿广谱止泻口服液的价格批复中规定该药物每盒不得高于36元,此价格从2009年9月30日起执行B、某税务所对王某(现在外地打工)偷税行为作出的处理决定是:处王某罚款1500元,所处罚款及所欠税款待王某回乡后缴清C、交通警察李某时超速驾驶的刘某作出罚款100元的处罚决定,同时告知刘某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到指定地点缴纳罚款,逾期需缴纳滞纳金D、某市人民政府为发展地方经济,规划未来五年内在本市南部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吸引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前来投资【答案】:A【解析】:A项根据审批程序对一种特殊药物的批复,属于某种将来不确定事实或行为。B、C两项都是行政行为,D项既不是行政行为,也不是附
5、款行政行为。5、新闻:采访A、特技:特效B、电影:剪辑C、声音:图像D、分数:学生【答案】:B【解析】:新闻是通过采访获得的,电影是通过剪辑获得的。6、7,14,10,11,14,9,O,()A、198B、189C、178D、167【解析】:略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面的题目。2007年4月18日,中国铁路成功实施了第六次大面积提速。全面掌握了时速200公里及以上线路的设计、施工、养护维修等成套技术,在既有线大量开行时速200-250公里动车组,同时开行5000-6500吨重载货物列车和双层集装箱列车,既有线提速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通过六次大面积提速,中国既有铁路时速120公里及以上线路延展
6、里程达到2.2万公里,其中时速160公里及以上线路L6万公里,时速200公里以及上线路6227公里,时速250公里线路1019公里,开行时速200250公里动车组后,主要中心城市间的旅行时间比第一次大面积提速前压缩一半以上。表几个主要城市间第六次大提速动车组运行时间及其与第一次大提速前运行时间的比较运行区段北京一上海另六次大提速动车组运行时间9小时59分比第一次大提速前压缩7小时33分北京一汉口8小时22分8小时20分北京T岛5小时37分7小时04分北京T尔滨7小时50分9小时12分上海一弯昌5小时08分10小时41分上海沙7小时30分15小时20分问题:第六次大提速后,上海到南昌之间的列车运
7、行时间大约比第一次大提速前压缩了OOA、32.5%B、52%C、67.5%D、200%【解析】:本题出自2021年上海(B卷)行测真题,上海到南昌第六次提速后需要时间为5小时08分,比第一次提速前压缩了10小时41分,所以第一次提速前的时间为5小时08分+10小时41分=15小时49分,所以运行时间522002.45压缩了1+27.65%,又小于1,结合选项,选择C,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8、在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贝多芬的一生创作了许多有名的钢琴变奏曲Ik部领导对他的批评是有充分准备的C、和大熊猫一样享有国宝之称的四川鹅鹊近年来成倍减少,目前仅存两千多只D、团结?
8、他扬了扬手里的一沓大团结,先讲这个团结,吧!【答案】:D【解析】:A项、贝多芬的一生是不会创作的,应该是贝多芬一生创作了许多有名的钢琴变奏曲,属主语错用。B项的句了有歧义,是部领导被人批评有准备,还是部领导批评别人有准备存在歧义。C选项中成倍减少不合逻辑,在表示数字增减时,不能用成倍来说减少。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9、公安机关刑事执法方面的工作有()。A、保卫工作B、公共秩序管理C、特种行业管理D、国内安全保卫工作【解析】:公安机关的刑事执法工作包括:国内安全保卫工作,刑事侦查工作,刑事强制工作,羁押工作,执行刑罚工作。10、(一)根据下列资料,回答以下问题。上海市统计局发布信息显示,2010年
9、9月上海市签订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295项,比上年同月增长4.6%;签订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13.19亿美元,增长19.8%;实际到位金额9.44亿美元,增长3.5%,增幅实现年内连续第9个月正增长。一个显著的特点是第三产业对外资的吸引力特别大。2010年9月,上海市第二产业签订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22个,比上年同月下降31.3%;吸收合同外资金额1.13亿美元,下降2.2沆第三产业签订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272个,增长9.2%;吸收合同外资金额12.08亿美元,增长22.8%,占91.6%,比重高出第二产业83个百分点,仍占绝对主导地位。66、问题:2010年9月,上海市第二产业吸收合同外资
10、金额占签订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的比重约为OOA、8.6%B、9.2%Cs22.8%D、31.3%【答案】:A【解析】:已知2010年9月上海市第二产业吸收合同外资金额1.13亿美元,签订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为13.19亿美元,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为1.1313.19100%8.6%,或为91.6%-83%=8.6%o11、寸于未能及时补充资本的开发商而言,行业冬天的最的阶段可能仍未到来Q我们常听到友人抱怨社会不公艰难。其实,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反躬自省。填入划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OA、严酷处世B、严酷处事C、严峻处世D、严峻处事【答案】:A【解析】:严酷;残酷,残忍,多形容环境。严峻:严厉,
11、严格,多形容形势。中以冬天为喻说明环境之差,用严酷来形容更合适。故选项C、D排除。处事:办事,强调具体做法。处世:待人接物,应付世清,往往被理解为社会经验、人生哲学。由此句中抱怨社会不公可知,下面的内容应是为人处事的方法,选择处世更合适。故本题选A。12、成语中的数字运用很多,如一鼓作气、百废俱兴。非整数也进入了成语,如半途而废、半壁江山。还有两个成语:一举两得、一箭双雕。两和双是数字2的不同表示法。多数成语都是由四个文字组成的,数目字有时还被连用,如五光十色、三头六臂。也有成语纯粹由数目字组成,如三三两两、一五一十。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OOA、成语与数字的关系B、成语数字趣谈C、数字成语
12、与成语数字D、成语用遍数目字【答案】:B【解析】:这段文字主要介绍的是成语中的数字运用。第一句总说成语中的数字运用很多,后面分别举例介绍了非整数成语、2的变形表示成语、数字连用成语、纯粹数字成语等。作者整体的叙述风格新奇、轻松、有趣,四个选项中能体现出这种趣味性的只有B项。A项错误,文段侧重于介绍成语中的数字运用这一有意思的现象,而不是旨在谈论数字与成语的关系.排除。正确答案是B。13、2011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不断上升。为有效控制通货膨胀,政府应采取的财政政策和措施是OOA、削减行政开支,减少财政支出B、增加国家税收,扩建公用设施C、减少国家税收,减持外国国债D、增加财政支出,剌激
13、需求增长【答案】:A【解析】: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的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因此当经济运行中出现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时,政府往往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抑制过旺的总需求。故A项说法正确。14、19492008年江苏省城镇人口变化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1957年。全省城镇人口由437万人增加到782万人,年均增长7.5%,是总人口年均增长速度2.2%)的3.43倍;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也由1949年的12.4%迅速上升到1957年的18.
14、7虬第二阶段:19581978年。1958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9.5%,1960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最高,达到20.62%。1961年起城镇人口总数开始减少,1970年降至最低,城镇人口比重仅相当于1949年的水平,为12.5%。此后开始缓慢回升,1978年城镇人口比重达到13.7%,乡村人口总数为5033.55万人,占总人口的86.3%。20年间,全省城镇人口减少了28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下降5.8个百分点。第三阶段:19791989年。这期间,建制镇由1979年的115个增加到1989年的392个:城镇人口由874万人增加到1366万人,增长了56.1%,年均增长4.55%,城镇人
15、口比重上升6.1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0.61个百分点。第四阶段:19901997年。这期间,全省省辖市(地级市)由11个增加到13个,县级市由14个增加到31个,建制镇由522个增加到1018个;城镇人口增长46.2%,年均增长5.58沆城镇人口比重由21.56%提高到29.85%,上升&29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1.18个百分点。1997年全省城镇人口达到2133.65万人。第五阶段:19982008年。这一阶段,城镇人口由2262.47万人增加到4168.48万人,年均增加190.60万人,增长84.24%,年均增长6.30%,2008年,城镇人口比重比1998年的31.5%多22.8个
16、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2.28个百分点。1997年江苏省建制镇数量比1979年多()。A、318倍B、542倍C、 785倍D、 885倍【答案】:C【解析】:由材料可知1979年江苏省有建制镇115个,1997年有1018个,多出1018115-11035:1157=97=8倍,略小于8,所以选C。15、知识沟假设认为随着大众传媒向社会传播的信息日益增多,处于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人获得媒介知识的速度是不同的,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人将比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这类信息,因此这两类人之间的知识差距将呈扩大而非缩小之势。对这段文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OA、知识沟和代沟一样是一种比喻的说法B
17、在现代知识沟扩张的速度会越来越快C、知识沟由社会经济地位的差距决定D、获得知识越快速的人知识沟就越深【答案】:D【解析】:细节判断题。知识沟是两者之间的比较,D项主语是单独个体。16、白炽灯功率越大,灯光越明亮。IOo瓦的白炽灯功率高于15瓦的白炽灯功率,因此,100瓦的白炽灯比15瓦的白炽灯明亮。下列与上述推理最为类似的是()oA、一个人越喜欢看电视和看书,他的近视程度越厉害。老张的爱人比他爱看电视,因此,老张的爱人近视程度比他的近视程度厉害B、一套房子的面积越大,它的总价越高。老张的房子比同一栋楼老李的房子面积大,因此,老张的房子比老李的房子贵C、今年跳远冠军的成绩比前年跳远冠军的成绩好
18、张华是今年的跳远冠军,因此,他今年的跳远成绩比他前年的好D、产品质量越高并且广告投入越多,产品需求就越大。甲公司投入的广告费比乙公司的多,因此,对甲公司产品的需求量比对乙公司的需求量大【答案】:B【解析】:评价型题目。题干的论证方式是通过比较白炽灯功率的大小来比较灯光的亮晴程度,即二者存在正比关系。A项是看电视和看书的多少,与近视程度的比较,是三者间的关系;同理,D项是产品质量和广告的多少,与产品需求的关系的比较,也是三者间的关系,均不符合题干的推理方式。C项没有体现出两个概念间的正比关系,也不符合题干。故答案选B。17、一条船从甲地到乙地要航行4小时,从乙地到甲地要航行5小时(假定船自身的
19、速度保持不变),今有一木筏从甲地漂流到乙地所需小时为()。A、12B、40C、32D、30【答案】:B【解析】:设甲地到乙地距离为I,那么水速为则木筏从甲地漂流到乙地需YC小时。故选B。18、从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来说,改革会使人人受益,但改革不是一首田园诗,它伴随着眼泪和痛苦。这两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主要是OOA、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B、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C、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事物的性质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答案】:B【解析】:本题中从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来说,改革会使人人受益说明改革是符合客观规律的,事情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改革伴随着眼泪和
20、痛苦说明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故选B。19、角色冲突:当一个人扮演一个角色或者同时扮演几个不同的角色时,由于不能胜任,造成不合适宜而发生的矛盾和冲突。下列情形不属于角色冲突的一项是:A、一些大一新生入学后,面对新的生活环境很不适应。B、某公司一职员由于业绩出众,被公司提拔为销售经理,但是他感到力不从心。C、假期里,张某的妻子想让他陪她出去旅游,而他的母亲想让他回家陪父母。D、在边远山区的一所小学里,某位老师既教数学,又教语文,但是学生们的两门功课成绩都很好。【答案】:D【解析】:本题出自2021年浙江行测真题,角色冲突必须满足以下条件:不能胜任造成矛盾和冲突。在A选项中面对新的生活环境很不适
21、应表明不能胜任,所以排除。在B选项中感到力不从心表明出现不能胜任,所以排除。在C选项中,张某在作为丈夫和儿子两个角色不能胜任,所以排除。在D选项中但是学生们的两门功课成绩都很好表明某老师可以胜任,没有矛盾和冲突出现。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20、在全国人民为即将举行的奥运会而欢欣时,藏独分子和CNN的不实报道在祖国人民的心口上撤上了一把盐。面对这些,下列做法最合适的是:A、小孙用不去家乐福等法国超市的实际行动来表示不满和抗议B、小李呼吁游行示威来表示中国人民的不满C、小王认为我们应该集中精力做好本职工作D、小赵通过QQ因特网等现代信息渠道来表明不满和抗议【答案】:C【解析】:面对不实报道和藏独
22、活动,我们应该理智应对,而不应盲目示威反抗,最好的回应就是做好本职工作,迎接奥运会的召开,向世人展示文明大国的形象,这是对藏独和不实报道的最好回击。21、一切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方针政策都是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改革开放有利于牛产力的发展,所以改革开放是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以下哪项推理方式与上面的这段论述最为相似?()A、一切行动听指挥是一支队伍能够战无不胜的纪律保证。所以,一个企业一个地区要发展,必须提倡令行禁止服从大局B、经过对最近6个月销售的健身器跟踪调查,没有发现一台因质量问题而退货或返修。因此,可以说这批健身器的质量是合格的C、如果某种产品超过了市场需要,就可能出现滞销的现象。卓群领带的
23、供应景大大超过了市场需求,因此,一定会出现滞销现象D、凡是超越代理人权限所签订的合同都是无效的。这份房地产建设合同是超越代理权限签订的,所以它是无效的【答案】:D【解析】:题干推理:所有X都是Y,Z是X,所以Z是Y。题干的思维过程是一个三段论推理。在4个选项中,选项B是归纳推理,选项C足一个充分条件假言推理,选项A不是一个推理,因此都可以排除;唯有选项D是一个三段式推理,与题干的推理形式相同:凡是X(超越代理人权限所签订的合同)都是Y(无效的)。Z(这份房地产建设合同)是X(超越代理权限签订的),所以Z(它)是Y(无效的)。故选D。22、大步流星:走路OA、指手画脚:教导B、歌舞升平:跳舞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林业 草原 部门 公务员 考试 行政职业能力 测验 行测 第三次 月底 检测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