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docx
《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日前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文化思想对文化自信进行了多方面论述,进一步明晰了文化自信在党和国家建设事业中、在民族复兴伟业中的基础性和支撑性作用。坚定文化自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根本前提。1 .厚植文化根基,中华文明沃土滋养文化自信凡树有根,方能生发;凡水有源,方能奔涌。中华文明有着独特的历史脉络、浓厚的文化底蕴,其突出特性
2、承载着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为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了深层而持久的驱动力。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迹,也是我们这个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底气。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特征,要求我们必须从源远流长的历史来认识中国,必须在深刻认识自身历史传统、着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进程中,不断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中华文明从来都不是故步自封的,而是以开放的心态,在创新吸收其他文明优点的基础上绵延发展。这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要求我们应在继
3、承与发展的辩证统一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康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中华文明发展史也是我国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体现了“尚一统、求大同”的理念,并逐渐成为中华民族血脉里的家国情怀,从根本上决定了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的共识,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这就要求我们在新征程上必须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以中华民族大团结促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始终保持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不论是汉魏时期佛教的传入及其中国化,抑或是明清及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
4、中华文明都学习借鉴、博采众长。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特征,决定了马克思主义能为中华文明所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可以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化干戈为玉帛等理念在中国世代相传,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坚持合作、不搞对抗,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2 .立足伟大实践,在党的百年征程中不断增强文化自信旗帜决定方向,道路决定命运。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奋斗征程,在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进程中不断增强文化自信。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了建立无产
5、阶级领导的人民的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我们党提出新民主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一体的完整建国大纲,其中阐明了关于文化教育的根本主张和目标,带领人民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建设,在实践中促进了对中华文化的自觉认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了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我们党部署了改造旧教育、建设新教育的方针、步骤和任务,领导各级政府进行大规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了抗美援朝精神、大庆精神、大寨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等,开展文化扫盲运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进行广泛深入的学习教育,逐步凝聚起文化自信的共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为了培育有理想、有
6、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我们党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深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不断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奠定了增强文化自信的物质基础和制度基础。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水平,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提出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进文化自信焕发出更为
7、强大的精神力量。3 .把握历史主动,在坚持“两个结合”中夯实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能够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关键就在于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的关键就在于两个结合“。历史和现实启示我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可以激发文化建设的动力、坚定文化发展的方向、促进文化实践的繁荣。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存在高度契合性。从“民为邦本、为政以德”到“以人民为中心”,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讲信修睦、亲仁善邻”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华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经由“两个结合二在与马克思主义真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坚定 文化 自信 建设 社会主义 强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