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五五”规划.docx
《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五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五五”规划.docx(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五五”规划“十五五”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二个五年,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重要文件精神,明确我县今后五年卫生与健康发展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推进我县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加快建设“健康”,根据“健康2030”规划、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五五”规划、“健康2030”规划、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的部署要求和县发展实际,编制本规划。一、发展基础(一)“十四五”期间主要成效“十四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及
2、上级卫生健康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积极谋划、统筹发展,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基本医疗服务公平性和可及性进一步改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圆满完成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我县顺利通过“中国长寿之乡”评审;县人民医院通过二级甲等医院评审,入选国家卫健委第二批符合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推荐标准县医院名单;石桥中心卫生院被评为先进乡镇卫生院称号,并荣获全区卫生健康系统集体二等功。L居民健康指标显著提升“十四五”期间,我县加大了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公共卫生机构建设得到强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取得明显进展。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7.8岁,孕产妇死亡率为0/
3、10万,婴儿死亡率1.14%o,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2.05%o,较2015年分别下降了16个十万分点、4.01个千分点、6.11个千分点,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居民健康水平达到自治区平均水平。巩固爱国卫生创建成果。我县结合乡村振兴建设活动,积极开展综合治理环境“脏、乱、差”,不断提高和增强群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有效预防和控制疾病发生和传播,进一步推进我县创建工作向纵深开展,巩固我县自治区卫生县城的成果,全县通过市复审自治区卫生村2个、卫生先进单位1个。环境卫生持续优化,截至2025年,各乡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0%,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现全覆
4、盖;推进“厕所革命”行动,全县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100%,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100%,农村环境卫生面貌明显改善。2 .健康管理能力持续增强妇幼保健能力持续增强,妇幼健康水平不断提高。截至2025年,全县建立了1所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和1所新生儿救治中心,有效保障妇女儿童的健康。全面推行“22免1补”惠民政策,实施了母婴安全示范工程、健康儿童示范工程、出生缺陷防治示范等工程。2025年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为95.46%。母婴安全指标持续创优,出生缺陷发生率101.77/万,低出生体重发生率6.71%0婚前医学检查率99.97%、新生儿疾病筛查率98.75%、产前筛
5、查率89.28%、中重度地贫儿干预率为IO0%。老龄人口健康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截至2025年底,全县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100%、中医药健康管理率70%、家庭医生签约率100%、65周岁以上老年人与镇区医生签约服务达100%o职业健康防治工作进一步完善。县级覆盖率100%,实现了“检查不出县”的目标要求。开展重点职业病监测工作的全县覆盖率达100%,职业病诊断报告率100%。3 .健康扶贫工作扎实推进“十四五”期间,我县扎实推进健康扶贫,贫困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截止2025年,县人民医院为各镇患病的贫困人员免费开展29种特殊慢病鉴定,贫困人口持有慢病证的共6497人。积极推
6、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立贫困户电子健康档案,已签约51452人,应签已签率100%o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服务,县域内的12家医疗机构,均已开通贫困人口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服务,我县共有5723人贫困患者就医获得了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服务。实现全县有二级医院,每个乡镇有标准化卫生院、行政村有公办标准化村卫生室,全面消除乡村医生“空白村”。截至2025年,共招收农村订单定向医学本科生18名,本、专科生3名,29名农村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已落实岗位及编制。医疗保障实现全覆盖,建立了贫困人口基本医保、大病保险、二次报销、医疗救助、财政补助5道保障线。全县符合参保条件贫困人口参
7、加基本医疗保险达到100%,贫困人口住院合规费用实际报销比例达90%,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门诊特殊慢性病门诊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达86.65%,有效降低了贫困人口就医负担。5.36万常住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覆盖,全县100%的行政村开通了医保信息系统直接结算业务。2016-2018年30种大病、20182025年30种专项救治大病救治率均达100%以上。截至2025年,全县因病致贫户已减少至0户。4 .中医药事业稳步发展中医医疗机构服务体系更加完善,综合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县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数由2015年的0个增长到2025年的1个,增长率100%。中医科类医院床位数由2015年的36张
8、上升至2025年的80张,增长率79%。中医类执业(助理)医师数由2015年的70人增加到2025年的95人,增长率35.7%。全县11家乡镇卫生院均设置了中医科、中药房,Io0%的乡镇卫生院建有中医馆,Io0%的村卫生所(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城乡居民中医药常识知晓率达到90%以上。5 .卫生资源配置持续优化医疗卫生资源数量不断增加,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十四五”期间,我县不断加大对卫生健康事业投入力度,各类医疗资源配置数量及增幅较为明显。截至2025年,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含村卫生室)178个,比2015年181个减少3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1470张,比2015年911张增加55
9、9张,增幅61.36%o2025年执业(助理)医师数559人,相比于2015年436人增加123人,增幅28.2%。注册护士数753人,比2015年549人增加204人,增幅37.2%o2025年累计培养全科医生数94人,比2015年22人增加72人,增幅327.3%;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分别为5.3张、2.02人和2.72人。全员人口信息、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三大数据库基本覆盖,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综合管理等六大业务应用系统实现互联互通和业务协同。以县人民医院为龙头,以乡镇(中心)卫生院为依托,逐渐形成具有特色的“一点、一轴、
10、一线”医疗卫生机构总体布局。完成妇幼保健院一期工程建设以及各镇发热哨点诊室建设,启动建设县中医医院一期项目、落实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县人民医院石桥分院建设用地并开展项目前期工作。“十四五”期间,全县医疗卫生建设项目总投资2.2859亿元,建设医疗卫生项目共20个,其中,县级项目7个、镇级项目13个。中央投资卫生项目6个,获得中央预算内资金6818万元,目前已完成中央预算内投资6818万元。全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达到基本标准水平100%,33.3%的医院达到二级及以上医院水平。2025年全县非公立医疗机构24家,占医疗机构总数13.48%,与公立医疗机构形成有力的补充,农村居民在20分钟内
11、得到医疗保健服务。公共卫生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体系基本健全,政府对卫生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公共卫生财政保障制度基本确立。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达7%;政府卫生投入增长幅度明显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政府卫生投入占经常性财政支出的比重提高至5%;保障公共卫生服务所需经费,2025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达747Go医疗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2025年全县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584104人次,比2015年多125750人次;住院人次均费用4025.2元,比2015年下降1057.88元;门诊人次均费用69.0275元,比2015年下降20.5元。住院量由40136人
12、次增加到46278人次,增幅15.3%o医疗机构病床使用率由2015年的74.18%下降至2025年的69.64%,全县医疗机构出院者平均住院日为6.7日。6 .医疗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大力推动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全县建成了2个紧密型医共体,11个县域医共体,县域医共体覆盖率100%。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稳步推进,逐步实现“小病在村镇、大病到医院”的就医模式,县域内就诊率达90%以上。2016年10月县人民医院与市红十字会医院签订了医联体合作协议,2018年9月30日签订“紧密型医联体”协议,主要解决联合体诊疗技术和学科发展、工作机制、对外宣传、协议履行,双向转诊,资源共享等全方位协作达成了共识。依托市
13、红十字会医院雄厚的技术力量帮扶,不断提高医院业务技术、管理水平。县人民医院住院病人诊治水平进一步提高,县域内就诊率达90%o我县11家镇卫生院全部参加县域医共体建设,参与率达100%。县人民医院已完成医共体覆盖率达100%,2025年4月1日与岭脚中心卫生院签署紧密型医共体协议,现县人民医院与石桥、岭脚两家中心卫生院成为紧密型医共体关系,保持1名以上医务人员在石桥、岭脚分院驻诊和指导工作。其他分院目前采取巡回医疗形式,定时派出医疗骨干到各分院进行坐诊、查房、教学、业务指导、培训及督查。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县常住人口签约服务覆盖率达30%,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100%o公立医院改革稳步推
14、进,医院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县人民医院顺利完成2025年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评价工作,参与率达H)0%。成立了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县人民医院开展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努力控减群众医药费用负担。全面取消公立医院药品加成和医用耗材加成,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医疗费用增幅比2015年降低了9.6个百分点。稳步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本药物制度覆盖率100%o积极实施药品、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和医保谈判等政策,有效节省医保基金减轻患者负担。药品供应保障制度有效完善,截至2025年,全县二级和基层医疗机构国家基本药物配备使用金额占比分别为44.61%,76.14%,均达到政策要求。运用挂网、省级联盟等
15、多种形式集中带量采购药品58个品种、65个品规,平均价格降幅45.32%,最高降幅达65.3%,药占比从2015年的25.8%下降至2025年的20.56%0综合监管能力不断提升。卫生健康监督体系建设得到加强,全县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协调机制初见成效。有序推进国家“双随机”监督抽检任务,完结率100%。县卫生监督所持续重拳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医疗卫生监督976家次,立案16起。公共场所监普496家次,出具意见书387份,立案5起。消毒产品监督203家次,出具意见书178份,立案7起,确保了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县人民医院全面推行不良执业行为记分制度。全县粉尘重点企业申报率、体检率
16、监测率、培训率均超过Io0%,完成尘毒攻坚行动任务要求。健全医疗改革配套措施。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完善按病种、按人头等多种付费方式,稳步扩大按病种付费的病种数覆盖面。政府卫生支出由2015年的0.41亿元增长至2025年的0.52亿元,增幅为26%o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由2015年的5%上升至2025年的7%。持续动态优化医保服务,全县1家县级医院、11家乡镇卫生院全部实施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卫生科技水平。“十四五”期间,通过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招录县直事业单位人员77人;直接面试招聘乡镇医疗卫技人员134人;援鄂医疗队员李伟枢直接考核入编。开通了免费医学毕
17、业生的招聘“绿色通道”,对29名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进行了直接考核招聘,入编率100%。共举办了141期医学专业知识讲座,推荐1060人次参加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学术活动,选送110名业务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组织“三基”理论考试20次,对71名医师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15名医师通过全科医师转岗培训考核。加强基层人才引进培养力度,与68名村卫生室订单定向医学生签订培养协议书。卫生管理人员岗位培训率和持证上岗率达到100%。截止至2025年,全县执业(助理)医师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层次所占比例达到44.5%,注册护士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所占比例38.7%,Io0%以上的乡村医生接受中等医学学历教育或具
18、有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基本完成基层医生的全科医学岗位培训工作。7 .公共卫生服务全面加强重大疾病防治能力显著增强。2015年至2025年未报告甲类法定传染病,法定传染病报告率从482.81/10万上升至539.83/10万。2025年报告肺结核发病率下降至65.87/10万。截至2025年,重症地贫医学干预率为100%,严重类型地中海贫血患儿出生率为零。全县三类高危人群防艾知识知晓率达90%,达到“十四五”全区艾滋病防治工作终期目标90%以上。县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均设立了艾滋病筛查实验室或检测点,设立了1个抗病毒治疗点。城镇居民、青年学生知晓率均达100%,流动人口知晓率达95%,
19、抗病毒治疗覆盖率达90.37%,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病人病死率控制在2.5/100人。截至目前全县无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扎实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积极做好做实原12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从2015年的40元/人上升至2025年的75元/人,项目由9项增加到12项,受益人群达33.22万人。2025年我县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99%以上。截止2025年12月居民健康档案共建立电子档案317957份,电子建档率95.57%,其中老年人健康管理共建立健康档案34478份。高血压健康管理年内健康管理17320人,规范管理16581人,规范管理率95.73
20、糖尿病管理年内健康管理5279人,规范管理4808人,规范管理率91.26%。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按照发现一个将一个纳入管理,现登记在册确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1849人,检出率大于5.58%,规范管理1660人,规范管理率89.78%o卫生应急工作扎实有效。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加强卫生应急队伍建设,做好卫生基层应急人员和专业医疗卫生救援人员的专业培训。组织开展全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演练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提高了疫情防控应对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保障全县各项重大活动顺利推进。卫生监督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卫生监督服务基本覆盖到乡镇和村,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监测覆盖率达100%
21、以上,公共场所主要卫生指标合格率达100%。截止至2025年,已按1.19名/万人的比例落实卫生监督人员编制;卫生监督机构基本配足取证工具、现场快速检测设备、信息网络等基本装备,满足日常卫生监督和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工作需要。8 .优生优育服务暖心惠民积极开展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工作。五年来,有3724人(次)获得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发放奖励扶助金723.21万元,奖励扶助兑现率100%。有131人获得农村“两户”女孩高考加分、55人获得中考加分。做好诚信计生的指导工作,促进全县人口计生工作上新台阶。全县9个镇134个行政村,11个社区已开展并基本实现诚信计生。全县已成立了1773
22、个诚信计生小组,有20658个依法生育的育龄妇女加入了诚信计生小组。对全县农村计划生育家庭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及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进行了补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补助1570人,补助金额39.25万元;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补助961人,补助金额9.61万元。对特殊家庭的关怀与关爱,经常组织人员到各镇的特殊家庭中去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通过计生对象进行面对面、心悦诚恳的交流,与计生对象建立了良好的干群关系。卫生计生健康统计工作成效显著。采取统筹协调,整合资源的方式,加强全员人口信息数据库与妇幼、民政、公安、统计等有关部门人口数据的对接,提高我县全员人口数据库信息准确率和变更及时率,数据库信息平均综合评
23、估率达98.92%09 .康养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推动医疗康养业态融合,健康旅游资源整合,并大力发展“养医融合、居家巡诊、互联网+”等医养结合健康养老产业,我县2025年组建县大健康旅游产业工程指挥部,支持中医药健康旅游相关产业项目落地。积极探索建设各类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服务站及日间照料中心等设施。10 .加快推进智慧医疗建设深入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信息惠民服务,县人民医院在各门诊多个楼层、住院大楼服务大厅均设立涉及自助缴费、报告打印、线上预约等多功能自助服务机,将医疗服务端口接入“健康”公众号,让患者可以预约挂号到县医院。2019年1月起启用微信公众号服务平台,开展了预约挂号、微信移动支付;
24、收费窗口支持微信扫码支付;微信服务号支持患者线上检验报告查询、检查报告查询服务、体检报告查询等。自助终端设备升级,增加微信、云闪付、医保电子凭证支付等支付方式。2025年1月,县人民医院完成远程医疗系统建设,以县医院为纽带,向下辐射岭脚、石桥、人和、旺甫、京南的乡镇卫生院,与乡镇卫生院开展远程医疗、健康管理服务,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向上与市红十字会医院远程医疗系统成功对接,完成1例远程会诊。与远程影像平台搭建接口,患者可以自主选择打印胶片还是上传到云平台,享受云服务等。(二)形势和挑战1 .发展机遇新时代重大战略机遇叠加为我县卫生健康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的“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卫生 健康 事业 发展 十五 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