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学年九年级地理重难点专题练习07亚洲解析版.docx
《2022学年九年级地理重难点专题练习07亚洲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学年九年级地理重难点专题练习07亚洲解析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外装订线内装订线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重难点07 亚洲【知识梳理】一、地理位置1经纬度位置:2海陆位置:东、北、南三面濒临大洋,西面深入到亚欧大陆内部。二、自然地理特征1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中部高、四周低。2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3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水能资源丰富。三、人文地理特征1人口稠密:东亚、东南亚、南亚是人口稠密的地区,其中有6个国家人口超过1亿。2经济发展差异:大部分属于发展中国家。【限时检测】一、 选择题北纬40度被称为“地球的金项链”,这里环境多样、物产丰富。下图为40N沿线部分地区地形剖面图及主要农产品示意
2、图。读下图,完成1-3题。1图示地区地形特征是( )A以山地为主,东高西低B以平原为主,西高东低C以高原为主,中部高东西低D以盆地为主,中部低东西高2图示地区自然环境多样,体现在( )人口分布不均,东西差异大 地表起伏大,植被类型不同纬度跨度大,热量差异大 东西跨度大,降水差异大ABCD3图示地区农业生产描述正确的是( )A华北平原发展水田种植业,盛产水稻 B内蒙古高原发展以细毛羊为主的畜牧业C图兰平原临近里海,水源充足,便于灌溉 D阿拉尔农垦区引高山冰雪融水,发展灌溉农业【答案】1C 2D 3D【解析】1由图可以看出,图中所示北纬40度区域有众多的高原,如:安纳托利亚高原、帕米尔高原、内蒙古
3、高原等,故地形主要以高原为主,中部高东西低;故选C。2由图可以看出,图中所示的地表起伏大,植被类型不同和东西跨度大,降水差异大,不能看出人口分布不均,东西差异大,纬度为北纬40度,基本相同。故正确,错误。故选D。3华北平原属于半湿润区,属于旱地种植业,盛产小麦,故A错误。内蒙古高原发展以三河牛、三河马为主的畜牧业,故B错误。图兰平原虽临近里海,但里海属于咸水湖,不能用来灌溉,故C错误。阿拉尔农垦区是引高山冰雪融水,发展灌溉农业,故D正确。故选D。读世界古老文明区分布图,完成4-5题。4图中古老文明区的共同特征是( )A全部位于亚洲 B气候湿润,降水丰富 C位于河流中下游平原 D终年高温炎热5黄
4、河流域与其它三个文明区来往最短的海上航线经过下列哪个交通要道( )A直布罗陀海峡 B白令海峡 C霍尔木兹海峡 D马六甲海峡【答案】4C 5D【分析】4由图可知,世界四大古老文明区有三个分布在亚洲,一个分布在非洲,故A错误。除黄河流域较湿润以外,其他三个都是干旱的沙漠气候,故B错误。四大文明古国都是位于河流的中下游平原,故C正确。黄河流域四季分明,故D错误。故选C。5黄河流域与其他三个文明区来往的最短航线需要经过东南亚的马六甲海峡,其他三个海峡不需要经过,故选D。 读“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6-10题。6亚洲没有跨越地球五带的( )A热带和北温带B热带和北寒带C南温带和南寒带D北温带和北寒带
5、7亚洲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的气候特点是( )A终年温和湿润 B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全年干燥少雨C全年高温多雨 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8北回归线没有穿过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沙漠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9亚洲东部和南部最显著的气候类型及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A雨林气候地势高低悬殊大B雨林气候海陆热力差异大C季风气候地势高低悬殊大D季风气候海陆热力差异大10气候类型的共同特点是( )A终年温和湿润B终年高温多雨C雨热同期D夏热冬暖、降水丰富【答案】6C 7B 8A 9D 10C【分析】6图中可知,亚洲横跨南北半球,其温度带主要位于热带,北温带,北寒带。没有跨越地球五带
6、的南温带和南寒带,故C符合题意。选C。7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其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其气候特征是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全年干燥少雨。故B符合题意。选B。8热带雨林气候主要位于南北纬10内,没有被北回归线穿过,北回归线穿过的气候有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故A符合题意。选A。9亚洲地处世界最大大陆的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海洋,海陆差异特别显著在世界各大洲中,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也最广。故D符合题意。选D。10图中可知,是温带季风气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是热带季风气候。季风气候的共同特点是雨热同期。故C符合题意。选C。 下图为亚洲南部三大半岛示意图。读图,完
7、成11-13题。11三大半岛共同的地理特征是( )A白色人种,使用阿拉伯语B气候以热带气候为主,热量充足C人口稠密,城市沿河分布D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北高南低12乙半岛水旱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 )A水土流失B地形复杂C海啸频发D季风活动13图中传统民居反映、两地自然环境最显著的差异是( )A气温B地形C土壤D降水【答案】11B 12D 13D【分析】11由图可以看出,亚洲南部的三大半岛以热带气候为主,全年热量充足,故B正确。甲半岛属于白色人种,使用阿拉伯语,但乙和丙不是使用阿拉伯语,故A错误。甲半岛气候干旱,自然条件恶劣,人口分布稀疏,故C错误。丙半岛以山地为主,故D错误。故选B。12乙表示
8、的印度半岛大部分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受夏季风不稳定的影响,水旱灾害频繁,故选D。13表示的阿拉伯半岛气候干旱,降水少,当地民居多以土坯房为主,墙体厚,窗户小;表示的中南半岛因气候湿热,当地民居多以高脚屋为主,屋顶坡度大,墙体薄,影响两地民居最显著的差异是降水不同,故选D。 读图,完成14-16题。14图中四地所对应气候类型正确的是( )A地中海气候B热带沙漠气候C热带草原气候D热带季风气候15图中地附近地区是石油储量世界最大,这里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 )A地中海及其沿岸地区B红海及其沿岸地区C黑海及其沿岸地区D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16图中地的石油要出口到日本地区,主要经过的海上交通要道是( )A
9、巴拿马运河B白令海峡C土耳其海峡D马六甲海峡【答案】14B 15D 16D【分析】14由图可以看出,图中和都是热带沙漠气候,是位于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故选B。15由图可知,处是中东地区,这里是世界上石油储量和出口量最大的地区,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故选D。16由图可知,图中处是世界上石油最丰富的地区,该地区的石油百分之九十以上出口到世界各地,其中出口到日本要经过东南亚的马六甲海峡,故选D。 下图为“亚洲人口分布示意图”,回答17-18题。17从图中可以看出,亚洲的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是( )A亚洲的东部、南部B亚洲的北部、东部C亚州的南部、西部D亚洲的东部、西部18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学年 九年级 地理 难点 专题 练习 07 亚洲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