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疗规范.docx
《2022年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疗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疗规范.docx(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疗标准(2022年版)、概述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血液病,生物学特征多样而临床异 质性很大,以骨髓和淋巴组织中不成熟淋巴细胞的异常增殖 和聚集为特点。ALL占全部白血病的15%,约占急性白血病 的30%40%。发病率在美国白人中为1.5/10万,黑人为0.8/10 万;男女之比为1.4:lo我国1986年白血病流行病学调查研 究显示我国的ALL发病率为0.69/1。万。美国统计资料显示 75%的患者V15岁,发病顶峰在37岁,10岁以后发病率随 年龄增长逐渐下降,但50岁以后发病率又略有上
2、升。成人 ALL的中位年龄3040岁。通常男性比女性稍多见。ALL 包含B-ALL及T-ALL,其中B-ALL中20%30%患者染色 体伴9; 22)q34; qll.2) /BCR-ABL1重现性遗传学异常, 称为 Ph+ALL。二、临床表现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包含骨髓组织受白血病细胞浸 润所引起的骨髓正常造血衰竭表现如贫血、感染、出血等) 以及白血病细胞的髓外浸润引起的异常如淋巴结、肝脾肿 大等)两大方面。ALL的临床表现各异,病症可以表现比拟 隐匿,也可以呈急性,这取决于骨髓被恶性克隆替代的程度 和髓外浸润的范围;患者就医前的病症期平均约6周可短 表4)。但约30%的儿童ALL和50%的
3、成人ALL缺少与临床 相关的细胞遗传学异常,基因芯片技术的开展在肯定程度上 弥补了这一缺陷。以DNA基因芯片为根底的实验除了了解 分类诊断、明确患者的分子学特征外,还可以确定与特别的 分子异常、肿瘤表型、临床结果相关的基因表达类型。表3 ALL常见的细胞遗传学异常及其在儿童、成人患者中的发生率疾病涉及的基因染色体异常发生率检测方法B-ALLBCRABLt(9;22)(q34;qll)成人30%儿童3%RT-PCRc-MYCIgHt (8; 14) (q24; q32)1%FISHE2APBX11(1; 19) (q23; p!3)5%RT-PCRE2AHLF1(17; 19) (q22; p!
4、3)1%RT-PCRIL3IgH1(5; 14)q31;q32)1%DNA-PCRMLLAF1Pt(1; 11) (p32;q23)1%RT-PCRMLLAF4t(4; 11)(q21;q23)成人5%婴儿60%RT-PCRMLLAF9t(9; 11) (p22;q23)1%RT-PCRMLLENLt(ll; 19) (q23; p!3)1%RT-PCRTELAML1t12;21)pl3;q22)成人1%儿童20%RT-PCRT-ALLc-MYCTCRa/8 t (8; 14) Cq24; qll)2%FISHHOX11TCRa/8t (10; 14) (q24; qll)5-10%RT-PC
5、RLMO1TCRa/6t (11; 14) (p!5; qll)1%RT-PCRSILTALINormal lp32成人10%RT-PCR儿童20%RT-PCRTALITCRa/6t (1; 14) (p32; qll)1-3%TCL1TCRa/8inv (14) (qll; q32)50条染色体)t (10; 14), t (14qll-ql3), t (12; 21)中等正常核型,其他非良好/不良核型中等-不良t (1; 19), abn (9p), del (6q)不良t (9; 22), t (4; 11), -7, +8, abn (llq23)低二倍体、复杂核型,t (8; 14)
6、四ALL的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基因分型 (MICM分型1985年4月由Van den Bergh等在比利时组成了第一个 MIC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研究协作组,商量并 制定了 ALL的MIC分型。高分辩染色体分带技术及分子生 物学技术的应用,使ALL分型又前进了 一步,出现了 MICM 分型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及基因分型,表5、6)。 它对于推断预后、指导医治及微量残留白血病细胞的检测有 重要意义。表5 B-ALL的MICM分型细胞标志FAB基因亚型核型CD19TdTla CD10CyigSmlg形态学异常早B前体-ALL,+ -LI、L2早B前体ALLt 4; 11)ML
7、L/AF4t (II; 19)MLL/ENLt (12; 21)TEL/AML1t (9; 22) bBCR/ABLt (17; 19)E2A/HLFt (5; 14)IL3/IGH一般型-ALL+ +-LK L2一般型ALL6q-一般型ALL近单倍体一般型ALLt 或 del (12p)-般型ALLt (9; 22)BCR/ABL前 B-ALL+ +c+- LI前 B-ALLt (1; 19)E2A/PBX1前 B-ALLt (9; 22)BCR/ABLB细胞ALL+-+ +/+d L3B细胞ALLt 8; 14)MYC/IGHB细胞ALLt (2; 8)IGK/MYCB细胞ALLt (8;
8、 22)MYC/IGLB细胞ALL注:a.过去称为裸细胞-ALLb. 在 T-ALL, t (9; 22)少见。c. 很少数病例CD10 (即cALLA抗原)也可阳性。d. 单个轻链。表6 T-ALL的MICM分型细胞标志aFAB基因亚型核型CD7 CD2bTdT形态学异常早T前体ALL+ -+LI、L2早T-前体ALLt 或 del (9p)T细胞ALL。+ +LI、L2T细胞ALLt (11; 14)RHOM/TCRDt (I; 14)TAL1/TCRDt (7; 11)TCRB/RHOM2t 7; 19)TCRB/LYLIt (10; 14)HOXI1/TCRDt (8; 14)MYC/
9、TCRAt (7; 10)TCRB/HOX11t (1; 7)LCKfrCRB注:a.少局部(6%-10%)病例可有la及CD10表达。b. 用单克隆抗体(T11)或E玫瑰花结。c. 有些病例对皮质胸腺细胞标志CD1、T6)也可阳性。五WHO分型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 AL)的高度异质性客观上 要求诊断和分型应该综合考虑病因、致病机制、临床表现、 细胞形态、免疫表型、遗传学特征、医治和预后等各种疾病 要素。1995年至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召集世界 各地著名的临床血液学家和病理学家,在修订的欧洲-美国淋 巴组织肿瘤分类(revised European and Am
10、erican classification of lymphoid neoplasms, REAL)的根底上,共同制定了包含 AL在内的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的诊断分型标准,并于2022 年正式发表。WHO诊断分型标准突出了细胞分子遗传学异 常在疾病诊断和分型中的作用,结合病史、形态、细胞化学 和免疫表型等来界定病种。2022年又做了修订。但自2022 年WHO更新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分类后,许多与AL相关 的独特生物标志物相继被发觉,这些生物标志物绝大局部X 于基因表达分析和二代测序,显著地改善了 WHO分类中亚 型的诊断标准以及与预后的相关性。于是在2022年春,由 100位国际病理学家、血液病
11、学家、肿瘤科医师和遗传学家 组成的临床参谋委员会提出了新的修改意见。修订版仍遵循 旧分类的原则,按形态学、免疫表型、细胞遗传学和分子基 因来定义具有临床意义的独立病种。因此,2022年WHO造 血与淋巴组织肿瘤分类仅是对原有类型做了必要的修正和 补充,增加了近年来被认识和明确的新类型。下面将详细介 绍2022版AL的WHO诊断分型及各分类亚型的形态学、免 疫表型和遗传学特征表7)。表7 WHO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分型2022版ALLB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ALL,非特指型ALL伴重现性遗传学异常ALL 伴 t (9; 22) 1q34.1; qll.2) ; BCR-ABL1ALL 伴
12、l (v; Hq23.3) ; KMT2AALL 伴 t (12; 21) (pl3.2; q22.1) ; ETV6-RUNX1ALL伴超二倍体核型ALL伴亚二倍体核型ALL 伴 t (5; 14) (q3l.l; q32.3) ; IL3-IGHALL 伴 t (1; 19) (q23; p!3.3) ; TCF3-PBX1暂定分型:BCR-ABL1 # ALLa暂定分型:伴21号染色体内部扩增的B-ALLaT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暂定分型:早期前T细胞淋巴细胞白血病,暂定分型:自然杀伤(NK)细胞一淋巴母细胞白血病a注:1),为新增加分型。2) ALL=B淋巴母细胞白血病。1. ALL
13、非特指型B-ALL患者有贫血、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常见肝、 脾和淋巴结肿大。儿童B-ALL的CR率95%,治愈率约为 80%,但成人CR率较低,仅为60%85%,治愈率80%; 加强疗可以提高年轻ALL患者的治愈率。婴幼儿或年龄10 岁、WBC数高、浸润者诱导医治预后不佳。1)形态学:细胞体积小者,胞质稀少,核染色质凝 聚,核仁不明显;体积大的胞质量中等,淡蓝或灰蓝色;核 染色质弥散,可有多个明显的核仁。有的胞质有伪足,称“手 镜细胞。细胞化学染色在ALL诊断中的价值不如在AML 大。原始淋巴细胞MPO阴性。如果胞质有颗粒,SBB染色 可以呈淡灰色,强度不及AMLo PAS阳性,通常为粗
14、大颗 粒或呈块状。NSE染色在胞质中呈多点状分布,或位于高尔 基复合体区,氟化钠抑制程度不一。2)免疫表型:表达B细胞标记CD19、cCD79a和 cCD22,但其中单独一个阳性不能认定为B细胞。如果荧光 强度高,则有利于B细胞X的推断。多数患者原始淋巴细胞 表达 CDIO、sCD22、cCD24, PAX5 及 TdT 阳性。CD20 和 CD34表达程度不一,CD10可阴性。髓系标记阳性并不能除 外B.ALLCD79a和PAX5是最常用来说明B细胞分化的标 记。但有的T-ALL患者可以表达CD79a,伴t (8; 21)的 AML的PAX5也可以阳性。抗MPO抗体免疫组化染色阴性, 可以除
15、外AML和B/My双表型AL。B系原始淋巴细胞分化程度与临床和遗传学异常有关。Pro-B-ALL 表达 CD19、cCD79a、cCD22 和 TdT,而中间阶 段即一般型ALL表达CD10, Pre-B-ALL则阳性。B-ALL通 常不表达Sig。但Sig阳性,只要其他表型、形态和遗传特 征符合,并不能除外B-ALLo免疫表型分析也是区分正常B祖细胞与B-ALL医治后 微小残留病变MRD)的重要手段。在流式细胞仪免疫表型 分析图上,前者CD20等B细胞成熟标记表达呈由弱到强的 连续分布,不同抗原之间表达是协调的。但在B-ALL细胞中, 这些标记如CD10、CD45、CD38、CD58和TdT
16、等)的表 达强度比拟一致,或过强或过弱,图形上聚集成团,且不同 抗原间表达不协调,呈絮乱之象。3)遗传学:几乎全部B-ALL患者IgH基因呈现DJ 单克盛大排,70%的患者TCR也呈单克盛大排。遗传学异常 有多种,常见的是6q、9p和12p缺失,但是对预后没有影 响。t17; 19)和21号染色体上RUNX1基因扩增者占ALL 的5%,此类患者预后不良。2. ALL伴重现性遗传学异常 ALL 伴 t9; 22) (q34.1; qll.2); BCR-ABL1在儿童中发病率较低,占儿童ALL的2%4%,随着年 龄的增加,发病率也增加,占成人ALL的25%o本型在各 年龄段的预后都是最差的。形态
17、与其他类型ALL相同。典型 的此类患者表达CD10、CD19和TdT,常同时表达髓系抗原 CD13和CD33。一般不表达CD117。但至少在成人中CD25 的表达与此类ALL高度紧密相关。t (9; 22)的ALL很少 为T细胞表型。具有t9; 22)易位的患者的生存期明显短 于t (9; 22)易位阴性的患者。在儿童和成人中如果为t (9; 22)易位阳性,应采取更积极的医治措施,如HSCTo ALL 伴 t (v; llq23.3); KMT2A 重排主要见于1岁以内的婴儿,其他儿童较少见。在成人阶 段发病又增加。临床上患者就诊时外周血WBC数 常100xl09/L,易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形
18、态与其他类型ALL 相似。CD19、CD15和NG2阳性,但CD10和CD24阴性。 KMT2A 通常与 4q21 的 AF4、19pl3 的 ENL 和 9p22 的 AF9 发生易位。有些遗传学异常并非本型特异,如KMT2A-ENL 也见于T-ALL,典型的KMT2A-AF9见于AML。FLT3常过 度表达。具有llq23易位的患者预后极差,临床上归为高危 组。3) ALL 伴 t (12; 21) (pl3.2; q22.1); ETV6-RUNX1儿童常见,占儿童B-ALL的25%,但未在婴幼儿中见 到,在较大儿童中发病也减少,成人罕见。临床表现、形态 及细胞化学特征同其他类型ALLo
19、原始细胞表达CD19和 CD10, CD34也常阳性。CD9、CD20和CD66c阴性,这是 相对特异性的特点。经常表达髓系抗原,尤其是CD13,但 不意味着是混合白血病。融合蛋白ETV6-RUNX1以显性负 调控的方法抑制转录因子RUNX1的功能。本型预后良好, 儿童的治愈率90%,尤其是当患者没有其他不良预后因素 如10岁、WBC高等)时,复发较其他类型晚。4) ALL伴超二倍体核型儿童常见,占B ALL的25%o婴幼儿患者少见,发生 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成人很少发病。临床表现形态及细 胞化学特征同其他类型ALL相似。原始细胞CD19和CD10 阳性,多数CD34阳性,CD45常为阴性。
20、白血病细胞染色 体数50条,通常66条,一般无染色体易位和结构异常, 无确定的染色体数目的限制。最常见的染色体异常是数目增 加,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是21、X、14和4号,其次是1、 2和3号。本型患者预后良好,治愈率90%,尤其是4、10 和17号染色体同时为三体者。5) ALL伴亚二倍体核型白血病细胞染色体V46条,严格定义为v45甚至V44条染 色体,可能更反映本病的本质。染色体为24-31条为近单倍 体、32-39条为低亚二倍体、40.45条为近二倍体。此类白血 病占全部ALL的5%, 45条者约占全部ALL的1 %,儿童 和成人均可见,但近单倍体2329条染色体)的患者主要 见于儿童。
21、临床表现、形态及细胞化学特征同其他类型ALL 相似。CD19和CD10常阳性,无其他特别表型。常规核型 分析简单漏掉近单倍体或数目少的亚二倍体,亚二倍体 B-ALL预后差。但相对而言,有44或45条染色体者预后最 好,而近单倍体最差。6) ALL 伴 t5; 14) (q31.l; q32.3); IL3-IGH在ALL中占vl%,儿童和成人均可有,临床上无特别表 现。形态上特别之处是嗜酸性粒细胞反响性增多,可能是IL-3 产生过多所致。在BM原始细胞较低时,诊断可依据免疫分 型和遗传学异常而定。原始细胞表达CD19和CDlOo如果 于1周至长达1年)。与急性髓系白血病比拟,起病情况及 发热、
22、出血、贫血等病症根本相似,但ALL的髓外浸润及中 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更常见。一正常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的表现1. 贫血贫血是白血病最常见的病症之一,常较早出现,且随着 病情进展而加重。表现为苍白、无力、头晕、心悸、厌食、 浮肿等。患者贫血的程度与出血量不成比例。2. 出血出血也是常见表现,约半数病例可有不同程度出血。出 血部位分布广泛,以皮肤、黏膜最常见,表现为皮肤瘀点、 瘀斑及鼻出血、齿龈出血等。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泌尿 系出血虽少见,但往往导致严峻后果。血小板质和量的异常 是出血的最主要因素。白血病细胞对血管壁浸润破坏也增加 出血风险。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发生、凝血因子缺 少也可加重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成 急性 淋巴细胞 白血病 诊疗 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