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检测题附答案.doc
《2020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检测题附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检测题附答案.doc(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 晦暗(hu) 怅惘(wn) 戛然而止() 怒不可遏()B. 卑鄙(b) 推搡(sn) 强词夺理(qin) 接踵而至(zhn)C. 彷徨(pn) 堕落(du) 行将就木(jin) 纷至沓来(t)D. 襁褓(qin) 缄默(zhn) 不知所措(cu) 挑拨离间(jin)2.下列各项中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 )A. 羁绊 瞭望 翩然 格物致知B. 亢奋 窜掇 连翘 海枯石烂C. 虔诚 寒噤 帷幕 消声匿迹D. 踊跃 翌日 喧嚷 目炫神迷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面对文化传承创新这张有难度的
2、时代考卷,我们不仅要善于做好选择题,敢于做好应用题,还要精于做好综合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结晶,她_个体心灵、_民族精神、_民众心智,_中华民族数千年坚毅前行。A. 安顿 振奋 启迪 引领B. 启迪 引领 安顿 振奋C. 安顿 引领 振奋 启迪D. 启迪 安顿 振奋 引领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 第一次松开牵引的手,目送孩子独自走进校门,这对很多父母来说,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B. 电影流浪地球以抑扬顿挫的情节和奇异独特的风格,赢得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C.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阶段、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各不相同,跨越不同区域、文化、政治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
3、因地制宜、因国施策,兼顾各参与方实际需要十分重要。D. 那让人们期待已久的春风,给在春寒料峭中匆匆行走的人们吹来了丝丝暖意。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回顾了改革开放一路走来的光辉历程,总结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B. 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双手要保持握在方向盘上,切记不要一手握方向盘,一手做其他事。C. 全体教职工大会通过表决、推举和讨论等一系列程序,选出了学校中层领导D. 通过开展经典诵读等活动,让我们从中深切领悟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6.根据上下文的衔接,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如何建设“生态乡村”?社会各
4、界的观点和见解不尽相同。 ; 。 。 。也就是说,“生态乡村”应当是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经济生态综合协调发展和整体优化的乡村。也有人认为应当建立一套普遍适用的生态乡村规划建设标准有的人认为“生态乡村”就是植树种草,引水修路然而,乡村是一个复杂、开放的庞大系统,必须用“符合生态理念”来认识“生态乡村”依照这些观点,“生态乡村”似乎有一个共同的形象,那就是“屋舍整齐、绿树成阴、处处美景”的现代化新农村。A. B. C. D. 7.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及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傅雷家书中,傅雷是一位特殊的教育家,他在家书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的问题。B.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主
5、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1915年至20世纪30年代初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C. 我国的“二十四节气”表明气候变化和农事季节。其中“立”有开始之意,如:“立夏”即为夏季的幵始。D. 古时女子年满十六岁,把头发绾起来,戴上簪子,称为及笄;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还没达到壮年,叫做弱冠。8.古诗词默写填空。(1)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_,_。(子衿诗经郑风)(3)欲济无舟楫,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4)海内存知己,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5)_,缥缈孤鸿影。(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6)送友人
6、中运用了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別时的难舍难分之情的诗句是:_,_。(7)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高尚情操和博大胸怀的句子是:_,_!(8)题破山寺后禅院中以静写动,映衬山寺万籁俱寂的宁静气氛的句子是:_,_。二、现代文阅读阅读荷叶绽放一文,完成下列小题。记忆中似乎更多的是赞美荷花的文字,实在是委屈了荷叶。新居的楼前,有一个大约占地三四亩的水塘,装修住房那段时间,由于季节正悄悄的从冬到春,加上每天总是忙碌的缘故,一抬头就在眼前的树枝或许偶尔会让人发现它的新芽,这静静的一方水域竟从来不曾引起我的注意。搬家也是快乐而忙碌的,购物布置,迎来送往,几乎没有时间停下来看看周围已经渐渐绿
7、了的一切,他们由浅到深、由淡到浓,直到绿成了很大的一片,直到覆盖住整个小区荷塘就在这时光的流逝中孕育了满池精灵。开始只是远远的从窗口眺望。偶尔空闲下来,依窗而立,就能看见它们。从远处看去,那荷塘的绿与周边草坪、树阴的绿浑然一体,并无太多特色,倒是那塘中红色的曲廊亭榭显眼得多,间或有情侣或老人在上面散步。就想,等荷花开了,应该去近处看看;就想,等有月的夜晚去感受荷塘月色;就想,那该是一个散心解烦的好去处。一场不算大的雨淋散了黄昏休闲的人们,那醉人的荷香渗透在湿漉漉的空气里,把我一个人留在了荷塘边。没有荷花、没有月亮、心灵很静也勿须抚慰,荷叶的美就绽放在这样一个平常的黄昏。荷叶厚实而宽阔,有农人的
8、斗笠那么大;叶杆高而壮,像挺直的手臂支撑着荷叶。大概因为阳光和肥力分布的差异,荷叶长势并不均匀,一忽儿高一忽儿低,将整个荷塘的表面演绎成几个绿色的巨型大浪,呼啦啦的似乎要消退了,又忽然卷起浪头朝前涌去。荷塘因此而总是欲静还动,欲停不止雨后的荷叶更添了一些妩媚。每一张荷叶都无一例外地捧着一团雨水,但决不是我们通常在文章中读到的那种被称为露珠的东西,它浑圆如球,肥硕似鸡蛋般大小,静静地躺在叶的中心,软软的晶莹着,远远近近的闪烁着,像荷叶的眼睛,活了这片辽阔的绿。紧挨着叶杆的下端,一些立体的园形物件一开始让我很纳闷,细细一看,原来是已经枯掉的叶。它并不像别的腐叶那般潦倒、那般散乱和无助,生命已离它而
9、去,型仍是绝顶优美的。边沿虽然无力地垂下,被叶杆撑着的中心部分却倔强地坚持着,像一把把黄色的伞,更像一个个巨大的做工精致的蚁窝,在水面上完整地肃立。人们崇尚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的品质,我更欣赏荷叶这种不肯腐败的气节,它何尝不是在用它的执著诠释着这样一种唯美的追求?一阵风来,荷叶的清香逾渐浓烈了。忽然很希望有人共享这样一个黄昏,想打一个电话给远方的朋友,又恐惊扰了这一片难得的宁静,只好让她绽放在肺腑深处,绽放在美好的记忆中9. 文章第段作者说“实在是委屈了荷叶”,请分析作者有何用意?10. 请说说第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11. 请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12. 请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作
10、用。13. 文中第段作者说“人们崇尚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我更欣赏荷叶这种不肯腐败的气节,它何尝不是在用它的执著诠释着这样一种唯美的追求”,请谈谈你的理解。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诡异的索契【橘雪】2018年3月26日,在俄罗斯索契市,有游客纷纷将他们到2014年举办过冬奥会的一个著名滑学场拍摄到的照片张贴上网。照片显示,滑雪场的山脉呈灰蒙蒙的“橘色”,原本白雪皑皑的斜坡变成了新月形沙丘,滑雪场被奇异的“橙色”降雪所覆盖。因此,有的游客将索契比作火星,如临世界末日。什么是“橘雪”?“橘雪”是沙尘暴的沙子与白雪、雨水混合而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它的形成与沙尘暴有直接关系。沙尘暴是沙暴和尘暴的总称,
11、是荒漠化的标志,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得水平能见度小于一千米,具有突发性和持续时间较短的特点,它是概率小、危害大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其中,沙暴是指大风把大量沙粒吹入近地层所形成的挟沙风暴;尘暴则是大风把大量尘埃及其他细颗粒物卷入高空所形成的风暴。索契所降的“橘雪”,正是撒哈拉沙漠的沙尘暴移动至俄罗斯索契与白雪混合形成的。雪,在人们印象中是洁白无瑕的,那俄罗斯索契为何会下“橘雪”呢?原因很简单,因为撒哈拉沙漠的沙子与白雪、雨水混合导致。原来,从晚春到早秋季节,撒哈拉沙漠上空会形成富含沙尘的干燥气流,叫作“撒哈拉空气层”。混合云中的冰晶与冷却过的水滴相互碰撞,会使冰晶不断增大,成为雪花。当云
12、下气温低于0时,雪花可以一直落到地面形成降雪。由于雪中冰晶的全反射作用,雪在人的眼中一般是白色的。一旦雪中掺杂了其他颜色的物质,如沙尘、煤屑、藻类等,雪的颜色就会发生变化。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象辑科技气象技术专家孔莹曾介绍说:“橘雪这种现象约5年就会发生一次,只是索契的这场雪,沙子的密度高些,因此形成橘雪。”雪之所以会变成橙色,是因为撒哈拉沙漠的沙粒被风带进了大气中,经过“长途旅行”,最终随着雨雪落到地面上。近一个月来,不单是俄罗斯索契市下过“橘雪”,保加利亚、乌克兰、罗马尼亚,以及东欧内陆国摩尔多瓦等国都下过罕见的“橘雪”。世界气象组织的研究表明,撒哈拉沙漠沙尘暴到达阿尔卑斯山以北的频率高
13、达一月一次,但并不是每一次沙尘暴都会产生“橘雪”,“橘雪”的出现跟沙尘的强度、密度有关。只有沙尘暴强度较强且沙尘密度较大时,才可能到达降雪区域,并与雪混合显示出“橘色”。索契这次的大雪因为沙子的密度高些,才形成了“橘雪”。在2007年,西伯利亚地区也下过一场“橘雪”,覆盖面积达15000平方千米。对于此次天降“橘雪”,英国气象局的气象学家史蒂芬基特斯曾告诉独立报的记者:“全球多个地方下过橘雪,属于正常现象,对人畜无害,不必恐慌。”索契所降的这场“橘雪”都是沙尘暴惹的祸,这也在提醒人们:我们与自己所在的这颗星球的气候联系是非常紧密的,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只有对沙尘暴进行有效的防治,我们才能看
14、到白色的雪,千万不要让看一场白色的雪成为奢望。(选自2018年第6期知识窗)14. 俄罗斯索契“橘雪”的形成条件有哪些?请概括。15. 第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16. 体会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在2007年,西伯利亚地区也下过一场“橘雪”,覆盖面积至少15000平方千米。17.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一项是( )A. 大风把大量沙粒吹入近地层所形成的挟沙风暴叫“沙暴”,而大风把大量尘埃及其他细颗粒状物卷入高空所形成的的风暴叫“尘暴”。B. 撒哈拉沙漠沙尘暴到达阿尔卑斯山以北的频率高达一月一次,但并不是每一次沙尘暴都会产生“橘雪”。C. “橘雪”的出现是由于沙尘暴强度较
15、大且沙尘密度较小,沙尘与雪在降雪区域混合形成的。D. “橘雪”现象的出现告诫我们,不要让看一场白色的雪成为奢望,对沙尘暴应进行有效的防治。三、古诗文阅读阅读下文,按要求完成下列小题。(甲)北冥有鱼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乙)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16、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18. 下面句中加点的词,在意思上相同的一项是( )A.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不独子其子B. 亦若是则已矣/是谓大同C. 南冥者,天池也/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D. 其名为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19. 翻译句子。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20.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甲文庄子笔下的大鹏是一个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
17、远、善借长风的形象。B. 乙文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有:各社会阶层都互相关爱、安居乐业、人尽其力、物尽其用。C. 甲文中引用齐谐之言为鲲化为鹏的故事提供依据,说明鲲化为鹏的事情在现实生活中是真实实在的。D. 乙文多运用对偶句,造成铺排效果,增强了文章的气势。21. (甲)文中作者写大鹏是一种怎样的形象?本文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什么道理?阅读诗歌,按要求完成下列小题。卖炭翁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
18、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22. 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以心理描写反映了卖炭翁悲惨的生活境遇。B. “把”“称”“叱”“牵”,几个简洁而有力的动词,形象地描绘出宫使如狼似虎般的蛮横掠夺。C. “手把文书口称敕”中的“文书”是行政机构间互相往來的平行公文,而小太监手里却有“文书”和“敕”,这两个词表现了宫使的狐假虎威、巧取豪夺。D. “牛困人饥日已高”七个字就直接写出了卖炭翁在雪地赶车行走整个过程,形象地写出了卖炭翁卖炭的艰难困苦:路远、车重、雪厚、人苦。23. 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19、感情?四、作文24.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1)题目:细品人生路上的 (2)有些鱼类有洄游现象,历尽艰险也要回到它出生的家。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也有着“精神洄游”的现象:我们要洄游到过去的时光中,洄游到心灵、文化、社会等往事中,洄游到爱与美、诗与思的精神家园里,去寻找情感的本真与思想的胜景。在岁月里洄游,我们可以看见未来。每一次的洄游,都是一次成长。请以“洄游”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择题目(1)的请先将通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选择题(2)的题目自拟;符合题意明确,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不得抄袭;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答案与解析一、积
20、累与运用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 晦暗(hu) 怅惘(wn) 戛然而止() 怒不可遏()B. 卑鄙(b) 推搡(sn) 强词夺理(qin) 接踵而至(zhn)C. 彷徨(pn) 堕落(du) 行将就木(jin) 纷至沓来(t)D. 襁褓(qin) 缄默(zhn) 不知所措(cu) 挑拨离间(jin)【答案】C【解析】【详解】A. 戛然而止(ji)。B. 卑鄙(b)、强词夺理(qing)。D. 缄默(jin)、挑拨离间(jin)。故选C。2.下列各项中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 )A. 羁绊 瞭望 翩然 格物致知B 亢奋 窜掇 连翘 海枯石烂C 虔诚 寒噤 帷幕 消声匿迹D.
21、踊跃 翌日 喧嚷 目炫神迷【答案】A【解析】【详解】B. 撺掇。C. 销声匿迹。D. 目眩神迷。故选A。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面对文化传承创新这张有难度的时代考卷,我们不仅要善于做好选择题,敢于做好应用题,还要精于做好综合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结晶,她_个体心灵、_民族精神、_民众心智,_中华民族数千年坚毅前行。A. 安顿 振奋 启迪 引领B. 启迪 引领 安顿 振奋C. 安顿 引领 振奋 启迪D. 启迪 安顿 振奋 引领【答案】A【解析】【详解】安顿:使人或事物有着落,安排妥当;启迪:开导、启发;引领,指带动事物跟随他或他们向某一方向运动、发展;一般多用
22、于人类社会。振奋,是指振作精神,奋发努力。“前行”应与“引领”搭配,排除BC,与“民族精神”最搭的词语应该是“振奋”,跟“民众心智”最搭的应该是“启迪”,符合的选项为A。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 第一次松开牵引的手,目送孩子独自走进校门,这对很多父母来说,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B. 电影流浪地球以抑扬顿挫的情节和奇异独特的风格,赢得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C.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阶段、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各不相同,跨越不同区域、文化、政治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因地制宜、因国施策,兼顾各参与方的实际需要十分重要。D. 那让人们期待已久的春风,给在春寒料峭中匆匆行走的人们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部编版 语文 年级 下册 期末 检测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