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铁路客运专线四电技术方案.docx
《2021铁路客运专线四电技术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铁路客运专线四电技术方案.docx(7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铁路客运专线四电技术方案铁路客运专线四电技术方案中铁一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2005年2月20日目录第一篇客运专线通信系统技术方案 (1)1 客运专线通信系统与普通铁路的不同 (1)1.1 客运专线通信网与既有铁路的区别 (1)1.2 调度系统 (2)1.3 运营、维护管理 (2)2 客运专线通信系统方案 (3)2.1 常规铁路无线通信系统 (3)2.2 客运专线无线通信系统方案比较 (3)3 客运专线可能采用的通信技术 (6)3.1 客运专线通信系统新设备、新材料 (6)3.2 GSM-R铁路综合移动通信系统 (6)3.3 弱场区的解决 (12)3.4 列车定位技术 (13)4 客运专线通信
2、系统工程施工方案、方法 (16)4.1 我国客运专线通信工程技术标准 (16)4.2 施工规范、设计规范及验收标准 (16)4.3 客运专线通信工程施工应注意的事项 (16)第二篇客运专线信号系统技术方案 (18)1 我国客运专线信号系统与普通铁路的不同 (18)2 客运专线信号系统方案 (19)2.1 常规铁路信号技术 (19)2.2 国外高速铁路列控系统及发展 (19)2.3 客运专线信号系统方案 (22)3 客运专线可能采用的信号技术 (23)3.1 联锁控制系统 (23)3.2 轨道电路施工技术 (33)3.3 电源设备技术 (37)4 客运专线信号系统工程施工方案、方法 (42)4.
3、1 施工规范、设计规范及验收标准 (42)4.2 高速铁路信号工程施工应注意的事项 (42)4.3 UM2000电气绝缘轨旁设备安装方案、方法 (42)4.4 ZPW2000系列无绝缘轨道电路室外设备施工方案、方法 (45)第三篇客运专线电力系统技术方案 (46)1 我国客运专线电力技术与普通铁路的不同 (46)2 客运专线电力系统方案 (46)2.1 常规铁路电力技术 (46)2.2 国内、外客运专线电力系统的发展 (47)2.3 客运专线电力系统工程可能采用的技术 (47)3 客运专线电力系统工程施工方案、方法 (48)3.1 我国客运专线通信工程技术标准 (48)3.2 施工规范、设计规
4、范及验收标准 (48)3.3 客运专线电力施工应注意的事项 (48)第四篇客运专线电气化系统技术方案 (49)1 客运专线电气化工程与普通铁路的不同 (49)2 客运专线电气化系统方案 (49)3 客运专线可能采用的新设备、新技术 (51)4 客运专线电气化系统工程施工施工方案、方法 (51)4.1 远动系统联调应强调的事项 (51)4.2 与站前施工单位配合的问题 (52) 第一篇客运专线通信系统技术方案为了确保高速铁路运输的安全性、可靠性、灵活性,高速铁路的大量信息依赖于通信网传输、交换和处理。如调度集中系统、电力遥控系统、旅客预售票系统、视频检测系统、应急抢险系统等,上述保证高速列车行车
5、安全及运输管理过程中的大量话音与非话音业务信息,形成了综合业务的高速铁路专用通信网。我国铁路通信系统基本与国际铁路接轨,特别是有线通信系统完全能够满足高速铁路的需求,只是在功能上的拓展;在无线通信方面,已开始引用新的欧洲铁路综合移动通信制式GSM-R,并在青藏线和大秦线建立了试验段,为客运专线的应用奠定了基础。1客运专线通信系统与普通铁路的不同铁路通信网是保证铁路安全、有效运输的基础设施,不同等级及性质的铁路具有与之相适应的通信网,实现时钟、图像、广播、会议电视等通信自动化。与普通铁路相比,高速铁路及客运专线除具有列车运行速度高、站间距大等基本特征外,还在通信网、调度系统、运营管理、维护管理等
6、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1.1客运专线通信网与既有铁路的区别1.1.1多样化的业务既有铁路通信网主要为既有铁路运输提供基本的话音、低速数据服务,后期单独建设了会议电视系统;客运专线通信网除了为客运专线运输提供话音、数据、图像等多种媒体的通信手段,还将作为统一的通信平台为列车控制、综合调度系统、电力远动监控系统等信息化系统提供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通信网络服务。1.1.2高安全可靠性由于客运专线专用通信网将为列车控制、综合调度中心、信息化等专业服务,已成为与客运专线行车安全密切相关的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其安全可靠性较既有线高。同时,客运专线的站距长,维修机构综合效率高,统一设置,要求客运专线专用通信网
7、的可靠性较既有线更高。1.1.3数据及图像业务将成为主要业务传统的铁路通信系统主要业务仍为话音业务。而客运专线各种管理包括调度全部采用计算机管理,话音业务量只占一小部分,80%左右的业务为数据业务和图像业务,显示了客运专线通信系统高信息化、高自动化、高可靠性的特点。1.1.4完善的旅客服务系统客运专线以为旅客提供安全的、满意的、多样化的服务为运营目标。因此通信网络应选用先进的多媒体手段,为旅客提供舒适的乘车环境、快捷的信息和方便的票务服务。1.2调度系统由于客运专线车速较普通铁路车速高,因此,普通铁路的组网技术在客运专线上不太适用。对车辆的调度要求更高,对调度系统的要求也相应更高。客运专线调度
8、系统具备如下功能:个别选呼、组呼、广播呼叫、系统全呼、电话互联呼叫、繁忙排队/自动回叫、紧急呼叫、限时通话、优先级呼叫、广域组呼、强插强拆、呼叫转移、呼叫监测、组呼监测、动态重组。1.3运营、维护管理客运专线通信网的运营维护管理工作主要分为网络管理、维护管理、维护作业三个部分。网络管理主要面向网络管理层。包括:网络优化组织、网络调度配置、网络保护恢复、运行质量管理、网络管理策略和计划制定、网管工作流程的制定等。维护管理面向全网设备的技术管理、质量管理等宏观管理工作。包括:网元维护指标、规程、工作流程的制定、维护作业协调、网元设备硬、软件管理、网元设备入网管理、设备质量评价、电信附属设施管理等。
9、维护作业主要由本地完成,面向网元层管理,包括集中操作维护与现场作业维护两种形式。客运专线通信网的运行维护管理采用全线集中管理,分区域集中维护的原则,即由网络管理中心负责全线网络的集中管理,维护中心负责区域内的维护管理,各设备机房负责设备的本地维护。2客运专线通信系统方案铁路客运专线通信系统中无线通信系统将采用大量的新技术,有线通信主要是在功能方面的拓展。2.1常规铁路无线通信系统目前,我国铁路以无线列调、站场无线调度电话系统、站务人员无线移动通信系统、区间无线移动通信及公务移动通信系统为主,大都是单信道模拟制式,技术落后,设备陈旧,己经不适应现代铁路运输的需要。2.2客运专线无线通信系统方案比
10、较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铁路客运专线对无线通信系统在功能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诸如:列车自动控制(ATC)、列车告警、列车调度通信(TR)、铁路维护、旅客通信、调车通信、群呼通信、时刻表变动、列车车次号、售票系统等。要求在车地之间传送大量、准确的语音和数据信息。而现有铁路移动通信系统仅能够完成车地之间少量的话音通信,尚不具备传送大量数据的条件。现阶段,有几种方案可供选择。2.2.1系统方案方案一引进900MHz GSM-R系统,提供高速铁路话音、数据、公务移动业务的综合移动通信;还为列车控制系统提供安全数据传输通道。我国已制定了GSM-R系统的相关暂行规范,并在青藏铁路、大秦铁路正式采用该系统
11、做进一步的研究和相关试验。方案优点:技术先进、系统成熟,是铁路移动通信发展的主流产品,正在欧洲铁路推广使用,具有良好的可持续发展潜力。方案缺点:需要对我国既有铁路使用的小三角功能进行开发。?方案二引进欧洲的800MHz数字集群TETRA系统,提供高速铁路话音、数据、公务移动业务的综合移动通信。方案缺点:除台湾高速铁路准备采用以外,未见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铁路采用,适应高速铁路的功能尚需进行开发及现场试验,未见应用于列车控制系统的开发与试验。?方案三引进日本新干线400MHz多信道无线通信系统,提供高速铁路话音、数据、公务移动业务的综合移动通信。方案缺点:技术标准不开放,应用范围小,价格较高,
12、在既有线难以推广使用,台湾高速铁路已经放弃使用该系统。2.2.2无线弱场区解决方案?方案一采用光纤直放站解决延伸基站的覆盖范围,并解决弱场区的场强覆盖。除基站覆盖范围内,隧道也采用直放站进行场强覆盖。优缺点:实现容易,施工方便,理论可行,实践上还没有先例。?方案二光纤直放站加漏缆或中继器。区间弱场区采用光纤直放站,隧道采用漏缆加中继器方式。优缺点:实行难易程度适中,但漏缆施工困难。?方案三漏缆加中继器。在所有弱场区采用漏缆和中继器解决场强覆盖。优缺点:技术成熟,除隧道内,其它区域须立杆架设漏缆,施工困难。2.2.3列车定位方案列车定位是CTCS3级系统的辅助技术,也是为GSM-R系统提供更精确
13、的基于位置寻址的基础。现阶段采用的定位技术以环线和点式查询/应答器为主,但随着CTCS4级的实施,卫星定位系统将成为列车定位的主要手段,再辅以其它定位系统,实现列车的全线定位。?方案一:环线定位方式常规定位方式。?方案二:查询/应答器查询/应答器是一种定位精度高于卫星定位方式的定位系统,主要由安装在机车上的车载主机、查询器、地面应答器及无线传输系统组成。当列车经过一个应答器时,通过查询器发射的无线载波使地面应答器工作,将存贮于芯片内的位置及其他信息以高速数字通信方式发送到列车上;车载查询器将信息数据打包后传送至机车电台。机车电台以此为触发开启,向控制中心传送列车的绝对位置和其它信息。缺点:全线
14、均需布设应答器,数量大,有盲点。?方案三:卫星定位卫星定位是近年应用较为广泛的定位系统,除GPS外,我国也建成了自己的“北斗导航系统”。其实现定位的基本原理是:移动台跟踪23颗卫星,卫星不间断地发送自身的星历参数和时间信息,用户接收到这些信息后,经过计算求出自身的三维位置、三维方向以及运动速度。缺点:在隧道、山区移动台可能无法同时跟踪几颗卫星,无法实现定位。?方案四:卫星定位加查询/应答器或航位推算方法查询/应答器前面已有描述。航位推算方法是基于相对位置修正,利用已知起点的坐标和车辆的运行速度和方向来推算其当前位置,典型的航位推测系统包括位移传感器和航向传感器,其完全依靠机载设备完成导航任务,
15、与外界不发生任何光电联系,不受气候条件的限制。该系统的主要缺点是准确性差。如果将卫星定位和查询/应答器或航位推算法(DR)法结合在一起应用,就能很好地解决山区、隧道等地区的列车定位问题。综合分析上述几种方案,现阶段可能以前两种方案为主,但随着CTCS4级系统的实施,后两种方案将得到广泛应用。3客运专线可能采用的通信技术3.1客运专线通信系统新设备、新材料如前面客运专线通信新技术的描述,客运专线无线通信系统相对常规铁路无线通信系统采用的新设备主要包括GSM-R、光纤直放站及其相关设备;另外,客运专线无线通信系统天线一般采用板状定向或全向天线,其中板状天线对于我们来说,施工经验少,属新设备。3.2
16、GSM-R铁路综合移动通信系统从上述方案的比较,我国铁路客运专线将以GSM-R系统为主,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新一代铁路综合数字移动通信系统。3.2.1国内外应用现状GSM-R技术在欧洲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目前,GSM-R系统已经能够保障在350公里时速的列车上进行实际商用,稳定性非常高,在欧洲已经有5年的运营历史,已有瑞典、德国、荷兰、瑞士等多个国家修建或正在修建铁路GSM-R综合移动通信系统,他们在GSM-R标准的基础上对系统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将列车的维护运营通信、列车无线、调车无线、车载无线都综合到GSM-R的业务中,并引入了许多新的应用领域,如高速情况下取代道边的信号灯和电缆;将信号信息直
17、接由无线中心传给司机车载台;通过功能号(车次号)寻址列车;调度员通过组呼与管辖区段内的列车司机通话等等。另外,其商业模式已不仅为满足铁路自身运营调度指挥需要,还能向普通乘客及周边提供开放服务,作为公众移动网的有效补充。在德国和法国、荷兰、瑞士等国家的铁路GSM-R系统在满足铁路通信业务的同时,在用户群体、业务种类、服务等环节成熟之后,开始向公众网络提供相应的电信业务,已开始在铁路沿线进行了GSM-R的放号。在亚洲,印度也将在261公里长、拥有24个车站的铁路线路部署GSM-R 通信网络。在我国,早在1997年便开始对GSM-R系统进行追踪、考察、学习。由铁通公司、北方交通大学、铁三院、铁科院、
18、通号设计院、通号总公司、北京局,以及北电网络、西门子、萨基姆、华为、中兴公司等多家科研、运营、设计单位和供货商共同组建了科研小组。于2002年成立了“京秦线GSM-R技术试验工作组”,并在北方交大建设了“GSM-R研究与应用模拟系统实验室”。研究制定了一系列适合我国国情的暂行规范和标准。为了进一步验证GSM-R技术的合理性、可行性、可靠性,我国在青藏铁路建设了186公里(格尔木不冻泉)的试验段,并于2004年10月份进行了全面的调试和功能试验,它将成为亚洲第一条完全基于GSM-R铁路无线通信系统而无需传统的模拟系统作为后备支持的试验铁路,采用双重覆盖的解决方案来增强系统的可靠性,能为铁路提供无
19、线列调、编组调车通信、应急通信、养护维修组通信等语音专用通信功能。现阶段,我国以华为公司为首,正在加快研制、开发、制造自己的GSM-R 产品。2003年底,铁道部与华为公司就大秦铁路GSM-R工程合作框架签订合同,华为将采用自行研究开发的产品承建大同至秦皇岛铁路的GSM-R系统工程,现正在实施阶段。虽然我国铁路GSM-R系统尚处于试验阶段,但是随着高速铁路建设的迅速发展,对铁路信息化水平要求不断提升,大规模部署GSM-R将是迟早的事情。按照铁道部铁路建设跨越式发展的需要,在2010年以前,中国铁路将力争建成覆盖全路70余条铁路线的GSM-R通信网络。3.2.2GSM-R的主要特点GSM-R是基
20、于GSM phase2+标准,是国际铁路联盟(UIC)和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专为欧洲铁路无线移动通信开发的一个铁路指挥数字调度通信系统。?GSM-R以GSM技术为基础,具有全部GSM业务和功能,与公众移动通信网共同发展;?GSM-RGSM+集群+铁路特色功能,铁路员工在车上和沿铁路线语音和数据通信;可提供新的业务和操作员特殊功能;?GSM-R移动通信+轨道电路,具有列车自动控制及信号和安全系统;?GSM-R具有完善的网络互联接口,可以连接GSM、PSTN、PDN、IP、TETRA等其它系统;?灵活的数据传输方式(GPRS),可按需分配带宽;?可以向第三代移动通信(3G)平稳过渡;?提供
21、综合、数字、移动、多媒体功能;?将无线通信与CTC结合在一起,是GSM-R突出的优点;?能为时速高达500kmh的列车提供高可靠性、高接通率和高传输容量的通信服务;?直接模式(可选功能),在发生事故或特殊情况时,直接模式可以为铁路工作人员提供短距离通信。GSM-R以一个单一平台可替代目前所有与铁路有关的无线通信与控制系统,首先GSM-R是一个列车无线调度系统;其次,所有其他独立的和并行的无线系统都可集成于GSM-R之中,形成一个功能完备的单一系统;另外,通过GSM-R传输而实现自动化铁路控制应用;系统还带有旅客信息服务、旅客通信、货物跟踪等许多新的特性和服务。3.2.3铁路GSM-R系统的构成
22、及其应用我国GSM-R工作小组,结合青藏、京秦铁路及高速铁路建设的需要,制定了适合我国的GSM-R系统规范草案,对系统的组成、网络构成、功能等方面均作了详细的说明。3.2.3.1GSM-R系统的基本组成GSM-R系统主要由无线子系统(RSS)、交换(网络)子系统(SSS)、运营和管理子系统(OMC)、移动台(MS),以及计费中心、确认中心(AUC)等组成。为了支持移动分组业务,可设置GPRS子系统,为支持铁路特定的文本消息应用,可设置短消息服务中心和小区广播短消息中心。通过运行和管理子系统(OMC),可以管理所有网络成员。与列车有关的应用将基于组呼寄存器(GCR)。其基本组成如下图所示。3.2
23、3.2铁路GSM-R的网络构成典型的GSMR网络是由沿线或车站内的一些小区组成,每个小区有一个或几个基站收发信机,数目的多少由通信密度决定。一个基站控制器负责管理一定数目的小区。基站与移动交换机访问位置登记器(MSCVLR)相连,MSC 与所有的链路相连,并提供与其他网络的接口。驻地位置登记器(HLRs)与网络相连接,它能用No.7信令系统进行国内及国际寻址。现存的RABXISDN电话网络将直接与MSC相连,对于未来应用智能网(IN)的接入也很容易。我国GSM-R工作组结合铁路现有操作方式,提出了两种组网方式。使用的频率为:移动台发送频率:885890MHz;基站发送频率:930935MHz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铁路 客运 专线 技术 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