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党解放思想的三重逻辑.docx
《百年大党解放思想的三重逻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百年大党解放思想的三重逻辑.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百年大党解放思想的三重逻辑干事创业,思想先行。在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历程中,解放思想始终贯穿其中,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拓创新谋发展、继往开来谋新篇的重要法宝。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是党和人民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中国共产党解放思想的深刻意蕴,需要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的互动交织中深度考量,以确保解放思想的引领力和凝聚力充分涌流,获取有效化解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重要思想条件。一、理论逻辑:中国共产党解放思想的“源头活水”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秉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
2、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曾经指出:“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同时,马克思恩格斯又客观地指明:“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这“一正一反”的论述是马克思恩格斯本人解放思想的生动诠释,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解放思想树立了光辉典范。马克思恩格斯从来都不拘泥于已有的理论范式,总是在不断解放思想中推动自身学说的发展和完善。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博大体系中,深蕴着中国共产党解放思想的“源头活水二从马克思主义视阈看,“思想”一词有着明确的理论意涵。一方面,思想是隶属于精神层面的社会意识,总是反映着特定社会现实的经济和政治状况;另一方
3、面,思想又对特定社会现实的经济和政治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产生对社会现实的引领之力。因而,思想的流变与社会现实的变迁总是处于一种共生共变、相互激荡的辩证关系之中。每到历史变革的重大关头,总有解放思想的勃兴相伴随。需要指出的是,思想对社会现实的反映是具有创造性的;失去创造性的意义维度,“思想”只能沦为局限于描述层面的“映像”,从而丧失其对社会现实的引领之力。解放思想的本质诉求即是基于思想的创造性规定启动思想的创造性转化,进而在思想领域率先形成先导性的观念变革,以引致社会的变迁和进步。主观与客观相契合是解放思想的认知规定。人类社会的历史变革是动态的,在不同的历史变革条件下,社会现实的持续变迁要求生成
4、与之相匹配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要求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契合。解放思想由于具有充分释放思想创造力的功能,因而能够成为调适主观与客观之间矛盾的重要手段。具体而论,在不同的历史变革阶段,主观与客观的矛盾会呈现出不同的新变化和新特征,即便是同一变革阶段的不同时段,也会出现各有侧重点的现实发展诉求;而主观与客观的矛盾不断呈现的阶段性特征,为解放思想提出了新要求和新任务,促成了解放思想的主题和重点的变化,赋予了解放思想以具体的、历史的内容规定性。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随着每一次社会秩序的巨大历史变革,人们的观点和观念也会发生变革”。换言之,解放思想必须从具体的、历史的社会现实出发,始终以不断变化着
5、的客观实际为着眼点,摒弃主观偏见和思维定势,对以往的错误认识或片面认知进行纠偏,不断实现思想与实际、主观与客观的同频共振,这实际上就落地到了解放思想的归宿一一实事求是上,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深刻指明的,“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破”与“立”的辩证统一是解放思想的内在诉求。从主观与客观相契合的认知规定看,解放思想即是不断“破”除不切实际的理念认识和主观偏见,变革思维方式,改造精神状态,确“立”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理念新观点和新要求。可见,解放思想有着深刻的辩证法意蕴,其内在诉求是“破”与“立”的辩证统一,正如马克思所言:“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
6、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的否定的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解放思想首先具有“破”局的要求,因为解放思想是一种辩证的扬弃,是在对现有理念认知和客观实在进行全面审视和评判的基础上采取的或吸纳、继承,或改造、整治,或摒弃、抛却的思想态度。同时,解放思想也具有“立”论的诉求,任何时期的解放思想无不经过“破”局和“立”论的环节,无不包括否定和肯定的过程。在“破”与“立”的辩证运动中,解放思想通过两种向度的批判一一“向外的批判”和“向内的批判”得以进一步彰显自身,向外的批判主要针对既有的理念认知和客观实在,是确保思想与社会现实同向同行的重要环节;向内的批判主要针
7、对思想本身,是确保思想在自我扬弃中保持活力的重要环节。向外的批判和向内的批判紧密联系、不可分割,两者历史的、动态的统一形塑了解放思想的完整意蕴。实践是解放思想得以启动和激活的中介力量。主观与客观相契合、“破”与“立”的辩证统一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需要一定的中介力量,这一中介力量即是实践。实践作为主观见之于客观、客观“进驻”主观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质和品格。正因如此,实践得以勾连人的思想与现实,融汇人的思维与环境,实现主观与客观、“破”与“立”的联通,赋予主观与客观相契合、“破”与“立”辩证统一为具象化内容。诚如马克思所言:“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
8、革命的实践。“进而言之,实践作为观念得以对象化的根本路径,不仅可以使思想的正确性得以检验,而且可以使思想的功能在解放思想中进一步诠释和发挥。思想的功能包括现实的“观念化”和观念的现实指导性两个方面。主观与客观的契合,“破”与“立”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其实就是现实的“观念化”和观念的现实指导性的互动演进。作为一种中介力量,实践的重要使命就是启动和激活解放思想的演进程序。二、历史逻辑:中国共产党解放思想的历史经验的凝结中国共产党在破除“本本主义”和洋教条的禁锢中开启解放思想的历程。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20世纪上半叶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的启蒙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适时的思想储备。中国共产党自诞
9、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但早期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和中国实际的省察均不到位,难免出现“本本主义”的思想倾向。特别是当时,由于缺乏经验,也时常将共产国际的指示与苏联革命的经验奉为圭臬,存在着照抄照搬洋教条的思想倾向。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既不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中的既有结论,也不执念于国际共产主义的既有经验,而是基于中国的客观实际,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崭新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延安整风运动是20世纪上半叶又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中国共产党为清除造成党的历史上“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百年 解放思想 三重 逻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