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办法.ppt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办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办法.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T E A M W O R K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办法和最新精神罗爱东罗爱东 2018-11-22原原则0 1专项附加扣除附加扣除项目目0 2征收管理征收管理0 3案例及最新精神案例及最新精神0 4CONTENTS一、个人所得税一、个人所得税专项 附加扣除原附加扣除原则1 1、在纳税人本年度综合所得应纳税、在纳税人本年度综合所得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本年度扣除不完的,所得额中扣除,本年度扣除不完的,不得结转以后年度扣除。不得结转以后年度扣除。2 2、遵循公平合理、简便易行、切、遵循公平合理、简便易行、切实减负、改善民生的原则。实减负、改善民生的原则。3 3、根据教育、住房、医疗等民生、根据教育
2、住房、医疗等民生支出变化情况,适时调整专项附支出变化情况,适时调整专项附加扣除范围和标准。加扣除范围和标准。自2019年1月1日起实施二、个人所得税二、个人所得税专项 附加扣除附加扣除项目目(1 1)子女教育)子女教育(2 2)继续教育)继续教育(3 3)大病医疗)大病医疗(4 4)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住房租金(5 5)赡养老人等支出)赡养老人等支出1、扣除范围和标准:(1)扣除范围纳税人的子女接受学前教育和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学前教育包括年满3岁至小学入学前教育。学历教育包括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大学专科、大学本
3、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教育)。(2)扣除标准和方法按照每个子女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一)子女教育(一)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附加扣除2、扣除方式:受教育子女的父母分别按照扣除标准的50%扣除;经父母约定,也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按扣除标准100%扣除。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得变更。父母:生父母、继父母、养父母。子女: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继子女、养子女。父母之外的其他人担任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的,比照本办法规定执行。3、扣除凭证:扣除时,不需要另行提供资料。(一)子女教育(一)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附加扣除(二)(二)继续教育教育专项附加扣除附加扣除1、扣除范围和
4、标准(1)扣除范围 纳税人接受学历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学历教育期间按照每年4800元(每月400元)定额扣除。纳税人接受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支出,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年度,按照每年3600元定额扣除。(2)扣除标准 在学历教育期间按照每年4800元(每月400元)定额扣除。纳税人接受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支出,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年度,按照每年3600元定额扣除。3、扣除凭证2、扣除方式个人接受同一学历教育事项,符合规定扣除条件的,该项教育支出可以由其父母按照子女教育支出扣除,也可以由本人按照继续教育支出扣除,但不得同时扣除。扣除时,不需
5、要另行提供资料。居民纳税人应留存继续教育或职业资格证书,留存财政部门有关继续教育收费财政票据,以备税务机关核查。(三)大病医(三)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附加扣除1、扣除范围和标准(1)扣除范围 一个纳税年度内,在社会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记录的(包括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自付部分和医保目录范围外的自费部分)由个人负担超过15000元的医药费用支出部分。(2)扣除标准 大病医疗支出,可以按照每年60000元标准限额据实扣除。2、扣除方式(1)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由纳税人办理汇算清缴时扣除。(2)纳税人发生的大病医疗支出由纳税人本人扣除。4、核实途径税务机关通过与医疗保障部门交换有关个人负担的医药费用信息核
6、实纳税人发生大病医疗支出专项附加扣除信息。5、注意事项纳税人应当留存医疗服务收费相关票据原件(或复印件),以备税务机关核查。3、扣除凭证医疗服务收费相关票据原件(或复印件)。(四)住房(四)住房贷款利息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附加扣除1、扣除范围和标准(1)扣除范围 纳税人本人或配偶使用商业银行或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其配偶购买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并在偿还贷款期间。(2)扣除标准 在偿还贷款期间,可以按照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标准定额扣除。2、扣除方式 经夫妻双方约定,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扣除,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得变更。4、注意事项(1)非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
7、出,纳税人不得扣除。纳税人只能享受一套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扣除。、一个人一辈子只能享受一次“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2)纳税人及其配偶不得同时分别享受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和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3、扣除凭证住房贷款合同、贷款还款支出凭证。(五)住房租金(五)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附加扣除1、扣除范围和标准(1)扣除范围 纳税人本人或配偶在纳税人的主要工作城市没有住房,而在主要工作城市租赁住房发生的租金支出。夫妻双方主要工作城市相同的,只能由一方扣除住房租金支出。夫妻双方主要工作城市不相同的,且各自在其主要工作城市都没有住房的,可以分别扣除住房租金支出。(2)扣除标准 1、承租住房位于直辖市、省会
8、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其他城市,扣除标准为每年14400元(每月1200元);2、承租住房位于其他城市的、市辖区户籍人口超过100万的,扣除标准为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3、承租住房位于其他城市的、市辖区户籍人口不超过100万(含)的,扣除标准为每年9600元(每月800元)。4、扣除凭证住房租赁合同5、注意事项(1)纳税人应当留存住房租赁合同。(2)纳税人及其配偶不得同时分别享受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和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3、扣除方式住房租金支出由签订租赁住房合同的承租人扣除1、扣除范围和标准:(1)扣除范围 纳税人赡养60岁(含)以上父母以及其他法定赡养人的赡养支
9、出。其他法定赡养人是指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子女已经去世,实际承担对祖父母、外祖父母赡养义务的孙子女、外孙子女。(2)扣除标准和方法可以按照每年24000元(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六)(六)赡养老人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附加扣除2、扣除方式:(1)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年24000元(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2)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应当与其兄弟姐妹分摊每年24000元(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分摊方式包括平均分摊、被赡养人指定分摊或者赡养人约定分摊,具体分摊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得变更。3、扣除凭证:采取指定分摊或约定分摊方式的,应有书面分摊协议。(一)子女教育(一)子
10、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附加扣除4、注意事项(1)(2)采取指定分摊或约定分摊方式的,每一纳税人分摊的扣除额最高不得超过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并签订书面分摊协议。指定分摊与约定分摊不一致的,以指定分摊为准。(3)纳税人赡养2个及以上老人的,不按老人 人数加倍扣除。三、个人所得税三、个人所得税专项扣除的扣除的征收征收管理管理010203扣除凭扣除凭扣除凭扣除凭证证管理管理管理管理纳税人向收款单位索取发票、财政票据、支出凭证,收款单位不得拒绝提供。专项专项附加扣除相关信息提附加扣除相关信息提附加扣除相关信息提附加扣除相关信息提交和交和交和交和报报送送送送相关部相关部相关部相关部门门和和和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个人所得税 专项 附加 扣除 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