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月活动总结3篇.doc
《中学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月活动总结3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月活动总结3篇.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学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月活动总结为深入贯彻落实_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使全体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我校将开学的第一个月定为“日常行为规范月”。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以树立优良校风、学风,营造了健康向上的育人氛围,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使每个学生逐步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习观和成才观。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就简单的说,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播种好习惯,收获好品质。良好习惯的培养,会使日常行为中表现出的“德行”逐渐累积为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内在的自律需要,就会变为引导和激励我们需要的精神力量。现将一个月来所
2、开展的工作总结如下一、强化领导,确立目标依据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提出了“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总体目标:要使学生熟练地掌握中学生行为规范,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产生正确的行为态度;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能力及正确的行为评价能力;培养学生的自觉、自制、自理、自立的良好个性心理品质;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提出了不同的训练要求:初一年级侧重于过渡和衔接,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规范,并自觉地按规范要求做好有关校内的“基本行为习惯”。初二年级侧重于将规范教育与理想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树立理想,迈好人生的第一步去认识和实现“规范养成”,注重“规范”的训练和良好习惯的养成,要做到无论在校内,
3、还是在校外都能自觉遵守“规范”。初三年级侧重于将规范教育和成才教育结合起来,积极维护规范,并通过进一步的训练,使“自觉遵守规范”升华为自己道德品质的一部分。根据确定的各年级总体目标,我们又从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礼仪习惯、劳动习惯、行为举止习惯等方面分别拟定出具体的目标和要求,从而使学生在守规范时,能有规可循,有法可依。二、强化宣教,提高认识我们充分运用多种宣传工具,如广播台、橱窗、板报、班会课,观看录像等加以宣传教育,真正使规范内容“深入人心”,让学生感到时时、处处都“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从而使行为规范的落实更具体明确且易于操作。各班级利用黑板报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各班级制定学
4、习计划,灵活多样的开展学习活动。为切实有效地贯彻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学规范、知规范、守规范,我们在活动期间给每一个学生专门印发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包中学生在校一常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生文明礼_范、包场中学班级常规管理考核条例、寄宿生管理条例等规章制度。并结合学校实际以及有关规章制度,对规范的_条逐条予以诠释。然后通过全校寄宿生大会、陪读生走读生大会、主题班会,带领学生学习并提出相关要求。为了提高各班学习规范的自觉性和效果,学校政教处还专门提出明确的具体要求,要求班主任和学生都要把学好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当作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所有学生须做到逐条掌握,全面了解。对
5、于学习结束后经过考核不合格的学生,不得参与本学年评先评优。三、创设氛围,寓教于乐在贯彻规范的活动过程中,我们首先对学校中所有可以利用的宣传工具和宣传阵地,对学生能到达的所有地点,以“规范”的养成教育为中心从整体上进行了统一规划、布置,积极营造浓郁的学规范氛围。如在各班包干区内张贴责任牌;教室内外墙壁上悬挂名人名言、名人画像;在草坪上、道路旁设立规范提示语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其次,板报、广播、讲座、班会等全力出击,构筑立体交叉教育网。如开展了以“一守则,二规范”主题黑板报评比;班级充分利用主题班会的形式,进行学习规范的动员和学习。第三,上下齐动,共创幽雅、安静、卫生、优美校园环境。学
6、生身处其中自然会感受到一种无形的约束力和策动力,从而规范自已行为,自觉按规范的要求去做。每一次活动均做到精心计划,妥善安排,并力求做到形式新颖,内容充实,结果高效。四、健全制度,强化训练为了使规范训练做到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促进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我们根据学校实际和学生实际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具有操作性的包中学生在校一常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生文明礼_范、包场中学班级常规管理考核条例、寄宿生管理条例等规章制度等规章制度,并把它作为学校规范要求学生必须做到。并把行为规范教育训练落实到学生的日常学习、活动和生活之中,每天由政教处安排导护老师和各年级值班人员负责检查督促。比如,每天对学生按时到校情
7、况、参加升旗仪式、卫生打扫及卫生习惯、就餐秩序、自习课纪律、衣着发型、两操的出勤及质量等各方面进行检查,每天输入德育管理系统,并在学校大黑板上及时公布各班执行情况,将行为规范考核的结果作为评选先进班_、学习积极分子、三好生、优秀学生干部和评定学生操行的重要依据,并在每月底评出日常行为规范优秀班级。在探索实践中,我们一般采用循序渐进,阶段达标的方式进行规范的训练。第一阶段从常规管理入手,从严、细、实、恒入手,从一片纸、一口痰的规范上下功夫;第二阶段在巩固前一阶段成果的基础上,侧重逐步引导学生将规范内化为自觉行动。五、树立榜样,示范导行教师是学生的领头雁,引路人,良好的师表形象,具有可近、可仿、可
8、见的特点。“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部学生。教师的人格、言行等,是一种最现实、最生动、最鲜明的教育影响,也是一种最有力的教育手段。因此教师要求学生必须做到的,他必须首先必须不折不扣地做到。因为学生随时随地都在用那双敏锐的眼睛观察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通过他的耳濡目染,验证教师言教的真实性、可靠性。只有他在感到“确是如此”“确应如此”情况下,才会心悦诚服地去遵守,去“听话”。学校教育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在这一活动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遵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与学校规章制度,还应从言谈举止、文明礼貌、衣食住行、卫生习惯等方面进行规范
9、的养成教育。教师更应遵守职业道德,严于律己,作风正派,仪表端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管教管导,教书育人,在言行举止、文明礼貌、衣食住行、卫生习惯等方面做学生的表率。养成教育是一项系统而又细致的塑造灵魂、培养人的社会工程,贯穿于教育、训练、养成的全过程。中学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月活动总结(二)学礼仪、讲美德、争做文明师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月”活动实施方案一、实施背景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源远流长,长期以来被人们作为衡量为人处事的道德标准之一,也是体现国民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不学礼,无以立”。文明礼仪是个人成长的根基,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由于各种错综复杂的社
10、会原因,学校里依然有一部分学生,在讲究文明礼仪方面比较薄弱。学生粗言野语、随丢乱扔、抄袭作业、课间皮闹、顶撞师长等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是提高学生素质、塑造健康人格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也为了进一步浓厚校园文明氛围,加强学校德育工作,为创建市级文明单位而努力。二、指导思想通过开展以“学礼仪、讲美德、争做文明师生”为主题的系列教育实践活动,使学生明白“学礼仪、讲美德”的重要性,人人争当“礼仪标兵”,形成人与人之间彼此尊重,互相帮助的和谐关系,促使他们提高礼仪意识,自觉践行文明礼仪,全方位提高文明素养。也为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三、活动主题学文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学 日常行为 规范 养成 活动 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