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考纲解读.doc
《中考考纲解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考纲解读.doc(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2014年中考化学考纲解读近几年我省的中考考纲基本稳定,对比2014年和2013年的考纲,整体内容基本没变,略有细微调整。表现为: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考点,2014年和2013年相比是“四升6降1改2删除”(2013年“四降一升一并一加”),相对于2013年,变化还是比较大。由于近几年考纲的稳定,决定了安徽中考化学学科的考试形式已经相当成熟(具有徽派风格),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力,对平时教学、后期复习、中考答卷都有很好的导向作用。(一)考纲的编写依据考纲的的编写是依据教育部2011年版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内容和要求,结合我省初中化学实际确定的。因化学课标已有“实验版”变为“2011版”,
2、 2014年是实施“2011版”课标第二年,又是使用2012版新版九年级化学教材的第二年,“2011版”课标变化必然体现在2014年中考考纲上,因此,研读2014年中考考纲变化,对2014年中考试题走向的把握是很有价值的。(二)命题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和原则。(与2013年比较)1.命题的指导思想(三个有利于)(1)有利于全面和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化学学习目标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要求初中毕业生掌握自身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具有运用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能够从化学的角度逐步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分析和解释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2)有利于引导教师
3、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时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注意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有利于普通高中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择优录取学生,促进普通高中的均衡发展。要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进行命题,并根据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设置开放性、探究性试题,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真实地表现出自己的水平。2. 2014年命题的基本思路和原则2014年命题的基本思路:重视基础、关注探究、联系实际、促进发展。2014年化学学业考试的命题应遵循以下两个原则:(1)根据化学课程标准确定考查内容与要求命题的依据是教育部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4、2011年版)。命题必须遵循“标准”的要求。考查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时所用到的知识与技能仅限于本说明“三、考试内容和要求知识与技能”所列的范围内。在考查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应重视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试题内涵中应体现课程标准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要求。不过分追求知识点的覆盖面,不苛求知识的细节,不拘泥于概念的准确辨析。(2)遵循新课程理念设计试题命题时凸显义务教育阶段化学学习必须掌握的核心观念,如元素的观念、微粒的观念、物质分类的观念以及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观念(初中化学四大核心观念),关注学生化学基本观念的形成与发展水平。注重在具体的情景中考查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
5、应用,减少记忆性试题,增加开放性试题。突出学科特点,注意对以实验为核心的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一定要让平时经常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学生在应考时表现出他们的长处。突出化学与生活、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密切联系,从日常现象中选择试题素材,体现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引导学生主动关心人类面临的化学有关的重大社会问题,体现化学教育的人文价值。(三)考试性质和目标初中毕业化学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考查初中毕业生在化学学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化学学业考试的成绩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之一,也是高一级学校招生的主要依据之一。化学学业考试以促进学生全
6、面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突出基础性、启蒙性、发展性,考查学生学习和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考查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以培养的社会责任感,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生活能力。(四)考试内容和要求考试以“标准”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为依据,重点考查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基本的方法和价值观,以及对化学、社会和技术的相互关系的理解,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等。1.知识与技能根据“标准”的要求,化学学科学业考试在知识与技能维度上的考查内容包括“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
7、秘”、“物质的化学反应”和“化学与社会发展”四个方面(一级主题),含十五个二级主题,92个考核点。这些知识和技能为学生将来继续学习化学和进入现代社会生活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在三维目标中,知识与技能既是评价的重要内容,也是评价过程与方法、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载体。应规避纯技能、技巧方面的内容,弱化单纯的计算技能的考查。注重对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核心观念的考查,重点考查身边的化学物质;注重考查社会生活及社会实践中的具体问题,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以及运用这些概念的原理在实际情景中分析、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注重考查学生的信息处理、分析和加工能力;考查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和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设
8、计能力。具体内容如下:认知性学习目标水平的说明:A:了解水平:对学习过的化学基础知识内容能再认或回忆。即知道“是什么”。常用的行为动词:知道、记住、说出、列举、找到等。(在知识和技能的目标考核要求中共31个点。)B:理解水平:对所学的化学知识有初步认识,能够正确复述、再现、辨认或直接使用,即知道“为什么”。常用的行为动词:认识、了解、看懂、识别、能表示等。(在知识和技能的目标考核要求中共40个点。2012年45个点)C:应用水平:领会所学化学知识的含义及其适用条件,能够正确判断、解释和说明有关化学现象和问题,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必要的分析、类推、计算和论证一些具体的化学问题。即能够“运用”。
9、 常用的行为动词:理解、解释、说明、区分、判断等。(在知识和技能的目标考核要求中共21个点。2012年18个点)(高层次的要求包含低层次的要求。)有关知识与技能的考查目标要求见“知识树”2014年化学考纲中的几个变化点一级主题二级主题考试内容2013年考试要求2014年考试要求变化身边的化学物质地球周围的空气空气的主要成分BA水与常见的溶液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A删除金属与金属矿物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B常见金属的主要化学性质C物质桅构成的奥秘化学物质的多样性从组成上区分纯净物与混合物BC从组成上区分单质和化合物BC从组成上区分有机物和无机物BC微粒构成物质物质的微粒性、多样性B物质的微粒
10、性B认识化学元素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BA物质组成的表示用化学式表示常见物质的组成CB化学与社会发展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水对生命活动的重大意义A删除2.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的目标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能提出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这是本次课程改革的突破点。“标准”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命题时将在注意考查认知性学习目标的同时,注重考查学习科学探究能力,以“标准”提出的科学探究能力的8个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
11、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为着眼点,侧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如提出问题、探究并明确问题的本质,查阅并收集资料、证据,调查研究等;二是从事探究的能力。如制订计划、提出假设、建立模型设计实验,以及比较差异、分类概括、推测、分析评价等;三是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如提问、讨论、解释数据、制作图表以及描述、交流等。(2) 能用变化与联系的观点分析化学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考查学生化学学科的核心的观念、方法和能力。(3)基本的实验技能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的实验操作。能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初步学会配
12、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2013年新增)初步学会根据某些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初步学习使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初步学习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主要落实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有些目标很难用纸笔测验来考查。为了突出此类目标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初中学业考试化学纸笔测验中将主要渗透以下目标:1科学的物质观,如“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逐步树立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观念。2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生活现象和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
13、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3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4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5热爱祖国和家乡的情感。(四)例证性试题及解析分析(五)考试的形式及试卷结构考试采取闭卷、笔答形式,试卷满分60分(与物理合卷考试时间共120分钟)。试卷结构:项目分值考试内容分布身边的化学物质20物质构成的奥秘12物质的化学反应20化学与社会发展8科学探究18(渗透在上述内容中)考试要求A15B30C15题型分布选择题20填空和简答题34计算题6试题难度分布较容易题42中等难度题12较难题6一级主题所占分值考纲参考值2011年2012年2013年身边的化学物质23222120物质构成的奥
14、秘109812物质的化学变化16211920化学与社会发展11888科学探究16191918(渗透其中)(六)参考试题二、近年来安徽省中考化学命题分析1.近三年来中考命题各题考点分析。 年份题号2011年2012年2013年1化学与社会发展(合成药物、新材料、化石燃料的使用、化肥的使用)化学与环境污染问题(焚烧秸秆、可吸入颗粒物、臭氧的物质分类)化学与环境污染问题(火力发电、一次性木块对能源的消耗)2营养物质(六大营养素)六大营养素六大营养素3化合物中某元素的化合价化合物中某元素的化合价化学式的含义(组成、构成、物质的类别、化合价)4化学式(组成、构成、物质的类别)化学式的含义(组成、构成、物
15、质的类别)基本的实验技能(实验操作是否正确)5原子结构知识(元素周期表某个信息)原子结构知识(元素周期表某个信息)化学反应的相关知识6基本的实验技能(实验操作是否正确)自然界中水(水的循环、用途、水分子)自然界中水(节约、保护水资源,水的净化)7化学反应、质量守恒定律、元素的含量基本的实验技能(实验操作是否正确)原子结构知识(元素周期表某个信息)8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物质分类分子运动、pH、酸碱指示剂物质的性质与变化(以自然界中的碳循环)9科学探究(酸碱性,酸碱指示剂、pH、导电性、氧气的鉴别)化学反应的类型。分类法学习方法考查10有关溶液的知识(溶解度、质量分数)有关溶液的知识(溶解度、质量分
16、数)有关溶液的知识(溶解度、质量分数)11身边的化学物质(以实物药片为载体,考查物质分类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身边的化学物质(以生活中常见的水管为载体,考查物质的分类、组成)身边的化学物质(以生活中常见的铁锅为载体,考查物质的分类、组成等知识点)12气体的制取(一种常见的气体的制取知识,以及与该气体有关知识考查)气体的制取(二氧化碳的制取)气体的制取(氧气的制取)13化工流程题(以工业碳酸钙制氯化钙为背景,考查物质变化、实验操作、化学物质与健康知识)化工流程题(以贝壳制纳米氧化镁为背景,考查物质变化和用途、实验操作)化工流程题(以黄铁矿制浓硫酸为背景,考查物质变化和用途、实验操作)14实验探
17、究(以铁丝燃烧没有火焰,蜡烛燃烧有火焰为研究课题,在考查基本知识的同时,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应用知识的能力)实验探究(以“暖宝宝”中的成分是什么为研究课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应用知识的能力)实验探究(以维C泡腾片加入水后产生气体为研究课题,对探究能力要素:假设和猜想、解释和结论的考查)15科学探究(开放性)锌和铝的金属活动性的探究(考查科学探究的要素,渗透知识和技能、研究方法的考查,如化学方程式书写、物质的性质、控制变量思想等知识)科学探究(开放性)探究“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中的催化剂。(考查科学探究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设计方案的能力,会用控制变量的方
18、法研究问题)科学探究(开放性)探究“锌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快慢的因素有哪些”(考查科学探究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设计方案的能力,会用控制变量的方法研究问题)16化学计算(质量分数和化学方程式的的简单综合计算)化学计算(质量分数和化学方程式的的简单综合计算)化学计算(质量分数和化学方程式的的简单综合计算)2.选择题高频考点分析(1)基本固定化学与环境(社会发展):第1题(2011安徽)1为纪念化学对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贡献,联合国将2011年定为“国际化学年”。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合成药物的研发和使用,保障了人体健康B.新材料的研制和应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C.化石燃料的直接利用,
19、促进了低碳经济的发展D.化肥的合理使用提高了农作物产量,缓解了人类粮食危机(2012安徽)1我省环保部门按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着力做好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等新增指标的监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燃烧植物秸秆不会造成大气污染 B吸入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没有危害C化学在环境监测和保护中起重要作用D臭氧(03)是一种氧化物(2013安徽)1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我省各部门积极采取措施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力推火力发电B焚烧塑料垃圾C推广使用公共自行车D使用一次性木筷营养素:第2题(2011安徽)2、下列几种常见的饮料中,不含有机物的可能是【 】 A 果汁 B 牛奶
20、 C 矿泉水 D 啤酒(2012安徽)2下列几种常见的食物中,维生素含量最丰富的是() A米饭 B苹果 C蛋糕 D大馍(2013安徽)2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期,需要摄取较多的蛋白质下图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 A橙子 B西红柿 C大豆 D玉米化合价:2011(3),2012(3),2013(3,不单独命题,穿插在化学式的考核中)(2011安徽)3、科学家发现纳米硒(Se)可将汞转化为HgSe,从而消除汞污染。HgSe中汞元素为+2价, 则硒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2 B. 0 C. 1 D. 2(2012安徽)3C3N4是一种新型材料,它的硬度比金刚石还高,可做切割工具在C3N4中,C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解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