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止血药.ppt
《中药学止血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学止血药.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十八章 止血药 学习要求:1、掌握止血药的含义,各节止血药的性能特点、适应范围、配伍方法及使用注意。2、掌握地榆、小蓟、三七、茜草、白及、艾叶的功效、应用、性能特点、典型配伍和使用注意。3、掌握小蓟与大蓟功效与应用的异同。概念:凡以制止体内外出血,治疗各种出血病证为主的药物,称为止血药。功效与适应证:有止血之功。用于治疗咯血、咳血、衄血、吐血、便血、尿血、崩漏、紫癜以及外伤出血等体内外各种出血病证。使用注意:1、对证选药,恰当配伍:血热妄行而出血者,宜用凉血止血药,并配伍清热泻火、清热凉血药;阴虚火妄、阴虚阳亢而出血者,宜配伍滋阴降火、滋阴潜阳的药物;瘀血内阻,血不循经而出血者,宜用化瘀止血
2、药,并配伍行气活血药;虚寒性出血,宜用温经止血药或收敛止血药,并配伍益气健脾、温阳药。对于便血、崩漏等下部出血病证,应适当配伍升举之品;而对于衄血、吐血等上部出血病证,可适当配伍降气之品。气随血脱者,当大补元气以固脱。2、应“止血而不留瘀”。小 蓟名医别录为菊科植物刺儿菜或刻叶刺儿菜的地上部分或根。生用或炒炭用。性味归经:甘、苦,凉。归心、肝经。功 效: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临床应用:1、血热出血证 单用捣汁服,治九窍出血;单用捣烂外涂,治金疮出血;也可配伍大蓟、侧柏叶等治疗多种出血证,如石灰散;治尿血、血淋,可单味应用,也可配伍生地、滑石等,如小蓟饮子。2、热毒痈肿 可单用鲜品捣烂敷患处,
3、也可与乳香、没药同用,如神效方。本品能利尿通淋,尤善治尿血、血淋。用法用量:煎服,1015g,鲜品加倍;外用适量,捣敷患处。药物比较:小蓟 利尿通淋,善治血琳、尿血 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大蓟 散瘀消痈力强,治吐衄崩漏佳 地 榆神农本草经为蔷薇科植物地榆或长叶地榆的根。生用,或炒炭用。性味归经:苦、酸、涩,微寒。归肝、大肠经。功 效:凉血止血,解毒敛疮。临床应用:1、血热出血证治便血因于热甚者,常配伍生地黄、槐花等,如约营煎;治痔疮出血,血色鲜红者,常与槐角、防风等配伍,如槐角丸;治血热崩漏量多色红,可与生地黄、黄芩等同用,如治崩极验方;血痢不止者,常与甘草同用,如地榆汤。尤宜于下焦之便血、痔
4、血、崩漏下血。2、烫伤,湿疹,疮疡痈肿 治烫伤可单味研末麻油调敷,或配大黄粉,或配黄连、冰片研末调敷;治湿疹及皮肤溃烂,可以本品浓煎外洗,或用纱布浸药外敷,亦可配伍石膏、枯矾研末外渗患处;治疮疡痈肿,无论成脓与否均可应用。若初起未成脓者,可单用地榆煎汁浸洗,或湿敷患处;若已成脓者,可用单味地榆叶,或配伍其他清热解毒药,捣烂外敷局部。为治水火烫伤之要药用法用量:煎服,1015g,大剂量可用至3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止血多炒炭用,解毒敛疮多生用。使用注意:本品性寒酸涩,凡虚寒性便血、下痢、崩漏及出血有瘀者慎用。对于大面积烧伤病人,不宜使用地榆制剂外涂,以防其所含鞣质被大量吸收而引起中毒性肝炎
5、清热凉血药小结凉血止血血热出血证小蓟大蓟地榆槐花侧柏叶兼清肺化痰,生发乌发。白茅根兼清热利尿,清肺胃热。苎麻根兼清热安胎,清热解毒。羊蹄兼解毒杀虫,泻下。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利尿通淋,善治血淋、尿血。散瘀消痈力强,对吐衄崩漏效佳。凉血止血,善治下部出血兼收涩,善治便血,痔血、崩漏、血痢。无收涩,功在大肠,以治便血、痔血为佳。三 七本草纲目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生用或研细粉用。性味归经:甘、微苦,温。归肝、胃经。功 效:化瘀止血,活血定痛。临床应用:1、出血证 治吐血、衄血、崩漏,单用本品,米汤调服;若治咳血、吐血、衄血及二便下血,可与花蕊石、血余炭合用,如化血丹;治各种外伤出血,可单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药学 止血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