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线思维研讨发言.docx
《底线思维研讨发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底线思维研讨发言.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底线思维研讨发言底线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改革思维方法,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结党100多年来革命和建设的伟大经验,面向共产党在中国执政并将长期执政的事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目标,从全局视野和战略高度对各级党政干部的执政思维提出的要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推进中国改革开放事业持续前进的重要思维方式。底线思维是我党在“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社会转型期下推动改革开放的重要思维方式,是各级党政干部必须学习运用的思维方式。学习运用底线思维的前提是深刻认知这一思维方式。在日常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中,“底线”是一个非常常用的词汇。它的本义是指足球、篮球、羽毛球等运动场
2、地两端的边界线。球一旦越过底线,就会被裁判定为死球,把球踢出或打出底线的球队也将丧失球权。故此,底线被引申为个人、社会和国家生活中不可触碰的红线。一旦突破底线,将会丧失“球权”,对个人、社会或国家来说,则可能出现无法接受的后果。站在理论的高度上,可以从真理的尺度、价值的尺度和自由的尺度三个方面来说明底线及其意义。真理、价值和自由是人的实践活动的重要维度。马克思曾经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注释马克思在这里提出了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三种尺度,“真理的尺
3、度”“价值的尺度”和“美的尺度二真理的尺度是一种客观的尺度,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动物所遵循的“种的尺度”和人所遵循的“任何一个种的尺度二价值的尺度是一种主观的尺度,即马克思所说的“内在的尺度工人既能够认识并利用客观规律,按照真理的尺度进行生产;也能够按照“内在尺度”即美和善的价值尺度来建造世界。真理的尺度和价值的尺度分别关心世界的实然和应然,即世界本来什么样和应当变成什么样。人生天地之间,只有在对事实获得真理性的认识的基础上,才能过一种善良美好的生活。这是人的生活不同于神祇和动物的关键所在,是人的天命。神祇全知全善,不需要像人一样苦苦追求人世间的真理,就能过上一种善良的生活。动物只是在本能的驱使
4、下活动,只要摸清身边的环境就足够了,压根不会关心其行为的善恶美丑。只有人才既需要真理的尺度”,又需要“价值的尺度人一方面需要运用“真理的尺度”,认识实然,把握住万事万物存在、发展、变化的底线,基于对客观世界中种种底线的真理性认识指导自身的行为。另一方面,又需要运用“价值的尺度”规划应然,在尊重客观存在的底线的前提下,划定更有利于人生存和发展的底线。立足于对世界的“实然”状况的理解和把握,规划自身存在所能达到的应然”状态,这是一种“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自由,马克思把这种实现了真理与价值统一的状态称为“美从真理的尺度看,底线是事物发生质变的度的临界点。质变量变原理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唯物辩证法
5、认为,变化是事物的存在状态,一切事物都处在变化之中。而变化又分为质变和量变两种形态,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都是质变和量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条件,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当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出现质变的飞跃。当质变条件尚未成熟,量的渐进性积累对事物的发展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质量互变规律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体,质与量的统一就是“度度是指一定事物保持自身的质不发生改变的量的限度,度的两端都存在着关节点或临界点。在临界点的范围内,事物的质保持不变;超出临界点,事物的质就发生变化。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为人处世时必须把握适度原则,要“注意分寸”“掌握火候我们常说的“过犹不及二就是指
6、超过或低于事物发展变化的临界点都会带来不好的结局,因为它们都打破了事物维持自身质的底线。在现实生活中,底线就是事物质变的度的临界点,如法律底线、政策底线、利益底线、道德底线等都是事物质变的度的临界点。一旦突破这些底线,事情就会发生质变,从可以接受变得不可接受。底线是质变与量变的临界点表明它是一种客观存在。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的分化越来越深刻,计划经济时代千人一面的场景已经非常少见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品味、审美、理念和追求。随着人与人之间的差别越来越大,每个人所理解的道德准绳和伦理标尺也越来越不同。面对此情此景,人们不禁会问,社会生活中还有一条值得每个人都坚守的底线吗?既然社会分化是现代化
7、不可阻挡的结果,还有必要强调共同的底线吗?在底线问题上的“历史虚无主义”由此产生。如果用人们对底线的理解开始分化,甚至出现对立的现象来否定底线概念、否认底线存在的必要,显然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它没有认识到,底线是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体。一方面,底线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另一方面,每时每处的底线条件都有其特殊性。不论社会如何变迁,时代如何变化,总是有些东西构成了人之为人的最低要求,否则人和动物就没有了差别;也总有些要素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能够存在的必要条件,否则一个社会和国家就不成为社会和国家,而是畜群。这些最低要求和必要条件就是底线,不能轻易践踏。一旦突破,将出现无法收拾的结果。同时,大千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底线 思维 研讨 发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