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实施方案.docx
《关于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实施方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关于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实施 方案加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是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 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固本之策,是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 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 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和基层治理的重 要论述,强化基层应急基础和力量,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 力,筑牢安全底板、守牢安全底线,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现 提出如下方案。一、提升基层应急管理组织指挥能力(一)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完善 基层应急管理组织体系,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全 过程各方面。在县级党委和政府组织领导下,乡镇(街道)(含
2、 开发区、工业园区等各类功能区,下同)和村(社区)依法依规 开展巡查巡护、隐患排查、信息传递、先期处置、组织群众疏散 撤离以及应急知识宣传普及等应急管理工作,做到预防在先、发 现在早、处置在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 锋模范作用,调动广大党员参与应急管理的积极性,平时组团服 务,应急时就地入列。(二)理顺应急管理体制。坚持资源统筹、县乡一体、上下 联动、条块结合,县级党委和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整合安全生产监 管、消防、防灾减灾救灾、应急救援有关职责,统一归口应急管 理部门综合管理。发挥应急管理部门综合优势以及相关部门和有 关方面专业优势,衔接好“防”和“救”的责任链条,推动形成 隐
3、患排查、风险识别、监测预警、及时处置闭环管理。在人才、 科技、装备、专业培训、业务指导等方面给予乡镇(街道)支持。 乡镇(街道)明确专门工作力量,统筹强化应急管理及消防工作 并纳入基层网格化管理服务内容。(三)建立应急指挥机制。完善县(市、区、旗)、乡镇(街 道)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下应急指挥机制,统一组织、指挥、协调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明确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和相关单位职责, 完善调度指挥、会商研判、业务保障等设施设备和系统,确保上 下贯通、一体应对。(四)健全责任落实机制。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 共管、失职追责。落实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县级党 委和政府负责本地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
4、建设,指挥协调灾害事故 抢险救援工作。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是本地应急管理工作的第一责 任人,定期组织研究应急管理工作;党政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对分 管范围内的应急管理工作承担领导责任,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 推进、同检查。县级应急管理和消防救援部门负责牵头协调有关 部门,组织开展应急管理及消防工作,合理布局应急资源和人员 力量。根据有关规定,按照责权一致、责能一致原则,在乡镇(街 道)履行职责事项清单中,明确应急管理及消防相关基本履职事 项和以上级应急管理等部门为主负责、乡镇(街道)为辅配合的 履职事项,并相应下沉工作力量和资源,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 对不属于乡镇(街道)职责范围或乡镇(街道)不能有效
5、承接的 事项,不得由乡镇(街道)承担。完善安全生产风险排查整治和 责任倒查机制。二、提高基层安全风险防范能力(五)强化智能监测预警。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 防转型,促进专业监测和群测群防深度融合,进一步完善监测手 段,提高预警精准度,实现从人防、技防向智防提升。健全自然 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和数据成果动态更新制度,强化结果分析应用O 加强洪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风险监测网 络建设,建立专职或兼职信息报告员制度,推动系统应用向基层 延伸,强化数据汇聚共享和风险综合研判。定期开展危险源辨识 评估,积极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对老化燃气管道、 桥涵隧道、病险水库等高风险领域
6、加强风险实时监测,制定安全 防范措施。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在相关部门指导下建立风 险隐患“一张图”,畅通预警信息发布和传播渠道,落实直达网 格责任人的预警“叫应”机制,综合运用应急广播、短信微信、 智能外呼、鸣锣吹哨、敲门入户等手段,及时传达到户到人。(六)做实隐患排查治理。市县两级加强对基层隐患排查治 理的业务和技术指导,推广应用简便易用的风险隐患信息报送系 统。乡镇(街道)和村(社区)配合相关部门定期开展重点检查,做好日常巡查,推动落实生产经营单位主动自查等制度,突出防 御重点,盯紧基层末梢,着重开展“九小场所”、农家乐、经营 性自建房、在建工地、燃气、低洼易涝点及城市地下空间、江河
7、堤防、山塘水库、尾矿库、山洪和地质灾害危险区、森林草原火 险区等风险隐患排查,提升排查专业性。企业依法配备专职或兼 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鼓励群众发现报告风险隐患并按照规定给 予奖励。推行“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做法,完善发现问题、流 转交办、督查督办等制度。分区域、分灾种、分行业领域建立隐 患排查治理台账,采取工程治理、避险搬迁、除险加固等方式, 及时消除重大隐患。(七)依法开展监督检查。综合运用派驻执法、联合执法、 协作执法和“四不两直”等方式,提升乡镇(街道)执法效能。 加强执法装备配备,强化“互联网+执法”,推动执法全过程上 线入网。发挥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技术检查员和社会监督员作 用,加强
8、专家指导服务。(八)广泛开展科普宣传。开展全国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 月、消防宣传月等活动。加强科普读物、动漫游戏、短视频等公 众教育产品开发推送,采取案例警示、模拟仿真、体验互动、文 艺作品等形式,深入推进安全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 学校、进家庭,普及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和防灾减灾救灾知识,培 育安全文化。有条件的地方依托公共场所、各类场馆等因地制宜 建设防灾减灾体验场所,常态化开展科普宣传和技能培训,强化 对基层干部教育培训I,提升社会公众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 力。三、增强基层应急救援队伍实战能力(九)完善救援力量体系。市县两级根据本地人口数量、经 济规模、灾害事故特点、安全风险程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进一步 提升 基层 应急 管理 能力 实施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