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在实验探究中的应用 论文.docx
《情境教学在实验探究中的应用 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情境教学在实验探究中的应用 论文.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情境教学在实验探究中的应用摘要:情境教学法已越来越多地被一线教师所熟知,并实践于日常教学中。本文以深入探究CO的性质这一实验探究课为例,讨论情境教学法在中学化 学实验探究教学中的应用,阐述了如何使情境教学与实验探究课有机结合,以及情 境教学对探究过程的有力推动作用。关键词:情境教学;实验探究;教学模式;化学核心素养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 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 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 的情感。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创设以实验为主的科
2、学探究活 动,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在探究 课上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启发学生深入思考,鼓励学生用已有的知识解决化学 问题,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学习化学的信心。下面,就以Co性质的深入探究为例浅谈情境教学在实验探究中的应用。一、设计思路本节课是在学生了解并掌握了课本中有关二氧化碳性质和用途的基础上,对二 氧化碳性质的深入探究。课堂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采取新颖的电视节目形式教 学。课堂变成了节目现场,教师变身主持人,学生全是现场嘉宾。这样的学习情境 真实,且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教学中还设计了四个环节:争分夺秒、创 意大比拼、是真是假猜猜
3、猜以及是真是假事实说话。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自发主动地探究制取二氧化碳随开随停的发生装置, 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又澄清,以及二氧化碳与氢氧 化钠溶液的反应。为了加强情境的真实性,还给学生分了组,设计了加分环节,让学 生在学习中重视团队意识,竞争意识,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是真是假 猜猜猜”环节中,又设计了三个生活中的小情境:二氧化碳灭火,二氧化碳与溶洞 的形成,魔瓶吞蛋。教学中注重启发以及关键性引导,使教学流程更明晰,学生活动更充分,加强了学生对二氧化碳多角度的理解和认识,并提高 了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增强了他们解决问题的信心。教学流程图:二、教学过程1
4、情境一:开场一个新颖的导入,与众不同的开始,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将 学生带入生动的学习情境中。看似节目的开场,介绍主持人和嘉宾,实则在把学生分成六个小组,以便接下来的讨论,探究以及小组间的竞争,发展学生的 合作精神。2 .情境二:竞技1)环节一:争分夺秒。小组讨论并在题板上写下对二氧化碳的认识,限(时一 分钟,答案最多的队可赢得一分。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思维较发散。倒计时结束后,每组派一位代表汇报结论, 有新的想法再随时补充,培养了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这样紧张而刺激的比赛情境中,他们不仅谈到了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还谈到了其组成,结 构以及对环境的影响,为接下来的真假竞猜环
5、节打下了基础。(2)环节二:创意大比拼。设计一套可以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的装置,将设计 图画在题板上,方案可行的队,可赢得一分。此环节在教师的引导下,先由学生根据反应条件和药品猜想发生装置,再讨论 各装置的优缺点,最后针对本节课要随时使用二氧化碳设计出一套可以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的装置。在猜想一设计一互评中学生们逐步掌握了控制反应发生 和停止的原理,从而用废旧塑料瓶设计并动手制备了二氧化碳。整个环节既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又培养了学生勇于创新的科学品质,提高了动手能力。(3)环节三、四:“是真是假,猜猜猜”、“是真是假,事实说话”。这两个 环节包括了三个真实情境:二氧化碳灭火,二氧化碳侵蚀石灰石,魔瓶
6、吞蛋。每个猜想都由视频或图片引入,再由学生竞猜讨论,设计实验并动手验证,最 后得出正确的结论,猜对且方案合理的便可赢得一分。猜想1,所有物质的燃烧都能用二氧化碳来灭火。人教版第六单元二氧化碳和 一氧化碳中明确指出,二氧化碳不助燃,不可燃,且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来灭 火。所以面对这个问题,多数同学的答案是肯定的。教师没有直接予以评价,而是 给出实验药品:蜡烛和镁条,由学生自己验证。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了蜡烛和镁 条分别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对比实验。为了提高学生观察和推理的能力,要求学生 根据现象写出反应方程式,最后得出蜡烛在二氧化碳中不能燃烧,而镁在二氧化碳 中可以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的结论。所以“
7、所有物质的燃烧都能用二氧化碳来灭火” 是错误的。这一环节来源于灭火的真实情境。树立了学生全面客观认识物质的科学 态度,也给学生补充了灭火的知识,使其认识到化学与安全生产紧密相关,只有正 确的利用化学,才能使生活更美好。猜想2,二氧化碳和水可以侵蚀石灰石。学生观看图片,欣赏溶洞中的奇异景观, 感受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同时,产生了质疑,这是怎么形成的?难道石灰石真的能被 二氧化碳和水侵蚀?带着猜想,学生开始了探究,学生讨论认为二氧化碳和水即使 能使石灰石侵蚀,短时间内应该也看不出明显现象。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想到石灰 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只要有碳酸钙,便可以设计它与二氧化碳和水的反应。于 是利用澄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情境教学在实验探究中的应用 论文 情境 教学 实验 探究 中的 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