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docx
《关于我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我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关于我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促进我区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根据区人大常委会2021年工作安排,区人大常委会于9月初启动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工作专题调研,调研组深入区级医院、镇街相关医疗机构、中药材种植基地等,详细了解我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工作开展情况。现将调查情况汇总如下。一、我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工作的主要做法及成效全区共有中医类别医院3所,其中公立中医医院1所,社会办中医医院2所;街道卫生服务中心5所,镇(中心)卫生院23所;村卫生室558个,乡村医生575人;社会办医248个,其中中医诊所81家、中医备案诊
2、所8家;共有执业(助理)医师2110人,其中中医执业(助理)医师722人,占医师总数的34.2%;全区共有全科医生(助理全科)298人,注册中医全科(助理全科)75人,占全科医师总数的32.2%。2020年全区总处方数840244张,中医药处方数376785张,占比44.84%;中药饮片总处方数62378张,占总处方数7.42%。(一)强化组织领导,中医药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工作,把中医药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目标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铜梁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实施方案等文件,并召开中医药工作会议,专题部署年内工作任务,统筹推进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成
3、立由区政府常务副区长为组长,区政府副区长为副组长,区政府办、区卫生健康委、区财政局、区人力社保局等25个单位相关负责人为成员的铜梁区中医药工作联席会议协调机构,统筹全区中医药各项工作,协调解决中医药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重大问题,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强化财政保障,2021年区财政统筹安排资金19493万元,用于中医院迁建、促进中医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升、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名中医药重点学科和名医工作室建设、夯实基层中医药服务阵地建设等项目。(二)强化基础建设,中医药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一是中医药服务机构建设日益完善。充分发挥区中医院中医药特色优势,建立健全体现中医药特点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4、不断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1个、农村医疗机构中医特色专科3个,重庆市中医药重点学科2个、中医药重点专科3个;2020年运用中医技术75项,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60余项,应用病例32万余人次,中药饮片处方占比为30.38%,全院门诊中医治疗率71.23%,中药饮片、中成药辩证论治准确率100%。区人民医院和区妇幼保健院中医药科室建设不断加强,两家医院均建设中医药临床科室,设置了中医妇科和中医儿科,建设具有浓厚中医文化氛围的中医馆;支持社会力量举办中医医疗机构,充分挖掘和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色与优势,努力为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二是基层中医药服务阵地不断夯实。
5、全区28所基层医疗机构中医馆全覆盖,其中,市级精品中医馆4个,配备了中医设施设备,中医医师195人。村卫生室均能提供中医药服务,中医人员占比79.5%。三是中医药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实施“互联网+中医药健康服务”行动,依托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完善以中医电子病历、电子处方等为重点的主题数据库。认真做好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业务应用工作,全区28个基层医疗单位中医科或中医馆医生已全部注册接入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并开展远程会诊业务、书写中医电子病历、使用中医辩证诊治开具处方、使用知识库查询浏览名医名案等。(三)强化人才培养,促进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一是强化中医药人才引进和培养。出台重庆市铜梁区引进和培养优
6、秀卫生人才实施办法(试行),发布铜梁区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医疗卫生人才的公告,加强对紧缺实用型医药卫生人才引进工作。推进中医药师承培训和确有专长医师资格考试工作,截至目前全区共有中医师承人员27名,其中4名已通过出师考核;中医师带徒学生12名,指导老师8名。发挥区中医院国家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博士后工作站作用,培养专科型、学术型人才,提高医务人员的中医药技术水平,截至目前,规培基地共招收学员172名,协同培训26名学员。做好1258名非中医类别医师中医药知识培训考核工作,促进中药饮片、中成药临床合理化应用。二是加强中医药传承和文化传播。持续推进名中医培养和名医工作室建设,深化国医大师
7、李佃贵学术传承工作室、全国名中医郭剑华传承工作室、汪克敏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以及区内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和推广工作,每季度加强对工作开展情况督查,确保按时完成各项带教工作。定期举办中医经典竞赛,加强中医典型案例点评,将经典学习、案例整理作为中医药人才评选推荐的重要参考。支持开展中医药学术交流研讨活动,推进中医药学术整理、融合。广泛开展中医药文化主题宣传系列活动、医务人员中医药技能竞赛、中医“五进”等,提高百姓的认知度与参与性。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工作,进一步传承优秀文化,弘扬中医国粹,提升自身中医药健康素养。三是加强中医药科研创新。积极推动中医特色专科、重要学科、重点专科建设工作,
8、加强区中医院骨伤学、康复科、心病学的建设,并积极开展市级中医药科研项目申报和研究工作。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国家级和市级重点(特色)专科(学科)共24个,其中中医类10个;市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区中医院市厅局级及以上科研项目成功立项21项(含省部级8项),区级科研项目成功立项77项,共发表学术论文110篇,学术著作12部,“一种骨科髓内钉尾帽及改锥”等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0项,“一种医疗用脊椎矫正设备”等国家发明专利2项,共有区级临床重点专科2个,区级特色科室建设项目1个。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中医药独特优势发挥不明显。一是医生运用中医学诊疗的主动性不够。由于中医药人员主动运用中医药诊疗技术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促进 中医药 传承 创新 发展 工作情况 调查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