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考试质量分析报告案例.doc
《化学考试质量分析报告案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考试质量分析报告案例.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一化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本学期高一化学期中考试内容主要为化学(必修1)第一册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化学物质及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二节离子反应,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的部分,试卷整体偏重于基础概念,操作,计算的考查,对学生的要求适中。一、试题分析本阶段教学要点有: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包括化学实验安全与基本操作;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阿伏伽德罗常数,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阿伏伽德罗定律的应用;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以及误差分析;物质的分类,胶体的制备和性质;离子共存;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双线桥法;
2、氧化钙与水反应放热实验的探究。本次期中考试试卷满分100分,我校最高分98分,最低分13分,平均分69.32。班级最高平均分84.96、最低平均分47.17,全年级及格率74.81%、优生率27.34%90。试卷比较全面的覆盖了前一阶段学习的重点内容,并且特别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符合新的课程改革的方向和要求,虽然试卷总体难度适中,综观本卷内容,对今后的教学还是具有一定的导向性。 (一)立足教材,突出教材知识试卷中部分题目来自教材,显示出对教材的重视。例如第3题,关于化学危险品的标识的知识来源于教材的化学实验安全,第1、2题关于实验操作的题目也是来源于教材相关知识,这些都是教材中比较基础的
3、知识。(二)突出对基础知识的运用这次期中考试的试卷突出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试卷中的第1、2、4、5、6、9、10、11、12、13、14、15、18、19、20、21、24、25题都是通过结合教材基本知识进行变形应用,比较好的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运用。(三)注重实验与创新第2 3(2)(3)题考查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的相关知识,来源于教材,又有新意而高于教材,较全面的考查了的有关知识;第24题是关于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置及误差分析来源教材也突出重要性。第25氧化钙与水反应放热的实验探究从多个方案探究,比较注重创新。(四)试题难度适中通观整张试卷对基础的考察以及应用比较多,除25题外其他知识都
4、是平时一些基础知识的在升华。二、质量分析(一)选择题部分选择题得分情况统计表题号12345678910正确率/%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正确率/%注:数据来源于学校教务处电脑统计的数据。(1)答题情况第5,9,13,15,16,17这六小题的正确率低于60%,最低的只有40.5%,对学生来说,得分情况差,难度较大。第4题出现羰基硫(COS)这一学生不知道的物质,部分学生无从下手的原因在于对O,S原子结构的认识没有能够联系起来而是孤立的理解,不能够联想到CO2和CS2从而进行比较;第9题部分同学错在读题不仔细,把A选项中的“原子半径”看成“离子半径”;第15题涉及计算,但是有
5、些同学没有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解题的关键在于找出NaHS,MgSO4,NaHSO4中NaH,Mg的式量均为24;第17题错误在于学生忽略了IO3-被还原也生成I2的事实。(2)针对本部分的教学建议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对化学学科思维方法和选择题解题方法的训练以及培养,特别是信息的筛选与处理是学生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提高的关键,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应该引起教学的重视,要加强这方面的指导与训练。(二)非选择题部分(1)本部分试题评析非选择题部分考查的内容有元素化合物的推断,运用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知识进行元素的推断,电子式的书写,H2O2的结构与性质,浓硫酸的性质,化学实验以及化学计算。非选择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学 考试 质量 分析 报告 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