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井得一人》文言文比较阅读.docx
《《穿井得一人》文言文比较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穿井得一人》文言文比较阅读.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穿井得一人文言文比较阅读穿井得一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日:“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吕氏春秋)译文宋国的一户姓丁的人家,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打水浇田,派家里的一个人去打水,常常有一个人停留在外面。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时候,丁氏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了一个人。”听了的人就去传播:“丁氏挖井挖到了一个人。”国都的人都在谈论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宋国国君派人向丁氏问明情况,丁氏答道:“多得到一个人的劳力,不是在井内
2、挖到了一个活人。”听到这样的传闻,还不如不听。注释宋: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在今河南商丘一带。而:于是,就。溉汲:打水浇田。溉:浇灌;灌溉。汲:从井里取水。居:停留。于:被及:待,等到。国人:指居住在国都中的人。道:讲述。闻之于宋君: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闻,知道;听说,这里是“使知道”的意思。对:应答,回答。得一人之使:多得到一个人使唤,指多得到一个人的劳力。一、对比阅读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一)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日:“得一人之使,非得一
3、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吕氏春秋)(二)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日:“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日:“寡人信之矣。”庞葱日:“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王日:“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节选自战国策魏策)注庞葱:人名,战国时魏国的大臣。质:做人质。邯郸:地名,赵国的都城。大梁:地名,魏国的都城。1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1)家无井而出溉汲(2)闻之于宋君(3)果不得见(4)今邯郸之去大梁
4、也远于市2 .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O例句:两狼之并驱如故。一一(狼)A.晓之者亦舍然大喜。一一(杞人忧天)B.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一一(穿井得一人)C.今邯郸之去大梁也远于市。一一(战国策魏策二)D.下车引之。一一(陈太丘与友期行)3 .翻译下面的句子。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4 .对于传言,宋君和魏王分别是什么态度?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传言?(甲)穿井得一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日:“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
5、不若无闻也。(乙)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日:“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选自吕氏春秋察今)(注释)遽(讪):立即,匆忙。契(ql):用刀刻。5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6 1)及其家穿井(2)求闻之若此7 3)楚人有涉江者过(4)不亦惑乎6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1)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2)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7 .(甲)文中宋君为什么要派人向丁家询问这件事呢?8 .(乙)文中楚人闹此笑话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阅读穿井得一人、齐人有好猎者选段,按要求完成下列小题。(甲)宋之丁氏,家无井
6、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日:“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乙)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羞对其家室,出则地对其知友。其所以不得之敌,乃狗劣也。欲得良狗,人日:“君宜致力于耕作。“猎者曰:“何为?”人不对。猎者自思,得无欲吾致力于耕作有获而后市民犬乎?于是退而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市得良犬,于是猎兽之获,常过人矣。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选自吕民春秋,有改动)(注释)旷日:荒废时日。致力:致:竭尽(精力)、集中(意志);集中力量从事(某项
7、事业)。疾:急切从事。9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及其家穿井()(2)国人道之()(3)君宜致力于耕作()(4)人不对()10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2)得无欲吾致力于耕作有获而后市良犬乎?11 .(甲)(乙)两文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请你分别谈一谈。穿井得一人吕氏春秋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日:“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高阳应造屋吕氏春秋高阳应将为室家,匠对曰:“未可也,木尚生,加
8、涂其上,必将挠。以生为室今虽善后将必败。”高阳应日:“缘子之言,则室不败也木益枯则劲,涂益干则轻,以益劲任益轻,则不败。“匠人无辞而对,受令而为之。室之始成也善,其后果败。(注)涂:泥。挠:弯曲。任:担负,承受。1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OA.及其家穿井(待,等到)B.国人道之(讲述)C.缘子之言(按照,依据)D.木益枯则劲(好处)1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以生为室/今虽善后/将必败。B.以生为室/今虽善/后将必败。C.以生为室今/虽善后/将必败。D.以生/为室今虽善/后将必败。14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1)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2)匠人
9、无辞而对,受令而为之。15 .两文中“有闻而传之者”闹了笑话,高阳应造屋失败。如希望这两者接受教训,请你各写一句话送给他们。(甲)穿井得一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日:“吾家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日:“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日:“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乙)疑邻窃斧人有亡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也。颜色,窃也;言语,窃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也。俄而,相于谷而得其跳。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者。其邻之子非变也,己则变矣;变也者无他,有所尤也。吕氏春秋去
10、尤注:通斧。意:通“臆”,怀疑。颜色:脸上的神色表情。拍(Mi):掘。尤:通“囿”(y6u),局限、蒙蔽。16 .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是哪一项OA.闻之于宋君(使知道)国人道之(讲述)B.人有亡者(丢失)言语,窃也(语言文字)C.家无井而出溉汲(从井里取水)及其家穿井(等到)D.无为而不窃也(行为)俄而,相于谷而得其(不久)17 .下列各项加点字,用法和意义完舍短例句相同的一项是O例句:国人道之A.有闻而传之者B.求闻之若此C.得一人之使D.意其邻之子18 .翻译(1) 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2)其邻之子非变也,己则变矣;变也者无他,有所尤也。19 .甲文和乙文两
11、个寓言故事分别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请选取其中的一个道理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为人处世的感悟。(甲)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日:“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日;“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选自吕氏春秋)(乙)楚人有担山鸡者,路人问日:“何鸟也?”担者欺之日:“凤凰也。”路人日:“我闻有凤凰久矣今真见之汝卖之乎?”日:“然。”乃酬千金,弗与。请加倍,乃与之。方将欲献楚王,经宿而鸟死。路人不遑惜其金,唯怅不得以献楚王。国人传之,咸以为真风而贵,遂闻于楚王。王感其欲献己
12、也,召而厚赐之,过于买凤之金直十倍。(注释)酬:付出。宿:一夜。遑:忧虑。帐:遗o直:同“值”,价格。20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1)国人道之(2)得一人之使(3)咸以为真凤而贵(4)遂闻于楚王21 .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停顿处用线划开(限断2处)。我闻有风凰久矣今真见之汝卖之乎2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2)方将欲献楚王,经宿而鸟死。23 .下面是两位同学关于甲、乙两段文字的讨论。请你根据上下文,在横线上将对话补充完整。小文:(甲)文丁氏如果把“吾穿井得一人”中的“得”字改为“”,传闻者也不会搞出笑话了。小涵:(乙)文中挑着山鸡的人如果不欺负过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穿井得一人 文言文 比较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