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对增量政策有信心.docx
《我们要对增量政策有信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们要对增量政策有信心.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我们要对增量政策有信心从9月24日至10月12日,中央有关部委集中发布了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及其说明,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这是一个“2+3+1”的基本架构,即两次会议(9月26日政治局会议和9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三场发布会(9月24日金融部门、10月8日国家发改委、10月12日财政部),一部法律(民营经济促进法),形成宏观经济政策组合拳这一揽子增量政策,以便从整体上解读中央的部署,并通过政策结构和机理的分析,说清楚“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内在逻辑,切实增加投资者和市场的信心。体现拉动经济回升向好的决心9月底,以来已经出台了多项政策。所有的政策措施,都不是9月才突然开始准备和部署的。疫情之后,2
2、023年一季度经济恢复的态势是不错的,但二季度出现了一些问题,三季度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举措,实现了企稳回升。今年一季度的开局也是好的,但需要注意的是,4月30日,中央政治局在研究经济形势时强调“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仍面临诸多挑战”,说明对可能的波动有所准备。7月30日,在半年度会议上,中央明确提出“宏观政策要持续用力、更加给力”,并要求“及早储备并适时推出一批增量政策举措”。政府主管部门和有关经济监管部门对于经济运行的动态一直在紧密跟踪和观察,所谓的“信息茧房”是停留在非专业人士的臆想中,而所有的政策都是在充分观察、认真论证的基础上进行准备,需要选择的是时机。而这次的适合时机,是在9月下旬到来的
3、一旦时机出现,中央直接召开会议进行部署,没有丝毫犹豫和耽搁,这本身就是最清晰的信号。一揽子增量政策举措,体现了政府经济部门的担当和作为,几个部门确实在职责范围内尽力了。金融部门的表态、所推出的新举措,之所以能够点燃市场的热情,是因为投资者判断这些举措力度较大、能够起作用。发改委的政策内容是综合性的,因为要从统筹协调的角度,完整传递贯彻落实中央五方面方案的部署,同时包括一些市场不太关心但政府政策制定必须关注的事情,如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新型城镇化等,这些都是打基础利长远的事。特别是对“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执法”等问题,这次发改委的态度非常坚决,这是值得点赞的。财政部门的表态虽然没有直接给
4、出数字,但其非常鲜明的态度则表明了方向的确定性,给市场的想象空间是有实质支撑的。从新出台的很多政策可以看到部门之间内在的协同,如发改委提到“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而财政部则详解如何“积极通过发行特别国债等渠道筹集资金,稳妥有序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进一步增加核心一级资本”,体现出政策信号的一致性。新闻发布会的节奏步点,体现了系统推进的逻辑。三场发布会并不是将全部政策亮相。10月8日,发改委发布会提出了五方面举措,实际上这是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基本框架,也是一个总体部署的落实方案。发改委根据自身的职能强调了宏观调控和扩大有效需求,财政部则是突出强调财政政策在这五个方面的作为,而金融部
5、门是围绕金融政策和提振资本市场作出新部署。10月14日,召开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会,主题是助企帮扶,这显然是五个方面中第三个举措的具体部署落实。接下来,将会由住房主管部门推出稳定房地产市场的具体政策。将出台的政策组合起来看,这就是运用了总分结合、循序渐进的系统方法,每一次的发布会都是有计划、有步骤、有考虑的。所以,有些目前看着还比较“虚”的政策方向,下一步一定会有具体的落实举措。一揽子增量政策的核心,是要解决我国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信心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只有解决问题才能增强信心。如果技术性地分析一揽子增量政策,可以看到非常明确的问题导向。所以我们有必要对近几次中央会议对有关经济运行存在问题的概括表
6、述进行系统梳理,看看经济部门是如何从问题出发提出对策的。这样才能不局限于金融圈热衷的股市思维,甚至不局限于调控政策的细则本身,而是真正从全局出发,把握这一轮调控的基本脉络。首先,解决有效需求不足问题。在多次会议中,有效需求不足都是放到国内经济存在的问题中第一位的。在增量政策中,围绕“两新”“两重”的内容之所以较多,就是为了解决这一突出问题。从“两新”看,中央财经委第四次会议直接部署“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这么具体的经济政策问题是比较少见的,说明将“两新”作为了一个关键点。今年连续出台了很多政策,重点是要见到对拉动消费和投资的实效。从“两重”看,根据相关报道信息,在2023年12月的中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们 增量 政策 有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