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PPT课件.pptx
《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PPT课件.pptx(9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体适能训练理论与方法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体能训练的概念与内容 一、体能训练的概念1、体能:是指运动员机体的运动能力,是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动员提高技、战术水平和创造优异成绩所必需的各种身体运动能力的综合。包括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运动素质。2、体能训练:是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结合专项需要并通过合理负荷的动作练习、改善运动员身体形态、提高有机体各器官系统机能的活动能力的、充分发展运动素质、促进运动能力提高的训练过程。是技术和战术训练的基础,并对掌握专项技术、战术,承担大负荷训练和参加比赛,促进运动员身体健康、防止伤病及延长运动寿命等,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体能训练的概念与内容1896
2、年至今运动训练的四个发展阶段 自然发展阶段(19世纪-20世纪20年代);新技术阶段(20世纪20-50年代末);大运动量阶段(20世纪60-70年代);科学训练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一般训练理论、项群训练理论、专项训练理论以及运动员体能训练等,在20世纪50-90年代快速发展。体能训练的概念与内容二、体能训练的内容(一)体能训练的任务 使运动员各器官系统机能水平和身体形态全面提高,为专项运动素质的充分发展以及为掌握、改进、提高专项运动技术和专项成绩创造条件。(二)体能训练的内容 1、一般体能训练 2、专项体能训练一般体能训练与专项体能训练的区别一般体能训练专项体能训练任务1、提高各器
3、官系统机能,增进身体健康2、全面发展运动素质3、改善身体形态4、掌握非专项的运动技术、机能和知识5,、为提高运动技术创造一定条件1、提高与专项有关的器官系统功能2、最大限度的发展专项运动素质3、塑造专项所需体型4、精确掌握与专项技术、战术有关的知识和技能5、促进专项运动促进和技术水平提高内容对全面发展运动素质、身体机能有益的各种身体锻炼手段,如球类、体操、举重、游戏等直接发展专项运动素质的运动,以及在动作特点上与专项动作相似的练习,或有紧密练习的专门性练习作用为专项运动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专项成绩的提高打好基础直接提高专项运动素质,促进运动员创造优异的专项运动成绩第二节 体能训练的价值一、促进身体
4、健康二、充分发展运动素质三、保证有机体适应大负荷训练的需要四、有利于掌握复杂、先进的技术五、创造优异成绩,延长运动寿命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决定因素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决定因素竞技能力形态机能素质技术战术心理体能机能心理能力智力第三节 体能训练的原则 一、系统性原则 二、全面性原则 三、结合专项原则 四、从实际出发原则运动训练的主要阶段划分 创造优异 成绩阶段 专项化训练阶段 全面发展阶段第四节 体能训练的要求 一、结合专项制定体能训练计划 五个步骤:需求分析;训练频率;拟定负荷强度;拟定训练量;选择练习的间歇时间。二、训练动作必须规范准确 三、分五个步骤实施体能训练 测试;评估;制定训练目标;制定训练
5、计划;实施训练计划。四、重视与体能发展水平有关因素的综合效应 选材、竞赛、医务监督、营养、恢复措施、心理素质、技术水平、战术水平、智力发展水平、日常生活管理等。五、教练员应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合理的知识结构第五节 体能训练的发展趋势一、选材重视体能潜力,在敏感期充分发展专项素质二、研究项目制胜规律,有针对性地提高体能水平三、部分耐力项目通过高原训练提高机能水平四、体能是 竞技制胜的重要因素部分运动项目制胜因素示例项目制胜因素1制胜因素2制胜因素3制胜因素4跳水难稳美体操难新美稳排球高全快变乒乓球快转准狠、变游泳技术创新专项力量训练挖掘力量潜力提高训练整体效应举重最大力量完美技术优秀心理素质摔跤
6、柔道、拳击等快全连变、准、控、狠第六节 运动素质发展的敏感期 特指每种运动素质在儿童少年时期有机体自然生长发育的基础上,在某些特定的年龄阶段发展较快,呈现出发展的最佳时期。素质发展的敏感期是运动员选材的重要依据。体能训练必须及时利用这一时期,为创造优异成绩奠定坚实基础。一、力量发展的敏感期 女子:11-15岁 男子:12-16岁 原因一:少儿生长发育过程中,从12岁起肌肉总量急剧增加。女孩是11-13岁;男孩是12-14岁,到14-15岁时其肌肉特性与成人的差异已经缩小。原因二:“肌纤维纵向劈裂学说”,成年动物(包括人)的肌肉细胞已丧失了合成脱氧核糖核酸及再分裂的能力,而年轻动物则保持着这种
7、能力。(一)绝对力量 女孩绝对力量增长期分四个阶段:1、10-13岁,力量增长很快(特别是屈肌),绝对力量可提高46%;2、13-15岁,增速下降,只增长8%;3、15-16岁,增长14%;4、16-21岁,增长6%。男孩绝对力量增长的特点:1、性成熟期(12-16岁)增长最快,平均每年增长57.5%;2、17-20岁增速下降为36.6%;3、21-22岁只增长9.6%;4、23-25岁达到成人的最大力量。(二)相对力量 男、女孩的相对力量增长较平缓,如从12-14岁,每年只增长2-3%。原因是体重增长较快,在身高增长快是肌肉横断面面积增加较少,在身高增长减慢时肌肉的增加又相应地使体重增加。(
8、三)速度力量 7-14岁速度力量增加最快,14岁之后男孩任以较快速度增长,而女孩增长速度减缓。到16-17岁时增长速度开始减缓,这种现象与男、女孩进入青春期内分泌腺开始急剧分泌有关。(四)力量耐力 女孩在7-13岁表现出直线上升趋势,13岁以后发展缓慢,14岁后出现下降趋势,主要是性成熟期使力量耐力受到严重影响。男孩7-17岁,力量耐力基本上表现出直线上升趋势。二、速度发展的敏感期1、反应速度 反应速度的遗传因素占75%以上,少儿9-12岁达到第一次高峰,16-20岁达到第二次高峰。2-3岁反应速度0.50-0.90秒,5-7岁为0.30-0.40秒,12-14岁接近成人为0.15-0.20秒
9、2、动作速度 4-5岁的动作速度为26.1-37.1度/秒。13-14岁时部分动作已接近成人的指标,角速度可达到42.0-86.1度/秒。因此在9-13岁时发展动作速度可取得较好的成绩。3 3、动作频率 动作频率增长最快的时期是4-12岁。训练最佳时期是8-13岁。4 4、移动速度 7-13岁是移动速度提高最快的时期。其中,男孩8-13岁、女孩9-12岁增长速度最快。男女增长总趋势是男孩始终持续增长,13-16岁期间及以后增长速度高于女孩,女孩在此期间增长速度不稳定。三、耐力发展的敏感期 耐力素质发展的敏感期为:男子10-20岁,女子9-18岁。其与最大吸氧量、心脏循环率、肺的扩张能力、大脑
10、血液循环及血液成分等因素有关。1、有氧耐力 女孩9-12岁,增长最快。14-16岁耐力水平下降。男孩10-13岁耐力大幅度提高,出现第一个增长高峰;16-17岁有更大幅度提高,出现第二个增长高峰,特别是16岁时,60%强度的有氧耐力指标增长幅度超过40%。2、无氧耐力 男孩在10-20岁期间,无氧耐力水平逐年增加,并在10、13、17岁出现3次增长高峰。女孩在9-13岁逐年递增,14-17岁有所下降,在15-18岁期间应加强无氧耐力训练。总之,耐力素质的发展应先有氧耐力训练(9-12岁),打下一般耐力的基础,再进行无氧耐力训练(15-16岁),并决定无氧耐力训练比例。四、柔韧发展的敏感期 柔韧
11、素质发展的敏感期为5-12岁。加强一般柔韧性训练,同时,兼顾专项柔韧性训练,只要能满足专项运动需要即可。五、灵敏发展的敏感期 灵敏素质发展的敏感期为6-13岁。在此决定应充分发展和提高灵敏素质。各项运动素质开始和加强训练时期运动素质年龄(岁)5-88-1010-1212-1414-1616-1818-2020以上最大力量速度力量力量耐力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动作频率移动速度有氧耐力无氧耐力柔韧性灵敏性注:、表示男子,、表示女子。表示谨慎训练,表示提高训练,表示高水平训练,表示继续发展训练思考题1、简述体能训练的概念与内容。2、简述体能训练的价值。3、体能训练的原则有哪些?4、体能训练有哪些基本要求?
12、5、简述体能训练的发展趋势。6、简述运动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及其意义。第二章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及其训练 第一节身体形态的概念与意义概念:是指人体外部与内部的形态特征。反应外部形态特征的指标有:高度,长度,围度,宽度和充实度等。反应内部形态的指标有:心脏纵横径、肌肉的形状与横断面。科学证明:环境和遗传等因素对身体形态有很大影响。身体形态的遗传与环境决定(%)身体形态男女遗传因素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身高7921955坐高85158515体重50-6337-504258去脂体重87137822头宽9557624头围9467228肩宽78227822胸宽54465545胸围50505050腰宽7921
13、6337盆宽75258515臂长80208713臂围65356040腿长7723928腿围60406535二、身体形态的意义 第一,身体形态与运动成绩有密切联系,不同的运动项目对身体形态有不同的要求,而遗传和环境等因素对身体形态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因此,选材是应从遗传等因素出发,把具有优越身体形态条件的少儿挑选出来。第二,身体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反应相应的生长发育水平、身体机能水平和竞技水平,影响运动因素的发展。因此,应采用科学系统的方法对运动员的身体形态进行训练,以适应创造优异专项成绩的需要。第二节 各项群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特征一、竞技项目的分类体系1、按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分类2、按动作结构对竞技
14、项目的分类 科学认识竞技项目的分类体系,有利于分辨各项目的共同点和差异点;深刻认识其本质属性和固有规律,有利于各种训练方法的相互借鉴和移植,以提高体能训练水平。按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分类大类亚类分组和项目体能主导类速度力量性短冲:100、200、400米跑,50、100米游泳,场地短距离自行车,短距离速度滑冰。跳跃:跳高、跳远、三级跳远、撑杆跳高、高台跳雪等投掷:标枪、铅球、铁饼、链球举重耐力性中长距离:800、1500、3000、5000、10000米跑,竞走,200、400、800、1500米游泳,长距离速度滑雪、越野滑雪、公路自行车等超长距离:马拉松,超长距离公路自行车、铁人三项等技能主导
15、类表现性准确性:射击、射箭、弓弩等难美性:跳水、竞技体操、艺术体操、花样游泳、花样滑冰、武术、蹦床、竞技健美操等对抗性隔网对抗: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排球同场对抗:篮球、手球、足球、水球、曲棍球、冰球、棒球、垒球格斗对抗:击剑、柔道、摔跤、拳击、散打、跆拳道按动作结构对竞技项目的分类大类亚类分组和项目单一动作结构周期性跑、竞走、游泳、自行车、滑雪、速度滑冰、划船、射击、射箭等非周期性跳高、跳远、三级跳、撑杆跳、标枪、链球、铁饼、铅球、举重、高台跳雪等多元动作结构固定组合体操、武术、艺术体操、技巧、花样游泳、马术、花样滑冰、花样滑雪变异组合篮球、手球、足球、冰球、曲棍球、棒球、垒球、乒乓球、羽毛
16、球、网球、排球、摔跤、柔道、击剑多项组合结构同属多项组合田径十项、田径七项、速滑全能、体操全能、艺术体操全能、武术全能、健美操异属多项组合现代五项、冬季两项 二、各项群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特征1、体能主导类速度性项群2、体能主导类力量性项群3、体能主导类耐力性项群4、技能主导类表现准确性项群5、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6、技能主导类对抗性隔网对抗项群7、技能主导类对抗性同场对抗性项群8、技能主导类对抗性格斗对抗项群第三节 身体形态的训练方法与要求一、身体形态的训练方法 体能训练和专项训练是运动员身体形态训练的主要途径。科学、系统而又适合专项需要的各种体能训练方法,对身体形态都有积极影响,根据需要运
17、用相应的体能训练方法,可以对运动员的身体形态产生最佳影响,有利于创造优异的专项运动成绩。任何科学、合理的专项训练手段,对促使运动员身体形态向专项需要的方向发展都有显著和积极的促进作用,几乎所有项目的运动员的身体形态训练,基本上都是通过专项训练手段和专项训练方法实现的。此外,其他一些特定的形体训练手段,如舞蹈、芭蕾、健身操、轻器械体操等,对提高运动员的协调能力、节奏感以及良好的运动姿态和身体姿态都有积极意义。二、身体形态的训练要求1、应注意遗传因素的影响2、要根据项目特点安排身体形态训练3、要根据身体发育的形态特征安排身体形态训练4、要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改善身体形态第四节 身体机能及其训练一、身
18、体机能的概念与意义1、概念:是指运动员有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是身体活动能力的基础,某一机能水平直接影响着运动时所需要的某一方面能力。人体身体机能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物质和能量代谢、感官、体温等等。人的一切正常身体机能都是有遗传特征的,同时又有变异。例如,最高心率的遗传系数高达0.859,最大吸氧量的遗传率为0.936.2、身体机能的意义 第一,身体机能的许多指标具有很强的遗传特征,因此,必须从遗传学角度选择身体机能突出的少儿,为将来出成绩打下基础。第二,身体机能的某些指标又有变异,遗传采用科学的训练方法,提高运动员身体机能,为达到高水平成
19、绩奠定基础。第三,某一机能水平直接影响着运动时所需的某一方面能力。因此,人体是一个完整系统,各器官系统功能都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必须全面发展和提高身体机能,以适应高水平运动训练的需要。二、身体机能训练 良好的身体机能是取得高水平运动成绩的先决条件,身体机能的许多指标既由遗传决定,也受环境影响,同时又有变异性,因此,必须采用系统、科学的方法提高身体机能。身体机能主要通过体能训练、专项训练的途径来实践。思考题1、身体形态的概念与意义2、身体形态训练应遵循的原则。3、身体机能的概念与意义。4、简述体能主导类力量性项群运动员的身体特征。5、简述机能主导类对抗性同场对抗项群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特征。第三
20、章 力量素质训练第一节 力量素质概述一、力量概念 力量是人体运动技能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人体或身体某部分肌肉收缩和舒张时克服阻力的能力。肌肉工作时克服的阻力分为外部阻力和内部阻力。外部阻力包括物体重量、摩擦力、以及空气阻力等;内部阻力包括肌肉的粘滞性、各肌肉之间的抵抗力等。力量由三种因素产生,即主动肌的最大收缩力;主动肌、对抗肌、中立肌、支持肌的协同用力;肌肉牵拉的角度,以及每个杠杆的阻力臂和力臂的相对长度。二、力量的分类力量的分类按肌肉收缩的形式分静力性力量动力性力量按体重与力量的关系分绝对力量相对力量按力量的表现形式分最大力量速度力量力量耐力力量的分类1、静力性力量 是指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力量
21、在整个动作中肢体不产生明显的位移的力量,又叫等长力量。如直角支撑、平衡动作等。2、动力性力量 是指肌肉收缩或拉长时,使身体或某部分产生位移或推动别的物体产生运动的力量,又叫等张力量。动力性力量又包括:绝对力量、相对力量、最大力量、速度力量和力量耐力等。力量的分类 (1)绝对力量。不考虑运动员的体重因素,人体或人体某部分用最大力量所能克服最大阻力的能力。绝对力量的提高可与体重的增加同步进行。绝对力量的发展水平对投掷项目、按体重分级的举重与摔跤项目等重竞技项目起决定性作用。(2)相对力量。每千克体重所表现出来的力量称相对力量。主要反映运动员的绝对力量与体重的关系。相对力量=绝对力量本人体重(KG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体能训练 理论 方法 PPT 课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