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网络课终结性考试试卷二及试卷三答案.docx
《2020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网络课终结性考试试卷二及试卷三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网络课终结性考试试卷二及试卷三答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20)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网络课终结性考试试卷二及试卷三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终结性试卷二 论述题:中华民族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凝聚力,尽管历尽沧桑,却始终自强不息。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压迫中国人民的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反抗侵略、反抗压迫的过程。试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是什么?(100分) 答: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专始
2、深入人心。第三,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第四,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第五,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辛亥革命的局限性:革命果实被以袁世凯为首的封建军事集团窃取百,体现资产阶级民主性的临时约法被废除,袁世凯大力破坏民主制度,大搞专制独裁,继续对帝国主义势力妥协度,因此未能完成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历史任务。第一,辛亥革命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自身的软弱性。第二,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对帝国主义妥协退让,对整个封建阶级缺乏深刻认识。第三,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特别
3、是不敢依靠农民群众。第四,同盟会不是一属个坚强有力的政党,没有发挥好核心作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终结性考试试卷三 论述题: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了催人奋进的革命精神、红色精神、时代精神。这些精神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精神力量,也使得中国在今年战“疫”大考中交了满意的答卷。这些精神是在实践中孕育形成的,试述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与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100分) 答: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十分重视根据地的经济建设,他认为战争的胜利离不开经济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面对一穷二白的经济现状和严峻的内外形势,毛泽东更加重视经
4、济发展,他不懈地思考和实践,带领党和人民对中国经济发展道路做了开创性的探索。回顾和研究毛泽东探索新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历史,对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毛泽东对新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探索历程 旧中国的经济本来就极其落后,连年的战争更是雪上加霜。经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到新中国建立时,经济发展水平甚至远远不及战前。1949年我国的工业总产值仅为140亿元,只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7%,比之历史最高水平减少了一半。其中,重工业产值减少70%,轻工业产值减少30%。据联合国统计数字,1949年中国的人均国民收入仅为27美元,当时整个亚洲的人均国民收入
5、为44美元,中国尚不及其2/3。毛泽东带领党和人民对新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探索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起步的。从1949年到1978年近30年间,毛泽东的探索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一)过渡时期 新中国成立之后,第一件大事就是恢复经济,经济发展问题也就相应地被提到党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过渡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有两个:一是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二是从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单一公有制的社会主义社会。随着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提前完成,毛泽东在反复思考和实践的基础上,确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10年 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文化大革命”前,可以说是全面建设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国家 开放 大学 电大 中国 近现代史 纲要 网络 终结 考试 试卷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