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doc
《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 一、总则第一条 智慧城市建设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为加强现代科学技术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运行中的综合应用,整合信息资源,提升城市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促进产业转型,指导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申报和实施管理,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所指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的范围包括设市城市、区、镇。第三条 住房城乡建设部成立智慧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组织实施工作。第四条 试点城市(区、镇)人民政府是完成当地试点任务的责任主体,负责试点申报、组织实施、落实配套条件等工作。二、申报第五条 由申报城市(区、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
2、经所在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送住房城乡建设部。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的申报由城市人民政府直接报送住房城乡建设部。第六条 申报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应具备以下条件:(一) 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已列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或相关专项规划;(二) 已完成智慧城市发展规划纲要编制;(三) 已有明确的智慧城市建设资金筹措方案和保障渠道,如已列入政府财政预算;(四) 责任主体的主要负责人负责创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申报和组织管理。第七条 申报国家智慧城市试点需提供下列材料:(一)申请文件及所在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推荐意见(签章)。(二)智慧城市发展规划纲要。纲要应体现以现代科学技术促进城镇
3、化健康发展的理念,明确提出建设与宜居、管理与服务、产业与经济等方面的发展目标、控制指标和重点项目。(三)智慧城市试点实施方案。具体内容:1.基本概况。包括经济、社会、产业发展现状,社会公共服务和城市基础设施情况等。2.可行性分析。包括创建国家智慧城市的需求分析、基础条件和优势分析及风险分析等。3.创建目标和任务。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对照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提出合理可行的创建目标和建设任务,以及建设期限和工作计划。4.技术方案。支撑创建目标的实现和服务功能的技术路线、措施和平台建设方案。5.组织保障条件。包括组织管理机构、相关政策和资金筹措方式等。6.相关附件。三、评审第八条
4、 住房城乡建设部负责组成国家智慧城市专家委员会,委员会由城市规划、市政、公共服务、园林绿化、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管理和技术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独立、客观、公正地进行评审,并负责智慧城市创建的技术指导和验收评定。第九条 评审程序包括材料审查、实地考查、综合评审等环节。评审专家组从专家委员会中抽取专家组成。(一) 材料审查。专家组对申报材料的完整性、可行性、科学性进行审查。(二) 实地考查。专家组对通过材料审查的城市进行实地考查,考查内容包括信息化基础设施、应用系统建设与应用水平、保障体系和建设基础等,并形成书面意见。(三) 综合评审。专家组通过查看申报材料、听取工作和试点实施方案
5、汇报、听取实地考查意见和综合评议等程序,对申报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进行综合评审,并形成综合评审意见。第十条 综合评审意见报住房城乡建设部智慧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审批,批准后的试点城市名单在住房城乡建设部网站上公布。四、创建过程管理和验收第十一条 住房城乡建设部与试点城市(区、镇)人民政府签订国家智慧城市创建任务书,明确创建目标、创建周期和建设任务等内容。第十二条 承担试点任务的责任主体要明确创建工作行政责任人,成立由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的试点工作实施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创建实施工作。第十三条 试点城市在创建期内,每年12月31日前向住房城乡建设部提交年度自评价报告,说明预定目标的执行情况。根据年度
6、自评价报告,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专家实地考查建设工作进展,并形成年度评价报告。第十四条 创建期结束后,住房城乡建设部智慧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依据创建任务书组织验收。对验收通过的试点城市(区、镇)进行评定,评定等级由低至高分为一星、二星和三星。未通过验收的允许进行一次限期整改,整改结束后组织复验收。第十五条 评定结果报住房城乡建设部智慧城市领导小组核定后,在住房城乡建设部网站上公示,公示期10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的,住房城乡建设部命名其相应等级的国家智慧城市(区、镇)。五、附则第十六条 本办法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负责解释。 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
7、级指标指标说明保障体系与基础设施保障体系智慧城市发展规划纲要及实施方案指智慧城市发展规划纲要及实施方案的完整性和可行性。组织机构指成立专门的领导组织体系和执行机构,负责智慧城市创建工作。政策法规指保障智慧城市建设和运行的政策法规。经费规划和持续保障指智慧城市建设的经费规划和保障措施。运行管理指明确智慧城市的运营主体并建立运行监督体系。网络基础设施无线网络指无线网络的覆盖面、速度等方面的基础条件。宽带网络指包括光纤在内的固定宽带接入覆盖面、接入速度等方面的基础条件。下一代广播电视网指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建设和使用情况。公共平台与数据库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指建设城市基础空间数据库、人口基础数据库、法人
8、基础数据库、宏观经济数据库、建筑物基础数据库等公共基础数据库。城市公共信息平台指建设能对城市的各类公共信息进行统一管理、交换的信息平台,满足城市各类业务和行业发展对公共信息交换和服务的需求。信息安全指智慧城市信息安全的保障措施和有效性。智慧建设与宜居城市建设管理城乡规划指编制完整合理的城乡规划,并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制定道路交通规划、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城市景观风貌规划等具体的专项规划,以综合指导城市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指建有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并建成基于国家相关标准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立完善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实现区域网格化管理。建筑市场管理通过制定建筑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并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家 智慧 城市 试点 暂行 管理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