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承包法宣讲稿.docx
《土地承包法宣讲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承包法宣讲稿.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土地承包法宣讲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宣讲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于2021年8月29日经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这是第一部为保护农夫利益而颁布的法律,其核心是赋予农夫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有效地保护和调动农夫的积极性。 农村土地承包法的主要精神 一是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 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农业生产的特点。把农村土地承包给农夫实行家庭经营,既能发挥我国农夫勤劳智慧和精耕细作的传统,又能以土地为
2、基础建立基本的生活保障,为今后长期发展供应前提和条件。家庭承包经营适应农业生产的特点,农户可以依据天气、环境、市场等变化和动植物生长发育状况,自主支配劳动时间,准时做出决策,保证农业生产顺当进行。家庭承包经营加上社会化服务既适应传统农业,也适应现代农业的要求。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农户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享有充分的经营自主权、土地使用权和经营收益权。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土地的经营规模会逐步扩大,但这转变不了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地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发展到今日,家庭农场仍是占主导地位的农业经营形式。随着土地经营规模的扩大可以通过发育社会化服务组织来解决。 二是赋予农夫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农村土
3、地承包法的核心是赋予农夫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为了保持土地承包经营权的长期稳定,农村土地承包法一是明确了农夫获得土地承包经营权的长期性。二是明确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详细内容。法律明确规定了发包方和承包方的权利和义务。 三是维护农村土地承包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 农村土地承包当事人包括发包方和承包方,维护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是立法的重点。对承包方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发包方有权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维护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同时,发包方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村民委员会和任何个人侵扰承包方的合法权益,承包方可以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为强化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保护,特殊是针对农村土地承
4、包关系方面出现的新状况,如不敬重农夫的经营自主权,不顾农夫意愿和市场条件,强迫转变种植结构、强迫农户流转承包地、收回外出务工农夫承包地等现象,农村土地承包法都从维护农夫承包权角度作出了特别明确的规定,同时明确规定了变更土地承包关系的条件和程序。 四是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保持农村社会稳定。#/ 依法保护土地承包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赋予农夫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归根究竟是为了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保持农村社会稳定。不仅如此,农村土地承包法还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四荒”资源开发、土地资源保护等方面为农业和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留出了空间。法律规定较长的承包期将给土地承包经营者以长远的投资引
5、导。法律规定通过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流转。这些规定对促进土地资源的有效开发和持续利用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 要深刻领会农村土地承包法的立法精神,以上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一个整体,长期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立法的基础,赋予农夫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是立法的根本,维护农村土地承包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是立法的重点,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保持农村社会稳定是立法的目的。归结到一点就是从维护农夫的根本利益动身,依法保护和调动农夫的积极性。 农村土地承包法共五章六十五条,对农村土地承包的主要方面都作出了法律规定,其主要内容如下:#/ 1、承包方
6、式 农村土地承包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家庭承包,二是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进行的其他方式承包。农户是农村中以血缘和婚姻关系为基础组成的农村最基层的社会单位。它既是独立的生产单位,又是独立的生活单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每一个成员都有承包土地的权利,家庭承包中,是按人人有份安排承包地,按户组成一个生产经营单位作为承包方。家庭承包方式是土地承包的基本方式,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实行物权保护。通常所称的农村土地承包系指家庭承包方式。#/ 土地承包法第三条规定:国家实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农村土地承包采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家庭承包方式,不宜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沟、荒
7、丘、荒滩等农村土地,可以采取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第十五条规定:家庭承包的承包方是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第十八条第一项规定:根据规定统一组织承包时,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依法公平地行使承包土地的权利。#/ 2、承包方权利 法律赋予了承包农户充分而有保障的承包权。承包方享有以下权利:依法对承包地享有使用的权利,依法获取承包地收益的权利,自主组织生产经营和处置产品的权利,依法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权利。土地被征用、占用的承包方有权获得征用、占用土地的补偿费。 土地承包法第十六条规定:承包方享有下列权利:(一)依法享有承包地使用、收益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权利,有权自主组织生产经营和处置产品
8、二)承包地被依法征用、占用的,有权依法获得相应的补偿;(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第五十八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擅自截留、扣缴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收益的,应当退还。第五十九条规定: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征用、占用土地或者贪污、挪用土地征用补偿费用,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担当损害赔偿等责任。 3、承包方义务 #/ 承包方依法享有权利,也应担当相应的义务,主要义务是对所承包土地的农业用途管制和对土地生产能力进行保护,保证土地生态环境的良好性能和质量。#/ 土地承包法第十七条规定:承包方担当下列义务:(一)维持土地的农业用途,不得用于非农建设;(二)依法保护和合
9、理利用土地,不得给土地造成永久性损害;(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第六十条规定:承包方违法将承包地用于非农建设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法予以惩罚。承包方给承包地造成永久性损害的,发包方有权制止,并有权要求承包方赔偿由此造成的损失。 4、土地承包原则 法律对进行土地承包的原则进行了明确规定,村组集体经济组织必需根据法定的原则开展详细的承包工作。 土地承包法第十八条规定:土地承包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根据规定统一组织承包时,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依法公平地行使承包土地的权利,也可以自愿放弃承包土地的权利;(二)民主协商,公正合理;(三)承包方案应当根据本法第十二条的规定,
10、依法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四)承包程序合法。 5、土地承包程序 为防止农村土地承包过程中的随便性,从程序上确保土地承包的公正、公开、公正,保障农夫的土地权益不受侵害,法律对土地承包规定了明确的、操作性很强的程序,在实施土地承包时必需严格遵循法定程序进行。 土地承包法第十九条规定:土地承包应当根据以下程序进行:(一)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选举产生承包工作小组;(二)承包工作小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拟订并公布承包方案;(三)依法召开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争论通过承包方案;(四)公开组织实施承包方案;(五)签订承包合同。#/ 6
11、承包期限 承包期限是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存续的期间,是土地承包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这个期间内,承包方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依照法律的规定和合同的商定,行使权利,担当义务。法律规定的期限是法定期限,原商定承包期长于法定承包期限的也是有效的,法律并不禁止。 土地承包法第二十条规定:耕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草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五十年。林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七十年。第六十二条规定:本法实施前已经根据国家有关农村土地承包的规定承包,包括承包期限长于本法规定的,本法实施后连续有效,不得重新承包土地。 7、承包期内,发方包不得收回承包地 赋予农夫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维护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土地 承包 宣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