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哈药集团的财务报表分析.docx
《对哈药集团的财务报表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哈药集团的财务报表分析.docx(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目录前序第一章公司根本介绍2第二章资产运营能力分析121. 1资产结构分析2. 2资产变动趋势分析3. 3工程分析4. 4营运能力比率分析第三章盈利能力分析193.1利润表趋势分析3. 2利润表结构分析3. 3收入结构分析3. 4费用结构分析5. 5盈利能力比率分析第四章偿债能力分析294.1负债及股东权益趋势分析4. 2负债及股东权益结构分析6. 3工程分析4. 4偿债能力比率分析第五章现金流量分析365. 1现金流量趋势分析5. 2现金流量结构分析7. 4现金流量比率分析第六章杜邦综合分析43第七章公司的优势问题及其解决措施457.1 公司的优势7.2公司存在的问题7.3解决措施前序:完成
2、此项任务的小组成员如下,其顺序按照章节顺序沈建葛宇婷20080562谢迪菲20080571郭曼20080564李雪佼20080566叶晨熙注:字体大小出章标题外一律为小四字体。第一章公司介绍哈药集团有限公司是国有控股的中外合资企业。拥有2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众公司(即哈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哈药集团三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和27家全资、控股及参股公司。员工2万余人,注册资本共计37亿元,资产总额119亿元。哈药集团融医药制造、贸易、科研于一体,主营业务涵盖抗生素、化学药物制剂、非处方药品及保健食品、中药、生物工程药品、动物疫苗及兽药、医药流通七大产业领域。1.1 哈药集团哈药集团是集科、工、
3、贸为一体的大型企业,现拥有1个控股上市子公司、13个全资子公司。集团现有职工2.Ol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4760名,占职工总数的23.8%。集团共生产西药及中药制剂、西药原料、中药粉针、生物工程药品、滋补保健品等6大系列、20多种剂型、1,000多个品种,其中主导产品头抱曝月亏钠、头抱噗琳钠、双黄连粉针等产销量均居全国第一位,青霉素钠原粉及粉针产销量居全国第二位。200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68亿元、工业增加值12.4亿元、营业收入66.5亿元、利税10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56%、13%、44%和84%,连续三年实现快速跨越式开展。与全国同行业相比,集团的工业总产值和营业收入二项经济指标均居
4、第一位。1. 2哈药集团有限公司哈药集团有限公司是全国医药行业首家上市公司,并于1996年被国家定为全国512家重点联系企业之一;1997年被国务院批准为120户大型企业试点单位。荣获2006年世界企业竞争力试验室中国100家最正确雇主,集团组建以来,遵循改革开展的思路坚持“三改一加强的方针,积极推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努力完善集团化和股份制改造,在医药市场形势极为严峻的条件下实现了滚动式开展。在市场经济大潮中,集团在“精干主业,优化副业,收拢五指,形成拳头,调整经济结构,开展规模经济总体改革方针指引下,从技术改造入手,致力于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档次,实现产品结构与市场需求相对接,提高企业整
5、体实力。为此,集团公司坚持高起点和合理布局的原则,对企业实施了大规模的技术改造。自“七五末期以来,按国际GMP标准,实施“六大基地的改造和建设,并重点推进哈药集团制药总厂、制药三厂、中药二厂和技术中心改造的步伐,使主导产品的生产条件和技术经济指标,到达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通过引进和开发,集团掌握了抗生素三大母核(6APA、7ACA、7ADCA)及其下游衍生产品的生产技术,并具备了年产西药粉针25亿支、中药粉针6,000万支、水针L4亿支、片剂110亿片、胶囊34亿粒的生产能力,在国内同行业中具有明显的规模优势和技术优势。为适应市场需求,放大经营能力,形成独具特色的经营优势,集团明确提出要使“经
6、营能力大于生产能力的思想。一方面,建立强大的市场营销队伍,目前集团各企业营销人员已占员工总数的10%以上,营销人员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比例到达总数的50%以上,全面推进了高智商和科技营销。另一方面,积极扩大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市场覆盖率,目前集团已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130个销售办事处,形成覆盖广、功能强的营销网络,并将产品打入欧洲、亚洲、非洲、中北美洲市场。通过总经销、区域代理、终端销售、广告宣传促销、医学专业推销等方式,实施“打造哈药品牌平台,发挥共享哈药品牌资源效应的市场战略,使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显著提高。连续两年荣获中国工业经济研究院颁发的“中国
7、制造业500强大奖。1.3 公司开展历史哈药集团哈药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为哈尔滨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1988年5月16日经哈尔滨市人民政府批准,在原哈尔滨市医药管理局所属的31家国有企业的基础上组建成立的。哈尔滨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1991年12月改组分立为两局部:即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之上成立哈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哈尔滨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同时将哈尔滨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资产合理地分割为两局部:一是将哈尔滨制药厂、哈尔滨制药三厂、哈尔滨制药四厂、哈尔滨制药六厂、哈尔滨中药二厂、哈尔滨医药商业总公司、哈尔滨药材总公司、哈尔滨医药供销总公司、哈尔滨亚兴房地产开发
8、公司、哈尔滨北方制药厂、哈尔滨千手佛房地产开发公司和哈尔滨市医药工业研究所等效益较好的12家企业保存在股份公司中,取消法人资格,作为股份公司的分公司。这12家企业中的国有资产折为国有股18764万元,由哈药集团有限公司代表国家持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1990年1月12日向社会公众发行6500万元股本金,由哈尔滨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使用和管理。二是把集团股份公司的19户企业化出,以集团公司子公司的地位存在。1993年6月,哈尔滨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600664),成为黑龙江省医药行业首家上市公司。1997年1月,由集团公司收购股份公司医药供销分公司。1997年12月,由股
9、份公司采取用亚兴工程公司、千手佛房地产公司的资产等值置换和现金分期付款的方式,收购了集团公司子公司哈尔滨制药二厂,并将其与哈尔滨制药厂实行强强联合,组成了哈尔滨医药股份公司哈尔滨制药总厂。2000年2月,哈尔滨医药股份公司更名为哈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集团公司占地面积17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1.5万平方米。哈药集团有限公司青霉素钠原粉及粉针产销量居全国第二位;氨苇西林钠、头抱噗林钠、双黄连粉针、头抱睡月亏钠等产品产量居全国第一位;具备西药粉针28亿支、中药粉针亿支、水针6000万支、片剂113亿支、胶囊16.8亿支的生产能力。哈药集团是集科、工、贸为一体的大型企业,现拥有1个控股上市子公司、1
10、3个全资子公司。集团现有职工2.01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4760名,占职工总数的23.8%o集团共生产西药及中药制剂、西药原料、中药粉针、生物工程药品、滋补保健品等6大系列、20多种剂型、1,000多个品种,其中主导产品头抱睡月亏钠、头抱噗咻钠、双黄连粉针等产销量均居全国第一位,青霉素钠原粉及粉针产销量居全国第二位。200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68亿元、工业增加值12.4亿元、营业收入66.5亿元、利税10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56%13%、44%和84%,连续三年实现快速跨越式开展。与全国同行业相比,集团的工业总产值和营业收入二项经济指标均居第一位。哈药集团秉承“做地道药品,做厚道企业的企业
11、宗旨,市场份额迅速提升,业务领域不断扩大,局部产品打入欧洲、亚洲、非洲、中北美洲市场,年出口创汇1亿美元以上。凭借“以正合、以奇胜、以德存的企业理念,积极实施品牌创新战略,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经国内品牌价值权威评估机构一一北京名牌价值资产评估有限公司的评估,哈药集团以136.81亿元的品牌价值成为国内最具价值的医药品牌之一。哈药集团目前拥有“哈药、“三精、“世一堂“钙中钙等四件中国著名商标,创全行业及东北三省之最。1.4 公司研发在树立强大品牌的同时,哈药集团充分利用品牌为公司积累起来的丰富的资源和条件,以更大的气魄投入自主创新工作。公司投资1亿多元打造新药研发体系。围绕其1996年建立
12、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创立了生物工程、抗生素、药物制剂、现代中药、OTC药品及保健食品、动物疫苗及兽药等六个方面的技术平台。通过这六个平台集中力量向自己有优势的核心技术、核心产业展开研发,也标志着哈药的新药研发由以往的随意性转向专业性,加快了由完全仿制到创新性研发方向的转移步伐。经过多年的开展,哈药集团以不断完善的自主研发体系和逐渐壮大的科研队伍,同它强大的品牌一起构成了公司腾飞的双翼。借助这强大的品牌优势,哈药集团自主研发体系获得了充分的成长空间;而公司的品牌建设也从自主研发体系那里获得了强大的动力支持。哈药集团有限公司哈药集团拥有两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一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13、一个省级药物制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一个省级抗生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正高职称、高级工程师及享受政府津贴人员共计566人。哈药集团创立了“一个中心五个分中心的科研开发体系,哈药集团技术中心(生物工程研究中心);抗感染药物研究中心;现代中药研究中心;药物制剂研究中心;OTC药品及保健食品研究中心;动物疫苗及兽药研究中心。哈药集团先后共有25个工程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药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等23个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开展多方位的合作。集团公司科技能力逐渐增强,先后承当国家及省、市级科研工程36项,其中包括两个国家“863工程;2005年又承当了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创新药物和中药现代化专项(注射
14、用刺五加研究);国家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建设工程(“真核细胞表达的重组蛋白技术研发创新能力专题)及国家知识产权局专项研究(抗生素专利战略研究)等国家级科研课题。2001年2005年获新产品批文100多个,其中国家级三类以上新药占20%。截至到2006年上半年,集团公司共150余个新产品待批或在研。国家一类新药有6个,其中有三个正在进行临床试验,预计在2008年之前将获得生产批文。中药粉针剂属国内首创中药剂型,其产品技术先进性属世界领先。集团公司在国内率先掌握了抗生素原料药生产技术,通过持续技术攻关和新技术应用,主要技术指标大幅提高。推广青霉素新菌种,采用膜过滤、“三合一等新技术,青霉素产率有大幅度
15、提高,技术指标一直保持了国内领先水平。头抱噗林钠、阿莫西林钠生产技术水平属国际先进水平,生产技术指标处国内领先地位。化学制剂完成了由第一代:传统的片剂、胶囊、注射剂等,向第二代:缓释制剂、肠溶制剂等以控制释放速度为目的的转变。目前,集团公司已经开始了第三代:控释制剂、利用单克隆抗体、脂质体、微球等生物载体技术制备的靶向给药制剂的研究工作,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集团公司先后成功研制开发的新型制剂技术品种有:肠溶制剂、泡腾制剂、缓释制剂及靶向制剂等20多个品种。1.5企业文化在中药生产中特别讲究使用“地道药材,历代中医,对中药材的选用都有严格的要求和限制,入药一定要选地道药材。因为不同产地的中药材
16、受特定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其品质也有很大的差异,药材地道与否直接影响着成药的质量。作为综合性大型制药企业的哈药集团,将中国传统医学讲求“地道,保证质量的理论以及儒家追求“厚道为人,兼济天下的思想与现代管理相结合,提出了“做地道药品,做厚道企业的企业经营理念。面对产品质量,我们来不得半点马虎,要始终树立以质量求生存的经营理念,以高质量的产品奉献给我们的客户,取得客户的信任,建立长期互信互任的友好纽带。这永远是哈药集团生存的法宝。为此,哈药集团将“做地道药品,做厚道企业作为企业使命,不断提高生产技术的科研能力和技术水平,以保证哈药产品的稳定质量,为客户提供优质的健康产品,自始至终为与客户、员工
17、股东及社会共享与世界同步的医药文明而努力。“做地道药品,做厚道企业展示了哈药集团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继往开来,超越自我,厚道做人,立身兴业,赶超国际先进水平的雄心壮志,也说明了哈药集团实现持续健康开展的根本动机。1.6人才战略化学科带头人制度,各科研开发平台在企业核心研发领域至少配备一名博士或硕士学位学科带头人(其中生物工程、现代中药领域已配备博士学科带头人)。学科带头人要在科研中起模范带头作用,以自己的学术思想和权威影响企业科研开展方向,促使整体的科研能力不断提高,推动研发中心的研究水平快速开展,利用几年时间培养出一批省内国内知名的本专业学科带头人。未来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一流的人才
18、是建设一流企业的基石。我们的人才观念是:胜任本职工作就是人才,能创新开拓就是优秀人才。牢固树立人才是集团公司第一资源的思想理念,积极给人才创造施展才华的时机和继续学习的条件。每年要至少组织一次由科研骨干人员参加的国内科技考察活动,组织2-3次专家学术交流研讨会,开展各种行之有效的科技人员深造培训活动,着力培养科技人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真正实现用伟大的事业来凝聚人才,用崇高的精神来鼓励人才,用真挚的感情来关心人才,用良好的待遇来吸引人才的美好愿望。营造出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气氛。集团公司注重人才引进和培养,先后完成了与哈医大搭建药物制剂、与中医药大学搭建现代中
19、药、与东北林业大学搭建生命科学等高水平人才培养平台,联合实施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方案,还充分利用博士后工作站有方案地为公司进行后备人才的培养和技术储藏。目前集团公司攻读博士及硕士学位的科技人员有近30人,为集团公司今后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通过实施科研工程锻炼了一批人才,人才建设又推进了工程顺利进展。1.7展望未来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哈药集团立足国情,科学定位,确立了企业新世纪超常规开展战略:做大做强主业,优化开展相关产业,产品扩张与资本扩张同步,体制创新与管理创新并举,全面实施规模化、信息化和集约化经营,力争到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00亿元、营业收入200亿元、利税50亿元,企业
20、整体水平跨入世界制药50强企业行列。1. 8行业概况医药对人类生活的巨大影响使得其行业的高增长和高收益特性非常突出,中国的制药工业起步于20世纪初,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使用传统工艺到大规模运用现代技术的开展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工业的开展驶入快车道,整个制药行业生产年均增长17.7%,高于同期全国工业年均增长速度,同时也高于世界兴旺国家中主要制药国近30年来的平均开展速度,成为当今世界上开展最快的医药国之一。我国医药行业规模效益逐渐显现,具有潜力巨大、健康、快速开展的特性。传统化学制药增长速度将逐步放慢,天然(中药)和生物药品将成为行业主要增长点。化学药物、天然(中药)和生物药品将三
21、分天下,形成新世纪药业的三大新兴市场,运是我国未来医药行业最重要的特点。化学药物方面我国的化学药物飞速开展是在20世纪7080年代,在此期间,发现及创造了现在仍在使用的一些最重要的药物。有机化合物仍然是合成药物最重要的来源,高级计算机仪器的创造,别离、分析手段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分析方法进一步的微量化等将使化学合成药物的质量更加提高。化学合成药物向更加具有专一性的方向开展,使其不但具有更好的药效,毒副作用也会更加减少。酶、受体、蛋白的三维空间结构会一个一个地被说明的,这给利用已说明这些生物靶点进行合理药物设计,从而开发出新的化学合成药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化学合成药物仍然是最有效、最常用、最大量及
22、最重要的治疗药物。用一些如“回归自然、“绿色消费等动听的名词来贬低化学合成药物的重要性和实用性,这是不全面的。中药(天然药物)方面中药是我们祖国瑰宝,有着悠久的历史,特别在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十分重视中药的开展,最近在全国范围开展了中药与天然药物资源大规模普查,发现可供药用的植物、动物、矿物药已达万种,是世界上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许多重要药材如蛔蒿、水飞蓟、安息香,西洋参、丁香等引种成功。目前我国开展了濒临灭绝的药用动物代用品的研究,如人工麝香、人工牛黄等已研究成功。到目前为止,已对200多种中药与天然药进行了系统的化学研究,其中包括常用的中药,如人参、三七、大黄、黄连等。我国药学工作者已从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集团 财务报表 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