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车辆管理系统的设计毕业论文.doc
《基于物联网车辆管理系统的设计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物联网车辆管理系统的设计毕业论文.doc(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基于物联网的车辆管理系统的设计Design of Vehicle ManagementSystem Based on Internet Things学生姓名 徐芳芳 学 号 1030030233 专业班级 电子信息工程1002 指导教师 金振坤 2014年5月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作者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的地方外,没有任何剽窃、抄袭、造假等违反学术道德、学术规范的行为,也没有侵犯任何其他人或组织的科研成果及专利。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
2、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如本毕业设计(论文)引起的法律结果完全由本人承担。毕业设计(论文)成果归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所有。特此声明。 作者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 作者学号: 1030030233 作者签名: _年_月_日摘 要车辆管理是现在智能交通中关键一环,是我们现在必须要提高和完善的课题。目前的车辆管理大多采用半人工方式,这不仅浪费人力物力,而且给人们的出行造成了不便。如何让车辆管理朝着人们所希望的方向发展,还需要我们不断的研究和实验。本论文设计了一个基于物联网的车辆管理系统,在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上实现联网功能。它分为三个子系统:信息采集子系统、信息传输子系统、信息
3、管理子系统。它采用AT89C2051单片机和nRF401射频芯片的可读可写式射频卡构成硬件电路。 它在基于AT89C2051单片机的基础上,用软件完成了串口通信。本文的硬件模块主要是完成车辆在进入高速路,和出去高速路的过程中车辆识别和收费问题,并采集相应车辆数据。软件模块实现了入网功能,以及控制LED(显示收费额)、红绿灯的显示功能。在本论文的设计过程中,硬件模块实现了信息采集功能但外围电路设计有待完善;软件设计中对信息管理的功能没有能完整编写,还需要不断改进。关键词:物联网;车辆管理;射频识别;全球定位系统AbstractThe vehicle management is now the k
4、ey intelligent traffic in a ring. we must improve and perfect the topic now. Currently, most of the vehicle management use half artificial way. This is not only a waste of resources, but also to peoples travel inconvenience. How to make the vehicle management towards the desired direction, we still
5、need more research and experiments. This dissertation designs a vehicle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Internet of things.The key technology in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t implements the network function. It is divided into three subsystems: information collection subsystem,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subs
6、yste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ubsystem. It uses AT89C2051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and Radio Frequency chip nRF401 readable and writable Radio Frequency card constitutes hardware circuits. On the basis of based on AT89C2051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it uses software to complete the serial communi
7、cation. In this dissertation, the hardware module is mainly to complete the vehicle in and out into the highway, high-speed road in the process of vehicle recognition and collect fees problem, and collect the corresponding vehicle data. The software modules realize the network function including the
8、 charging control LED display, traffic lights. In this dissertation, hardware modules realize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But peripheral circuit design needs to be improved the design process. Software design for information management function is not able to complete the preparation, but also need to
9、continue to improve. Key Words: Internet of Things; Traffic Management; 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目 录第1章 绪论1 1.1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1 1.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1 1.3 本论文的组织结构4第2章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5 2.1 物联网的分层结构5 2.2 物联网的相关技术6 2.2.1 射频识别技术6 2.2.2 全球定位系统9 2.2.3 传感器技术12第3章 车辆管理系统的结构13 3.1
10、车辆管理系统构架13 3.2 信息采集子系统13 3.2.1 车辆识别模块14 3.2.2 图像监控模块14 3.2.3 信息处理模块15 3.3 信息传输子系统15 3.4 信息管理子系统15 3.4.1 信息管理15 3.4.2 收费管理16第4章 车辆管理系统的设计17 4.1 硬件设计17 4.1.1 AT89C2051单片机性能及串行通信功能17 4.1.2 射频识别卡和阅读器的设计20 4.2 软件设计25 4.2.1. 外围控制器软件的分析与实现26 4.2.2 数码管、红绿灯显示的软件分析与实现30第5章 总结与展望33参考文献34致谢35第1章 绪论车辆管理1为现在的交通做着
11、巨大的贡献,但存在一些漏洞,也需不断前进和完善。本章主要是介绍我国目前一些车辆管理方面的情况,同时对所要研究的车辆管理系统进行概述以及简单的介绍一下本论文的组织结构。1.1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高速公路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已经形成了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高速公路在货运、客运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高速公路里程和交通量的不断增加,如何进一步加强高速公路的管理水平,提高其运营效率,减少收费不透明问题成为高速公路管理研究的重要内容。建设和优化高速公路收费机制是高速公路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直接影响高速公路的通行效率和经济效益。为了保证投资效益和通行安全,
12、高速公路管理部门设立了许多收费站和交通监控中心,然而过多的设立收费站,又降低了高速公路通行的效率。近年来,随着公路交通事业的蓬勃发展,公路收费系统1开始向自动化方向发展,有效地降低了公路、桥梁等收费处的车辆阻塞率。但目前各种收费系统仍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有的磁卡或接触式IC卡系统要求车辆必须停车才能进行收费作业,这在很大程度上给人们的出行造成了不便,同时也大大浪费了人力物力。而物联网技术的兴起,筑起了人与人,人与物在互联网的基础上的连接,为高速不停车收费系统提供了前景。1.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目前我国拥有的半自动收费和人工收费的方式费时费力,已无法满足高速公路现代化管理的需要。而电子不停车收费
13、系统2(ETC)是指车辆在通过收费站时,通过车载电子标签与路测天线的短程通信,进行车辆识别,信息写入并自动从预先绑定的IC卡或者银行账户上扣除相应资金,实现不停车收费的电子系统。与传统人工收费(Manual Toll Collection,简称MTC)方式不同,ETC的好处3有: (1)节省能源消耗,减少停车时的废气排放和对城市环境的污染。 (2)降低车辆部件损耗,减少收费人员,降低收费管理单位的管理成本。 (3)实现计算机管理,提高收费管理单位的管理水平。 (4)对因缺乏收费广场而无条件实施停车收费的场合,有实施收费的可能。34 (5)无需排队停车,可节省出行人的时间。 (6)避免因停车收费
14、而造成收费口堵塞,形成新的瓶颈。ETC系统按收费站车道配置,可分为ETC专用车道、MTC车道和ETC/MTC混合车道三类。鉴于我国道路实际情况,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ETC和MTC将共存。ETC系统按收费站收费方式,可分为联网式和人工式。其中联网式收费是当前收费的主要方式,而ETC系统是联网式收费的组成部分。ETC系统包括站级子系统和车道级子系统两部分,其中车道级子系统负责实现ETC车道的电子不停车收费,站级子系统负责后台的ETC交易数据服务、运营参数管理以及系统运行监控,并通过数据接口软件,在站级实现ETC系统与联网收费系统的数据处理工作。在各个设备中,电子标签读写天线通过RS232串行线接到
15、位于收费亭的车道计算机上,读写天线与车载电子标签之间的信息交换由应用程序直接控制;其它设备如自动栏杆、费额显示器、车道通行灯、车辆检测器等设备通过车道控制器与车道计算机连接;视频信号通过字符叠加器叠加在过车信息后传递到收费站的监视器上。ETC是利用微波通信原理,实现数据的高速传输,完成不停车收费作业。系统主要有二个部份组成,即是安装在汽车上的车载标识卡3(也亦为电子标签或智能识别卡)和安装在收费站的车辆自动识别系统。车载标识卡主要用于记录与车辆有关的数据,如车辆类型、车牌号码、相关卡号和银行帐户等。收费站车辆自动识别系统,有一个安装在收费车道上方的无线电收发器用于读写出车载标识卡与收费相关的数
16、据。ETC车道4主要由天线、地感线圈、自动栏杆、信号灯等组成,如图1.1所示:射频识别卡信号灯 ETC收费站自动栏地感线圈带RFID智能识别卡车辆 图1.1 ETC车道示意图其工作的流程如下:(1) 当车辆进入通信范围时,首先压到触发线圈,启动天线。(2) 天线与电子标签(车载机+CPU卡)进行通信,判别车辆电子标签是否额有效。(3) 若有效则进行交易,交易成功,系统控制栏杆抬升,通行信号灯变绿,费额显示牌上交易信息;若无效(无效卡、无卡、假卡、低值卡等)则报警(通信信号灯变红)并保持车道关闭,直到车辆离开检测线圈。(4) 车辆通过抓拍线圈时,系统进行图像抓拍,字符叠加器将过车信息叠加到抓拍图
17、像。(5) 车辆通过落杆线圈后,栏杆自动回落,通行信号灯变红。(6) 系统保存交易记录,并将其上传至收费站服务器中,等待下一辆车进入。本系统由信息采集子系统、信息传输子系统、信息管理子系统三部分组成,通过自动标识通行车辆,自动通过物联网对上位机进行访问,完成相关系统控制和费用的收缴,解决了原收费系统预付卡购买、储值和收费等环节,有利于车辆管理系统的应用。1.3 本论文的组织结构本论文是一篇理论设计的论文。论文的结构如下:第1部分简单的介绍一下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以及论文研究的目的。初步介绍车辆管理系统的结构。第2部分中第一部分介绍物联网的分层结构,第二部分介绍物联网里的相关技术以及它们的特
18、性和所应用的范围。第3部分总体介绍车辆管理系统三个部分,并分别描述了每个部分所包括模块的功能。第4部分介绍了用硬件实现其信息采集功能,用软件实现系统与计算机的通信以及红绿灯的显示。第5部分是对整个设计过程的总结和心得,系统的优点和缺点。同时,阐述了本次设计过程中的体会。第2章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物联网5(Internet of Things,缩写IOT)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通过物联网可以用中心计算机对机器、设备、人员进行集中管理、控制,也可以对家庭设备、汽车进行遥控,以及搜寻位置、防止物品被盗等各种应用。物联网实现人与人
19、人与物的连接主要靠的是其所独有的分层结构和所拥有的相关技术。2.1 物联网的分层结构 物联网的结构6分为三层:感知互动层、网络传输层、应用服务层。如图2.1所示:信息处理应用服务层社会应用系统 应用资源共享服务台数据存储平台信息共享平台智能控制系统RFID数据采集设备信息采集感知互动层互联网标识管理系统信息传输网络传输层 地址管理系统图2.1物联网的体系结构 感知互动层处于整个体系的最底部,由大量具有感知和识别功能的设备组成,可以部署于世界任何位置、任何环境之中,被感知和识别的对象也不受限制。感知互动层的主要作用是感知和识别物体,收集环境信息。作为物联网应用和发展的基础,感知互动层涉及的主要
20、技术包括RFID技术、传感器技术和控制技术等。网络传输层位于整个体系的中间位置,包括各种通信网络(互联网、电信网、移动通信网、卫星网、广电网)形成的融合网络,被普遍认为是最成熟的部分。网络传输层是物联网提供无处不在服务的基础设施。应用服务层位于整个体系的最顶部,将物联网技术与行业专业技术相结合,实现广泛智能化应用的解决方案集。物联网通过应用服务层最终实现信息技术与行业的深度融合,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广泛影响。应用服务层的关键在于实现信息的社会化共享以及解决信息安全的保障问题。全面感知、可靠传输、智能处理作为物联网的核心能力,分别对应地在物联网感知互动层、网络传输层和应用服务层得到展现。全面
21、感知是指利用RFID、二维码、摄像头、传感器、传感器网络等感知、捕获、测量的技术手段随时随地对物体进行信息采集和获取;可靠传输4是指通过各种通信网络的融合,将物体接入信息网络,随时随地进行可靠的信息交互和共享;智能处理是指利用云计算、模糊识别等各种智能计算技术,对海量的跨地域、跨行业、跨部门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提升对物理世界、经济社会各种活动的变化的洞察力,实现智能化的决策和控制。2.2 物联网的相关技术2.2.1 射频识别技术射频识别技术7(RFID)是物联网感知互动层的关键技术之一,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无线射频方式进行双向通信,对目标对象加以识别并获取相关数据。它广泛
22、应用于交通、物流、军事、医疗和安全等领域,可以实现全球范围的各种产品、物资流动过程中的动态、快速、准确的识别与管理。典型的RFID系统8由RFID标签(Tag)、RFID阅读器(Reader)、天线、计算机4组成,如图2.2所示:天线阅读器(Reader)标签(Tag)计算机图2.2 RFID系统图RFID标签(Tag)又称电子标签、射频卡或应答器,内似货物包装上的条形码的功能,记载货物信息,是RFID系统的数据载体。RFID标签是一种集成电路产品,由耦合器和专用芯片组成。RFID阅读器(Reader)又称读/写器或读卡器,是读取标签信息的设备。RFID阅读器可以无接触地读取并识别RFID标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联网 车辆 管理 系统 设计 毕业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