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急性呼吸衰竭.PPT
《儿童急性呼吸衰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急性呼吸衰竭.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儿童急性呼吸衰竭儿童急性呼吸衰竭 呼吸疾病是儿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导致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小于1岁死亡的小儿中有1/2、小于15岁的死亡儿童中有1/3死于呼吸衰竭。所以及时正确地识别和治疗呼吸衰竭,将大大提高儿科病人的生存率并改善预后。概述概述 中枢神经系统(延髓)周围神经系统(膈神经)呼吸肌 胸壁 肺 上呼吸道 支气管树 肺泡 肺毛细血管床 儿童呼吸生理解剖特点儿童呼吸生理解剖特点肺通气动力肺通气动力吸气运动吸气运动(主动)(主动)呼气运动呼气运动(被动)(被动)吸气呼气吸气呼气切换切换膈肌膈肌肋间外肌肋间外肌舒张舒张膈肌膈肌肋间外肌肋间外肌收缩收缩肋间内肌肋间内肌腹肌腹肌(主动)(主动
2、儿童呼吸生理解剖特点儿童呼吸生理解剖特点儿童呼吸生理解剖特点儿童呼吸生理解剖特点n弹性阻力 肺组织弹性回缩力 肺表面张力 C=1/R C=V/P n非弹性阻力 惯性阻力 粘滞阻力 气道阻力儿童呼吸生理解剖特点儿童呼吸生理解剖特点n相对舌体较大n相对会厌较大n声门位置相对高n儿童气道呈漏斗形,而成人气道呈柱状n容易兴奋迷走神经儿童呼吸系统的评估要点儿童呼吸系统的评估要点(1)气道开放吗?(2)小儿是否有呼吸?(3)呼吸足够:氧合(肤色、意识状况、氧饱和度)通气(动脉血气分析、分钟通气量)(4)空气的进入状况(5)注意呼吸频率是否太慢(6)呼吸作功(频率、使用辅助呼吸肌)急性呼吸衰竭定义急性呼吸
3、衰竭定义 急性呼吸衰竭指由于呼吸中枢或呼吸系统原发或继发病变,引起通气或换气功能障碍,出现缺氧或二氧化碳潴留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症。呼吸衰竭是一种功能失常的病理生理学过程,并非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儿童呼吸衰竭分类儿童呼吸衰竭分类起病的急缓-急性或慢性呼吸衰竭动脉血气分析-型或型呼吸衰竭病变部位-中枢或周围性呼吸衰竭急性呼吸衰竭分型急性呼吸衰竭分型 vPaO28.0kPa(60mmHg),PaCO2正常或低于正常时为低氧血症型或型呼衰型呼衰。vPaO2 8.0kPa(60mmHg),PaCO26.67kPa(50mmHg)时为高碳酸血症型或型呼衰型呼衰。儿童急性呼吸衰竭的病理生理
4、儿童急性呼吸衰竭的病理生理肺泡通气不足 通气/血流灌流(V/Q)失调 肺内分流量增加 弥散功能障碍 儿童急性呼吸衰竭的病理生理儿童急性呼吸衰竭的病理生理肺泡通气不足肺泡通气不足 n 单位时间内新鲜空气到达肺泡的气量减少n 死腔通气量n 呼吸的动力n 胸壁与肺弹性或非弹性阻力致肺泡通气量儿童急性呼吸衰竭的病理生理儿童急性呼吸衰竭的病理生理限制性通气不足限制性通气不足n呼吸肌活动障碍:脑部病变或药物、神经肌肉疾病n胸壁顺应性降低:胸廓骨骼或胸膜病变n肺的顺应性降低:肺淤血、水肿、纤维化;型肺泡上皮受损或发育不全 儿童急性呼吸衰竭的病理生理儿童急性呼吸衰竭的病理生理阻塞性通气不足阻塞性通气不足n气道
5、阻塞有中央性和外周性两类 中央气道:声门至气管隆凸间的气道 外周气道:内径小于2mm的细支气管儿童急性呼吸衰竭的病理生理儿童急性呼吸衰竭的病理生理V/Q比值失衡比值失衡nV/Q 0.8 气道阻塞或狭窄:支气管哮喘、阻塞性肺气肿 肺与胸廓顺应性降低:ARDS、肺炎、肺不张n V/Q 0.8 休克、肺血管栓塞、肺血管受压或扭曲、肺毛细血管床减少儿童急性呼吸衰竭的病理生理儿童急性呼吸衰竭的病理生理n肺内分流量增加肺内分流量增加 在某些疾病引起的呼吸衰竭如肺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中,肺内分流量增加是构成低氧血症的主要因素。儿童急性呼吸衰竭的病理生理儿童急性呼吸衰竭的病理生理弥散功能障碍弥
6、散功能障碍n肺泡膜面积减少:肺实变、肺不张、肺叶切除。n肺泡膜厚度增加:肺水肿、肺纤维化、肺泡透明膜形成。n 血液与肺泡接触时间过短。儿童急性呼吸衰竭的病因儿童急性呼吸衰竭的病因 从中枢神经系统到进行气体交换的肺毛细血管床,以至到组织和细胞摄取及利用氧的过程中,任何环节异常都会导致呼吸衰竭的发生v 中枢性、神经源性、神经肌源性疾病v 胸廓、胸壁疾病v 上、下气道疾病v 肺部疾病v 其他儿童急性呼吸衰竭的病因儿童急性呼吸衰竭的病因中枢性、神经源性、神经肌源性疾病中枢性、神经源性、神经肌源性疾病n呼吸中枢抑制:镇静或麻醉药物、ICPn呼吸肌麻痹:神经肌源性:脊肌萎缩、格林-巴利、脊髓外伤 肌源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儿童 急性 呼吸衰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