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PPT课件.ppt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PPT课件.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ongenital Hypertrophic Pyloric Stenosis2一、定义定义 n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是由于幽门环肌肥厚、增生,使幽门管腔狭窄而引起的机械性幽门梗阻,是新生儿的常见病之一。3对该病认识的历史过程n18871887年年 Hirshsprung 首次详细描述了该病的病理改变及临床特征。n18891889年年 Lobker 首次行胃肠吻合术治疗该病,但术后死亡率高达50。n19071907年、年、19121912年年 Fredet、Ramstedt 相继创建幽门环肌切开术,效果 良好,沿用至今。n目前目前 死亡率已降至1以下。
2、4二、发病率发病率 n欧美发病率很高,有报道300900个活婴中有一例。n我国发病率较低,大约3000个新生儿中有一例。n男性远较女性发病率高,约占90以上,教材中男女之比为4:1。n多见于正常足月产儿,早产儿少见。5三、病因病因说法很多,尚无定论,与以下几方面有关 n1 1先天性先天性:在胚胎期第一月末、第二月初,幽门发育过程中肌肉发育过度,致使幽门肌肥厚而引起梗阻。n2 2神经异常学说神经异常学说:近年来发现该病的幽门肥厚层神经丛和神经节细胞有明显改变,故有人认为肌间神经丛发育不全是肥厚性幽门狭窄的基本病因。6n3 3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少数病例有家族史。可发生于同胞兄弟或孪生子,有报道一个
3、家庭中同胞兄妹4人和祖孙三代先后发病。很多学者认为本病的发生与遗传有关。n4 4内分泌激素内分泌激素:有研究发现该病患儿的血清胃泌素、前列腺素E2和F2明显增高,而术后均明显下降,提示此两种内分泌激素可能是幽门狭窄的致病因素。7n5 5病病毒毒感感染染:本病发病率有季节性高峰,以春秋两季多见,有实验表明可能与巨细胞病毒感染(CMV)有关。n6 6药药物物:有报道某些药物如红霉素、阿霉素可致幽门狭窄。8四、病理病理 n1 1主主要要病病理理改改变变:幽门壁各各层层组组织织均肥肥厚厚增增大大,而以环环肌肌为主,可达0.40.6cm(外纵、中环、内斜),幽门比正常明显增大,幽门管狭窄幽门管狭窄。n2
4、 2大大体体形形态态:幽门部外形似橄橄榄榄状状,表面光滑,粉红色或苍白色;质地硬硬如如软软骨骨,有弹性有弹性;n大小:幽门管长约22.5cm,前后径约1.31.8cm肌层厚约0.40.6cm。9 肥厚的肌层在胃胃端端分分界界不不明明显显,逐渐移行缓慢增厚,而在十十二二指指肠肠端端突突然然终终止止,分分界界明明确确。故术中在分离十二指肠端肌层时千万小心勿损伤粘膜。n3 3镜下改变镜下改变:粘膜充血水肿,肌层肥厚,肌纤维排列紊乱。10五、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n1呕呕吐吐:是本病最主要、最突出的早期症状。n发生时间:多在出出生生后后2 23 3周周出出现现,少数在生后即有或延迟至78周,发生早晚与幽门
5、肌层增厚程度有关。n特点:有有规规律律,很典型。呈进进行行性性加加重重的无无胆胆汁汁性性呕吐,吐后觅食欲强。11n早期为食奶后溢奶,渐发展为频繁的喷喷射射状状呕呕吐吐,由于胃逐渐扩张,奶在胃内潴留的时间延长,呕吐次数减少,但吐出量增多,呕吐物为胃液,含含奶奶瓣瓣,有有酸酸味味,不含胆汁不含胆汁。n严重者由于胃粘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出血,呕吐物中可带血。12n2 2腹部检查:腹部检查:n上腹膨隆,下腹平坦,95的患儿在吃奶时或饱食后可见胃胃蠕蠕动动波波,自左肋缘下移行至剑突右侧后消失。n右右上上腹腹触及橄橄榄榄状状肿肿块块(肥厚的幽门)是本病的特有体征特有体征。13n患儿熟睡、吃奶或空腹时易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先天性 肥厚 幽门 狭窄 PPT 课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