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苯重大危险源专项应急预案.docx
《粗苯重大危险源专项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粗苯重大危险源专项应急预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粗苯重大危险源专项应急预案编制单位:颁布日期:4月1日目录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2Ll粗苯危险源辨识和评估21.2 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和发生的季节21.3 严重程度分析31.4 严重程度5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63组织机构及职责74预防与预警84.1 危险源监控84.2 预警行动95处置程序135.1 报警系统及程序135.2 现场报警方式135.3 相互认可的通告、报警形式和内容135.4 岗位应急反应人员向外求援的方式136处置措施156.1 响应分级156.2 响应程序156.3 处置措施176.3.1 紧急疏散措施181.1.1 漏处置措施196.3.3 中毒处置措施及防护措施196.3
2、4 火灾处置措施206.3.5 场监测步施206.3.6 危险区隔离措施206.3.7 检测、抢救、救援及控制措施226.3.8 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与医院救治.236.3.9 现场保护措施25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267.1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要求277.2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管理措施27附件错误!未定义书签。附件1有关应急部门、机构或人员的联系方式28附件2应急救援物资装备情况30附件3相关图纸错误!未定义书签。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1.1粗苯危险源辨识和评估XXXX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已对粗苯区域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进行了辨识,属于重大危险源。通过对粗苯储罐进行蒸气云
3、爆炸事故后果模拟计算可知:10011)3粗苯储罐内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爆炸时冲击波造成人员的伤亡范围为:在距爆炸中心12.97m以内,人员大部分死亡;在12.97m-18.52m范围内,人员将致内脏严重损伤或死亡;在18.52-24.22m范围内,人员将遭受听觉器官损伤或骨折;在24.22-31.92m之间,人员会受到轻微伤害;在31.92m以远的距离,已不足以对人员造成伤害通过对储罐区进行池火分析可以看出,距液池中心23.5m的范围内,人员IoS内如不及时撤离将会有1%的人员死亡,人员在1分钟内不及时撤离,将会造成全部死亡;在23.528.8m的范围内,人员IOS内如不及时撤离将会有重大烧伤,人
4、员在1分钟内不及时撤离,将会造成全部死亡;在28.840.7m的范围内,人员IoS内如不及时撤离将会有1度烧伤,人员在1分钟内不及时撤离,将会造成1%的人员死亡;71.9m之外没有大的影响。1.2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和发生的季节1.2.1粗苯的危险特性粗苯的闪点为-11。爆炸极限1.2%8.0%。引燃温度560。易燃。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高热、明火极易燃烧爆炸。遇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易产生和积聚静电,有燃烧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较低处能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引起回燃。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流速过快,容易产生静电积聚。粗苯对眼睛、皮肤有刺激性,有致癌性。对
5、中枢神经系统有影响,造成慢性骨髓无血生成。弄到皮肤上,可能引起伤害,比如白血病。急性中毒:轻者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轻度兴奋、步态蹒跚等酒醉状态;严重者发生昏迷、抽搐、血压下降,以致呼吸和循环衰竭。慢性中毒:主要表现有神经衰弱综合症;造血系统改变:白细胞、血小板减少,重者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少数病例在慢性中毒后可发生白血病(以急性粒细胞性为多见)。皮肤损害有脱脂、干燥、皴裂、皮炎。可致月经量增多与月经延长。1.2.2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根据以上粗苯的危险特性,粗苯发生的事故类型主要是着火、爆炸;粗苯的蒸气具有很大的毒性,在夏季或发生火灾的情况下,空气中毒蒸气浓度加大,易发生中毒事故。1.2.
6、3可能发生的季节粗苯属于中闪点易燃液体,其蒸汽和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或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夏季气温较高,容易产生阳光暴晒,导致粗苯储罐温度升高,粗苯蒸汽泄漏,遇明火,引发着火爆炸事故;夏季空气潮湿,盛装粗苯的设备和管道容易被腐蚀造成粗苯泄漏,而且夏季雷雨季节易因雷击导致着火爆炸事故。故可能发生的季节是夏季。1.3严重程度分析1.3.1导致粗苯着火、爆炸、中毒事故的危险因素分析1)粗苯储罐不注意遮阳或无喷淋设施,由于太阳曝晒引起粗苯大量蒸发,在空气中形成爆炸性气体,遇激发能量有产生爆炸、火灾的危险。2)罐区防雷设施不完善或接地电阻太大,可能由于雷击或静电打火引起火灾爆炸事故。3)运输粗
7、苯的罐车卸车时,罐车未作静电接地先放电,输送流速过快,亦容易发生静电火花而引发火灾爆炸事故。4)在粗苯储罐区附近使用手机、普通手电等电子产品,可能由于电子打火引起火灾爆炸事故。5)生产装置区粗苯中间槽或粗苯罐现场操作工违反劳动纪律,不穿防静电工作服,由于静电火花可能引起火灾爆炸事故。6)粗苯的储存设备、输送管道维修或改造时不使用防爆工具,野蛮操作,产生碰撞火花可能引起火灾爆炸事故。不遵守严禁烟火的规定,吸烟,动用明火可能引起火灾爆炸事故。7)粗苯与氧化剂或有氧化性的酸类(特别是硝酸、硫酸)接触,能发生剧烈反应而引起燃烧爆炸。8)粗苯容易挥发,蒸气压大,液面的蒸气浓度也较大,遇明火或火花易着火燃
8、烧。蒸气比空气重,易沉积在低洼处或室内,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增加了着火、爆炸的危险性。9)粗苯着火所需能量小,只要极小能量的火花即可点燃。并且在流动、晃动时容易积聚静电,静电放电产生火花则引起燃烧。10)在生产装置区作业时使用易发生火花的铁制工具及穿带铁钉的鞋易引起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11)泵输送粗苯的过程中没有良好的接地装置使得静电积聚,产生静电火花引发火灾爆炸事故。12)粗苯蒸气具有很大的毒性,在夏季或发生火灾的情况下,空气中有毒气体浓度增大,易引起中毒事故。13)粗苯罐安全附件如远程液位显示联锁、重大危险源监控(含摄像、有毒报警、火灾报警系统)不全或损坏,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可能造成设
9、备超量充装产生泄漏而导致火灾、爆炸、中毒事故。14)储罐区未按要求设置防火堤,发生泄漏事故时物料四处蔓延,造成事故后果扩大。粗苯罐区、设备上安全警示标志不全,无关人员随意进出储罐区,可能导致火灾、爆炸、中毒事故。L4严重程度可能造成爆炸、火灾、中毒、灼烫事故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分布见如下列表。火灾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分析汇总表可燃物类型可燃物名称火灾类型火灾危险因素存在部位可燃液体洗油、贫洗油、富洗油B洗油储罐、贫洗油槽、富洗油槽、洗油换热器易燃液体粗苯B洗苯塔、脱苯塔、管式炉、油水分离器、粗苯回流槽、粗苯罐爆炸危险因素翔f识分析汇总表序号爆炸物质爆炸危险因素类型存在部位1粗苯蒸汽+空气设备容器内爆
10、炸粗苯储罐、油水分离器、回流槽、汽液冷却器非限制性空间气团爆炸罐区防火堤内、粗苯泵房、地下电缆沟、排水沟2洗油蒸汽+空气设备容器内爆炸洗油槽、富洗油槽、贫洗油槽中毒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分析汇总表序号工业毒物状态毒性物质存在部位1工业毒物蒸气粗苯洗苯岗位,脱苯岗位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2.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预防和减少危险化学品事故,切实加强企业员工的安全防护,充分发挥专业救援力量的骨干作用和职工群众的基础作用。2.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公司统一领导下,厂应急指挥部负责现场指挥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2.3快速响
11、应,果断处置事故的发生具有很强的突发性,在很短的时间内快速扩散和爆炸,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快速、及时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发生事故的企业是事故应急救援的第一响应者,省、市、区安监局等有关部门配合、指导、协助做好相关工作。2.4依靠科学,依法规范采用先进的应急救援装备和技术,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实现科学民主决策。确保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2.5预防为主,平战结合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坚持事故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加强重大危险源管理,做好危险化学品事故预防、预测、预警和预报工作。开展培训教育,组织应急演练,做到常备不懈
12、进行社会宣传,提高员工和社会公众的安全意识,做好物资和技术储备工作。3组织机构及职责车间级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车间名称职位姓名职责化产车间组长负责全面指挥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副组长协助组长负责应急救援现场具体协调工作协助组长负责应急救援后勤保障联络工作组员负责控或切断化产系统危险源的处置工作负责带领抢险救援进行事故现场抢险工作负责做好生产系统紧急停车工作,确保安全公司级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指挥部姓名行政职务职责总指挥总经理1、负责全面指挥公司的应急救援工作2、负责批准应急救援预案的启动与终止3、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调动副总指挥安全副总经理1、负责确定事故现场的指挥人员2、
13、负责确定事故状态下各级人员的职责3、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工作生产技术副总经理1、负责事故应急救援中的现场抢险指挥工作2、负责事故应急救援中的技术指挥工作3、参与制定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工作4、负责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数据行政副总经理1、负责组织制定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工作2、负责事故现场的有关工作3、负责组织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工作4、负责事故应急救援中后勤保障和外部联络协调指挥工作5、负责重大危险源事故信息的上报工作6、负责抢救受伤、中毒人员生活必备品抢救所需物资供应7、负责救护车、转移伤员车辆和运输物资车辆的统一调酉己成员安全科长负责协助副总指挥做好事故现场抢
14、险指挥、协调、报警、情况通报和外部联络等工作办公室主任1、负责现场警戒、道路管制和周围人员的疏散工作2、事故现场消防救火,控制易燃易爆有毒物质和有关设备的次冷却3、负责对中毒受伤人员分类抢救和护送专员组织工作生产车间主任1、协助副总指挥做好生产车间的紧急停车工作2、负责车间人员的安全撤离和紧急疏散工作3、向指挥部报告事故情况和应急机缘进展情况4预防与预警由于粗苯属于易燃液体,其主要危险是着火、爆炸事故,为防止粗苯火灾事故的发生,必须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且建立科学的预防和预警机制,进行监控和定期检测,主要监控方式、方法以及预防措施对预防事故的发生很重要的作用,明确预警行动和预警级别对控制事故扩大
15、至关重要。4.1危险源监控4.1.1危险源监测监控的方式、方法1)苯类槽区防火堤内设置有毒气体、火灾报警器、液位远程显示报警联锁,出现泄漏或放散及时发现。2)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3)定期聘请具有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对重大危险源进行评估。4)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5)岗位配备足够的应急设备、物资,并对其定期检测、校验。4.1.2采取的主要预防措施1)重大危险源区域安装火灾、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24小时视频监控装置并保持完好有效,一旦泄漏能及时发现,将事故得到有效控制。2)每年对重大危险源进行评估,对设备、设施、基建、操作人员及安全附件科学评估,合格后方可使用或操作。3)中控室远程
16、监控生产装置区,压力、温度、液位等一旦超过设定值,联锁会立即启动,防止事故发生。4)在罐区周围设置防火堤,一旦出现事故能有效对泄漏物进行收容处理。5)粗苯储罐静电接地,防止静电积聚引发火灾。6)粗苯储存和使用场所使用符合防爆要求的防爆电器。7)粗苯储罐上安装呼吸阀,防止罐内有毒蒸汽积聚压力过高。8)确保二级负荷用电,双路供电要保障完好有效。9)粗苯贮槽区及周围的岗位按有关规定配置一定数量的防毒面具、空气呼吸器、防化服等防护装备以及灭火器、消防炮、消火栓等消防设备,并确保完好有效。10)加强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完善和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如巡回检查制、交接班制、安全责任制及安全教育
17、制度等,提高职工的责任心和防范意识。11)粗苯贮槽充装量严格控制,不得超过贮槽容积的80%。12)加强对生产装置区贮槽安全附件、管道、阀门和报警、监控设备的检查检测和维护保养,发现问题及时处理。13)远离火种和热源。严格执行厂区内禁烟禁火的规定,粗苯储罐上采取了保温措施,防止储罐温度过高。粗苯储存和使用过程中涉及到的电气设备必须达到防爆等级,并定期进行检测维护。另外,还要落实好防雷、防静电安全措施。14)针对粗苯大量泄漏制定相应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职工定期进行演练,以便提高职工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减轻事故发生带来的损失,杜绝了粗苯蒸汽的挥发。15)每年由气象部门对防雷进行检测和定期安全检
18、查,确保电气安全。16)安全部定期组织有关部门对重大危险源进行评估。17)加强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粗苯重大危险源属于关键设备,其联系人定期到岗位组织安全班组活动,指导班组安全建设,确保关键装置设备、重点部位的安全。4.2预警行动4.2.1事故预警的条件、方式和方法1)事故预警的条件:事故预警的条件:固定式有毒气体或火灾探头报警,操作人员到达现场实际查看发现事故进一步扩大时。进入预警状态后,有关部门应当采取以下措施:(1)立即启动相关应急救援预案。(2)发布预警公告。(3)转移、撤离或者疏散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员,并进行妥善安置。(4)指令各应急救援队伍进入应急状态,随时掌握并报告事态进展情
19、况。(5)针对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封闭、隔离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中止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行为和活动。(6)调集应急所需物资和设备,后备队伍确保应急物资充分有效和其他保障工作畅通。2)事故预警的方式主要是靠职工各级安全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报警系统的完好有效及时,在发生泄漏后能发出报警信号两种方式。职工定期检查主要靠职工的安全责任心,岗位职工巡检和部门及各级的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防止事故扩大,报警系统所在部门或岗位,要定期效验报警装置的完好有效性,发现问题及时通知主管部门,进行维护和保养,以确保有效运行。3)事故预警的方法主要按照事故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一级、二
20、级和三级,分别用红色、橙色和黄色标示,一级为最高级别。预警级别的划分标准按有关规定执行。发布相应级别的警报,决定并宣布有关岗位进入预警期,同时向上一级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并向附近可能受到危害的毗邻或者相关工段通报。(1)发布三级警报,黄色标示,宣布进入预警期后,有关救援队伍和值班人员应当根据即将发生的重大事故的特点和可能造成的危害,采取下列措施: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责令有关车间、岗位、负有特定职责的人员及时收集、报告有关信息,加强对重大事故发生、发展情况的监测、预报和预警工作;(2)发布二级警报,橙色标示,宣布进入预警期后,在发布三级警报的基础上,采取以下措施:组织有关部门和工段、专业技
21、术人员、有关专家学者,随时对重大事故信息进行分析评估,预测发生重大事故可能性的大小、影响范围和强度以及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的级别;定时向有关部门报告重大事故预测信息和分析评估结果,并对相关信息的报道工作进行管理;及时按照有关规定向有关部门发布可能受到重大事故危害的警告,宣传避免、减轻危害的常识,公布咨询电话。(3)发布一级警报,红色标示,宣布进入预警期后,还应当针对即将发生的重大事故的特点和可能造成的危害,采取下列一项或者多项措施:责令应急救援队伍、负有特定职责的人员进入待命状态,并动员后备人员做好参加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的准备;调集应急救援所需物资、设备、工具,准备应急设施和避难场所,并确保其处
22、于良好状态、随时可以投入正常使用;加强对重点岗位、重要部位和重要基础设施的安全保卫,维护社会治安秩序;采取必要措施,确保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公共设施的安全和正常运行;及时向社会发布有关采取特定措施避免或者减轻危害的建议、劝告;转移重要财产;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必要的防范性、保护性措施。有事实证明不可能发生重大事故或者危险已经解除的,发布警报的有关部门或人员应当立即宣布解除警报,终止预警期,并解除已经采取的有关措施。4. 2.2预警级别针对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将事故分为不同的等级。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应急响应级别。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响应坚持属
23、地为主的原则,各应急救救援队伍按照有关规定全面负责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协调、支援工作。按生产安全事故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应急响应分为重大(I级响应厂级)、较大(11级响应车间级)、一般(III级响应岗位级)三级。超出本级应急处置能力时,应及时请求上一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启动上一级应急预案。I级应急响应由公司指挥部组织有关部门实施救援。5. 2.3预警信息发布程序(方式及流程)信息的发布程序公司指挥部应将事故发展和处理情况,定期通知总经理办公室,总经理办公室负责生产事故信息对外统一发布工作。生产事故发生后,要及时发布准确、权威的信息,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及时通知并疏散周围群众,从安全、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大 危险源 专项 应急 预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