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docx
《广东省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发202418号),创新多元化消费融合场景,优化服务消费市场供给,加快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有效扩大服务消费,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服务消费需求,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制定以下措施。一、推动餐饮住宿、家政服务、养老托育消费扩容提质(一)激发餐饮服务潜能。发布广东美食地图,推出四季美食旅游精品线路,擦亮食在广东金字招牌。扩大潮州、顺德世界美食之都效应,鼓励知名餐饮品牌在省内设立总部、首店、旗舰店,举办首发首秀活动。鼓励各地深入挖掘当地餐
2、饮文化,培育名厨、名店、名品、美食街(城),发展夜间餐饮、休闲餐饮等特色餐饮集聚区,带动预制菜、茶饮、点心、名小吃等地方产业。落实百千万工程,依托乡村旅游美食点,因地制宜打造美食名镇美食名村。引导餐饮门店提升适儿化服务,推动建设一批儿童友好餐厅。开展跟着电影品美食活动,支持各地市、行业协会、餐饮企业及平台企业举办各具特色的餐饮促消费活动。(省商务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文化和旅游厅、农业农村厅、妇联,省委宣传部,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以下均需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落实)(二)提升住宿服务水平。引导住宿业市场主体提升住宿接待能力和涉外服务水平,与餐饮、文化、旅游、康养、研学等业态融合
3、发展。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依法依规采取自营、入股、合作等多种方式,盘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闲置房屋,发展乡村酒店、客栈民宿。深入开展旅游饭店、乡村酒店(民宿)等级评定工作,创建一批星级酒店,培育一批高品质民宿品牌。(省文化和旅游厅、商务厅、自然资源厅、农业农村厅按职责分工负责)(三)提升家政服务品质。优化南粤家政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功能,扩大推广家政服务码,推进放心消费。引导家政进社区,完善家政基层服务站,构建15分钟家政服务圈。培育南粤家政区域特色品牌和龙头企业、领跑者企业,落实员工制家政企业社会保险补贴、吸纳就业补贴等优惠政策,打造巾帼家政服务品牌。深化粤桂、粤黔等跨省家政劳务协作,促进
4、供需对接。(省商务厅、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市场监管局、妇联按职责分工负责)(四)扩大养老托育供给。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出台促进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发展老年助餐,开展适老化改造,推动家庭养老床位建设,推广便捷可及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打造适老生活体验中心,将老年产品和服务纳入促消费政策范围,激发养老服务消费。统筹银发经济产业布局,培育银发经济潜力产业,开辟银发经济发展新赛道,积极推荐申报国家老年用品产品推广目录、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充分发挥中国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等平台作用,展示推介银发经济前沿技术和产品服务。探索建立托幼一体服务模式,鼓
5、励有条件的幼儿园通过改建、扩建或利用现有资源开设托班,新建幼儿园可配置适当比例的托班,探索推动国有企业参与托育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各地发放惠民托育券,增加专业托育资源供给。落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关于养老托育服务设施空间布局和配置要求,因地制宜推进我省既有住宅社区补齐养老托育服务设施短板。推进公共空间、消费场所等无障碍建设,争取中央资金支持养老托育项目和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养老托育机构用水、用电、用气严格按居民生活类价格执行。(省民政厅、卫生健康委、发展改革委、教育厅、工业和信息化厅、财政厅、自然资源厅、住房城乡建设厅、国资委按职责分工负责)二、推动文化旅游、体育健康、教育培训等消费高品质发展(五)
6、丰富文娱消费场景。实施百城百区文化和旅游消费行动计划,鼓励各地围绕传统节日、法定假日和暑期等旅游旺季,举办惠民文旅消费促进活动。推动文化场馆、新型演艺空间发展,鼓励在商业场所改造增设一批小剧场,提供小型音乐会、话剧、音乐剧等多样化演出服务,鼓励沉浸体验、数字艺术、线上演播等新业态发展。鼓励兴办特色书店、剧场、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文创商店,推广主题文创产品、特色非遗产品、旅游纪念品。充分挖掘非遗项目,加大粤剧岭南古琴艺术粤曲广东醒狮英歌舞粤北采茶戏龙舟武术等岭南文化策划推广力度。进一步做好演唱会、音乐节等文化活动审批服务工作。加大高质量广播电视节目、电影、纪录片、动画片和广东省原创网络视听精
7、品项目、微短剧扶持力度,加快电视频道高清、超高清建设。(省文化和旅游厅、广电局,省委网信办、宣传部按职责分工负责)(六)培育壮大旅游消费。持续推高请到广东系列文旅品牌网络热度,办好广东文旅推介大会、广东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等文旅活动。擦亮粤夜粤美夜间文旅品牌,引导夜间文化和旅游集聚区创新发展。壮大+旅游等商旅文体融合发展消费市场,支持A级景区、博物馆、美术馆积极引入餐饮、演艺、研学等消费业态,发展房车露营、低空观光等新业态。推动旅游助力实施百千万工程,支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乡村旅游重点镇村、文化和旅游特色镇村创建A级旅游景区,深挖红色旅游潜力。依托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等,加大对粤港澳一程多站线路
8、产品宣传推广。增开银发旅游专列,对车厢进行适老化、舒适化改造。落实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丰富过境旅游产品。推动航空公司增加国际航线航班,丰富邮轮游艇旅游产品。增加多语种标识,进一步提升外籍人员来粤旅游便利度,扩大多样化支付服务和入境游宣传。(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安厅、住房城乡建设厅、交通运输厅、农业农村厅、体育局,省委外办,民航中南地区管理局,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深圳市分行,省机场集团、深圳机场有限公司、广铁集团按职责分工负责)(七)拓展体育消费空间。抓住承办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第十二届残运会、第九届残特奥会机遇持续推进大型综合体育场馆升级改造和周边配套设施建设,提升承接国际和全国高水平赛事活
9、动软硬实力,推动跟着赛事去旅行系列活动,培育一市一示范精品赛事品牌。各地结合实际发布既有闲置场所清单,支持盘活闲置的旧厂房、仓库、老旧商业设施,引导社会力量依法依规进行改造,多渠道建设全民健身中心(社区体育综合体)、健身广场(多功能运动场地)、体育公园、健身步道、室内综合健身康体场地等便民体育设施,鼓励各地和社会力量申办或引进有影响力的国际顶级赛事和区域赛事,推动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发挥赛事活动引人流、聚人气、促消费的作用。丰富优质体育用品供给,推出体育国潮新品。办好广东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暨粤港澳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赋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省体育局、工业和信息化厅、自然资源厅、住
10、房城乡建设厅、文化和旅游厅、消防救援总队按职责分工负责)(八)培育健康消费新场景。支持商业楼宇、综合体、产业园区、企事业单位等引进微型健身房、健康食品超市、养生驿站等。支持发展健康体检、咨询等新型服务业态,推动临床心理服务县(市、区)全覆盖。支持医疗机构、养老机构合作开展医养结合服务,提升养生保健、康复疗养等服务水平。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支付工作。发展重点人群特色健康服务,持续推进全生命周期妇女、儿童保健特色专科建设。鼓励开发中医药食同源产品。支持深圳打造医美之都。(省卫生健康委、民政厅、医保局、中医药局按职责分工负责)(九)优化教育和培训消费供给。推动学校完善、开放优质教育资源,建设省
11、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数字化标杆学校等项目,建设一批高职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和中职双精准示范专业。鼓励职业院校结合学校自身特点和市场需求,统筹校内外资源,强化培训内容和方式创新,面向社会人员开展多元化、个性化的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服务。推动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提高办学能力,面向劳动者培训需求提高服务质量。完善广东终身教育学分银行,支持各级各类学习成果认定转换。通过非学科培训机构和具备资质的社会专业人士提供的课程购买服务,补充学校无法提供的课后兴趣类拓展课程。加快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审批进度,支持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提供更多优质的兴趣类校外培训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和消费
12、需求。(省教育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按职责分工负责)(十)鼓励居住服务消费。鼓励有条件的物业服务企业与养老、托育、餐饮、家政等企业开展合作,发展物业服务+生活服务模式。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以及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工作,大力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和老旧电梯更新改造。鼓励有条件的地市支持居民更换或新购绿色智能家居产品,开展旧房装修、厨卫等局部改造、居家适老化改造,支持智能家居跨界融合发展,培育提供改造设计、定制化整装等一站式、标准化产品和服务的龙头企业。(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民政厅、自然资源厅、商务厅、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三、丰富数字化、绿色化消费场景,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省 促进 服务 消费 质量 发展 若干 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