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演讲PPT课件.ppt
《区域经济学演讲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经济学演讲PPT课件.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LOGO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 第五小组第五小组LOGOPage 2长三角都市圈范围内长三角都市圈范围内“多层次分割多层次分割”的现象及原因分的现象及原因分析析 都市圈多层次分割长三角都市圈简介长三角地区的发展历史“多层次分割”对长三角发展带来的不利因素“多层次分割”原因分析如何改进区域治理机制 LOGOPage 3长三角都市圈范围内长三角都市圈范围内“多层次分割多层次分割”的现象及原因分的现象及原因分析析 最早提出都市圈概念的是法国著名地理学家简戈特曼(JeanGotman)将都市圈定义为:多个大城市地区联结成的巨型化、一体化的居住和经济活动的群集地带。都市圈具有的三项共同结构特征:1.拥有一
2、个或多个中心城市。2.拥有范围广阔的经济腹地和除中心城市外的众多其它城市。3.区域内各城市间有着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形成合理的社会、经济职能分工,具有较强的一体化倾向。都市圈的经济内涵:1.从经济上能否形成经济圈不是人为的必然,它需要有利于其形成的资源配置成本优势;2.“圈”内要有合理的产业链,形成密集的经济联系;3.“圈”内首先要具备一个强大的消费市场、良好的市场秩序和有效的政府行为。LOGOPage 4长三角都市圈范围内长三角都市圈范围内“多层次分割多层次分割”的现象及原因分的现象及原因分析析“多层次分割”问题,限制了各自区域竞争优势的更大发挥。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横向城市间竞争
3、内耗。1、核心城市间的竞争。2、核心城市与其他城市缺乏有效分工。3、非核心城市间的无序竞争。(2)纵向权力关系中的城市间竞争。即由于省级以下政府层级间财权事权不统一,具有行政隶属关系的城市政府间也存在着对资源控制权的争夺。区域内“一横一纵”的城市间竞争加上城市政府与中央等上级政府间的资源博弈所形成的竞争格局,阻碍了区域内分工网络和统一市场的形成,割裂了都市圈内经济市场和城市间的分工网络,造成了城市间协调缺乏。LOGOPage 5LOGO地理条件地理条件长江三角洲位于我国南长江三角洲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段,扼江北海岸线的中段,扼江海之要冲,地理位置十海之要冲,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分优越东邻东海、黄
4、海东邻东海、黄海位于长江黄金水道的起点位于长江黄金水道的起点黄黄 海海长长 江江东东 海海长三角都市圈范围内长三角都市圈范围内“多层次分割多层次分割”的现象及原因分的现象及原因分析析 LOGO地理条件地理条件总面积近十万平方千米,总面积近十万平方千米,人口约八千万人口约八千万共十五个地级以上的城市,共十五个地级以上的城市,包括一个直辖市、包括一个直辖市、三个副省级城市和三个副省级城市和十二个地级城市十二个地级城市长三角都市圈范围内长三角都市圈范围内“多层次分割多层次分割”的现象及原因分的现象及原因分析析 LOGOPage 8长三角都市圈范围内长三角都市圈范围内“多层次分割多层次分割”的现象及原
5、因分的现象及原因分析析 在“长三角”这个都市圈里,作为经济发展主力军的企业独领风骚。这里集中了近半数的全国经济百强县,聚集着近100个年工业产值超过100亿元的产业园区,还有包括万向集团、金山石化、扬子乙烯、大众汽车、上海贝尔、东方通信等在内的数千家巨人型企业。这些企业大多规模大、实力强、产品市场占有率在行业中名列全国前茅,并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目前,世界500强企业已有400多家在这一地区落户,其中,在上海设立地区总部和中国总部的就有逾200家,仅在苏州投资的有81家,投资项目达188个。据不完全统计,这一地区合同利用外资累计已近1500亿美元;长江三角洲已变成一个吸引国际资本与技术的
6、强大磁场。大量外企的存在,使得“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国际化程度大幅度提升,整个“长三角”正在成为“世界工厂”,“中国制造”的产品源源不断地从这里走向世界。LOGOPage 9吴人选择了今天的苏州建为都城,其政治地位的重要和地理位置的优越使苏州成为长三角地区第一个中心城市,苏州的繁华中心地位维持了千年的时间。隋唐统一时期,扬州成为长三角地区第三个中心城市,这与其发达的水路交通枢纽地位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今天的湖州市是第二个中心城市,湖州成为中心的原因也在于它的重要地理位置,是东西苕溪水会合处,之后注入太湖。隋朝开凿杭州经嘉兴到镇江的大运河,给嘉兴带来灌溉舟楫之利。宋元时,嘉兴各港口外贸频繁,海运兴
7、隆。清初,清政府进行赋税改革,多次对杭州湾沿岸海塘进行修筑。长三角都市圈范围内长三角都市圈范围内“多层次分割多层次分割”的现象及原因分的现象及原因分析析 LOGOPage 10长三角都市圈范围内长三角都市圈范围内“多层次分割多层次分割”的现象及原因分的现象及原因分析析 产业结构演变产业结构演变1、上海的产业结构自1978年起,始终是第二产业产值大于第三产业,第三产业产值大于第一产业,总体趋势是第二产业比例在持续下降,第三产业比例在持续上升。1999年,上海实现了三次产业结构的转变,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从1979年的19%上升到2003年的48.5%。产值、就业由“二、三、一”格局向“三、二、一
8、格局的转变说明上海即将完成工业化,进入经济的成熟发展阶段。第三产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包括金融、房地产、信息咨询等部门),已经成为上海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LOGOPage 11长三角都市圈范围内长三角都市圈范围内“多层次分割多层次分割”的现象及原因分的现象及原因分析析 产业结构演变产业结构演变2、江苏省经济自1979年以来一直以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为主导。经过1988年至1991年深化改革和治理整顿,增长效应显著,产值结构从“二、一、三”转变为“二、三、一”,但是仍有大量劳动力滞留在农业,就业比重一直保持在“一、二、三”状态。综合其就业与产业结构的变化特征可以判断,江苏省仍处于工业化中期
9、阶段,其显著特征是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农业人口比重大,第三产业有较快的发展但并不发达。LOGOPage 12长三角都市圈范围内长三角都市圈范围内“多层次分割多层次分割”的现象及原因分的现象及原因分析析 产业结构演变产业结构演变3、浙江省的产值结构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第一阶段是改革开放初期,产业结构特征是“一、二、三”的分布格局;第二个阶段是1980年到1986年,第一产业比重快速下降,第二、三产业不断增长,尤其是第三产业增长最快,产业结构从原来的“一、二、三”转变为“二、一、三”格局;第三个阶段是1987年到现在,第一产业比重进一步下降,第二产业显著增长,第三产业持续增长,但增幅不大
10、产业结构发展为“二、三、一”格局。综合的情况表明,浙江也正处于工业化中期,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第三产业虽有发展但并不占优势,与江苏相比它吸收了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LOGOPage 13长三角都市圈范围内长三角都市圈范围内“多层次分割多层次分割”的现象及原因分的现象及原因分析析 LOGOPage 14年份年份上海上海/浙江浙江上海上海/江苏江苏浙江浙江/江苏江苏年份年份上海上海/浙江浙江上海上海/江苏江苏浙江浙江/江苏江苏19880.86 0.92 0.97 19970.73 0.82 0.97 19890.86 0.92 0.97 19980.74 0.85 0.96 1990
11、0.86 0.90 0.95 19990.580.85 0.7019910.80 0.87 0.97 20000.74 0.84 0.91 19920.78 0.86 0.97 20010.70 0.84 0.93 19930.72 0.81 0.95 20020.70 0.84 0.91 19940.73 0.82 0.95 20030.68 0.84 0.90 19950.79 0.85 0.96 20040.68 0.83 0.90 19960.75 0.82 0.97 20050.67 0.82 0.91 长三角都市圈范围内长三角都市圈范围内“多层次分割多层次分割”的现象及原因分的现象
12、及原因分析析 上海、江苏、浙江三地工业部门结构相似系数表上海、江苏、浙江三地工业部门结构相似系数表LOGOPage 15长三角都市圈范围内长三角都市圈范围内“多层次分割多层次分割”的现象及原因分的现象及原因分析析(1)产业同构:成长的烦恼)产业同构:成长的烦恼你有,我有,大家有你有,我有,大家有纵观长三角16个城市的产业规划,其中有11个城市把汽车业选为主导产业,有12各城市选择通信行业,选择石化产业的也达到8个。苏南的苏、锡、常三市排名前五的产业几乎一致。除此之外,在食品饮料、纺织、印刷、塑料、办公机械设备等产业方面,三地产业同构率也在80%以上。据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的陈建军分析研究,200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区域 经济学 演讲 PPT 课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