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统编教材上好小学习作课听听教材编辑怎么说.docx
《如何用统编教材上好小学习作课听听教材编辑怎么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用统编教材上好小学习作课听听教材编辑怎么说.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如何用统编教材上好小学习作课?听听教材编辑怎么说“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能较好地运用语言和文字,无外乎能读、能说、能写,这里专门谈谈“能写”这个目标的实现。一、二年级学生进行写话训练,学习用几句话表达一个意思,为三年级习作打下基础。那么,统编三年级教材在写的方面有哪些考虑?是怎么编排的呢?教学中须注意哪些问题?一、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习作编排特点1. 能力序列化在编写之初,编写组即确定了习作在教材中相对独立的地位,不要求习作紧紧依附于阅读单元。这个定位给习作松了绑,不再受制于单元主题和文体,为习作自成体系提供了根本保障。比如,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是一个以记叙文为主的单元,而习
2、作是“我有一个想法”,让学生针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或者问题发表意见,类似小小议论文。习作自成体系,不代表习作完全与阅读脱钩。在大部分单元,可能的情况下,习作还是尽量与阅读进行配合。比如,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童话单元,习作是“我来编童话”;第四单元是预测单元,习作安排的是“续写故事”。习作难教、难学是公认的,如何改变这种状况,让习作便教利学,编写组这次下了些功夫,在具体编写开始之前,就制定了一个能力培养的序列。习作涉及的观察、想象、修改等基本能力,都在关注之列。哪个点哪个年级重点培养什么,以课程标准为主要依据,结合多年来的教学成果,制定能力培养序列。比如,观察能力是习作的根本能力之一,对观察能力的
3、培养贯穿习作训练始终。为了培养这种能力,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全套教材的第一个习作单元,即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并通过“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除此之外,三年级的多次习作都以“观察”为训练重点,比如上册的“猜猜他是谁”“这儿真美”,下册的“我的植物朋友”“看图画,写作文”“我做了一项小实验”“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之后的教材也将多有涉及。全套教材期望通过反复的训练,帮助学生打好观察的底子。为了化解习作上的难点,同时也为了凸显习作的独立地位,统编教材从三年级开始每册编排一个习作单元。三年级上册训练“观察”,三年级下册练习“想象”,四五年级重点帮助学生了解写人记事等不同类习
4、作方法,六年级针对如何围绕一个中心和真情实感进行培养。习作单元的编排,完全从培养习作能力出发,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写文章的,并设置了一系列训练,保证学生在某项重要习作能力上形成突破,获得提升。虽然统编教材努力构建一个相对科学的习作训练序列,但是对这个序列,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首先,不能把它与其他学科的序列等同,尤其是理科的知识能力序列。比如数学的知识能力序列是非常严密的,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习作的序列做不到像数学那样,目前的序列是多年习作教学经验的总结,还有进一步探讨的空间。其次,习作序列在某册排布了一个点,不代表学过这个点之后,学生就高枕无忧了,更多地意味着一种开始,意味着在今后的习作中要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何用 统编 教材 上好 小学 习作 听听 编辑 怎么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