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新生儿科学科建设.pptx
《基层医院新生儿科学科建设.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层医院新生儿科学科建设.pptx(8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基层医院新生儿科学科建设的思考吴本清深圳市光明新区医疗集团主要内容新生儿病房建设的基础设施要求新生儿科的人才队伍建设新生儿科的制度建设新生儿科学科建设与质量管理 新生儿病房的分级级新生儿病房,即普通婴儿室 适于健康新生儿,主要任务是指导父母护理婴 儿的技能和方法,以及对常见遗传代谢疾病进 行筛查 母婴应同室,以利于母乳喂养及建立母婴相依 感情,促进婴儿身心健康新生儿病房的分级级新生儿病房,即普通新生儿病房 适于胎龄32周、出生体重1500g(发达国家为胎龄30周、出生体重1200g)的小早产儿及有各种疾病而又无需循环或呼吸支持、监护的婴儿新生儿病房的分级级新生儿病房,即危重新生儿的病室(NIC
2、U)NICU一般应设立在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或较大的儿童医院近数十年来,由于NICU的普遍建立,新生儿病死率和远期发病率已明显下降基础设施建设要求 新生儿病室应当具备与其功能和任务相适应的场所、设施、设备和技术力量新生儿病室的建筑布局应当符合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有关规定,做到洁污区域分开,功能流程合理 新生儿病室应当设置在相对独立的区域,接近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新生儿病室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卫医政发 2009 3 123 基础设施建设要求新生儿科病房分医疗区和辅助区 医疗区包括 普通病室、隔离病室和治疗室等,有条件的可设置早产儿病室辅助区包括清洗消毒间、接待室、配
3、奶间、新生儿洗澡间(区)等,有条件的可以设置哺乳室 新生儿病室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卫医政发 2009 3 123基础设施建设要求 新生儿病室床位数应当满足患儿医疗救治的需要,无陪护病室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 3 平方米,床间距不小于 1 米。有陪护病室应当一患一房,净使用面积不低于12 平方米新生儿病室应当配备必要的清洁和消毒置设施,每个房间内至少设置 1 套洗手设施、干手设施或干手物品,洗手设施应当为非手触式新生儿病室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卫医政发 2009 3 123规范和不规范的病房基本设备配制新生儿病室应当配备负压吸引装置、新
4、生儿监护仪、吸氧装置、氧浓度监护仪、暖箱、辐射式抢救台、蓝光治疗仪、输液泵、静脉推注泵、微量血糖仪、新生儿专用复苏囊与面罩、喉镜和气管导管等基本设备有条件的可配备新生儿使用的无创呼吸机 新生儿病室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卫医政发 2009 3 123人才人才队伍建伍建设新生儿科负责人应当由具有 3年以上新生儿专业工作经验并具备儿科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担任新生儿科护理负责人应当由具备有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且有2年以上新生儿护理工作经验的护士担任新生儿病室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卫医政发 2009 3 123人才人才队伍
5、建伍建设医师人数 与床位数之比应当为 0.3:1 以上,护士人数与床位数之比应当为 0.6:1 以上医师应当有 1 年以上儿科工作经验,并经过新生儿专业培训 6 个月以上,熟练掌握新生儿窒息复苏等基本技能和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控制技术,具备独立处置新生儿常见疾病的基本能力护士要相对固定,经过新生儿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掌握新生儿常见疾病的护理技能、新生儿急救操作技术和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控制技术人才人才队伍建伍建设科主任:通过继续教育不断更新知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科医师培训:进修、在职研究生护士长培训:进修骨干护士要稳定制度建设新生儿病室应当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相关诊疗技术规
6、范、操作流程,保证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新生儿如出现病情变化需要重症监护者,应当在进行必要的抢救后,及时转入重症监护病房,在转运过程中应当给予患儿基础生命支持新生儿病室应当对有感染高危因素的新生儿进行相关病原学检测,采取针对性措施,避免造成医院感染制度建设对患具有传播可能的感染性疾病、有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新生儿应当采取隔离措施并作标识新生儿病室医护人员在进行诊疗、护理过程中应当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实施预防和控制感染的措施,确保医疗安全新生儿病室应当严格限制非工作人员进入,患感染性疾病者严禁入室 配奶间环境设施应当符合国家相关规定配奶间工作人员应当经过消毒技术培训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制度建设新生儿病室设施
7、设备应当定期检查、保养,保持性能良好新生儿病室应当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安全使用和妥善保管易燃易爆设备、设施,防止发生火灾事故新生儿病室应当制订并完 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处置流程,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快速有效应对意外事件,确保医疗安全制度建设新生儿病室工作人员应当按照病历书写有关规定书写有关医疗文书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新生儿病室的质量控制和管理,医务管理部门应当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新生儿病室的管理 医院应当建立新生儿病室质量管理追溯制度,完善质量过程和关键环节的管理,加强对新生儿诊疗不良事件的报告、调查和分析,提高医疗质量制度建设病房消毒清洁 -每日通风不少于2次,每次15-30分钟 -空气
8、消毒2次,每次1小时 -有条件者可使用空气连续净化装置其他一般要求:地面每天湿拖2次、物表用消毒液湿檫1次、疑是污染立即用0.5%含氯消毒液檫拭 诊疗过程中应当实施标准预防标准预防是指对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及被其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医务人员在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如使用口罩、手套、眼罩、工作帽等。环境卫生学监测及感染目标监测 空气200cfu/m3 物表5cfu/cm3 手5cfu/cm2 消毒剂100cfu/ml 注意对静脉留置管、气管擦管等感染目标监测 病人监测与隔离对有感染高危因素的新生儿进行病原学检测对患具有传播可能的感染性疾病、有多重耐药菌(如MRSA、VR
9、E、ESBL)感染的新生儿应当采取隔离措施发现特殊或不明原因感染患儿,要按照传染病管理有关规定实施单间隔离、并采取相应消毒措施存在严重医院感染隐患时,应当立即停止接收新患儿,并将在院患儿转出配奶过程的防控配奶间环境设施应当符合国家相关规定配奶间工作人员应当经过消毒技术培训奶嘴用清水清洗干净,高温或微波消毒奶瓶统一回收清洗、高温或高压消毒盛放奶瓶的容器每日必须清洁消毒保存奶制品的冰箱定期清洁与消毒其他医疗物品的要求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 呼吸机湿化瓶、氧气湿化瓶、吸痰瓶应当每日更换清洗消毒,呼吸机管路消毒按照有关规定执行蓝光箱和暖箱应当每日清洁并更换湿化液,一人用后一消毒;同一患
10、儿长期连续使用暖箱和蓝光箱时,应当每周消毒一次,用后终末消毒接触患儿皮肤、粘膜的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如雾化吸入器、面罩、氧气管、体温表、吸痰管、浴巾、浴垫等新生儿使用的被服、衣物应每日更换一次,污染后及时更换,患儿出院后床单元要进行终末消毒新生儿病房的技术要求 健康新生儿室新生儿复苏;对健康新生儿进行评估并提供生后医疗监护;为胎龄在3537周出生的生理状态稳定的新生儿提供治疗监护;能使有病理情况的足月儿和胎龄35周的早产儿维持稳定的生理状态直至转运到上级新生儿医疗机构。新生儿病房的技术要求 专业化婴儿室(普通新生儿病室)级新生儿病房根据提供包括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在内的
11、辅助通气的能力而分为A、B两级。新生儿病房的技术要求 A级新生儿病房能为早产和(或)有病理情况的新生儿在转运到NICU前提供复苏并维持其稳定;能为胎龄32周、出生体重1500g但可能存在以下两种情况的新生儿提供治疗及监护:生理上不成熟的情况如早产儿呼吸暂停、体温不升、不能经口喂养等。有可预见需快速处理的疾病,不可预见的无需专业化处理的紧急情况;能为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转出来处于康复过程中的患儿提供治疗监护。新生儿病房的技术要求 B级新生儿病房除了具备A级婴儿室所有的能力外还能够在短暂的过渡期(24小时)提供机械通气或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II级新生儿病房的设备要求婴儿床 暖箱、新生儿抢救
12、台氧源和压缩空气源、负压吸引器给氧面罩和头罩系列单面和双面光疗仪 CPAP治疗仪、呼吸机 新生儿超声雾化仪II级新生儿病房的设备要求输液泵 经皮脉搏氧饱和度监护仪呼吸暂停监护仪多功能监护仪(心率、呼吸、无创血压)经皮测胆红素仪(TCB)II级新生儿病房新生儿病房应开展的开展的业务项目目新生儿复苏技术;新生儿部分静脉营养(PPN);持续呼吸道正压(CPAP);常频机械通气新生儿成分输血;早产儿、低体重儿(32周、和/或1500克)管理;II级新生儿病房新生儿病房应开展的开展的业务项目目新生儿部分换血;新生儿光疗;新生儿抗感染治疗;新生儿液体疗法;新生儿鼻饲;新生儿腰穿、胸穿、腹穿诊治;新生儿静脉
13、留置针穿刺;NICU医师核心能力的培养能力(competence):“个人履行其工作的现存或潜在的才能”。辞海对能力定义为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核心能力: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是一个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具有可保持性的特点。NICU医师核心能力的培养2002 年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Medical Education,IIME)正式提出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global minimum essential requirements,GMER),规定在任何国家培养的医生都应具备7 项核心能力:职业价值、态度
14、行为和伦理 医学科学基础知识 交流与沟通技能 临床技能 群体健康和医疗卫生系统 信息管理 批判性思维能力学科质量管理常用质量管理工具PDCAQCCRCA深圳市人民医院儿科学科建深圳市人民医院儿科学科建设简介介科室简介科室质量安全管理儿科儿科组织架构架构儿科总院儿科儿内科新生儿科分院儿科新生儿科儿内科院区科室医生护士合计总院儿内203555新生儿186078分院儿内181634新生儿51924总计61130191人人员数量数量占全院占全院职工工约5%工作量(工作量(2016年年)指标儿科全院占比(%)出院人数9569996209.6门急诊量331307319988910.4危重病人救治数303
15、4933732.5数据来源:2016年医院信息统计简报工作量与市属三工作量与市属三级医院比医院比较 2016市属公立医院系统三级综合医院新生儿科工作量比较医院定编床位开放床位出院病人数深圳市人民医院961594411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10201104北大深圳医院1318713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510456深圳市中医院3569开放床位是其他4家医院总和的3倍出院病人是其他4家医院总和的2倍学科特色和学科特色和优势新生儿危重症救治小儿遗尿症的诊治小儿多动症的诊治学科学科带头人人吴本清吴本清吴本清,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带头人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分会循环专业委员会副主
16、委,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学会新生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广东省医学会新生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分会副主委深圳市医学会新生儿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临床儿科杂志、中国当代儿科杂志、中国小儿急救医学杂志编委新生儿科学科特色新生儿科学科特色早产儿救治与管理逐步与国际接轨:ELBW救治成功率处于国内一流水平新生儿心肺疾病的诊治优势突出新生儿脑损伤的诊治特色鲜明ELBW的救治体的救治体现NICU最新技最新技术的集成的集成出生:640克出院:2300克1岁:8.0kg 每年救治极低出生体生和超低出生体生儿近200例NICU呼吸支持技呼吸支持技术从从应用到研用
17、到研发无创通气常频通气高频通气从从脑损伤诊治到新生儿神治到新生儿神经重症重症监护单元元(NNICU)建建设硬件建设亚专业建设技术集成改善改善生存生存质量质量跨学科合作跨学科合作创建建ROP防治深圳模式防治深圳模式与深圳市眼科医院合作筛查早产儿眼底20000多例,在NICU完成手术400余例自2004年以来深圳未再发生早产儿因ROP致盲的病例建立覆盖深莞惠的建立覆盖深莞惠的产前前产后后转运网运网络每年产前产后转运的病人达600例以上率先在市新生儿科界开展深静脉置管技率先在市新生儿科界开展深静脉置管技术新生儿护理门诊每周出诊4个半天年就诊量达5000余人次提供脐部护理提供智护训练处理新生儿红臀等
18、率先在深圳开展新生儿护理专科门诊辐射射动作用作用 接收医护进修:近5年为深圳培养100余名医生护士承担深圳市一、二级医院的会诊任务儿科系国家级及广东省儿科规范化培训基地,近3年招收23名规培医师科科 研研近5年获各级科研项目20余项科研经费超过300万主编专著4部,参编13部获省市科技进步奖3项56 科科 研研 57 科科 研研 科科研研近5年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SCI 10篇专利:获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3项已转化)教教学学先进教研室暨南大学本科教学精品课程单位优秀住培基地 学科建学科建设成成绩1998年首批深圳市重点医学专科(新生儿科)2011年深圳市优势重点学科(新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层 医院 新生 儿科 学科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