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服务业发展规划.docx
《“十五五”服务业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服务业发展规划.docx(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服务业发展规划一、发展现状1(一)主要成效2(二)存在问题8二、面临形势9(一)面临机遇10(二)面临挑战11三、发展思路和主要目标13(一)总体思路13(二)基本原则14(三)发展目标15四、发展重点和主要任务16(一)现代物流业16(二)商贸服务业19(三)康养旅游业20(四)制造服务业23(五)其他及农村服务业24五、保障措施27(一)加强组织领导,切实高度重视27(二)强化规划指导,保障责任落实27(三)培育龙头企业,实施品牌战略28(四)强化政策扶持,加大有效投入28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主要标志之一。十五五时期是县开启全面
2、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重大开局期,是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时期,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优化提升经济产业结构、带动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至关重要。加快服务业发展,有利于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有利于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提升城镇品位和服务功能;有利于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提升农业发展水平;有利于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提高居民生活品质。为此,县委、县政府坚持三产活县战略,把发展服务业作为加快经济转型,建设宜居宜业新辅城建设的核心力量,部署编制了县服务业发展“十五五”规划,作为指导“十五五”乃至更长时期内全县服务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一、发展现状“十四五”以来,县委、县政府
3、着眼于长远发展,充分发挥县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以商贸服务、交通运输、餐饮娱乐、邮政通信等为主的服务业,着力构建与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相配套、与新型城镇化相吻合的现代服务业体系,现代服务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服务业拉动经济增长、促进产业转型、带动就业创业、扩大消费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一)主要成效1 .总量规模快速扩大。“十四五”以来,全县第三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截至2019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83.38亿元,第三产业年均增速达到7.7%,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56.9%,较2015年提高了20.3个百分点,2025年上半年第三产业的比重达
4、63.1%,服务业持续扩张为服务全产业发展、联动一二三产业提供了重要的作用。2 .公共就业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十四五”以来,全县就业服务水平不断得到提升,服务业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作用更加突出。2019年提供有效就业岗位2015个,完成农村劳动力培训1.28万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56万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22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45%。全县创业担保贷款、“贷免扶补”、劳动密集型小微企业贷款扶持创业517人。极大地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对维护全县改革开放和社会稳定大局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3 .税收贡献更加突出。“十四五”以来,全县服务业税收贡献不断增大,主导地位更加突出。201
5、5年,县服务业实现地方税收62327万元,占全年地方税收收入的46.81%;2016年实现地方税收71259万元,占全年地方税收收入的46.72%,比上年增长14.33%;2017年实现地方税收85817万元,占全年地方税收收入的56.1%,比上年增长20.43%;2018年实现地方税收92506万元,占全年地方税收收入的50.84%;2019年实现地方税收82297万元,占全年地方税收收入的47.5%。表1“十四五”期间县服务业贡献情况统计分项201520162017201820192025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人)330015002003211422242200服务业税收62327712598
6、5817925068229788881总税收(万元)133139152505152847181943173240187099占比46.81%46.72%56.1%50.84%47.5%47.5%注:2025年为计划值或预测值(按增长8%预测)。图1“十四五”期间县服务业贡献情况4 .金融业快速增长。“十四五”以来,全县金融业实现快速发展,截至2019年存款和贷款余额分别为217.24亿元和105.38亿元,保费收入和赔款支出分别为8676.09万元和2002.08万元。新发展银行业分支机构2家、保险业分支机构1家,融资性担保机构1家,金融服务更加便捷。表2“十四五”期间县金融业发展情况统计(亿
7、元)分项201520162017201820192025存款余额151.64154.95173.94200.01217.24241.14贷款余额74.5479.0985.7297.22105.38116.97保费收入0.600.650.890.850.870.97赔款支出0.170.180.180.170.200.21注:2025年为计划值或预测值(11%)O图2“十四五”期间县金融业发展情况(亿元)亿元存款余额贷款余额300250200150100500亿元保费收入赔款支出1.2L三m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15201620172018201920205 .商贸市
8、场繁荣活跃。认真实施拉动内需、扩大消费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快推进重大商业设施建设,积极引进新型商业业态,市场消费保持持续活跃态势。截至2019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3.98亿元,同比增长14.6%o表3“十四五”期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增速情况统计分项2015201620172018201920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26.3430.2234.3338.3743.9848.82同比增速13%14.7%13.6%11.8%14.6%11%注:2025年为计划值或预测值。图3“十四五”期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 .旅游业实现快速发展。“十四五”期间,县积极抢抓打造“世界春城花都的机遇,依
9、托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深入挖掘独特的地方文化资源,着力开发休闲度假旅游、文化体验旅游产品,着力打造“国际花谷、中国酒乡、车城”品牌,全力发掘本地特色的花灯文化、龙狮文化、兰茂文化、红色文化,融入旅游产品向外宣传推介,全县旅游经济实现快速、持续、稳定增长。截至2025年,全县有国家3A级旅游景区1个,森林公园2个,较大规模乡村旅游点9个,正在建设的工业旅游点3个。接待总游客数持续增长,总游客数从2016年约111.5万人次,增长到2019年共接待游客243.62万人次,实现了高速增长。旅游总收入高速增长,2016年县年度旅游业总收入约为17560.2万元,2019年截止11月已实现旅游
10、总收入45953.86万元。7 .服务业发展活力正在增强。“十四五”以来,民营经济成为服务业发展的主体,2018年全县个体工商户达到13378户,2019年15119户,截止2025年9月达17531户。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住宿、交通运输邮电等传统服务业在利用现代技术进行提升改造方面取得一定进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定单农业等新型服务业态得到了初步推广。服务业人员素质和总体服务水平也有一定提升。表4“十四五”期间县旅游业收入及游客数情况统计分项201520162017201820192025旅游总收入(亿元)1.351.762.743.144.785.5旅游总人数(万人次)90111.5149.
11、25201.23243.62280.16注:2025年为计划值或预测值(15%)。图4“十四五”期间县旅游业收入及游客数8 .现代服务业体系初具雏形。“十四五”以来,全县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性不断增强、创新更加活跃、产业融合度不断提高、带动作用更加显著。物流配送、融资租赁、商务服务、信息技术服务、计算机服务与软件业、售后服务等加快发展;住宿餐饮、文体娱乐等服务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旅游业成为发展速度最快的新型产业之一;农村生产生活资料供应和农产品流通网络不断完善。(二)存在问题“十四五”期间,县服务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有力带动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12、总量占比不够大。尽管服务业占GDP比重有所提高,但从横向对比来看,截至2019年,全县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6.9%,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在市处于中等水平,无论是规模、比重和人均指标在整个市各县市区中均不占优势,与五华、盘龙、官渡、西山、呈贡、安宁、宜良等先进的县市区差距还比较大,亟需加快发展,迎头赶上。2 .产业结构不合理。县服务业体系虽初具雏形,结构也得到了进一步优化,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程度也得到了提升。但是目前房地产业在服务业中的占比较高,咨询、科技、信息服务业企业数量还不够,不能支撑智数字化、智能化服务业发展的需求。3 .产业层次不高。传统商贸、运输、餐饮等传统产业市场竞争力
13、不够强,科技服务、金融服务、中介服务、物流服务、人力资源服务和品牌建设等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起步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仍有待提高。高水平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缓慢,城乡服务业发展不平衡,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农业的助推作用不够。产业关联度还不高,对第一、二产业的支撑能力不强。4 .重视程度不够。目前在有些部门和企业对服务业在转方式、调结构方面的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对鼓励发展服务业的政策落实不够,提出的任务和要求不够细化,对相关服务领域的政策支持不够有力。5 .企业竞争力不强。服务业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产业集中度低,经营管理水平较低,科技含量不高,同质化竞争明显,缺少知名度高、关联度大、带动作用强的旗
14、舰型龙头企业和优势品牌,没有形成聚集发展态势,服务业企业竞争力不强。6 .专业性人才不足。服务业从业人员主要集中在商贸、运输、餐饮等传统型服务业,总体素质不高,具有现代物流、金融、企业咨询、房地产开发、信息管理、批发零售业、餐饮业等行业的高端专业人才稀缺,大数据、互联网+等新兴产业人才匮乏,高层次开发创新人才稀缺,难以形成有效的智力支持,成为制约服务业发展的瓶颈。二、面临形势国家、省、市即将步入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的高质量发展阶段,服务业将更多地承担起引领结构调整、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任。预计“十五五”时期,全县服务业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仍然十分复杂,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交织,发展机
15、遇和困难挑战并存,综合来看机遇大于挑战,仍处于服务业产业转型、结构优化、质量提升的攻关期,形势总体于服务业有利,仍然是发展的黄金时期。(一)面临机遇1 .一系列重大战略实施带来的历史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在2025年新年伊始再次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随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重大战略的实施,将有助于县化地缘优势为经济优势、变资源优势为资本优势,构建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全面提升经济的影响力、辐射力,全县服务业发展将面向更为广阔的市场。2 .内外部发展环境优化带来的难得机遇。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省处于加快发展的“
16、窗口期“,发展动力活力不断增强,八大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体系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市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正在加快建设,中国O自由贸易试验区片区挂牌设立。随着滇中新区的大发展、空港经济区加快建设,县作为发展重要节点的区域优势愈发凸现,交通、商贸、物流等基础设施和硬件条件将持续改善,为服务业发展提供更加优化的硬件条件。3 .主动调整经济结构带来的巨大空间。随着新发展理念的持续深入,国家把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服务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县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大方向。4 .经济社会发展对服务业需求旺盛
17、截至2019年,县人均GDP达42016元,从经济管理理论和先进地区经验来看,正在步入服务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城镇化速度的加快需要发达的服务业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为农服务业提升服务水平与规模。“十五五”期间,滇中新区加速推进,县城镇化水平将进一步快速提升,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协同推进,将持续推动服务业的需求不断增加,为全县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二)面临挑战“十五五”时期,县服务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面临一些新的挑战:1 .服务业承担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任务越来越繁重,结构调整、产业发展和产业升级多重叠加。步入经
18、济高质量发展阶段,县第三产业增速下落,如何有效应对经济下行风险,确保在“十五五”末进一步缩小与全市发展较快的区、县(市)差距,是摆在面前的最大难题。一方面,服务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点和经济发展的重点,必将承担更多的拉动经济增长重任;另一方面,产业之间是相互关联的,服务业在经济总体的转型升级中需要面对较长的阵痛期,淘汰落后产能和消化过剩产能必将压缩服务业发展空间。2 .中国制造2030和互联网+等新兴业态的压力进一步增大,后发地区服务业发展面临多重挤压。从国际形势看,发达国家实施工业4.0和再工业化战略,在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全面加速开放,将会继续对我国服务业发展形
19、成高压效应;从国家和省市形势看,3D打印、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电子商务等正在重塑产业价值链体系,虽然打破了地域局限,但仍然表现出了向中东部地区集聚的态势,对县发展中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形成挤压和挑战。3 .比较优势减弱和新的发展动力机制尚不成熟,服务业发展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一是“阴影”效应比较明显,中高档商业和休闲、金融保险等一些服务业高端领域受到等地的覆盖和挤压。二是“人气”不足硬伤突出,全县人口规模和集聚度不高,城镇集聚和辐射能力不是很强,平均消费水平偏低;全县吸引外来经商、旅游等的流动人口较少,限制了服务业的外来需求和供给。三是“平台”建设相对滞后,缺乏服务业发展的大平台、大载
20、体,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滞后,亟待拓展新的发展空间,抢占滇中经济圈服务业发展先机。表5县“十五五”服务业发展背景及条件分析发展背景自身条件区域背景:L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2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片区;3 .滇中新区、空港经济区。优势:1 .交通区位优越;2 .生态条件良好;3 .休闲资源富集;4 .文化底蕴深厚;5 .商务成本低廉。产业背景:1 .养老、休闲、文化等需求加速释放;2 .科技研发、金融服务、健康养老等新兴业态加快发展;3 .大数据、互联网+、中国制造2030等强力推动;4 .五个万亿级、八个千亿级产业、世界一流“三张牌劣势:1. 阴影效应明显;2.
21、 “人气”硬伤突出;3. “平台”建设滞后;4. “动力”有待重构。三、发展思路和主要目标(一)总体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及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以“一带一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为契机,紧紧扣住省“两型三化”产业发展方向,着眼全县生产、生活对服务业的需求,深入推进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发展智能型服务业为目标,加快“互联网+”与服务业深度融合,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做大做强现代物流、商贸服务、制造服务、康养旅游四大产业,构建“4+N”服务业发展体系,优化
22、布局现代物流园区、康养旅游度假区、金融商贸服务区、职业教育创业创新孵化园区等四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促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把县建设成为滇中城市圈服务业发展示范区、物流中转枢纽、国际康养旅游之都。(二)基本原则1 .规划先行,引领发展。坚持规划先行理念,提前谋划服务业发展思路;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促进供需互动。2 .多产互动,协同发展。坚持把三次产业互动融合作为服务业发展的重要着力点,积极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三次产业融合渗透、互为依存、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3 .开放带动,创新发展。坚持把“开放创新”作为服务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大力推动服务业对外开放,加快推进制度创
23、新、产业创新、技术创新和人才创新步伐,以开放促创新,以创新促发展。4 .立足优势,集聚发展。坚持把集聚发展作为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形式,充分发挥人文历史、生态资源、交通区位等优势,主动接轨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加快功能承接,着力吸纳人才、技术、管理、资金等生产要素在集聚。5 .拓展空间,全面发展。积极推进交通运输、商贸流通、住宿餐饮、居民服务等传统生产生活服务业改造升级,加快培育发展高端商务、服务外包、物联网、文化创意、互联网+等新兴产业,拓展发展空间,实现服务业全面发展。6.绿色环保,和谐便捷。坚持把绿色、和谐、便捷作为服务业发展的根本理念,加快提升房地产、社区服务、批发零售等生活性服务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服务业 发展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