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北京市西城区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docx
《精品解析:北京市西城区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解析:北京市西城区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北京市西城区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2025.4第一部分(本部分共60分)一、判断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正确的填正确,错误的填错误)1 .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答案】正确。【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制度。依据教材所学,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故题文说法正确。2 .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答案】正确【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宪法明确国家权力属于人民,依据教材知识可知,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故题
2、干说法正确。3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公民。()【答案】错误【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宪法的基本原则。依据教材知识可知,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故题干说法错误。4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宪法的核心内容。【答案】正确【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宪法核心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宪法集中体现人民的共同意志,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宪法的核心内容,宪法是每个公民享有权利、履行义务的根本保证。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因此题干的观点是正确的。5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
3、施的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宪法和法律。()【答案】正确【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宪法监督。根据教材知识,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解释宪法和法律;地方各级人大在本行政区域内负有保证宪法和法律实施的职责。故正确。6 .公民有言论自由有助于公民任意表达自己的意愿。()【答案】错误【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公民的政治权利的相关知识。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言论自由。但言论自由不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滥用言论自由是法律不允许的。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密不可分的。公民在行使自己的言论自由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要在法律允许
4、的范围内行使权利;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故错误。7 .遵守宪法和法律是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答案】正确【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公民的基本义务;依据教材知识可知,遵守宪法和法律是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故题干正确。8 .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答案】正确【解析】【详解】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人身自由的认识,根据所学,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所以题文中的观点是正确的。9 .公民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向公安机关提起诉讼。()【答案】错误【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依法维权。依据教材知识,人民法院
5、是我国审判机关,公民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故观点错误。10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答案】正确【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解。依据教材知识,实践充分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故说法正确。二、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将最符合题意的一项,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11 .2025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
6、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会表决通过全国人大关于修改的决定()A.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条例C.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为时政题,解析略。12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2025年也是()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AB.C.D.【答案】B【解析】【详解】时政
7、题,解析略。13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宪法的这项规定()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表明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保证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成为国家的主人A.B.C.D.【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宪法的相关知识。:题干中宪法的规定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这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保证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成为国家的主人,故正确;:宪法的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不符合题意,故排除;:题干未涉及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
8、意志的统一,故排除;故本题选B。14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强调,新征程上,要坚定维护宪法权威和尊严,推动宪法完善和发展,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这是因为,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规定国家生活中的重要问题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地位A.B.C.D.【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宪法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定维护宪法权威和尊严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是因为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故符合题意;:观点正确,但说明的是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不是宪法
9、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故不符合题思;:宪法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故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15 .下图所反映的是宪法、刑法、民法典之间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B.宪法A.Pl民法典Ll宪法.CD【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ABCD:依据教材知识,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题文中,宪法世界的根本法,刑法、民法典是普通法律,刑法、民法典要根据宪法来制定。A符合题意,
10、BCD排除;故本题选A。16 .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下列对我国人权主体的认识中正确的是()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既包括个人,也包括群体既包括平等权,也包括人身权既包括财产权,也包括劳动权A.B.C.D.【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人权的主体。:根据所学,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人权保护的对象不仅包括个人,也包括群体。据此,符合题意;:属于人权的内容,不是主体,故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17 .某校八年级同学围绕宪法的相关内容展开了讨论,下列观点中在确的是()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规范权力运行,才能
11、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基础,有权解释宪法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维护宪法权威,要自觉抵制各种妨碍宪法实施、损害宪法尊严的行为A.B.C.D.【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国家机构的产生、宪法的地位、维护宪法权威。: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说法错误;:依据教材知识可知,依法规范权力运行,才能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维护宪法权威,要自觉抵制各种妨碍宪法实施、损害宪法尊严的行为,符合题意;:宪法解释权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18 .全面依法治国需要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下列做法有利于加强宪法监督的是()推进合宪
12、性审查工作地方各级人大解释宪法和法律设立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公民增强宪法意识,热爱和捍卫宪法A.B.C.D.【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宪法监督。:依据教材知识,全面依法治国需要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推进合宪性审查;设立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公民增强宪法意识,热爱和捍卫宪法等都有利于加强宪法监督,故说法正确;: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解释宪法和法律,故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19 .2018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生态文明写入宪法。此后,全国人大制定了土壤污染防治法、噪声污染防治法等法律,修改了大气污染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
13、实的法治保障。这表明()A.各种法律制度是对宪法规定的具体落实B.其他法律不得同宪法相抵触C.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D.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关系。A: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生态文明写入宪法,此后,全国人大制定了一系列法律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法治保障,表明各种法律制定是对宪法规定的具体落实,故A说法正确;BD:观点正确,但在题文中没有体现,故BD不符合题意;C: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全局性、根本性问题,故C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o20 .下列关于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认识正确的是()A.这项权利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
14、权利B.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享有这项权利C.行使这项权利能够确保公民的私人空间不受打扰D.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选举权和被选举权。D:依据教材知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故D正确;A:人身自由权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故排除A;B: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而且要年满18周岁、未被剥夺政治权利,才能享有这项权利,故排除B;C:确保,说法绝对,“公民的私人空间不受打扰”与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无关,故排除D;故本题选D。21 .下面对漫画解读正确的是()我国尊重
15、和保障人权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需要坚持简政放权国家机关要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观念C.D.A.B.【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尊重和保障人权。:刑诉法修正案草案规定体现了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国家机关要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观念,故正确;:材料未涉及行政机关要做到简政放权,故错误;故本题选B.22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宪法规定公民应当履行的义务。下列行为中体现公民履行这项义务的是()A.王某喜爱游山玩水,经常在名胜古迹上写下“王某到此一游”B.李某发现同学事先知道阶段考试题,立即将情况反映给老师C.现役军人吴某无意中把含有
16、军事秘密的照片与友人分享D.方某发现某网站展示的中国地图不完整,要求网站立即改正【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危害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A:王某在名胜古迹涂鸦属于破坏公共财物,与国家安全无关。A说法错误;B:李某举报作弊行为体现维护公平,属于道德或校规范畴,不直接涉及国家安全。B不符合题意;C:吴某泄露军事秘密违反保密义务,损害国家安全,属于未履行义务的反例。C不符合题意;D:方某纠正不完整中国地图,维护了国家领土主权完整和尊严,直接体现对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维护。D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23 .在学校的“法律宣传周”活动中,小易同学要准备一篇以“法定义务须履行”这一论点为主题文案。以下
17、能支撑此论点的论据是()法定义务具有强制性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履行义务比行使权利更能促进社会进步A.B.C.D.【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法定义务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必须履行,若不履行可能承担法律责任,体现“法定义务须履行”的必然性,故符合题意;: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如公民纳税(义务)保障国家提供公共服务(权利),说明履行义务的重要性,故符合题意;:个人权利的实现依赖他人义务的履行(如受教育权需学校、家长履行义务),进一步论证义务的必要性,故符合题意;权利与义务无轻重之分,二者共同促进社会进步,故错误;故本题选A。24 .202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18、员会工作报告指出,常委会坚持依宪立法,全面发挥宪法在立法中的核心地位功能,每一个立法环节都把好宪法关,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体现宪法权威、保证宪法实施。这表明()A.我国推进合宪性审查,切实维护宪法权威B.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严格C.人大常委会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D.加强宪法监督,需要完备的制度措施【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加强宪法监督。A:从题文中“坚持依宪立法、每一个立法环节都把好宪法关”等句子中可知,我国推进合宪性审查,切实维护宪法权威,故A符合题意;B:观点正确,但题文中没有体现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故B不符合题意;C:中国共产党坚持依宪执政,故C说法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品 解析 北京市 西城区 外国语学校 2024 2025 学年 年级 下学 期期 道德 法治 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