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docx
《重庆市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重庆市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为进一步完善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增强疫情早发现、早报告能力,按照关于建立健全智慧化多点触发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的指导意见重庆市公共卫生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行动方案。-工作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六届历次全会精神,聚焦传染病预防控制,建立多点触发、反应快速、权威高效、三级贯通的监测预警体系。力争到2027年,实现传染病监测分析、风险预警、综合决策一张图,传染病监
2、测预警能力达到全国一流、西部领先水平,打造西部领先、全国进位和重庆辨识度的标志性改革成果。二、重点任务(一)完善传染病监测预警机制L健全传染病监测预警制度。制订传染病监测、疫情风险评估、预警、疫情报告和信息公布相关制度和技术指南,明确职责分工、工作流程和技术标准。到2026年,初步建立全市智慧化监测预警工作制度体系。到2027年,各区县疾控部门结合辖区实际建立监测预警工作机制。2 .健全协同监测机制。加强军地协同,强化军地信息共享、会商研判、学术交流,推进国家前置软件在军队医疗机构部署应用。加强部门协祠,细化疾控、卫生健康、教育、民政、农业农村、海关、林业等部门职责分工,落实联防联控。加强区域
3、协同,推进西南地区各省份、直辖市之间的传染病报告信息定期互通、突发疫情信息及时共享;主城都市区、渝东北三峡库区、渝东南武陵山区各区县之间建立信息互通共享和联合风险研判机制。到2026年,建立健全协同监测机制,制订协同监测方案和信息共享清单。3 .强化医防融合机制。推进医疗机构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深度协作,发挥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科室和疾控监督员作用,督促医疗卫生机构落实传染病防控责任。到2025年,构建以病例报告为基础,哨点医院主动监测为核心,医疗机构就诊患者症状监测和实验室病原体监测为补充,覆盖市、区县、乡镇(街道)的三级监测网络。到2027年,全市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诊断报告、结果反馈、风险管
4、理等工作质效大幅提升。4 .健全平急转换机制。常态下,各级疾控部门组织开展传染病监测和日常风险评估。出现重大传染病疫情及可能引发公共卫生风险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时,发挥联防联控机制指挥调度作用,加强市一区县一乡镇(街道)三级贯通和部门联动,相关部门启动应急监测,疾控部门汇总分析并开展专题风险评估。(二)开展传染病多渠道监测5,优化现有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加强传染病报告规范管理,强化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报告职责,落实疫情报告首诊负责制。依托国家前置软件和疫智防控应用,强化对非法定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有流行病学关联的临床危重病例和不明原因死亡、新发再发传染病等异常健康
5、事件的病原学诊断报告,将异常健康事件纳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范围规范管理。到2025年,依托前置软件,实现全市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传染病网络直报全覆盖。6,加强输入性传染病监测。加强输入性传染病病例监测,开展入境人员检疫,严格落实健康申报验核、体温监测、医学巡查等卫生检疫措施。开展口岸区域和输入性病媒生物监测,掌握口岸及周边区域病媒生物种类、数量、分布、季节消长情况。及时向口岸所在地卫生健康和疾控部门通报信息。7 .健全临床症候群监测网络。到2025年,初步建立全市临床症候群监测网络,开展急性呼吸道、腹泻、发热伴出疹、发热伴出血、脑炎脑膜炎等5类临床症候群监测,掌握就诊患者临床症状、病原谱构成及
6、变化趋势。开展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和发热门诊(诊室)就诊量、重点传染病在院患者数及重症、死亡病例情况监测,强化症候群或病原监测异常聚集事件识别,及时发现不明原因疾病、新发突发传染病病例和病原体。8 .建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监测网络。到2027年,初步建立包括疾控机构、医疗卫生机构、采供血机构、检验检测机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动物疫病防控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具有生物安全和病原检测资质的实验室网络。落实国家病原微生物名单及报告与核实处置方案,及时报告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目录中重要病原微生物以及新发突发、重大变异病原微生物,强化实验室检测与临床检验、传染病监测、疫情应急处置等业务协同。9完善病媒
7、生物、宿主动物和环境相关风险因素监测网络。各级疾控部门配合生态环境、农业农村、林业、海关等部门开展病媒生物、宿主动物、外环境等传染病风险因素监测。加强蚊、蝇、鼠、嶂、婢等病媒生物监测,疾控部门建立监测站点网络,开展病媒生物生态学、抗药性、病原携带等风险因素监测。协助农业农村、林业等部门开展犬、禽、畜类宿主动物监测,开展活禽市场、家禽规模养殖场(户)和家禽散养户集中的地区或候鸟栖息地、野禽聚集地监测。加强城市生活污水和入境航空器污水等环境因素监测,不断补充其他风险因素监测。到2027年,媒介伊蚊、禽流感外环境监测实现区县全覆盖,新冠病毒污水监测覆盖15个区县。10 .构建行业协同风险监测。相关行
8、业部门根据部门职责开展协同监测,及时发现和报告疫情相关异常情况。卫生健康、中医药部门通过病例监测、院内环境监测开展医疗卫生机构感染监测;教育部门指导学校和幼儿园开展晨午检、因病缺勤登记等健康监测和聚集性疫情监测;民政部门指导民政服务机构开展健康监测和聚集性疫情监测;农业农村、林业等部门开展动物源性传染病、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药监部门开展特殊时期重点药品零售监测;其他疫情相关部门,在职责范围内开展疫情相关风险因素监测。根据防控需要,相关行业部门组织开展本行业高风险从业人员、公共服务人员健康监测。各级疾控机构定期开展汇总分析和信息共享。IL畅通社会感知监测。疾控部门会同卫生健康、网信等部门加强社
9、会舆情监测,加强对互联网公开来源的传染病疫情相关信息监测。发挥学会协会、媒体的专业作用,依托疾控机构便民热线、官网官微等,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提供传染病疫情线索和异常信息,推动社会共治。12 .开展国内外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疾控、海关等部门加强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专业机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重点关注国家、周边国家、中国疾控中心、海关总署发布的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分析研判全球、全国疫情形势。加强川渝两地传染病疫情信息互通和疫情风险联合分析研判。市疾控中心和有条件的区县加强国内外媒体监测和学术检索,跟踪新发突发传染病前沿研究。13 .统筹做好传染病有关监测。根据传染病流行特点开展重点传染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庆市 传染病 监测 预警 体系 建设 行动 方案 2025 20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