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地方标准黑木耳菌包中心菌棒生产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
《广西地方标准黑木耳菌包中心菌棒生产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地方标准黑木耳菌包中心菌棒生产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广西地方标准黑木耳菌包中心菌棒生产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项目来源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下达2017年第二批广西地方标准制定(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桂质监函2017133号)文件精神,由昭平县人民政府提出,昭平县天润食用菌有限公司、昭平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共同起草的广西地方标准黑木耳菌包中心菌棒生产技术规程。二、项目背景及目的意义黑木耳产业是昭平县农村地区重要的农业产业,所占的全县农业产业的比重很高,是目前发展速度快、势头猛、空间大的重要农业产业之一。而近两年来,昭平县依托区域资源,发挥现有特色产业优势,因地制宜,实行产业帮扶精准到村到户,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以精准扶
2、贫为总领,积极探索“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通过资金支持、政策帮扶、示范带动和订单种植等方式,让黑木耳产业成为脱贫攻坚战中富民增收的亮点工程。并且,菌棒生产厂通过雇佣周边的群众前来务工,帮助农户实现在家门口就业,不断带动黑木耳产业发展。如2015年昭平县建设仙回瑶族乡、黄姚镇、北陀镇、凤凰乡、樟木林镇等5个规模达500万袋的黑木耳种植基地,菌棒生产能力达2000万棒,产值过亿。而黑木耳菌包中心菌棒加工作为黑木耳产业种植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生产出的木耳菌棒质量直接关系黑木耳产量和质量。目前,昭平县主要是以工厂化生产黑木耳菌棒,其所使用的原料主要以硬阔杂柴木屑为主,软阔杂柴木屑为辅,并
3、根据季节和季后增加茶枝屑配方,在开展菌棒生产时,通过实施菌种、菌包分工生产,推动了黑木耳菌包中心菌棒加工厂的发展和提高标准化生产程度;但是,由于目前菌棒生产技术的标准化程度还够高,造成了工厂化生产菌棒参差不齐,给黑木耳种植产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制定广西地方标准,以标准为抓手,统一规范黑木耳菌包中心菌棒生产技术的场地选址与布局、设备与仪器、人员要求、投入品要求、制棒技术、包装等要求。用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技术来提高菌棒的生产,保证了黑木耳的产量和质量,对打造昭平黑木耳品牌,推动昭平乃至广西特色农业产业健康发展和做大做强做优广西黑木耳产业具有重要意义。三、项目编制过程(一)成立标准编制工作组广西地方标
4、准黑木耳菌包中心菌棒生产技术规程项目任务下达后,昭平县天润食用菌有限公司、昭平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成立了标准编制工作组,制定了标准编写方案,明确任务职责,确定工作技术路线,开展标准研制工作,具体主要由昭平县天润食用菌有限公司相关人员负责。(二)收集整理文献资料标准编制工作组收集了国内有关黑木耳菌包中心菌棒生产技术的相关文献资料。主要有: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19169 黑木耳菌种NY/T 1742 食用菌菌种通用技术要求NY/T 2798.5 无公害农产品 生产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 第5部分:食用菌NY 5099 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三)研讨确定标准主体内
5、容标准编制工作组在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研究之后,2017年7月23至25日,标准编制工作组召开了标准编制会议,对标准的整体框架结构进行了研究,并对标准的关键性内容进行了初步探讨。经过讨论、研究,标准的主体内容确定为黑木耳菌包中心菌棒生产技术的场地选址与布局、设备与仪器、人员要求、投入品要求、制棒技术、包装、贮存、档案。(四)调研及形成征求意见稿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之上,通过理清逻辑脉络,整合已有的参考资料中有关黑木耳菌包中心菌棒生产技术的要求,并结合昭平县黑木耳菌包中心菌棒生产实际技术要求的基础上,按照简化、统一的原则编制完成了广西地方标准黑木耳菌包中心菌棒生产技术规程(草案)。2017年8月标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西 地方 标准 黑木耳 中心 生产技术 规程 征求意见 编制 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