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基础知识共15页.doc
《微生物基础知识共1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基础知识共15页.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微生物基础知识1、 微生物概述(1) 定义:生物界中存在的一群形体微小的生物。它的大小通常以微米来表示。(2) 范围:细菌、霉菌、酵母菌、放线菌、支原体、病毒等。(3) 特点:形体微小、结构简单、生长繁殖快、对物质有强烈的转化作用; 种类繁多;易引起变异;数量大、分布广、环境适应性强;(4) 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2、 微生物的分类 微生物可分为八大类: 真菌:蘑菇、霉菌、酵母菌、念珠菌 细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 放线菌: 支原体:肺炎支原体 衣原体:沙眼 立克次体:斑疹伤寒 螺旋体:梅毒 病毒:甲、乙肝病毒,麻疹病毒,狂犬病毒,流感病毒。 (1)按其结构
2、化学组成可分为: 原核类:仅有原始核质,无核仁和核膜,细胞器很不完善。如细菌、放线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 真核类:细胞核的分化程度较高,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细胞器完整。如真菌(酵母菌和霉菌),原生动物,藻类: 非细胞类:体积微小,能通过除尘过滤器。如病毒和朊病毒。 (2)按其致病性可分为: 病原性微生物:有致病性; 非病原性微生物:无致病性;3、 微生物的五大共性 (1)体积小,面积大 (2)吸收多,转化快 (3)生长旺,繁殖快 (4)适应强,易变异 (5)分布广,种类多4、 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因素(1) 温度:在各种影响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因素中,温度起着最重要的作用,每种微生物都一个最适宜
3、的生长温度,在这种温度下,增代时间最短。一般来讲,高温能杀死微生物,低温可抑制微生物生长;(2) PH值:酸碱环境对微生物的影响;(3) 氧气:真空环境可抑制需氧菌的生长;(4) 光线;(5) 盐类;(6) 水分活性。5、 常见污染药物制剂的微生物 (1)葡萄球菌:可引起局部感染 (2)大肠杆菌:胆道和尿道感染 (3)绿脓杆菌:化脓性感染、中耳炎、肺炎 (4)枯草杆菌:结膜炎 (5)酵母菌:使糖分解,药液产生有机酸 (6)霉菌:是制剂霉坏,酸败变质6、 洁净车间内微生物在哪里? (1)空气 (2)水 (3)人员 (4)器具 灰尘-“微生物的飞行器”微生物不是凭空存在的,99%的微生物都附在颗粒
4、上。控制空气中的微粒数,就是控制了微生物数量。灰尘、微粒具有沉降和粘附的趋势,所以同一区域内,地面是微粒相对集中的地方,也是微生物相对较多的地方,墙壁也容易粘附灰尘。洁净室中最大的微生物污染源-人 人在代谢过程中会释放和分泌污染物 人体表面、衣服能沾染、携带污染物 人在洁净室内的各种动作也会产生微粒和微生物。人体内外微生物的分布: 皮肤:表皮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八叠球菌、类白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口腔:唾液链球菌、溶血链球菌、乳酸杆菌、流感杆菌、类白喉杆菌等; 上呼吸道:包括喉、鼻道和鼻咽。甲型链球菌、奈氏球菌、肺炎球菌、流感杆菌、乙型链球菌、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等;下呼吸道
5、包括气管、支气管和肺。健康人的下呼吸道是无菌的;胃肠道:大肠埃希菌、产气杆菌、变形杆菌、粪产碱杆菌、粪链球菌等 ;泌尿生殖道:嗜乳酸杆菌、类白喉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大肠杆菌。7、 如何阻断人体污染源?(1)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中明确规定:进入洁净区的人员不得化妆和佩戴饰物,不得裸手直接接触药品;(2)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中明确规定:无菌工作服必须包盖全部头发、胡须及脚部,并能阻留人体脱落物。8、 洁净区缓冲间的作用 控制空气对流,减少外界脏空气中的微粒、灰尘进入车间;必须保持缓冲间门的关闭,不得同时开启。9、 空气自净和微粒的沉降与粘附 (1)空气自净的死角 顶送顶回(洁净走廊),地面
6、顶送侧回(清洗间、操作间),对面的墙角、顶棚。 (2)微粒的沉降与粘附 不能用脚踏在垫板和料桶上 不得跑跳、大声喧哗 不靠着物体上10、 微生物污染及消毒灭菌 (1)药品微生物污染: 药品微生物污染:微生物的产生、附着而给药品带来不良影响。药品微生物污染也称染菌。 污染药品的细菌:常见污染药品的细菌是一些生命力较强的细菌,如: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枯草杆菌及一些霉菌,抵抗力弱的细菌一般不易造成污染。 药品的微生物污染源:空气、水、厂房与设备、药品生产用原辅料、包装材料、昆虫、生产操作人员等。(2) 消毒与灭菌: 消毒: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并不一定能杀死细菌的芽胞。消毒所用的试剂
7、称为消毒剂。 灭菌: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灭菌比消毒要求高,包括杀灭细菌芽胞在内的全部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3) 消毒的作用:杀灭物体上病原微生物;并不一定杀死含芽胞的细菌和非病原微生物;一般消毒剂在常用浓度下只对细菌的繁殖体有效,对其芽胞则需提高消毒剂的浓度和延长作用时间;细菌和其它微生物会对消毒剂产生耐药性,因此消毒剂必须交替使用。 11、 常用的消毒灭菌法:(1) 物理灭菌方法 A:热力灭菌法 B:辐射杀菌法 C:滤过除菌法 D:超声波杀菌法 E:干燥与低温抑菌法 热力灭菌法:使蛋白质、酶及核酸永久性破坏,细胞膜溶解,导致细胞发生不可逆转的死亡。 a:干热灭菌法:采用灼烧或干
8、热空气灭菌。常用方式是把待灭菌的物品均匀的放入烘箱,升温至160,恒温1h。此方法适合玻璃皿,金属用具的灭菌。 b:湿热灭菌法:利用热蒸汽杀死微生物。相同条件下,湿热灭菌效果比干热灭菌效果好。这是因为一方面细胞内蛋白质含水量高,容易变性,另一方面高温水蒸气对蛋白质有高度的穿透力,从而加速蛋白质变性、死亡。 高压蒸汽灭菌:是湿热灭菌法的一种。高压蒸汽灭菌是最可靠、最实用、最广泛的灭菌方法。 辐射灭菌法:是采用辐射进行灭菌消毒。包括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等。 a:紫外线:波长200300nm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265266nm波段杀菌能力最强。紫外线穿透物质的能力差,一般用于空气及物体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微生物 基础知识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