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和英国养老金制度改革的比较及启示.docx
《德国和英国养老金制度改革的比较及启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国和英国养老金制度改革的比较及启示.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德国和英国养老金制度改革的比较及启示 摘要:本文着重介绍了进入21世纪以来,发达国家中养老金制度改革获得成功的两个典型国家即德国和英国的具体改革措施,归纳了其成功的改革经验和共同的改革趋向,并总结了对中国未来养老金制度改革的启示。关键词:养老金制度;改革;比较;启示 前言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发达国家纷纷发起的养老金制度改革。就现实原因而言,不断加速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再加上较低的人口出生率,使得不断增加的养老金开支给各国政府造成了巨大的财政困难,养老金制度改革势在必行。发达国家的养老金制度改革以西欧的德国和英国最为典型。二者的养老金制度分别属于“俾斯麦模式”和“贝弗里奇模式”。前者是较多地与就业
2、和收入挂钩的的现收现付的养老保险制度,后者则侧重于采取多种方式为全民提供综合的养老保障,其鲜明特点是多支柱的养老金计划。就目前而言,西欧诸国的养老金制度是多支柱式的,第一支柱是公共养老保险计划,它是由国家强制推行,以税收筹资并由公共机构管理的现收现支式的基本养老保险计划;第二支柱是职业养老金计划,它是以个人账户的完全积累为基础,由私营机构管理并与缴费相联系给付相应养老金的养老保险制度;第三支柱是个人自愿的养老金储蓄计划,它面向的是具备一定的储蓄能力且需要更多养老金保障的群体。在“俾斯麦模式”中,第一支柱占主导地位,而在“贝弗里奇模式”中,第二支柱占主导。1.德国养老金制度改革德国的养老金制度属
3、于典型的“俾斯麦模式”,一直以来,作为第一支柱的公共养老金覆盖面非常广。但不断加速的人口老龄化使得这一模式的可持续性受到质疑,在此背景下,德国政府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以缓解日趋紧张的养老金制度。进入21世纪后,改革持续进行。德国政府于2001年出台养老保险改革法案,该法案旨在减低公共养老金待遇水平,并通过延时征税和减免税的补贴政策鼓励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的发展。比如将EET的延税模式引入养老金计划,即企业和个人将一定比例的年金缴纳额在税前扣除,对于养老金的投资收益减免所得税,而将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环节放在了养老金的领取阶段。对于职业养老金计划中的雇主和雇员供款以及个人储蓄养老金
4、计划中的储蓄额均享有免缴个人所得税的优惠政策。随后,德国政府为进一步推行改革,并于2002年成立了“社会保险体系可持续发展委员会”,2004年该组织将德国社会保险体系发展的“可持续因子”纳入社会养老金计算公式中,所谓的“可持续发展因子”即一些能够反映养老金领取人数与缴纳人数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趋势的参数,通过这一措施有效地稳定了德国养老金缴交率。2005年,德国政府出台了老龄收入法案,该法案将EET延税模式覆盖所有的退休储蓄计划。从2011年开始,德国政府又将法定的退休年龄由65岁提高到67岁。总而言之,通过这一系列的税收和补贴方面的优惠政策改革,德国养老金体系中的第二支柱以及第三支柱有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德国 英国 养老金 制度改革 比较 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