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三旧改造政策.ppt
《广州市三旧改造政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市三旧改造政策.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广州市三旧改造政策“三旧”:旧城镇、旧村庄、旧厂房 前提条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主体功能区规划指导思想:“结构升级、集聚发展、分类引导、节约集约”,一、三旧改造概述一、三旧改造概述-主要政策依据主要政策依据 印发广东省建设节约集约用地试点示范省工作方案印发广东省建设节约集约用地试点示范省工作方案的通知的通知(粤府明电(粤府明电200916200916号)号)关于推进关于推进“三旧三旧”改造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若干意见改造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若干意见(粤府(粤府【20092009】7878号)号)转发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转发省国土资源厅关于“三旧三旧”改造工作实施意见改造工作实施意见(试行试行
2、)的通知的通知 (粤府办(粤府办20091222009122号)号)关于加快推进关于加快推进“三旧三旧”改造工作的意见改造工作的意见(穗府(穗府【20092009】5656号)号)广州市旧城更新改造规划纲要广州市旧城更新改造规划纲要 (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三旧三旧”工作流程(征求意见稿)工作流程(征求意见稿)一、三旧改造概述一、三旧改造概述-基本原则基本原则1 1、以人为本、宜居为重、以人为本、宜居为重努力改善旧城区居民的居住条件,配套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努力改善旧城区居民的居住条件,配套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交通、基础设施,增加绿化开敞空间,提高人居环境质和交通、基础设施,增加绿化开敞空间,
3、提高人居环境质量。量。2 2、综合改造,整体提升、综合改造,整体提升旧城更新改造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包含了土地功能旧城更新改造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包含了土地功能置换、产业提升、空间优化、历史文化保护等等多方面工置换、产业提升、空间优化、历史文化保护等等多方面工作,是对旧城人居环境、城市功能、城市形象的整体提升。作,是对旧城人居环境、城市功能、城市形象的整体提升。3 3、区别对待,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因地制宜旧城存在的问题包罗万象,各区面临的情况也各不相同。旧城存在的问题包罗万象,各区面临的情况也各不相同。必须采用差异化的更新改造策略,针对不同对象采用不同必须采用差异化的更新改造策略,针
4、对不同对象采用不同的改造模式,因地制宜地解决特定问题。的改造模式,因地制宜地解决特定问题。4 4、统筹兼顾,切实可行、统筹兼顾,切实可行旧城更新要兼顾多个目标、多个利益群体,统筹兼顾,维旧城更新要兼顾多个目标、多个利益群体,统筹兼顾,维护基本利益格局,确保更新规划切实可行。护基本利益格局,确保更新规划切实可行。一、三旧改造概述一、三旧改造概述主要策略主要策略1 1、全市统筹,以区为主、全市统筹,以区为主2 2、规划先行,政策配套、规划先行,政策配套3 3、市场运作,财政支持、市场运作,财政支持4 4、系统改造,新旧联动、系统改造,新旧联动5 5、分区分类,一区一策、分区分类,一区一策一、三旧改
5、造概述一、三旧改造概述-主要主要6个政策突破个政策突破补办征收手续补办征收手续补办农用地转用手续补办农用地转用手续补办供地手续补办供地手续土地出让收益土地出让收益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改变为国有土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改变为国有土地边角地、插花地、夹心地的处理边角地、插花地、夹心地的处理一、三旧改造概述一、三旧改造概述-三旧改造范围三旧改造范围 1、广州市现划定适用三旧改造面积约54平方公里区域:包括环市路-恒福路-永福路以南、广州大道以西、昌岗路-新港路以北、白鹅潭珠江水道(鹤洞大桥)-同德涌以东的地区,建成时间超过30年的历史旧城。2、54平方公里外区域项目:经区市“三旧”办公室审核,市“三旧”改造
6、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后,可纳入改造范围。一、三旧改造概述一、三旧改造概述-三旧改造范围三旧改造范围 一、三旧改造概述一、三旧改造概述-三旧改造规划指引三旧改造规划指引一、三旧改造概述一、三旧改造概述-三旧改造规划指引三旧改造规划指引1 1、主要条件、主要条件、权属明确、权属明确、纳入市、区改造计划、纳入市、区改造计划、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产业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产业结构规划结构规划二、“旧城”改造 二、“旧城”改造 模式模式 适用区域适用区域主主体体土地出土地出让方式让方式 改造原则改造原则成片重建改造模式 危破房分布相对集中、土地功能布局明显不合理、公共服务配套不
7、完善区政府 土地公开出让 现行城市规划和节约集约高效用地 零散改造模式 零散分布的危破房、部分结构相对较好但建筑和环境设施标准较低的旧住房 业主 一般不出让综合整治,消除安全隐患,完善生活设施,改善生活条件 历史文化保护性整治模式 历史文化街区和优秀历史文化建筑 业主不出让“修旧如旧、建新如故”“重在保护、弱化居住”2、主要模式及特点3、部分特有政策:实行“阳光动迁”。第一轮,征询改造区域居民意愿,同意改造户数的比例达到90%以上(含90%)的,方可启动改造,并办理地块改造前期手续,第二轮,征询改造区域居民对补偿安置方案的意见,在规定时间内,签订附生效条件的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的居民户数达到2
8、/3以上(含2/3)的,方可具体实施拆迁。行政裁决和行政强制:两轮征询后少数未签订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的被拆迁人,依法启动行政裁决、行政强制程序 拆迁补偿安置办法:以被拆迁房屋的市场评估价市场评估价为基础,增加一定的改造奖励、套型面积补贴和搬迁奖励。包括货币补偿、本区域就近安置和跨区域异地安置3种补偿安置方式二、“旧城”改造 3、部分特有政策:保障安置房用地供应:鼓励企业提供存量土地建设就近安置房,并可采取招标方式确定建设单位财政资金扶持和资金平衡政策:增值收益(土地公开出让收入扣除土地储备成本及按规定计提、上缴的专项资金)按8:2的比例由市、区分成,各区在编制年度财政预算时,应安排旧城更新改造资
9、金投入 税费优惠政策:在市的权限范围内,按照“拆一免一”的原则。二、“旧城”改造 4、主要工作流程:“先安置、后改造”的原则 二、“旧城”改造 1 1、主要条件、主要条件、5454平方公里内在册(平方公里内在册(138138条条“城中村城中村”)或其)或其他通过审批纳入计划的他通过审批纳入计划的“城中村城中村”、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产业、产业结构规划结构规划、用地权属明确,、用地权属明确,80%80%以上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同以上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同意意 二、“旧村”改造 二、“旧村”改造 模式模式 适用区域适用区域主主体体 改造原则改造原则
10、用地范围用地范围 土地出让土地出让方式方式 全面全面改造改造模式模式 位于城市重点功能区、对完善城市功能和提升产业结构有较大影响的52条“城中村”村集体“改制先行,改造跟进”以旧村的用地范围为基础,合理整合集体经济发展等用地 村集体经济组织自行改造外,应当通过土地公开出让 综合综合整治整治模式模式 城市重点功能区外,改善居住环境、道路和消防为目的 村集体旧厂房、旧商铺等低效空闲存量土地 适用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政策等 2、主要模式及特点综合整治项目适用全面改造政策。经所在区政府同意,并报市综合整治项目适用全面改造政策。经所在区政府同意,并报市“三旧三旧”改改造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可以适用全面改
11、造项目的政策。造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可以适用全面改造项目的政策。3、全面改造模式的土地利用政策。全面改造项目用地范围原则上以旧村的用地范围为基础,结合所在地块的特点和周边路网结构,合理整合集体经济发展用地、废弃矿山用地、国有土地等周边土地资源,实行连片整体改造。连片整体改造涉及的边角地、夹心地、插花地等,允许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前提下,通过土地位置调换等方式,对原有存量建设用地进行调整使用。全面改造项目具体用地范围由区政府会同市“三旧”改造办公室确定。全面改造项目采取土地公开出让融资模式的,可以实行现状出让。全面改造项目公开出让可以在保障村民和村集体经济组织长远利益的前提下,
12、公开、公平、公正、择优选择投资主体参与改造。二、“旧村”改造 全面改造的“城中村”土地,符合有关规定的,可登记为国有土地。全面改造的“城中村”中,在2007年6月30日前现状为建设用地,且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可以按现状确定地类。位于“城中村”居民点范围内、一定面积的水面、绿地可按照城市人工水面、绿地确定地类。全面改造的“城中村”项目涉及新增建设用地的,应当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或按照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办理,其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应当纳入全市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优先予以保障。二、“旧村”改造 4、全面改造模式的财政支持政策 全面改造项目通过土地公开出让融资的,土地公开出让收入中的改造成本部分,在土地公
13、开出让后先行拨付给村集体经济组织。全面改造项目未实行土地公开出让,由村集体经济组织采取其他方式融资改造的,需缴交的土地出让金可以适当延期。除市政府土地储备项目外,未来5年全面改造项目的土地纯收益(土地公开出让收入扣除土地储备成本及按规定计提、上缴的专项资金)的60%支出用于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剩余的土地纯收益由市、区政府按8:2的比例分成。区留成部分应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城中村”整治改造和旧城更新改造项目,以及改造项目周边的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用途。二、“旧村”改造 5、拆迁补偿安置办法拆迁补偿安置办法 补偿安置方式。“城中村”整治改造范围内的原有合法产权的房屋,被拆迁人可以选择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州市 改造 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