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冷冻消融共识.ppt
《房颤冷冻消融共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房颤冷冻消融共识.ppt(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经冷冻球囊导管消融心房颤动中国专家共识 一、流行病学 二、原理和特点 三、适应症和禁忌症 四、术前准备 五、围手术期抗凝治疗 六、手术操作建议 七、冷冻效果评价指标 八、并发症及处理 九、术后随访和复发处理 目录目录流行病学流行病学我国总患病率在0.7%左右,发病率逐年增加肺静脉隔离(PVI)是房颤消融的基石冷冻球囊消融(CBA)为近年出现的新的消融方法,已成为实现PVI的标准方法之一近年来研究证实,CBA在高龄、解剖变异以及心衰的阵发房颤患者中也同样安全有效冷冻消融仪控制着N2O 的安全输送及回抽。众多安全系统设计减少潜在的风险。球囊内部,液态N2O 气化,吸收周围组织的热量,靶组织迅速冷冻
2、气态N2O通过负压真空被回抽至冷冻消融仪,最终以尾气形式经医院排气系统排出。冷冻消融系统介绍冷冻消融系统介绍冷冻消融仪通过同轴连接线缆和球囊管身的超细管腔将液态N2O输送至球囊导管的内层球囊自动连接盒同轴连接线缆电气连接线缆AFA导管气罐排气管原理和特点原理和特点冷冻剂为N2O原理为节流膨胀效应冷冻消融的永久性效应包括低温引起的直接和间接细胞损伤间接损伤:1、血液冻结引起的缺血损伤;2、复温过程中再灌注损伤;3、复温后微循环障碍所致缺血损伤。此外,炎症细胞浸润和血小板堆积,进一步加重缺血损伤原理和特点原理和特点决定冷冻消融效果的主要因素:最低温度:温度每降低10,冷冻深度可增加0.38mm;降
3、温速度:降温速度越快,细胞死亡率越高;复温速度:复温速度越慢,越多的细胞外液回流细胞内,加重细胞损伤,增加细胞死亡;冷冻时间:冷冻时间越长,损伤范围越大,一般冷冻120S即可形成稳定透壁的损伤;冷冻次数:一般第一次冷冻后,组织的热传导速率会增加,因此二次冷冻会明显增加损伤范围;接触程度及局部血流:没有接触就没有损伤,而局部血流是影响组织温度的重要因素。适应证适应证阵发房颤:对于药物不敏感、反复发作且有症状的阵发性房颤,国内外指南已将其列为导管消融治疗的类推荐。持续性房颤:目前,对于症状性、药物不敏感的持续性或长程持续性房颤,国内外指南的推荐为:持续性房颤a,长程持续性房颤。但方法学的优化尚需深
4、化研究。高龄患者:现有的研究显示,CBA用于老年房颤患者是安全可行的,且与射频消融相比,高龄房颤患者可能更适合CBA。因为CBA治疗,具有痛苦小,易于耐受,手术时间更短等优点。房颤合并心衰患者:目前指南建议与不伴心衰患者的消融指征类似(a)。与冷盐水灌注射频导管消融相比,CBA进入患者体内的盐水量少,手术时间短,对心衰患者可能更有利。禁忌证禁忌证左房血栓:与射频导管消融治疗房颤一样,左房血栓为CBA的绝对禁忌证。冷球蛋白血症:冷球蛋白血症是一种免疫系统疾病,当血中含有冷球蛋白时称为冷球蛋白血症。冷球蛋白在温度降低时易自发形成沉淀,加温后又可溶解。这种疾病的临床表现多变,常见表现包括皮肤紫癜、寒
5、冷性荨麻疹、关节痛、雷诺现象(即寒冷性肢端发绀)等。可根据临床表现和血清中冷球蛋白显著增高等诊断本病。造影剂过敏:术中需使用造影剂判断球囊封堵情况严重肾脏疾病:术中需使用造影剂术前准备术前准备 实验室检查及器械检查:血生化、甲功等以及ECG、UCG、X线等检查左房及左心耳血栓的排查:若有左房或左心耳血栓,则需至少规范抗凝治疗3个月左房/肺静脉的多排增强CT或MRI检查:了解肺静脉数量、分支、形态和解剖变异;排查左房及左心耳的血栓;还可作为消融术后判断有无肺静脉狭窄的参照知情同意:手术前的药物准备:抗心律失常药物:建议术前停用抗心律失常药5个半衰期(受体阻滞剂除外),胺碘酮停用2周或以上;抗凝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房颤 冷冻 消融 共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