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压变形流动与组织.ppt
《挤压变形流动与组织.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挤压变形流动与组织.ppt(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金属挤压变形金属挤压变形金属挤压变形、流动和组织金属挤压变形、流动和组织(部分)(部分)2.挤压时金属的变形流动挤压时金属的变形流动主要内容:主要内容:金属变形流动及挤压力的变化金属变形流动及挤压力的变化特征;正、反向挤压时金属的变形流动特特征;正、反向挤压时金属的变形流动特点,挤压制品的组织特点,挤压力的变化点,挤压制品的组织特点,挤压力的变化规律;影响金属流动的因素分析。规律;影响金属流动的因素分析。难点:难点:挤压时的应力与变形分析,挤压缩挤压时的应力与变形分析,挤压缩尾的产生机理,反向挤压时的挤压力变化尾的产生机理,反向挤压时的挤压力变化分析,反向挤压时的缩尾、纺锤体核组织、分析,反向
2、挤压时的缩尾、纺锤体核组织、粗晶芯与粗晶环粗晶芯与粗晶环。重要概念:重要概念:填充系数,挤压比,难变形填充系数,挤压比,难变形区,死区,挤压缩尾,纺锤体核组织,区,死区,挤压缩尾,纺锤体核组织,粗晶芯,变形区压缩锥。粗晶芯,变形区压缩锥。目的和要求:目的和要求:掌握挤压过程三个阶段的掌握挤压过程三个阶段的含义、挤压力的变化规律;填充系数的含义、挤压力的变化规律;填充系数的意义及其对制品质量的影响;挤压时金意义及其对制品质量的影响;挤压时金属的变形流动特点;挤压缩尾的概念及属的变形流动特点;挤压缩尾的概念及产生原因。产生原因。2.1正向挤压时金属的变形流动正向挤压时金属的变形流动 根据金属变形流
3、动特征和挤压力的变根据金属变形流动特征和挤压力的变化规律,可将挤压过程分为:填充、基化规律,可将挤压过程分为:填充、基本和终了挤压三个阶段(见本和终了挤压三个阶段(见图图2-1)。)。图图2-1正、反向挤压力正、反向挤压力-行程曲线行程曲线 2.1.1填充挤压阶段金属的变形流动填充挤压阶段金属的变形流动2.1.1.1金属变形流动特点金属变形流动特点 金属发生横向流动,出现单鼓或双鼓金属发生横向流动,出现单鼓或双鼓变形(见变形(见图图2-2)。其变形指数)。其变形指数用填用填充系数充系数c 来表示:来表示:c=F0/Fp (2-1)2.1.1.2挤压力的变化规律挤压力的变化规律 随着挤压杆的向前
4、移动,挤压力呈直随着挤压杆的向前移动,挤压力呈直线上升。线上升。图图2-2 填充挤压时金属的变形填充挤压时金属的变形2.1.1.3金属受力分析金属受力分析(见图(见图2-3)图图2-3 填充挤压阶段锭坯的受力状态填充挤压阶段锭坯的受力状态 随着填充过程中锭坯直径增大,在锭随着填充过程中锭坯直径增大,在锭坯的表面层出现了阻碍其自由增大的周坯的表面层出现了阻碍其自由增大的周向附加拉应力。向附加拉应力。随着填充过程进行,锭坯长度缩短,随着填充过程进行,锭坯长度缩短,直径增大,中间部分首先与挤压筒壁接直径增大,中间部分首先与挤压筒壁接触,由于摩擦作用,从而在表面层出现触,由于摩擦作用,从而在表面层出现
5、了阻碍金属向前后两个空间流动的纵向了阻碍金属向前后两个空间流动的纵向附加拉应力。附加拉应力。2.1.1.4对挤压制品质量的影响对挤压制品质量的影响(1)填充系数过大,从而易造成制品表)填充系数过大,从而易造成制品表面起皮、气泡缺陷。面起皮、气泡缺陷。(2)填充系数过大,用空心锭不穿孔挤)填充系数过大,用空心锭不穿孔挤压管材时易造成偏心缺陷。压管材时易造成偏心缺陷。(3)对于具有挤压效应的铝合金来说,对于具有挤压效应的铝合金来说,填充系数增大,挤压效应损失增大。填充系数增大,挤压效应损失增大。2.1.2 基本挤压阶段金属的变形与应力基本挤压阶段金属的变形与应力2.1.2.1金属变形流动特点金属变
6、形流动特点不发生横向流动。其不发生横向流动。其变形指数变形指数用挤用挤压比压比来表示:来表示:=F0/F1 (2-2)2.1.2.2 应力分布应力分布(见(见图图2-4)(1)轴向应力)轴向应力L L 边边 L中中 L入入 L出出 图图2-4作用在金属上的力、应力作用在金属上的力、应力 (2)径向应力)径向应力r与周向应力与周向应力 r中中 r边边 r入入 r出出 中中边边 入入 出出2.1.2.3金属的变形及流动金属的变形及流动用坐标网用坐标网格法分析(见格法分析(见图图2-5)A、纵向网格线的变化、纵向网格线的变化 (1)变形前后均保持平行直线,间距)变形前后均保持平行直线,间距仍相等。仍
7、相等。图图2-5正挤压圆棒材金属流动示意图正挤压圆棒材金属流动示意图 (2)每条线(除中间一条外)发生了两)每条线(除中间一条外)发生了两次方向相反的弯曲。各条线的弯曲角度次方向相反的弯曲。各条线的弯曲角度不同,外大内小。不同,外大内小。(3)在挤压制品的最前端,除了中间一)在挤压制品的最前端,除了中间一条外,其它线分别向外弯曲。条外,其它线分别向外弯曲。挤压变形区:挤压变形区:分别连接各条线的两个拐分别连接各条线的两个拐点,形成两个曲面。把这两个曲面与模点,形成两个曲面。把这两个曲面与模孔锥面或死区界面间包围的体积称为挤孔锥面或死区界面间包围的体积称为挤压变形区或变形区压缩锥(见压变形区或变
8、形区压缩锥(见图图2-5中虚中虚线)。线)。B、横向网格线变化、横向网格线变化 (1)靠近挤压垫一方部分横向线未变)靠近挤压垫一方部分横向线未变化;化;(2)进入变形区后横向线向前发生弯)进入变形区后横向线向前发生弯曲,越靠近模孔,弯曲越大,出模孔后曲,越靠近模孔,弯曲越大,出模孔后不再发生变化;不再发生变化;(3)出模孔后的横向线的弯曲程度由)出模孔后的横向线的弯曲程度由前向后逐渐增加,最后趋于稳定;前向后逐渐增加,最后趋于稳定;(4)横向线距离不等,前小后大,最后)横向线距离不等,前小后大,最后趋于稳定。趋于稳定。C、坐标网格的变化、坐标网格的变化 (1)变形前为正方形,变形后横向压缩、)
9、变形前为正方形,变形后横向压缩、纵向拉长为矩形或平行四边形;纵向拉长为矩形或平行四边形;(2)挤压制品中心部位近似矩形,边部)挤压制品中心部位近似矩形,边部为平行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3)越靠近边部,平行四边形的短边与)越靠近边部,平行四边形的短边与原横向线之间的夹角越大。原横向线之间的夹角越大。2.1.2.4难变形区与剧烈变形区难变形区与剧烈变形区 挤压过程中的难变形区如图挤压过程中的难变形区如图2-6所示。所示。图图2-6 挤压筒内的金属难变形区挤压筒内的金属难变形区 a-平模挤压;平模挤压;b-锥模挤压锥模挤压 A、前端难变形区、前端难变形区死区死区 (1)死区概念:死区概念:在基本挤
10、压阶段,位于在基本挤压阶段,位于挤压筒与模子端面交界处的金属,基本上挤压筒与模子端面交界处的金属,基本上不发生塑性变形,故称为死区。不发生塑性变形,故称为死区。死区的的大小和形状并非绝对不变化,死区的的大小和形状并非绝对不变化,如如图图2-7所示,挤压过程中,死区界面上所示,挤压过程中,死区界面上的金属随流动区金属会逐层流出模孔而形的金属随流动区金属会逐层流出模孔而形成制品表面,死区界面外移,高度减小,成制品表面,死区界面外移,高度减小,体积变小。体积变小。图图2-7挤压挤压6A02合金的死区变化示意图合金的死区变化示意图 -初期;初期;、-中期;中期;-末期末期 (2)死区产生原因:)死区产
11、生原因:a、强烈的三向压应力状态,金属不容、强烈的三向压应力状态,金属不容易达到屈服条件;易达到屈服条件;b、受工具冷却,、受工具冷却,s增大;增大;c、摩擦阻力大。、摩擦阻力大。从能量学角度来看,金属沿着从能量学角度来看,金属沿着图图2-6中中adc曲面流动所消耗的能量较小。曲面流动所消耗的能量较小。(3)影响死区大小的因素:)影响死区大小的因素:a、模角模角 模角大,死区大;模角大,死区大;b、摩擦系数、摩擦系数f 摩擦系数大,死区大;摩擦系数大,死区大;c、挤压比、挤压比 挤压比大,死区高度大,挤压比大,死区高度大,但总体积减小;但总体积减小;d、挤压温度、挤压温度 热挤压死区大,冷挤压
12、热挤压死区大,冷挤压死区小;死区小;e、挤压速度、挤压速度v 挤压速度快,死区小;挤压速度快,死区小;f、金属的变形抗力、金属的变形抗力s 金属变形抗力金属变形抗力大,死区大;大,死区大;g、模孔位置模孔位置 在多孔模挤压时,模孔在多孔模挤压时,模孔靠近挤压筒内壁,死区减小。靠近挤压筒内壁,死区减小。(4)死区的作用:)死区的作用:可阻碍锭坯表面的杂质、氧化物、偏析可阻碍锭坯表面的杂质、氧化物、偏析瘤、灰尘及表面缺陷进入变形区压缩锥瘤、灰尘及表面缺陷进入变形区压缩锥而流入制品表面,提高制品表面质量。而流入制品表面,提高制品表面质量。B、后端难变形区、后端难变形区 产生原因:产生原因:挤压垫的冷
13、却和摩擦作用。挤压垫的冷却和摩擦作用。C、剧烈变形区、剧烈变形区 如如图图2-8所示,在变形区压缩锥与死区所示,在变形区压缩锥与死区的交界处,发生强烈的剪切变形,使晶粒的交界处,发生强烈的剪切变形,使晶粒破碎非常严重。破碎非常严重。这一部分金属流出模孔后位于制品的这一部分金属流出模孔后位于制品的表面层,造成制品内外层晶粒大小不同,表面层,造成制品内外层晶粒大小不同,外层细小,内层粗大,从而造成机械性能外层细小,内层粗大,从而造成机械性能不均匀。在热处理后易形成粗晶环。不均匀。在热处理后易形成粗晶环。图图2-8 一次挤压棒材金属流动情况一次挤压棒材金属流动情况2.1.2.5挤压力的变化规律挤压力
14、的变化规律 随着挤压杆向前移动,金属不断从模随着挤压杆向前移动,金属不断从模孔中流出,挤压力几乎呈直线下降。孔中流出,挤压力几乎呈直线下降。2.1.3终了挤压阶段金属的变形流动终了挤压阶段金属的变形流动 如如图图2-9所示,当挤压垫开始进入变形所示,当挤压垫开始进入变形区,与挤压垫接触的后端难变形区金属,区,与挤压垫接触的后端难变形区金属,克服垫片的摩擦作用,产生径向流动;克服垫片的摩擦作用,产生径向流动;位于死区部位的金属也发生环流,进入位于死区部位的金属也发生环流,进入模孔流向制品中。模孔流向制品中。图图2-9 挤压垫进入变形区示意图挤压垫进入变形区示意图 终了挤压阶段特点:终了挤压阶段特
15、点:(1)金属的横向流动剧烈增加,并产)金属的横向流动剧烈增加,并产生环流;生环流;(2)挤压力进一步增加;)挤压力进一步增加;(3)产生挤压缩尾。)产生挤压缩尾。挤压缩尾:挤压缩尾:挤压快要结束时,由于金属挤压快要结束时,由于金属的径向流动及环流,锭坯表面的氧化物、的径向流动及环流,锭坯表面的氧化物、润滑剂及污物、气泡、偏析榴、裂纹等润滑剂及污物、气泡、偏析榴、裂纹等缺陷进入制品内部,具有一定规律的破缺陷进入制品内部,具有一定规律的破坏制品组织连续性、致密性的缺陷。坏制品组织连续性、致密性的缺陷。2.1.3.1挤压缩尾的形式挤压缩尾的形式 三种:中心缩尾、环形缩尾、皮下缩尾。三种:中心缩尾、
16、环形缩尾、皮下缩尾。(1)中心缩尾)中心缩尾 图图2-10 正向挤压棒材中心缩尾正向挤压棒材中心缩尾 (2)环形缩尾)环形缩尾 图图2-11 正向挤压制品的环形缩尾正向挤压制品的环形缩尾 (3)皮下缩尾)皮下缩尾 图图2-12 正向挤压制品皮下缩尾正向挤压制品皮下缩尾2.1.3.2挤压缩尾的形成挤压缩尾的形成 图图2-13 挤压缩尾形成过程示意图挤压缩尾形成过程示意图 a-中心缩尾;中心缩尾;b-环形缩尾;环形缩尾;c-皮下缩尾皮下缩尾 A、中心缩尾、中心缩尾 (1)筒内剩余的锭坯高度较小,金属处于紊流状)筒内剩余的锭坯高度较小,金属处于紊流状态,径向流动速度增加。态,径向流动速度增加。(2)
17、将锭坯表面的氧化物、油污等集聚到锭坯的)将锭坯表面的氧化物、油污等集聚到锭坯的中心部位。中心部位。(3)进入制品内部,形成中心缩尾。)进入制品内部,形成中心缩尾。随着挤压过程进一步进行,径向流动的金属无随着挤压过程进一步进行,径向流动的金属无法满足中心部位的短缺,于是在制品中心尾部出法满足中心部位的短缺,于是在制品中心尾部出现了漏斗状的空缺,即中空缩尾。现了漏斗状的空缺,即中空缩尾。A、中心缩尾、中心缩尾 (1)筒内剩余的锭坯高度较小,金属处)筒内剩余的锭坯高度较小,金属处于紊流状态,径向流动速度增加。于紊流状态,径向流动速度增加。(2)将锭坯表面的氧化物、油污等集聚)将锭坯表面的氧化物、油污
18、等集聚到锭坯的中心部位。到锭坯的中心部位。(3)进入制品内部,形成中心缩尾。)进入制品内部,形成中心缩尾。随着挤压过程进一步进行,径向流动随着挤压过程进一步进行,径向流动的金属无法满足中心部位的短缺,于是在的金属无法满足中心部位的短缺,于是在制品中心尾部出现了漏斗状的空缺,即中制品中心尾部出现了漏斗状的空缺,即中空缩尾。空缩尾。B、环形缩尾、环形缩尾 (1)随随着着挤挤压压过过程程进进行行,堆堆积积在在挤挤压压垫垫与与挤挤压压筒筒角角落落部部位位中中的的带带有有各各种种缺缺陷陷和和污物的金属会越来越多。污物的金属会越来越多。(2)挤挤压压末末期期,当当中中间间金金属属供供应应不不足足,边边部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挤压 变形 流动 组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