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城市道路挖掘及修复技术规程.doc
《杭州市城市道路挖掘及修复技术规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杭州市城市道路挖掘及修复技术规程.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杭州市人民政府城市管理办公室 2006-7-01实施2006-5-15发布杭州市城市道路挖掘及修复技术规程HZCG 042006HZCG杭州市城市管理工作技术规程ICS注目 次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基本要求15 路基的开挖与回填26 垫层和基层的铺筑37 路面面层的铺筑58 人行道9前 言本技术规程由杭州市市政设施监管中心提出。本技术规程由杭州市人民政府城市管理办公室归口。本技术规程起草单位:杭州市市政设施监管中心本技术规程起草人:钟峥、傅静瑶 、宋肖锋、王健伟杭州市城市道路挖掘及修复技术规程1 范围本规程规定了杭州市城市道路局部挖
2、掘及修复方面应执行的技术准则。本规程适用于城市道路挖掘及修复工程的施工和验收。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J971987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1996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CJJ11990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41997粉煤灰石灰类道路基层施工及验收规程CJJ441991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上海市城市道路掘路
3、修复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程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上海市标准)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技术规程3.1 大型掘路修复工程公用管线埋设硬线长度50m以上(含50m)和软线长度100m以上(含100m)的掘路工程。3.2 小型掘路修复工程公用管线埋设硬线长度50m以下和软线长度100m以下的掘路工程。4 基本要求4.1 安全文明施工执行本规程必须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浙政2004第21号)、市政工程文明施工若干规定及环境保护、城市管理等相关办法、规定。加强安全生产,注意安全教育,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技术措施,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4.2 挖掘修
4、复范围4.2.1 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按整块水泥混凝土板修复,以保证修复质量。4.2.2 一般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人行道板,按各种公用管线开挖标准沟槽宽度(若实际损坏道路宽度大,以实际损坏宽度为准),两侧各增加:当开挖深度大于1m时,为50cm;当开挖深度小于等于1m时,为25cm。4.3 挖掘前准备必须对地下管线及其它附属设施、周围构筑物进行调查,必要时进行地下勘查,确保城市道路各类附属设施安全。对于城市道路大型掘路修复工程,必须进行专项设计,竣工资料应委托专业部门进行测绘。申报单位应制订挖掘修复工程方案(含交通组织方案)。4.4 挖掘修复原则4.4.1 按原结构、原材料修复,必要时,修复标
5、准比原标准高一级。4.4.2 遇特殊情况,如天气、时间、交通等限制,则必须采取特殊工艺处理(新技术、新材料)确保修复质量。如达不到修复标准,应进行二次修复。4.5 挖掘修复主要施工程序4.5.1 确定水泥、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施工板块,把原沥青混凝土路面用切割机切割整齐,方可破碎挖掘道路结构层。对旧路切割处,在铺筑新道路面层前,应凿毛清洗,确保道路整体性。4.5.2 翻挖沟槽土方。4.5.3 放样,按规定铺设管线,并对管线质量进行检查。管线检查井,建议采用预制井,达到市政道路的承载要求,确保结构强度。4.5.4 回土,分层夯实。按规定检查土基质量。4.5.5 铺筑道路垫层、基层。4.5.6 铺筑
6、道路面层。4.5.7 旧料及时外运,清理场地。5 路基的开挖与回填5.1 开挖5.1.1 沟槽挖土必须注意保护开挖地段的各种地下管线和相关设施。5.1.2 挖土过程中应当保持一定的纵横坡度,并设置临时排水沟,以利排泄雨水,必要时设置井点降水,并注意周围设施安全保护;不得挖成坑塘;严禁掏空挖土。5.1.3 不符合标准的土壤(淤泥、腐蚀土及有机物质等),必须挖出清除。5.1.4 挖土中若遇软弱地层或障碍物,需采取特殊措施处理。5.2 回填5.2.1 纵向挖掘工程回填,可采用原土回填。填土时沟槽内不得有积水,严禁带水复土,不得回填淤泥、腐蚀土及有机物质;回填土中硬土块、碎石等材料的含量应不超过30%
7、其最大粒径不超过100mm。填土必须分层填筑整平压实,一般每层松土填土厚度不得超过30cm(压实厚度约20cm)。5.2.2 横向挖掘工程、抢修工程(立即修复路面,恢复交通)采用换料回填。在管道两侧及管道顶面以上50cm范围内,应当均匀回填粗砂(或碎石),洒水(冲沙法)振实整平,其干重度不应小于16KN/m3。5.2.3 土基沟槽分段填土时,交接处应做成阶梯形,阶梯顺沟槽方向的宽度应大于层厚的两倍。5.2.4 回填土时,当填土至管道顶部以上50cm的范围内,应从管道两侧对称进行碾压,并宜用人工进行分层夯实;当填土超过管道顶部以上50cm后,可采用机械碾压。分层填土松铺厚度,应符合(表1)要求
8、表 1 填土松铺厚度机具名称每层厚度(mm)人力夯木夯100石夯200动力夯蛙式夯250冲击夯250压路机2t压路机25012t压路机250350轮胎压路机3504005.2.5 道路边缘、检查井、雨水口周围以及沟槽宽度过窄(宽度小于1.2m)回填土不能使用压路机碾压的部位,应采用机夯或人力夯夯实。5.2.6 土基在雨前做到碾压密实,因雨水造成土基湿软地段,应即开挖换土,或用石灰土处理。雨中及雨后土基禁止车辆通行。5.2.7 机动车车行道下的管涵构筑物复土原则上应不小于70cm,否则需做特殊处理,以保证道路恢复质量。5.3 路基回填质量要求5.3.1 土路基压实后,不得有翻浆、起皮、波浪、弹
9、簧、积水、表面不平等现象。如下层未达到压实度要求,不得铺筑上层。沟槽回填土密实度应符合(表2)要求。表 2 沟槽回填土的密实度要求槽内部位最佳密实度(%)回填土质超挖部份95砂石料或最大粒径40mm级配碎石管道基础管底基础层85-90中砂、粗砂土弧基础中心角2加30度95中砂、粗砂管道两侧95中砂、粗砂、碎石屑、最大粒径小于40mm级配砂砾或符合要求的原土管顶以上0.5m范围管道两侧90管道上部85管顶0.5m以上按地面或道路要求,但不小于80原土5.3.2 路肩(人行道土基)应边线顺直,表面平整,无阻水现象。路肩(人行道土基)质量标准及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要求。表 3 路肩(人行道土基)质
10、量标准顺序项目要求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应测点数1压实度%90100m2用环刀法或核子密度仪测定2宽度mm设计宽度40m2用钢尺量3横坡%允许偏差(+1,0)40m2用水准仪测量6 垫层和基层的铺筑6.1 垫层的铺筑6.1.1 施工前检查填土是否达到质量要求,如超出允许偏差,应当采取补救措施。6.1.2 垫层应采用具有一定级配的透水性良好的材料,质地坚硬,不含杂质。一般为砂砾垫层和碎石垫层。粉沙地区要求用中粗砂垫层。6.1.3 摊铺垫层时应当均匀一致,无明显粗细料分离现象,平整、坚实。6.1.4 垫层铺筑质量应符合(表4)要求。表 4 垫层的质量标准顺序项目要求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应测点数1宽度
11、标准沟槽宽度50m1用钢尺量2厚度规定厚度50m1开挖样洞,用钢尺量3压实干密度2.15吨/立方米50m1灌砂法6.2 基层(三渣基层)的铺筑6.2.1 摊铺前应当对垫层质量进行复检,符合质量要求后,才能进行基层摊铺。6.2.2 三渣基层施工气温应当在5以上,达不到要求的应当采取早强措施;雨天不能铺筑。6.2.3 运到工地的三渣混合料应当及时摊铺,及时碾压。三渣摊铺以“宁高勿低,宁铲勿补”的原则,切忌薄层加铺,以免产生脱壳。水泥稳定层,泥浆必须浇灌均匀,表面应平整、坚实,不得有松散、弹簧等现象。6.2.4 三渣基层的适宜压实厚度为1520cm,最大厚度为25cm,大于25cm厚度时应当分层施工
12、下层压实后应当尽早摊铺上层。在摊铺上层前,可将下层表面洒水润湿。6.2.5 三渣基层在碾压中若发现局部“弹软”时,应立即停止碾压,待翻松凉干或处理后再压;若出现松散推移应洒适量水后再翻拌、整平、压实。6.2.6 三渣碾压后应当湿治养生。未铺面层前,不许开放交通。若遇特殊情况无法保证,则应采取提高三渣层厚度、铺设钢板保护等措施,以保证三渣质量。6.2.7 雨季施工三渣要边拌和、边摊铺、边碾压。对已摊铺好的混合料要在雨前或冒雨进行初压,雨停后再碾压密实。对已摊铺尚未碾压的三渣遇雨,雨后应封闭交通,晾晒至适当含水量后再进行拌和压实。分层施工时,应在雨前铺好下层,以防雨水浸入土基。如遇连绵阴雨,暂停
13、施工。6.2.8 基层铺筑质量应符合(表5)要求。表 5 三渣基层的质量标准顺序项目标准及允许偏差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应测点数1压实度98%50m1灌砂法2平整度15mm20m2用3 m直尺量取最大值3宽度标准沟槽宽度50m1用尺量4厚度允许偏差10mm50m1开挖样洞用钢尺量7 路面面层的铺筑7.1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铺筑7.1.1 施工操作程序整理基层,铺筑面层:程序依次为放样,安装模板、刷油、基层洒水、设置钢筋网片,现场拌制混凝土或采用商品混凝土浇捣、制缝、扫缝、养生、沥青灌缝。旧料及时外运,施工完毕后清理场地。7.1.2 施工注意事项7.1.2.1 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不宜在雨天施工,施工
14、气温不宜低于日平均气温5,低温、高温和施工遇雨,应当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7.1.2.2 施工前应当复核平面位置及高程,使其符合现场接坡和排水要求,并检查原材料,以符合规范要求。7.1.2.3 浇注水泥混凝土当天,应当重复检查:基层表面应当清扫干净并湿润;模板应当稳固;应当涂好隔离剂;边缘角隅等钢筋及传力杆等位置应当准确。7.1.2.4 水泥混凝土养生:水泥混凝土浇筑完毕应及时养护。养护应根据施工工地情况及条件,选用湿治养护和塑料薄膜养护等方法。若因工期限制,达不到养护期,应采用必要的技术处理(如早强剂等)。7.1.3 水泥混凝土路面铺筑质量要求7.1.3.1 模板必须支立牢固,不得倾斜、漏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杭州市 城市道路 挖掘 修复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