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超高层办公楼工程测量方案.doc
《某超高层办公楼工程测量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超高层办公楼工程测量方案.doc(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目 录一、工程概况1二、施工准备2三、施工方案43.1平面控制网的建立43.2轴线控制网的测设53.3高程控制网的建立53.3楼层轴线、标高测量偏差控制63.4建筑物垂直度偏差控制133.5建筑物沉降观测153.6施工测量复测163.7 测量施工注意事项18四、基坑监测方案184.1 监测目的和内容184.2 测点(孔)布置194.3 监测点(孔)的埋设及监测方法194.4 观测频率214.5基坑应急措施214.6 监测成果提交22五、施工测量管理235.1 测量管理组织机构235.2 对分包单位测量的协调配合23六、质量保证措施24七、施工测量安全管理一、工程概况1、 工程概况*西写字楼位于
2、核心区内,北侧为*大道,西侧为*路,东和南侧为*路,东南侧为*路和*路,与东南角的*路相接,地理位置优越。本工程西写字楼靠近用地西南角布置,三层商业裙房布置在塔楼西侧,北侧紧连购物中心,南侧留有写字楼和商业裙房的上落客区,西侧留有商业广场。本工程为超高层办公楼,为框架-核心筒结构,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建筑场地类别类,地面粗糙度C类,耐火等级为一级,屋面防水等级为一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地下三层(另含一个夹层),地上三十五层。0.000相对于绝对标高88m,入口标高为绝对标高100.00m,标高同购物中心二层。根据项目特点、建筑性质及建筑功能
3、等,可把项目按竖向高度分为三个部分:一四层为办公大堂及裙房商业;五三十五层为塔楼办公区。西写字楼裙楼单层建筑面积9711,标准层单层建筑面积1872左右,裙楼东西向长边为129.5m,南北向长边为116.3m,东南弧线边 长为85m,不设置永久性结构缝,为了确保超长混凝土结构的顺利施工,有效控制裂缝,纵向设置两条、横向设置一条800mm宽的后浇带(见图1-1),结构单边长度控制在 55m 以内。室内设计标高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88。结构型式为框架核心筒结构,基础为人工挖孔桩。场地整平标高0.000为高程88m,屋面高度为188.888m。结构设计要求:1)地基基础设计等级:甲级;2)建筑结
4、构的安全等级:二级; 3)建筑抗震设防重要性类别:丙类;4)建筑结构抗震设防烈度:6度;5)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地上部分:核心筒为二级,框架为二级;地下室:地下一层同上部,地下二至三层三级; 6)设计使用年限:50年;7)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一级,三道设防。 施工范围图2、本工程施工测量重点与关键技术见表1-1。表 1-1 施工测量重点与关键技术序号重点重点分析关键技术11施工条件地下室及写字楼立体交叉作业多等因素,影响测量工作的质量和进度。合理组织安排工序、选用对复杂作业条件适应 性高的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22标高控制标高变化多,必须保证各专业所有标高的统一性。施工前要做好标高控制点的交接
5、联测和校 核, 施工中统一各部位的高程控制点,定期检查、 复核。3钢结构安装钢结构构件中心线定位测量钢结构构件中心线放样采用极坐标法44超高层垂直度控制本建筑办公楼屋顶高度 168.450m 属于超高层建筑,其 垂直度的控制属于关键工序。办公楼结构的垂直度控制,使用激光垂准仪进行控制点的竖向传递;定期进行复测。(3)测量总设想写字楼属于超高层建筑,工程体量大,建筑垂直度控制、钢结构和幕墙定位难度大, 测量放线工作的精度和速度是影响本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故本工程将采用科学的测 控技术,先进的测量仪器,严格的复核校正制度来保证施工测量精度。本工程平面控制网分总控制网和轴线控制网两级测设:1
6、总控制网的建立以业主提供的控制点(网)为基准,采用全站仪导线法测量。地上部 分轴线控制网以总控制网为基准,根据建筑物的形状和轴线,分别建立控制网。每个控制 网对应一个主要功能分区,确保每个分区测量是相互独立的,几套控制网又可以互相转换, 可以通过其他控制网来相互复核,确保万无一失。2 高程控制网布设成闭合环形,采用电子水准仪进行数次往返闭合测量,经平差后作 可以通过其他控制网来相互复核,确保万无一失。地下施工平面测量采用外控法,直接用 全站仪投测各控制轴线;高程采用悬吊钢尺法进行传递。二、施工准备施工测量准备工作包括图纸的审核,进场后测量定位依据点的交接与校核,人员的组 织,测量仪器的选择及检
7、定与校核,测量方案的编制,论证与数据准备,工程重点、难点分析与应对措施。1 主要测量仪器及性能 拟对本工程配备的主要测量仪器及性能详见表 2-1。表 2-1主要测量设备投入计划序号名称型号数量用途精度1全站仪TOPCOM60201角度距离测量放线22mm+2ppm2激光准直仪徕卡 ZL1控制点的竖向投递1/2000003激光经纬仪J21水平面、铅垂面1mm/5m4水准仪天津 DS321标高测量控制1mm/km5精密水准仪徕卡 NA22高程引测、沉降观测0.4mm/km6激光扫平仪SJ21标高水平线测设1750m 钢卷尺/3高程的竖向传递检定合格5.1 测量管理组织机构测量管理组织机构如下图5.
8、1-1所示。总承包技术管理部监理公司总承包测量管理变形监测土建测量钢结构测量幕墙装修机电测图 5.1-1测量组织机构图2 测量组人员组织测量组长:*组 员:*3 轴线控制网的布设原则及精度1) 平面控制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2) 轴线控制网的布设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等进行。3) 控制点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4) 控制点位用混凝土保护,地面以上设醒目的围护栏杆,防止施工机具车辆碰压, 见如下图 2-1:控制点 图2-1 测量控制点埋设图及栏护5)埋设至少 7 天后方可进行测设。6)绘制施工场地导线点位置图,以利于施工测量查找。7
9、所有的点统一编号,测设完毕将其成果与编号标注在板盖上,以便于施工引用。8)水准网水准桩采用平面控制网导线控制点桩。三、施工方案3.1平面控制网的建立平面控制网应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建立。轴线控制网的布 设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等进行。控制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1 平面控制网的精度要求,平面控制网的精度要求见表3.1-1与表 3.1-2。表 3.1-1导线网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导线长 度(km)平均边长(m)测角中误差()边长相对 中误差导线全长相 对闭合差方位角闭合差一级2020051/400001/2000010 n二级10100101
10、/200001/1000020 n注:n 为测段的测站数。表 3.1-2 建筑物平面控制网主要技术要求等级适用范围测角中误差()边长相对中误差一级钢结构、超高层、连续程度高的建筑81/24000二级框架、高层、连续程度一般的建筑121/15000三级一般建筑241/80002 平面总控制网的设置平面总控制网布设成闭合环形导线,采用 全站仪导线法进行测量,做为现场的平面控制 基准,控制网(点)要做好维护并定期进行复核,校正。平面总控制网布置见图 3.1-1。图 3.1-1导线控制网平面布置3.2轴线控制网的测设根据总平面控制网使用全站仪,采用直角坐标法和极坐标法来测设建筑物所需要的轴线控制桩,经
11、复核无误后作为建筑物轴线控制网,。轴线控制网的控制桩要经常检查校核,损坏或移动的控制桩要及时恢复。图 3.1-2导线控制网平面布置图3.3高程控制网的建立1 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原则及精度指标高程控制网以业主提供的场区水准基点为依据,在地下室施工阶段和地上主体阶段施 工阶段的平面总控制网点上设置一个环形闭合水准路线。高程控制网的等级为二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见表 3.2-1 与表3.2-2。表 3.2-1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每千米高差中数中误 差(mm)仪器 型号水准 标尺观测次数往返较差、附 合或闭合环闭 合差(mm)平地检测已测测段 高差之差(mm)偶然中误 差 M全中误差 MW与已知 点
12、联测环线或附 合二等12DS1因瓦往、返往、返4 L6 Li注:L 为附合路线或闭合环线长度,Li 为检测测段长度(均以 km 计), n 为测站数。表 3.2-2 水准测量测站观测限差等级仪器型号视线长 度(m)中丝视线 高度(m)前后视 距差(m)前后视距 累积差(m)基辅分划读 数较差(mm)基辅分划两次所 测高差较差(mm)二等S1500.51.03.00.50.72 高程总控制网的设置高程控制的建立依据业主提供的水准基点,采用精密水准仪对所提供的水准基点按二 等水准精度进行复测检查,校测合格后,测设一条闭合水准路线,经平差后作为本工程高 程总控制网。高程控制网平面布置见图3.2 -1
13、图3.2-1 高程控制网布设平面3.3楼层轴线、标高测量偏差控制本工程地下施工平面测量采用外控法,直接用经纬仪投测各控制轴线;地上施工测量 采用内控法,用激光垂准仪将轴线控制点整体同步传递;内部控制网在首层采用直角坐标 法和极坐标法进行测设。高程控制在基础施工阶段开始布设 4 个标高控制点,采用悬吊钢尺法向上进行传递。在施工过程中,对轴线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每半月复测一次,以防控制点移动,而影响正常施工及工程施测的精度。1 地下结构施工测量1)平面控制测量 垫层轴线投测:在垫层上进行基础定位放线前,以建筑物平面控制线为准,校测 轴线控制桩无误后,将经纬仪架设基坑边上的轴线控制桩位上,以正倒镜挑
14、直法将所需的 轴线投测到垫层上,投测允许误差2mm。轴线投测方法见图3.3 -1。控制桩经纬仪控制桩支护桩视线视线轴线控制点轴线控制点图 3.3-1 基坑轴线放样示意图垫层上建筑物轮廓轴线投测完成,经校测合格后,用墨线弹出各细部轴线,暗柱、暗梁、洞口必须在相应边角,用红油漆以三角形式标注清楚,标注样式和内容见图3.3-2。 图 3.3-2标注示意图 楼层轴线投测:用经纬仪将所需的轴线投测到施工的平面层上,做角度、距离的 校核,经校核无误后,放出其它轴线及细部线。在各楼层的轴线投测过程中,上下层的轴 线竖向垂直偏移不得超过 3mm。基础放线的允许误差见表 3.3-1。表3.3-1基础放线的允许误
15、差序号长度 L、宽度 B 的尺寸(m)允许误差(mm)备注1L(B)305230L(B)6010360L(B)9015490L(B)120205120L(B)150256150L(B)30 楼层轴线复核及控制:楼层放线时,应先校核投测轴线,闭合后再细部放线。建筑物轮廓轴线和电梯井轴线的投测作为关键部位。为了有效控制各层轴线误差在允许范围 内,并达到在装修阶段仍能以结构控制线为依据测定的要求,在施工层的放线中弹放细部 控制线,所有细部轴线、墙体边线及门窗洞口边线。每一施工段测量放线完成后,及时报 监理验线,验收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楼层放线允许误差见表 3.3-2。表 3.3-2 楼层放线允许误差
16、序号项目允许误差(mm)备注1外廓主轴 线长度 L(m)L30530L601060L901590L12020120L15025150L302150L303细部轴线24承重墙、梁、柱边线35非承重墙边线32) 高程控制测量 标高引测:地下结构施工开始后,需要向基坑下引测标高基准点,引测方法:悬 吊钢尺法,即以现场高程控制点为依据,使用精密水准仪将高程引测到基坑施工面上。标 高基准点用红油漆标注在基坑侧壁上,并标明数据,测量操作中钢尺需加拉力、尺长、温 度三差改正。具体操作原理见图 3.3-3。图 3.3-3 基坑轴线放样图 标高控制网的建立及复核:由高程总控制网引测到基坑施工面上的 4 个标高基
17、准点,经联测、闭合形成统一的高程控制网,联测误差不得超过 3mm,取平均值作为地下结 构所需标高控制网的基准并做好标识。标高控制网定期进行复核,根据复核结果及时调整、 修正,保持整个工程标高控制的统一性。2 地上结构施工测量1)轴线内控网点的布设 轴线内控网点的布设要尽量选择在首层楼板建筑物外廓轴线及单元、流水段分界 轴线和楼梯间、电梯间两侧轴线。为保证控制点精度、方便检核每施工段控制点不少于三 个。首层设置的内控网点采用全站仪进行闭合、校正,精度要满足现场施工测量要求,首 层内控网点作为轴线向上传。递的依据。内部轴线控网布置见图3.3-4。二级控制点图 3.3-4内部轴线布置图 轴线内部控制
18、点在首层楼板相应位置上需预先埋设铁件并与楼板钢筋焊接牢固。 各层施工浇筑混凝土顶板时,在垂直对应控制点位置上预留出 200mm200mm 的孔洞,以 便轴线向上投测。预埋铁件由 1001008mm 厚钢板制作而成,在钢板下面焊接F12 钢筋, 且与首层楼板钢筋固定牢固。预埋件及埋设示意见图 3.3-5。图3.3-5 预埋件及埋设示意 控制点竖向传递及精度指标见表3.3-3。表 3.3-3轴线竖向投递允许误差序号项目允许误差(mm)备注1每层32总高 H(m)H30530H6010360152)楼层轴线传递地上楼层放线时,首先将设置在首层的内部轴线控制网进行闭合,满足施工要求精度 做为地上楼层投
19、测的依据。楼层传递采用激光垂准仪,投测上来的内部轴线控制点(控制点穿楼层做法见图 3.3-6)进行复核,闭合后再进行细部放线。为了有效控制各层轴线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并达到在装修阶段仍能以结构控制线为依据测定,要求在施工层的放线中用墨线弹出各细部控制线,所有细部轴线,墙体边线、门窗洞口边线。轴线传递过程详 见图3.3-7与图3.3-8。图 3.3-6 控制点穿楼层做法示意图激光接收靶 预留洞楼层板面预留洞楼层板面激光垂准仪轴线控制点图 3.3-7轴线控制点竖向传递示意激光接收靶投递轴线点接收靶中心计算机显示平差 后投递的激光点 与激光靶中心的 偏差。投递激光点计算 机显 示激光垂准仪按计算机显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超高 办公楼 工程 测量 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