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有色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修订版).docx
《2025版《有色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修订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5版《有色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修订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有色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强化我公司安全管理,鼓励全员参与事故隐患排查与报告,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风险与隐患,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及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推动建立完善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的意见(安委20247号)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我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第二章报告内容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员工,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各岗位工人以及临时聘用人员和被派遣劳动者。公司员工应重点报告以下事故隐患情况:(一)人的不安全行为L从业人员未穿戴符合有色行业标准的防
2、护服、防护眼镜、防尘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进行作业。2 .未经许可擅自进入有限空间(如电解槽、储罐)进行检修或清理工作。3 .操作人员不执行安全生产指令,如违章操作冶炼设备,导致温度过高或过低引发安全风险。4 .管理人员在明知存在安全隐患的情况下,仍违章指挥作业,如强制要求员工超负荷运行设备。5 .指挥未经安全培训的劳动者或无特种作业资质的人员从事电焊、气割等危险作业。6 .忽视或不正确使用安全信号、标志,如在熔炼区未设置明显的高温警示标志等。(二)设施设备的不安全状态1 .冶炼炉、电解槽等关键设备未按有色行业标准设置安全联锁装置或紧急切断装置。2 .安全阀、压力表等安全附件未经定期校验或失效,继
3、续使用。3 .输送高温熔体(如铝液、铜液)的管道未进行有效隔热处理,存在烫伤风险。4 .通风除尘系统未定期清理,积尘严重,易引发粉尘爆炸。5 .电气设备未进行接地处理或接地电阻不符合要求,存在触电风险。6 .紧急疏散通道被堵塞或占用,安全出口指示灯不亮。7 .监控、报警系统失灵,未能及时发现并报告异常情况。8 .废旧设备未按规定进行安全处置,随意堆放,增加安全风险等。(三)环境的不安全因素1 .危险化学品仓库未依法办理相关审批手续,存储条件不符合规范要求。2 .噪声、振动、高温等有害因素超标,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3 .爆破作业未按规定制定爆破方案,未设置警戒线和警示标志。4 .动火作业未进行风
4、险评估,未办理动火许可证。5 .临时用电线路私拉乱接,未经过专业电工审批和安装。6 .通风不良或有害气体聚集的作业场所,未安装气体检测报警装置等。(四)安全管理存在的缺陷和漏洞1 .未建立或执行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责任不清、落实不到位。2 .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不完善,未能覆盖所有危险源和操作环节。3 .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不全面,未定期开展或内容不符合要求。4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未制定或未定期演练,员工不熟悉应急救援流程。5 .特种作业人员未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即上岗作业。6 .生产经营项目外包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单位或个人,未进行有效监管。7 .存在转包和违法分包施工情形
5、安全管理混乱。未签订安全管理协议或未履行现场监督检查职责。涉及交叉作业的,未统一履行现场综合管理、协调的。8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不全面,未建立有效的风险防控措9 .安全检查和急患排查工作走过场,未能及时发现并消除隐o10 .事故隐患整改不及时或整改措施不到位,导致隐患长期存在等。第三章报告途径第三条为确保员工报告事故隐患的便利性,公司在安全管理部门设立事故隐患报告办公室,员工可通过以下途径报告:1 .线下向安全员或事故隐患报告办公室直接报告。2 .通过公司微信小程序“安全隐患随手拍”功能提交报告。3 .拨打公司设立的事故隐患报告热线电话。4 .向公司指定的电子邮箱发送报告邮件。公司在醒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有色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 2025 有色 企业 事故隐患 内部 报告 奖励 管理制度 修订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