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新型建材生产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修订版).docx
《2025版《新型建材生产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修订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5版《新型建材生产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修订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新型建材生产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强化我公司安全管理,鼓励全员参与事故隐患排查与报告,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风险与隐患,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及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推动建立完善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的意见(安委2024)7号)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我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第二章报告内容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员工,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各岗位工人以及临时聘用人员和被派遣劳动者。公司员工应重点报告以下事故隐患情况:(一)人的不安全行为1 .违规操作:如员工在生产
2、过程中无视安全操作规程,擅自调整生产线参数,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或存在安全隐患。2 .个体防护用品穿戴不当:如穿戴不符合标准的防护服、未佩戴防尘口罩进行粉料作业,增加职业病风险。3 .违章指挥:管理人员指示工人超负荷作业或未执行安全方案进行施工,如强令在粉尘浓度超标环境下连续作业。4 .无证上岗:关键岗位如电工、焊工等特种作业人员未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即上岗操作。5 .安全培训不足:新入职员工或岗位变动员工未接受足够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即上岗。6 .不落实安全指令:对安全管理人员提出的安全整改要求置之不理,继续违章作业。(二)设施设备的不安全状态L安全警示标志缺失:如粉尘爆炸危险区域未设置“禁止烟火
3、警示标志。7 .设备设施老化:使用超过使用年限的搅拌机、切割机等关键设备,存在断裂、漏电等风险。8 .维护保养不足:未按规定对除尘器、安全防护装置进行定期清洁和检查,导致性能下降。9 .违规改造:未经专业评估擅自改造生产线布局或设备结构,影响安全生产条件。10 安全数据篡改:监控系统中故意篡改或删除安全相关数据,掩盖安全隐患。11 报警系统失效:火灾报警、有害气体报警系统因维护不当或人为破坏而无法正常工作。12 安全防护设施缺失:如高空作业平台未设置安全网、防坠器等。13 违规停用安全设备:如为追求生产效率,擅自关闭或拆除安全防护装置。(三)环境的不安全因素1 .未获审批作业:在未取得环保、
4、消防等部门审批的情况下,擅自开展新材料的试验生产。2 .安全风险评估不足:对新材料、新工艺可能产生的安全风险认识不足,未进行有效评估。3 .危险作业管理不善:如吊装作业未划定安全区域,动火作业未办理动火证等。4 .应急准备不足:作业场所未配备足够的应急救援器材,未设置应急疏散通道。5 .隐患整改不彻底:对监管部门或企业自查发现的问题隐患整改不及时或不到位。6 .现场通风不良:生产车间通风系统失效,导致有害气体积聚,影响员工健康。(四)安全管理存在的缺陷和漏洞1 .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未建立或完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2 .安全教育培训缺失:未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教
5、育和培训,员工安全意识淡薄。3 .应急预案未落实:未制定或未实施有效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未组织应急演练。4 .外包管理混乱:将生产经营项目发包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单位或个人,未进行有效监管。未签订安全管理协议或未履行现场监督检查职责。涉及交叉作业的,未统一履行现场综合管理、协调的。5 .资质审核不严:对外包单位或供应商的安全资质审查不严,存在安全风险。6 .责任追究不力:对事故隐患的排查整治责任落实不到位,未对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7 .信息上报不及时:对发现的事故隐患未及时上报,导致隐患扩散或事故发生。8 .档案管理不规范:安全生产档案资料管理混乱,无法为事故调查和分析提供有效依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型建材生产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 2025 新型建材 生产 企业 事故隐患 内部 报告 奖励 管理制度 修订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