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仿真实验报告.doc
《电路仿真实验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路仿真实验报告.doc(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实验1 叠加定理的验证一、电路图二、实验步骤1.原理图编辑: 分别调出接地符、电阻R1、R2、R3、R4,直流电压源、直流电流 源,电流表电压表(注意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参考方向),并按上图 连接; 2.设置电路参数: 电阻R1=R2=R3=R4=1,直流电压源V1为12V,直流电流源 I1为 10A。3.实验步骤:1)、点击运行按钮记录电压表电流表的值U1和I1;2)、点击停止按钮记录,将直流电压源的电压值设置为0V,再次点击运行按钮记录电压表电流表的值U2和I2;3)、点击停止按钮记录,将直流电压源的电压值设置为12V,将直流电流源的电流值设置为0A,再次点击运行按钮记录电压表电流表的值U3和
2、I3;根据电路分析原理,解释三者是什么关系?并在实验报告中验证原理。三、实验数据:电压电流U/VI/A第一组12V10A6.800-1.600第二组0V10A2.000-4.000第三组12V0A4.8002.400四、实验数据处理:U2 + U3 = 2.000V + 4.800V = 6.800V = U3I2 + I3 = (-4.000A) + 2.400A= -1.600A = I1五、实验结论:由电路分析叠加原理知:由线性电路、线性受控源及独立源组成的电路中,每一元件的电流或电压可以看成是每一个独立源单独作用时,在该元件上产生的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本次实验中,第一组各数据等于第二
3、组与第三组各对应实验数据之和,与叠加原理吻合,验证了叠加原理的正确性,即每一元件的电流或电压可以看成是每一个独立源单独作用时,在该元件上产生的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实验2 并联谐振电路仿真一、电路图:二、实验步骤:1.原理图编辑:分别调出接地符、电阻R1、R2,电容C1,电感L1,信号源V1,并按上图连接;2.设置电路参数: 将交流分析量值设置为5V,电压源V1设置为5V,频率设为500Hz, 设置电阻R1=10,电阻R2=2K,电感L1=2.5mH,电容C1=40uF。 并如图所示对电容上方的线名称改为“out”。3.分析参数设置: (1)AC分析 类型设置 仿真分析交流分析。 参数设置 起
4、始频率设为1Hz,停止频率设为100MHz,扫描类型 为十倍频程,每十倍频程点数设为10,垂直刻度设为线性,其他保持默认,单击“确定”。然后选择对话框菜单栏的“输出”按钮,在左侧的“所有变量”中选择“V(out)”(双击)。 仿真 在交流分析参数都设置好以后,单击对话框中的“仿真” 按钮,开始仿真。 记录结果 在所得图形上点击右键,将图片复制并粘贴在新建word文 档中。之后单击“工具”菜单,选择“导出到Excel”选 项,将实验数据以excel的形式保存。 (2)瞬态分析 类型设置 仿真分析瞬态分析。 参数设置 由信号源f=500Hz,可得周期为0.002s,五个周期即0.01s。 参数设置
5、起始时间设为0s,结束时间设为0.01s,其他参 数保持默认,单击“确定”。然后选择对话框菜单栏的“输 出”按钮,在左侧的“所有变量”中选择“V(out)”。 仿真 在瞬态分析参数都设置好以后,单击对话框中的“仿真” 按钮,开始仿真。 记录结果 在所得图形上点击右键,将图片复制并粘贴在新建word文 档中。之后单击“工具”菜单,选择“导出到Excel”选项, 将实验数据以excel的形式保存。4.实验结果: 要求将实验分析的数据保存 (包括图形和数据),并验证结果是否 正确,最后提交实验报告时需要将实验结果附在实验报告后。三、仿真结果:按上述步骤进行完毕后,得到仿真结果如下图所示:1.交流分析
6、仿真结果:2.瞬态分析仿真结果:四、实验结果分析将电路化作等效向量模型,计算其阻抗得电路谐振条件:L=1/C,其谐振频率为。本实验中的电路满足谐振条件,并联谐振电路呈电阻性,当f=f0时,电路为纯电阻电路,其阻抗模最小,电路中电流最大,此时,R2两端电压最大。由仿真结果可知,当f=510.03Hz时,其输出达到最大值,与理论结果相接近,得以验证。由瞬态分析结果计算可知,时域波形的频率为500Hz,幅值约为7.09,与理论值基本吻合。综上所述,结果与理论值相符,正确。实验3 含运算放大器的比例器仿真一、电路图:二、实验步骤1.原理图编辑: 分别调出电阻R1、R2,虚拟运算放大器OPAMP_3T_
7、VIRTUA(在ANALOG 库中的ANALOG_VIRTUAL中,放置时注意同相和方向引脚的方向); 调用虚拟仪器函数发生器Function Generator与虚拟示波器 Oscilloscope。2.设置电路参数: 电阻R1=1K,电阻R2=5K。信号源V1设置为Voltage=1v。 函数发生器分别为正弦波信号、方波信号与三角波信号。频率均为 1khz,电压值均为1。其中方波信号和三角波信号占空比均为50%。3.分析示波器测量结果: 实验结果:只记录数据(并考虑B通道输入波形和信号发生器的设 置什么关系) 将测量结果保存,并利用电路分析理论计算结果验证。三、 仿真结果:按照上述步骤操作
8、完成之后,可在示波器上观察到如下波形:四、实验结果分析对与节点2可列节点方程: 由理想运放特点可知: u2=0(虚断) 由仿真结果可知,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反相,且被放大R2/R1=5倍,与理论一致。故测量结果得以验证。实验4 二阶电路瞬态仿真一、电路图:二、实验步骤1.初步设置 C1的电容值分别取1000u、500u、100u、10u,并设置初始值为5V, 电感L1=1mH,使用瞬态分析求出上图中各节点的V(out)节点的时 域响应,并能通过数据计算出对应电路谐振频率(零输入响应)。2.分析电路(1)参数扫描分析 类型设置 仿真分析参数扫描。 参数设置 选择扫描参数的器件类型为“电容”,扫描变
9、量类型为“列 表”,分别将0.001, 0.0005, 0.0001, 1e-005输入“值列 表”选框内。然后选择“输出”,在左侧的“所有变量”中 选择“V(out)”。 仿真 单击参数扫描分析对话框的“仿真”按钮,开始仿真。 记录结果 在所得图形上点击右键,将图片复制并粘贴在新建word文档 中。之后单击“工具”菜单,选择“导出到Excel”选项, 将实验数据以excel的形式保存。(2)瞬态分析 类型设置 参数扫描分更多选项待扫描的分析瞬态分析。 参数设置 单击“编辑分析”,初始条件设为“用户自定义”,起始时间 设为0,结束时间设为0.01,单击“确定”。 仿真 记录结果 在所得图形上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路 仿真 实验 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