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现场救护概述.doc
《突发事件现场救护概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突发事件现场救护概述.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突发事件现场救护概述突发事件现场救护概述 众所周知突发公共事件中对社会影响最大、危害最大为严重的后果是人员伤亡。所以尽管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各不相同灾害严重也轻重不等波及范围大小不一但如能对突发事件及时、正确、有效应对处置就能大大减轻突发事件造成的严重后果保护公众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 一、现场医疗救护特点(一)现场混乱由于事件发生得突然现场混乱车辆拥挤道路填堵塞人员惊恐整个现场处于无序状态。 (二)医疗救护条件艰苦事发现场往往会出现公共设施瘫痪、缺电、少水、通讯受阻等情况生态环境也会遭到严重破坏食物、药品不足生活条件十分艰苦。现场还有可能有火、气、毒、水、震、滑坡、泥石流、暴炸、疫情等危险隐患
2、给医疗救护带来很大困难。 (三)瞬间出现大批伤病员需要同时救护突发事件中伤病员常常批量出现且伤情复杂。通常多发伤较多见例如发生地震时伤病员可有多处伤。常因救护不及时造成伤口感染伤情恶化。此外还会出现不同损伤类型的复合伤由于现场混乱有些伤被忽视须仔细辨别判断。在特殊情况下还有可能出现一些特发病症如挤压综合症、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应针对不同伤情采取相关救护措施。 二、医疗救护三个阶段对突发事件现场的伤病员实施医疗救护通常分为三个阶段:(一)现场抢救突发事故现场一般都很混乱组织指挥特别重要应快速组成临时现场救护小组统一指挥这是保证抢救成功的关键措施之一。 避免慌乱尽可能缩短伤病员等待抢救的时间应用先进
3、科技手段体现“立体救护 、快速反应”的救护理念提高救护的成功率。 现场救护基本原则是先救命后治伤先重伤后轻伤先抢后救抢中有救。 (二)后送伤员 应对伤病员及时检伤分类做好后送前的医疗处置救护人员可协助医护人员后送使伤病员在最短时间内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在后送途中对危重伤病员要不间断地观察与抢救。 (三)医院救护 对危重伤病员尽快送到医院救治对某些特殊伤的伤病员应送有条件的专科医院进一步救治。 三、现场救护要点 (一)自救、互救 1.紧急呼救 当突发事件发生时应尽快拨打电话120或当地担负急救医疗任务的部门的电话启动EMS系统。同时根据事件性质拨打相关紧急电话(如110、119、122等)。 2
4、先救命后治伤 在事故现场的抢救工作中应首先抢救那些危及生命的重伤员往往处于奄奄一息状态的危重伤员无力呼救而轻伤员的反应可能较强烈救护人员应头脑冷静准确判断以免耽误了最佳抢救时机。 对多发伤伤病员更要准确判断伤情。应迅速明确损伤类型及部位确定损伤是否直接危及生命是否需优先处理。其救护顺序一般为头、胸、腹部的重要脏器损伤脊柱、骨盆损伤四肢损伤。 3.先抢后救、抢中有救 事故现场往往情况复杂如火灾、煤气泄漏等易引起爆炸地震后易出现余震所以应尽快使伤病员脱离事故现场再行进一步救治。但对于危及生命的损伤应尽快做简单处理后再使伤病员脱离现场。 4.先分类再后送 当出现大批量伤病员时不论伤情轻重现场必须先
5、作伤情分类把同类伤病员集中到同一种标志的救护区进行初步救护后急送医院。有的损伤需待伤情基本稳定后方能后送。 5.医护人员以救为主其他人员以抢为主 要各负其责相互配合以免延误抢救时机。通常先到现场的医护人员应该担任现场抢救的组织指挥者。 6.抚慰伤病员做好心理支持。 突发事件的强烈刺激会使人产生心理恐惧据统计约有3/4的人可出现轻重不同的灾害综合征。表现为失去常态、轻信谣言等突发事件给伤病员造成的精神创伤是明显的。对伤病员的现场救护除早期治疗外应给予充分的心理安抚并及时后送伤病员使他们尽早脱离灾害环境。 7.对创面的处理措施 对于严重创伤的伤病员应尽快采用止血、包扎、固定等方法处理。 8.做好自
6、我防护保护事故现场。 心肺复苏 一、心肺复苏的概述 心肺复苏(CPR)既是专业的急救医学也是现代救护的核心内容是重要的急救知识技能。它是在生命垂危时采取的行之有效的急救措施。 急救最基本的目的是挽救生命而危及生命片刻瞬间的则是心跳、呼吸的骤停。很多原因可以引起心跳呼吸骤停但在日常生活中最为长见的是心脏急症猝死其他还有诸如触电、中毒、创伤等急症。如果此时争分夺秒对处在濒死阶段即呼吸、心跳即将停止或刚刚停止或处在临床死亡阶段(俗称“假死状态”)而并未进入生物学死亡阶段(即“真死状态”)的伤病员挽救生命(即“复苏”)既是可能也是必须。 二、实施心肺复苏的步骤 “第一目击者”及所有救护人员应牢记现场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突发事件 现场 救护 概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