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动力学读书笔记.docx
《结构动力学读书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构动力学读书笔记.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结构动力学读书报告学院专业学号姓名指导老师2013 年 5 月 28 日摘要:本书在介绍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的同时,也介绍了结构动力学领域的若干 前沿研究课题。既注重读者对基本知识的掌握,也注重读者对结构振动领域研究 发展方向的掌握。主要内容包括运动方程的建立、单自由度体系、多自由度体系、 无限自由度体系的动力学问题、随机振动、结构动力学的前沿研究课题。侧重介 绍单自由度体系和多自由度体系,重点突出,同时也着重介绍了在抗震中的应用。1 概述1.1 结构动力学的发展及其研究内容:结构动力学,作为一门课程也可称作振动力学,广泛地应用于工程领域的各个学科,诸 如航天工程,航空工程,机械工程,能源工程,
2、动力工程,交通工程,土木工程,工程力学 等等。作为固体力学的一门主要分支学科,结构动力学起源于经典牛顿力学,就是牛顿质点 力学。质点力学的基本问题是用牛顿第二定律来建立公式的。牛顿质点力学,拉格朗日力学 和哈密尔顿力学是结构动力学基本理论体系组成的三大支柱。经典动力学的理论体系早在19 世纪中叶就已建立,。但和弹性力学类似,理论体系虽早 已建立,但由于数学求解上的异常困难,能够用来解析求解的实际问题实在是少之又少,能 够通过手算完成的也不过仅仅限于几个自由度的结构动力体系。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动力学的求解思想在工程实际中并未得到很好的应用,人们依然习惯于在静力学的范畴内用 静力学的方法来
3、解决工程实际问题。随着汽车,飞机等新时代交通工具的出现,后工业革命时代各种大型机械的创造发明, 以及越来越多的摩天大楼的拔地而起,工程界日新月异的发展和变化对工程师们提出了越来 越高的要求,传统的只考虑静力荷载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显然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要求了。 也正是从这个时候起,结构动力学作为一门学科,也开始受到工程界越来越高的重视,从而 带动了结构动力学的快速发展。结构动力学这门学科在过去几十年来所经历的深刻变革,其主要原因也正是由于电子计 算机的问世使得大型结构动力体系数值解的得到成为可能。由于电子计算机的超快速度的计 算能力,使得在过去凭借手工根本无法求解的问题得到了解决。目前,由于广泛
4、地应用了快 速傅立叶变换(FFT),促使结构动力学分析发生了更加深刻地变化,而且使得结构动力学分 析与结构动力试验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开始得以沟通。总之,计算机革命带来了结构动力学求 解方法的本质改变。作为一门课程,结构动力学的基本体系和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单自由度系统结 构动力学,;多自由度系统结构动力学,;连续系统结构动力学。此外,如果系统上所施加的 动力荷载是确定性的,该系统就称为确定性结构动力系统;而如果系统上所施加的动力荷载 是非确定性的,该系统就称为概率性结构动力系统。1.2 主要理论分析结构的质量是一连续的空间函数,因此结构的运动方程是一个含有空间坐标和时间的偏 微分方程,只是
5、对某些简单结构,这些方程才有可能直接求解。对于绝大多数实际结构,在 工程分析中主要采用数值方法。作法是先把结构离散化成为一个具有有限自由度的数学模 型,在确定载荷后,导出模型的运动方程,然后选用合适的方法求解。1.3 载荷确定载荷有三个因素,即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如果这些因素随时间缓慢变化,则在求解结 构的响应时,可把载荷作为静载荷处理以简化计算。载荷的变化或结构的振动是否“缓慢”, 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如果载荷的变化周期在结构自由振动周期的五、六倍以上,把它当作 静载荷将不会带来多少误差。若载荷的变化周期接近于结构的自由振动周期,即使载荷很小, 结构也会因共振(见线性振动)而产生很大的响应,
6、因而必须用结构动力学的方法加以分析。动载荷按其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可以分为:周期性载荷,其特点是在多次循环中载荷相 继呈现相同的时间历程,如旋转机械装置因质量不平衡而引起的离心力。周期性载荷可借助 傅里叶分析分解成一系列简谐分量之和。冲击载荷,其特点是载荷的大小在极短的时间内 有较大的变化。冲击波或爆炸是冲击载荷的典型来源。随机载荷,其时间历程不能用确定 的时间函数而只能用统计信息描述。由大气湍流引起的作用在飞行器上的气动载荷和由地震 波引起的作用在结构物上的载荷均属此类。对于随机载荷,需要根据大量的统计资料制定出 相应的载荷时间历程(载荷谱)。对于前两种载荷,可以从运动方程解出位移的时间历程并
7、进一步求出应力的时间历程。对于随机载荷,只能求出位移响应的统计信息而不能得到确定 的时间历程,因而须作专门分析才能求出应力响应的统计信息。1.4 体系的动力自由度为了确定一个体系在振动过程中全部质量的位置所需独立几何参数的数目,称为动力自 由度或简称自由度。这些参数通常表示质量的线位移或转角,它们也就是动力计算中的基本 未知量。实际结构的质量是连续分布的,是无限自由度体系。为了简化计算,常按下面的方法进 行简化。(1)集中质量法从物理的角度提供一种减少动力自由度的简化方法。把连续分布的质量(根据静力等效 原则)集中为几个质点。这样就把无限自由度体系简化成有限自由度体系。具体分为:不计 轴向变形
8、的均质简支梁;三层平面刚架在水平力作用下计算侧向振动和块形基础。(2)广义位移法具有分布质量的简支梁的振动曲线(位移)曲线,可近似地用三角级数表示为.k xsin式中, l 是一组给定的函数,称作“位移函数”或“形状函数”,与时间无关。a k(t)是一组待定参数,称作“广义坐标”随时间而变化。因此,体系在任一时刻的位置 是由广义坐标来确定的。注意:这里的“形状函数”应满足位移边界条件,所选的函数形式 可以是任意的连续函数。因此,上式可写成更一般的形式申(x)式中,八 是自动满足位移边界条件的函数集合中任意选取的n个函数。“广义坐标 法”将应用于后面的振型叠加法和能量法。(3)有限单元法可看作广
9、义坐标法的一种特殊应用。把体系的离散化和单元的广义坐标二者结合起来, 就构成了有限单元的概念。其具体作法是:第一,将结构离散为有限个单元(本例为3 个单元);第二,取结点的位移参数(挠度y和转角e)作为广义坐标,本例为旳和J內。第三,分别给出与结点位移参数(均为1时)相应的“形状函数” ek(x)称作“插值函 数”(它们确定了指定结点位移之间的形状);第四,仿照广义位移法的公式,体系的位移曲线可用4个广义坐标及其形状函数表示为: e ( x)k 可事先给定,让其满足边界条件,这样就把无限自由度体系简化为 4 个自由度体系( 1 1 和 2 2 )。有限元法综合集中质量法和广义坐标法的优点:(a
10、与广义坐标法相似,有限元法采用 了形函数的概念,但不同于广义坐标法在全部体系(结构)上插值(即定义形函数),而是采用 了分片的插值(即定义分片形函数),因此形函数的公式(形状)可以相对简单。(b)与集中质 量法相比,有限元法中的广义坐标也采用了真实的物理量,具有直接、直观的优点,这与集 中质量法相同。1.5 体系振动时能量的耗散与阻尼力实际结构在自由振动时有衰减现象,振幅随时间逐渐减小,最后趋于静止;在强迫振动 时,外荷载需对结构不断做功,才能维持振幅不变(稳态振动)。这都表明在振动工程中会 产生能量的耗散,这种消耗能量并使振动衰减的因素,成为阻尼。在动力计算时,要先建立 结构的振动方程,为
11、了能反映振动过程中的能量耗散,在建立方程时须引入一个造成能量耗 散的阻尼力。而这个力的引入提高了运动方程计算的难度。在结构动力分析时,由于粘滞阻尼力的分析比较简单,其他类型的阻尼力也可以简化为 等效粘滞阻尼力来分析。因此,本书只讨论粘滞阻尼力的情形。1.6 建立振动方程的方法动力问题主要是求出位移(或位移参数)随时间变化的反应。建立振动方程的常用方法 有四种,分别介绍如下。(1)动力平衡法此法也称达朗伯原理的直接平衡法。根据牛顿第二运动定律,任何质量 m 的动量的变化 率等于作用在这个质量上的力式中y为动位移。若m不随时间变化,上式可写成上式中第一项为作用在质量上的力,第二项可以称为质量m的惯
12、性力。 质量所产生的惯性力,与它的加速度成正比,但方向相反。这个概念称作达朗伯原理。 有第二式可以看出,在引入达朗伯原理后,与静力学中的平衡方程的表达式相识,及作用于 质量上的所有里保持平衡,常称此法为“动静法”。本方法的优点在于物理概念清楚,形象 鲜明。缺点是解决复杂问题时困难较大,且不便用它来推证某些结论。(2)虚功法当结构比较复杂,如所包含的各种力可以容易的用位移自由度来表示,而它们的平衡规 律可能不清楚或很复杂。此时,运用给予虚位移原理的虚功法来建立运动方程就较方便。按照虚位移原理,虚位移时所作的总虚功为 0是与平衡条件等价的。在建立体系的方程 时,先确定作用于质量上的所有力,包括惯性
13、力;然后引入相应于每个自由度的虚位移,并 使所做的总虚功等于0,从而得出振动方程。此方法的优点是适应性强,可用它推出运动的普遍规律;虚功是标量可以按照代数规则 计算避免复杂的矢量计算。缺点是比较抽象。(3) 变分法用基于哈密顿原理以变分形式表示的能量关系来建立动力平衡方程。哈密顿原理可以表 达为式中,T为体系的总动能,V为体系的势能,包括应变能及任何保守外力的势能,Wn为 作用于体系上的非保守力所做的功,5为在指定时间区间内所取得变分。哈密顿原理表明,在任何时间区间内,动能和势能的变分加上所考虑的费保守力所做的 功的变分必须等于0。应用这个原理可以直接导出任何体系的振动方程。这个方法和虚功法
14、的区别是:此方法中,不明显使用惯性力和弹性力,而是用动能和势能的变分项来代替。(4) 能量法基于能量守恒原理的能量法,不仅可以用来建立体系的振动方程,而且可以用来直接计 算体系的自振频率。2 单自由度系统的振动振动系统可分为离散模型和连续模型两种不同的类型。离散模型具有有限个自由度,而 连续模型则具有无限个自由度。系统的自由度定义为能完全描述系统运动所必须的独立的坐 标个数。在离散模型中,最简单的是单自由度线性系统,它用一个二阶常系数微分方程来描 述。这类模型常用来作为较复杂系统的初步近似描述。另外在后续章节将会讲到,复杂系统 的数学模型可通过模态分析技术转化为一组独立的二阶常微分方程,其中每
15、一个方程都类似 于单自由度系统的运动方程。因此,对单自由度系统进行详细深入的分析是十分必要的。单自由度振动系统,指用一个独立参量便可确定系统位置的振动系统。只要以它的平衡 位置取为坐标原点,任一瞬时的质点坐标x (线位移)或?(角位移)就可以决定振动质点的 瞬时位置。2.1 单自由度系统无阻尼自由振动根据牛顿定律:令n2=k/m,求微分方程的解,得将其合成一个简谐振动,并代入初始 条件:t=0 时,x=x0,系统的圆频率和频率只与系统本身的物理性质(弹性和惯性)有关,因此当振动系统的 结构确定后,系统的振动频率就固定不变,而不管运动的初始条件如何,也和振幅的大小无 关,因此成为固有圆频率和固有
16、频率。(1) 公式法。根据公式计算(2) 静变形法。根据质量块所处平衡位置的弹簧变形计算。(3) 能量法。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由于无阻尼,无能量损失,将的方程代入上式,系 统的最大动能等于系统的最大弹性势能,计算求出。(4) 瑞利法。考虑到系统弹簧质量的计算方法,如假设系统的静态变形曲线作为假定 的振动形式,根据推倒,得出系统的固有频率为,式中加入的部分为“弹簧等效质量”不同 振动系统的等效质量不同,只需先算出弹性元件的动能,根据,计算即可。2.2 单自由度有阻尼系统始终与物体振动方向相反,对系统做负功,不断消耗系统能量的阻力,统称为阻尼,单 位为 N。(1) 干摩擦阻尼 两个干燥表面相互压紧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结构 动力学 读书笔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