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处理理论与工艺.ppt
《给水处理理论与工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给水处理理论与工艺.ppt(7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给水处理理论与工艺市政环境工程学院张立秋主要内容 世界与我国水资源现状 我国饮用水源水质与饮用水水质标准之 间的矛盾 常规处理工艺的强化 给水深度处理技术 消毒技术与管道卫生学 展望地球上水的总量1.361018m3淡水储量仅为3.51016m3不足全球总水量的3%易开发利用的淡水储量为4.01015m3,占淡水的11%世界水资源概况世界水资源研究所:全世界有26个国家2.32 亿人口面临缺水的威胁 联合国发出警报:世界范围内的缺水问题将严重制约本世纪的经济发展,并有可能导致国家和地区间发生冲突和战争我国水资源现状n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200立方米立方米n 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约
2、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n 排名世界第排名世界第112位位n 每年因缺水而造成的经济损失约每年因缺水而造成的经济损失约 20003000亿元亿元饮用水源水质与饮用水源水质与 饮用水标准饮用水标准饮用水水质问题饮用水水质问题微量有机污染物微量有机污染物藻类及其代谢产物(藻毒素)藻类及其代谢产物(藻毒素)嗅味嗅味氯化消毒副产物氯化消毒副产物致病微生物致病微生物有机物对胶体的保护作用有机物对胶体的保护作用稳定性铁锰、色度稳定性铁锰、色度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等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等管网微生物再繁殖(二次污染)管网微生物再繁殖(二次污染)重金属重金属微量有机污染物微量有机污染物 浓度低、毒性大,浓度低
3、毒性大,“致癌、致畸、致突致癌、致畸、致突 变变”,有些是,有些是“内分泌干扰物质内分泌干扰物质”,特别特别 是由于面源污染引入的农药等污染物是由于面源污染引入的农药等污染物 杀虫剂杀虫剂、塑化剂、双酚树脂组分、酞酸酯(玩具、乙烯地板、清洁剂、PVC制品)、表面活性剂(烷基酚)等 危害:破坏人类的生殖系统,破坏人类的生殖系统,会提前或 延迟青春期的时间。藻类及其代谢产物藻类及其代谢产物 我国水体富营养化,藻类过量繁殖,有我国水体富营养化,藻类过量繁殖,有 些水体几千万个些水体几千万个/L/L 藻类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藻类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藻毒素藻毒素直接危直接危 害人体健康害人体健康 藻类影响
4、常规水处理工艺,而且在消毒藻类影响常规水处理工艺,而且在消毒 过程中会与氯作用生成氯化消毒副产物过程中会与氯作用生成氯化消毒副产物嗅味嗅味 化学污染物引起的嗅味化学污染物引起的嗅味,如氯酚、,如氯酚、硫化物等硫化物等 藻类代谢产物藻类代谢产物 很多嗅味有机物浓度很低很多嗅味有机物浓度很低(ngng/L/L级级),),难于被现行的常规给水处理工艺难于被现行的常规给水处理工艺 去除去除有机物在消毒过程中与氯作用生成有害有机物在消毒过程中与氯作用生成有害副产物副产物HOCl +天然有机物天然有机物 及有机污染物及有机污染物副产物前质副产物前质!氧化的氧化的NOMNOM醛、酸等醛、酸等卤代有机物卤代有
5、机物TOXTHMsHAAsThe The THMsTHMs氯仿氯仿一溴二氯甲烷一溴二氯甲烷溴仿溴仿 二溴一氯甲烷二溴一氯甲烷 致病微生物致病微生物贾第虫贾第虫(包囊,长包囊,长包囊,长包囊,长9-129-12 m),m),宿主有哺乳动物、宿主有哺乳动物、宿主有哺乳动物、宿主有哺乳动物、两栖动物、鸟类两栖动物、鸟类两栖动物、鸟类两栖动物、鸟类隐孢子虫隐孢子虫(包囊,长包囊,长包囊,长包囊,长4-64-6 m)m),寄生于哺乳动寄生于哺乳动寄生于哺乳动寄生于哺乳动物、鸟类、鱼类、物、鸟类、鱼类、物、鸟类、鱼类、物、鸟类、鱼类、难以被水厂现行的氯消毒工艺灭活难以被水厂现行的氯消毒工艺灭活引起流行病爆
6、发流行病爆发(如美国)有机物对胶体的保护作用有机物对胶体的保护作用 水中有机物浓度水中有机物浓度偏高偏高天然有机物浓度增加天然有机物浓度增加3mg/L(3mg/L(以以TOCTOC计计),投药量投药量需要增加约需要增加约5 5倍倍水厂药耗很高水厂药耗很高,铝浓度偏高(铝浓度偏高(老年痴呆老年痴呆 症)症)我国水土流失严重,我国水土流失严重,流失率高达流失率高达30%30%有机物在无机胶体表面形成高负电保护层有机物在无机胶体表面形成高负电保护层与地下水中的铁锰不同,地表水中的地表水中的铁锰与有机物络合铁锰与有机物络合,难于去除在给水厂中剩余的微量铁锰,会使水会使水的色度增加,影响水的感官指标的色
7、度增加,影响水的感官指标有机络合性铁锰有机络合性铁锰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 在一定条件下氨与氯作用生成氯氨,消 耗氯,影响消毒效果影响消毒效果 在一定条件下氨被转化成亚硝酸盐转化成亚硝酸盐,对人体有害 硝酸盐的浓度一般不高 可生物同化有机物可生物同化有机物水消毒以后,细菌在水输配过程中仍会再度繁殖,这种水在生物学上认为是不稳定的。将水中能为细菌繁殖提供条件的有机物去除,使细菌不能再度繁殖,认为水已具有生物稳定性 去除水中可生物同化有机物,有利于保障管网水质饮用水标准饮用水标准1976-1984 我国2323项指标1985年3535项指标,增加了某些农药和消毒副产物等200
8、0年建设部行业标准8888项指标2001年9月1日卫生部规范9696项指标2003年建设部行业标准101101项指标卫生部规范卫生部规范-饮用水标准饮用水标准新增加指标(新增加指标(20012001年年9 9月月1 1日)日)浊度浊度 1 1 度度 (原标准(原标准33度度 )Al Al 0.20.2 mg/L mg/L耗氧量耗氧量 3 3 mg/Lmg/L常常规规指指标标非非常常规规指指标标农药等农药等有机物有机物及消毒副产物及消毒副产物5050多多项项重金属重金属8 8项项硫化物硫化物1 1项、钠项、钠1 1项项饮水与健康饮水与健康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80%80%疾病与
9、水有关疾病与水有关年世界卫生报告:减少威胁和年世界卫生报告:减少威胁和促进健康生活促进健康生活不洁饮水为人类健康的不洁饮水为人类健康的1010大威胁之一。大威胁之一。但长期饮用但长期饮用纯水纯水也不利于人体健康也不利于人体健康需要加强对需要加强对城市饮用水水质净化城市饮用水水质净化现行常规给水处理工艺的主要功能现行常规给水处理工艺的主要功能原水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出水悬浮性成分悬浮性成分(粘土颗粒、有机颗粒等)天然有机物天然有机物(如腐殖酸、富里酸等)胶体成分胶体成分(如无机与有机胶体)微生物微生物(细菌、浮游生物、藻类等)但常规处理对于水中微量有但常规处理对于水中微量有机污染物和氨氮等污染物的去
10、机污染物和氨氮等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较差除效果较差 浓度低、危害大、去除难浓度低、危害大、去除难 饮用水源中微量有机物特点饮用水源中微量有机物特点 饮用水水质安全保障技术饮用水水质安全保障技术水质处理水质处理管网输配管网输配水源保护水源保护城市水源保护和受污染水体恢复城市水源保护和受污染水体恢复饮用水源保护饮用水源保护 控制点源污染控制点源污染(工业与城市污水)(工业与城市污水)控制面源污染控制面源污染(农药、化肥、大气污染(农药、化肥、大气污染 降雨等)降雨等)饮用水水源保护饮用水水源保护(饮用水源设保护区,(饮用水源设保护区,严格控制人类和牲畜的污染)严格控制人类和牲畜的污染)清除水体底部污染
11、沉积物清除水体底部污染沉积物 采用各种采用各种水体修复技术水体修复技术:复氧、化学剂复氧、化学剂 处理、生物修复技术等处理、生物修复技术等 加强对水源水质的监测加强对水源水质的监测、设立水质预警、设立水质预警 系统系统常规处理工艺的强化措施常规处理工艺的强化措施 强化混凝 预氧化技术 强化沉淀与气浮 强化过滤技术强化混凝措施强化混凝措施混凝剂的优选混凝剂的优选助凝剂助凝剂混凝条件的改善与高效混凝设备混凝条件的改善与高效混凝设备混凝剂投量的控制混凝剂投量的控制根据水质情况选择合理的混凝剂及组合根据水质情况选择合理的混凝剂及组合 如采用预先部分水解的混凝剂如采用预先部分水解的混凝剂(聚合铝、聚聚合
12、铝、聚合铁、聚硅铝、聚硅铁、聚合铁铝等)合铁、聚硅铝、聚硅铁、聚合铁铝等)控制最优的混凝条件如控制最优的混凝条件如pH,混凝剂投量混凝剂投量几种混凝剂(具有不同水解速度)的组合几种混凝剂(具有不同水解速度)的组合混凝剂的优选混凝剂的优选投加投加助凝剂助凝剂 3.聚合物聚合物(天然或人工合成的)天然的:淀粉,甲壳素2.投加比重大成分或吸附剂投加比重大成分或吸附剂 膨润土:10 to 50 mg/L粉末石灰石粉末硅粉末活性炭1。活化硅酸。活化硅酸Na2O+SiO2 Na2SiO3OH (-O-Si-O-)nOH-混凝条件的改善与高效混凝设备混凝条件的改善与高效混凝设备高效混合设备机械搅拌具有较大的
13、适应性,但对设备质量要求高网格絮凝、折板絮凝等数学模型法流动电流PDA(透光率脉动检测)显微摄像观测混凝剂投量的自动检测控制混凝剂投量的自动检测控制预氧化措施预氧化措施除藻除藻消毒消毒除色除色分解嗅味有机物分解嗅味有机物强化混凝强化混凝(破坏有机物对胶体的保护作用破坏有机物对胶体的保护作用)降解农药降解农药氧化铁锰氧化铁锰生物稳定性生物稳定性可应用于给水处理中的氧化剂可应用于给水处理中的氧化剂 目前能够工程应用的预氧化措施目前能够工程应用的预氧化措施主要包括:臭氧氧化、高锰酸盐主要包括:臭氧氧化、高锰酸盐复合药剂预氧化和投氯预氧化复合药剂预氧化和投氯预氧化臭氧预氧化臭氧预氧化-原理原理O3OH
14、分解分解 H2O,O2H2O,O2直接氧化直接氧化间接氧化间接氧化NOMVOCsFe/Mn氧化产物氧化产物氧化产物氧化产物臭氧预氧化(效果)臭氧预氧化(效果)可破坏有机物中可破坏有机物中不饱和键不饱和键可将氨可将氨(NH(NH3 3)氧化成硝酸盐氧化成硝酸盐(NO(NO3 3),在中性,在中性pHpH速度极慢速度极慢有机物有机物分子量降低、可生化性提高分子量降低、可生化性提高初级初级中间产物中间产物AmesAmes试验阳性试验阳性,但在较高的臭但在较高的臭氧投量下,致突变活性又会下降。氧投量下,致突变活性又会下降。臭氧预氧化效果(续)臭氧预氧化效果(续)较低臭氧投量有利于助凝较低臭氧投量有利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给水 处理 理论 工艺
